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31日,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2019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安全新高度,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由烟台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社、中国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主办,烟台市发改委、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大学承办。政府部门、院士、专家、行业学会及协会、三大核电集团、核能产业链相关企业、高校院所,以及媒体代表等1000余人,围绕核能安全和核电产业链发展展开研讨。
烟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刘建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史立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分别向论坛致辞(相关报道见3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崔大庆、三大核电集团代表作论坛主旨报告。
论坛围绕三代核电建设与运营经验分享、核电关键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核电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等话题展开研讨,达成了高质量发展核电产业的共识,并取得多项成果:发布了11个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研课题,签署14项合作协议,发布了《核电产业链安全质量公约》,表达了新时期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实我国核安全观和核安全法,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的决心与信心。
高起点打造核能产业新城
王中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在国家能源局、山东省能源局的领导帮助下,在三大核电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烟台核电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烟台海阳核电站十项运行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在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高端装备企业支撑带动下,形成了莱山、海阳两个省级核电产业园区。”
据了解,烟台海阳核电项目是目前山东省内单体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也是山东首个建成投产的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采用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分别于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月9日建成投运。
“山东省正在谋划面向2035年的能源发展战略,将核能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中之重。”栾健介绍,“在此目标引领下,山东将积极推进海阳、荣成两个核电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东部沿海核电基地,加快核能产业化建设,培育核电产业园,强化核能技术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山东在核能发展方面走向全国前列。”
从2004年“烟台市核电建设项目办公室”成立,到2009年海阳核电站一期开工建设,再到2016年国内核电领域首家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成立、2017年获准建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核电产业为烟台的动能转换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张洁非介绍,烟台市重点规划建设的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两个省级核电园区,拥有30多家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主要产品涉及核电应用各领域。“烟台市核电装备企业占据山东省核电装备产值的80%,是全省核电装备制造业支柱城市。”
核电产业链创新体系发力
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核电产业对设计研发、冶炼、铸造、热处理、精密制造等生产工艺有极高要求,创新能力是决定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2016年11月,由烟台市政府主导,中国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联合组建的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成立。“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依托核电项目,汇聚了一批知名的核电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聚焦关键技术,为发展特色核电产业和维修技术服务提供了沃土。”陈念念指出。
“山东已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形成了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成为引领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史立山致辞时表示,“烟台聚焦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找差异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核电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王中、王寿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杜跃军、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共同为“烟台高效换热技术产学研基地”“国家核电核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烟台大学核电技能培训中心”揭牌。
在10月31日举行的论坛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发布了11个已通过国家能源局评审的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研课题,课题涵盖核电关键技术、设备材料研发应用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将于近期启动研发或工程化。
作为近年来我国核电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跨行业、多层次、多维度对话平台,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2019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论坛在我国核电稳步重启的背景下召开,从安全发展的高度和产业升级发展的视角,审视和总结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探讨产业转型的新路径,将为我国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烟台市打造“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原标题:山东烟台 核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