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场战“疫”里,一些新生力量引人注目。疫情实时地图、同程查询工具、红外快速测温、AI智能化诊断等诸多实践,让人们在战“疫”中有了更多科技手段。
在电力抗“疫”战线,电力大数据精准服务社区防疫和企业复工复产,智能巡检为电网保驾护航,城乡居民足不出户线上办电……电网员工打响了一场科技战“疫”。
下沉社区,电力大数据为住户“摸脉”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将数字经济应用于社会治理,杭州有较丰富的经验。2月4日,杭州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两天前,杭州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在当地试点应用。
中兴花园社区位于滨江区开发建设核心地段,常住人口8711人,是最早的两个试点社区之一。电力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月1日,有1户居家隔离家庭用电量突降。社区工作人员立刻上门排查情况,登记该户居民当日外出去向以及接触过的人群,劝导接触者做好自我居家隔离。
“人们生活离不开电,我们收集、分析用电数据,建立了3种场景下的6套算法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居民流动情况,与社区排查相互印证。”2月7日,算法攻关小组负责人徐川子说。
电力大数据不仅能监测在家居民的出行情况,还能识别举家返乡未回居民,通过算法判断其大致到家时间。徐川子介绍说,电力大数据还可以对社区重点关注对象做深入分析。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然而,社区情况复杂、防疫人手短缺,叠加节后返程、复工高峰,防疫压力巨大。在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强调,开展社区防控工作,技术支撑很重要。
无人机也参与到社区防疫中来。
2月6日,福建漳州荣兴小区附近的行人听到广播声:“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拒野味……”
丢下这串“唠叨”的是一台巡检输电线路的无人机。操作它的是漳州供电公司无人机班班长林火煅。无人机巡检能在操作人员不移动的情况下覆盖更大巡检范围,减少巡检人员与其他人员的接触。这种高覆盖、强隔离的效果给了林火煅灵感——让无人机搭载扩音喇叭,边巡检边“兼职”宣传防疫知识。
智能化的电网是能源流、数据流的高速公路,每个人的生活都与电息息相关。这是电力参与社会治理的机遇,也考验着参与的智慧。
接地气——电力大数据和无人机参与社区防疫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设计者们挖掘原有电力设备和资产的潜能,把服务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和与疫情作战的一线,且硬件几乎“零新增”。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治理存在隐私暴露的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特别提出,保障数据规范使用,切实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对于这个问题,徐川子说,电力大数据应用于社区防疫涉及多个主体,从数据使用、算法研发到与社区对接,供电公司在各个环节都加强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
防疫+复工,电力指数进击新战场
疫情形势严峻,抗击疫情的“战场”之外,随着各地陆续有序复工,新的“战场”也在开辟。
如何在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让工厂的机器转起来,既能为疫情防控更好地提供物资保障,又能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电力大数据为解决防疫与复工“两不误”提供了数据参考。
电力数据可靠性高、连续性好,通过综合分析企业当前及历史用电量数据得到的企业电力复工指数,能反映出哪些企业已复工,以及复工企业的产能;不仅能刻画不同地区、行业的复工情况,为政府合理安排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参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企一策”分析。
2月11日,根据每日的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分析情况,结合政府批准的复工企业、应急物资生产重点企业等名单,浙江宁波供电公司员工来到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检查配电房设备,为企业加紧生产口罩原料提供电力保障。
不过,在疫情防控关键期,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距离”在有些情况下比“在现场”更有必要。
2月4日起,吉林电力物资公司优化调整供应商服务大厅对外业务流程,采用邮寄方式发放中标通知书、电子签章形式签订合同。进入2月以来,该公司对18家供应商使用电子签章,其中省外12家、武汉籍供应商1家,合同涉及总金额558.77万元。
“线上签订合同既解决了我们异地签订的困难,也降低了出差费用,为我们复工提前做好了准备。”北京华星恒业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连日来,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持续为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省交警总队和省高速公路公司提供道路预警信息,辅助相关部门提前部署应急处置方案,减少交通事故。电网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覆冰数值预测系统计算,2月9~11日,疫情期间湖南省高速公路无覆冰、无覆雪,道路出行安全。
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研发的道路结冰预测系统能自动计算未来3天道路结冰情况。1月26~27日,厦蓉高速郴州段覆冰,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和邮件及时发布给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及交通管理部门,为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出行及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了预警。“现在各地都迎来复工潮,道路安全预警预测也更具有现实意义了。”该中心的90后博士蔡泽林说。
技术加持,疫情下打响电网保卫战
2月13日晚,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夜班调度员仔细查看大电网外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近期中部地区有雷雨天气,可能影响输电设备安全运行。深夜,受疫情影响,全网最低用电负荷低至477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低30%以上。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打来电话,报告湖北电网负备用不足,电网局部电压调整压力大。
利用输电断面动态监控系统,调度员准确掌握了控制限额,科学采取调减电厂机组出力、临时停机以及直流跨区调整等措施,同时结合分区备用容量监视系统,量化评估全网及各省各分区供电能力,为调峰调压提供准确信息,全力协调华中其他省份配合支援,采取果断措施有力地缓解了湖北电网的紧张局面。
战“疫”是场硬仗,电力防线是“生命线”。作为电网的指挥核心,调度系统更智能高效,电网运行也就更安全平稳。
大电网外部环境监视预警系统、输电断面动态监控系统、分区备用容量监视系统所构成的华中电网智能精益调度体系,不仅能前期预警,还能准确识别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并结合华中电网发用电情况辅助调度员决策,保障抗“疫”期间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调度系统是电网的“大脑”,输电线路和设备则是电网的“肌体”。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在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全国唯一一条外电入鄂的特高压交流通道——南荆Ⅰ线正源源不断向湖北重灾区输送电能。人工、机器人、无人机“三位一体”智能巡检体系守护电网“肌体”的健康。
智能巡检机器人白天对主变压器、高抗等大型充油设备开展可见光巡检,夜间对全站设备红外测温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无人机则在传统巡检之外,对现场发现的疑似缺陷开展近距离观测,多维度确保巡检无死角。
在此基础上,“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联合会诊”设备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综合智能分析多个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确保找准设备病灶,精准消缺。
智能化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关系着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机器人、高清摄像头、无人机之间的数据如果不能互相交流,就会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
四川电力检修公司将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中的设备17位编码作为每类设备的唯一编码,通过识别设备编码打通了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全面融合、实时共享。
2月10日,500千伏尖山变电站开展全站特巡。班长文宗林启动联合巡检平台,无人机、机器人、高清视频等巡检设备齐上阵。巡检结果自动生成巡检报表,运维人员在后台审核实时传送回的图片、数据和报表,90分钟就完成了巡检任务。
“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巡检设备,获得的数据比以前更精准、更及时,工作效率也更高了。”文宗林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要少外出、少聚集,保持身体健康,继续战斗下去。有这些智能的设备和系统并肩作战,我们信心更足了!”
(求力、林丽平、单宋佳、赵岐、王琴、曹琰、王丹、李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抗疫, 电网“科技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