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万物并秀。”2019年5月23日,一场关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生态产业建设深度探讨的盛会——“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130多家电力相关企事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报道 > 正文

泛在物联 共探能源未来!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首日会议精彩花絮

2019-05-24 01:1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2019年5月23日,一场关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生态产业建设深度探讨的盛会——“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130多家电力相关企事业单位齐聚会议现场,超过500多名嘉宾参与了此次会议。同时,也有十余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理解。小编为大家奉上今天的内容干货版。

北极星总裁 周荃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411.jpg

北极星总裁周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影响到了电力行业。北极星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电力行业的变化,泛在电力物联网也是北极星的重点关注领域。我们希望通过组织召开本次会议可以与行业人士共同探讨电力泛在物联网建设及发展机遇,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各位嘉宾能够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建设的趋势、参与角度,商业模式等有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 王宏盛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802.jpg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 王宏盛

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国家电网新的使命,也同时是全行业乃至全国各界人士共同致力的宏图伟业。作为一家由教育部、国家电网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全国性重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整合优化办学的资源,布局相应的学科领域,努力为能源互联网领域输送更多的战略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高峰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1019.jpg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高峰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提出的国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提了一共11项重点工作内容,其7项都是在业务层面,这是跟之前最关键的一个差异,不单单是技术角度来驱动,而是以业务角度来驱动,这点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副主任 辛耀中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1273.jpg

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 辛耀中

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唯一的目标就是要电网更安全可靠、更经济高效、更绿色环保、更实用友好。现在好多理解说为了搞物联网而物联网、为了智能而智能、为了泛在而泛在,没有意义,就是为这个!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 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咨询总监 陈庆树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1562.jpg

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陈庆树

大数据应用的关键不是“大”和“数据”,其核心价值是将数据视作与人财物一样的企业核心资产,让资产创造价值。与传统数据挖掘分析的区别是通过采用新的采集、存储和处理技术,实现跨业务、多类型、实时快速、灵活定制的数据关联分析,满足公司在电网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三方面的管理提升和业务创新需求。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鸿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1730.jpg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郭鸿

综合能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性和便利性,边缘计算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应用需要确定合适的数据模型,方可之匹配。边缘计算装置的配备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智能终端或传感器相配套,解决方案的设计的依据就是信息模型、业务模型。

泛在电力物联网对于产业的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在于物联网化已经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进程,没有参与的企业可能会有淘汰的风险。

研华科技 工业物联网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 蔡奇男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1938.jpg

研华科技工业物联网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蔡奇男

现在新能源、智能变电站、节能降耗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联网技术接入进来。透过物联网的技术,大数据分析与调配、结合设备的结合,需求侧的数字化管理能够真正对电网的运行、用户侧等设备的高效运行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格蒂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应福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2077.jpg

上海格蒂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张应福

数据中台本身并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对数据和数据之间关联以后把它能力组合起来。数据中台要解决存、通、用这三个问题。格蒂电力在这里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的拓展,比如对内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可以及时的掌握调度、预测、预警、运行状况、变压器的情况并建立数据模型。但是最难的还是对外,因为外部的如何利用并产生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曹军威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2320.jpg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曹军威

未来我们能量管理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底层的,而且是一个跟用户接入要紧密相关联的这样一个平台,就是互联网讲平台最后都是人与人的连接,我们从能源互联网的角度,平台理念也应该是人与人的连接,然后以能量流为基础,打通信息流和价值流。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江全元教授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2454.jpg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江全元

物联网是非常重要下一代的革命!泛在电力物联网最主要的基础就是从用电数据获得的,用电侧是物联网的主战场。电网公司可以做需求侧的一些响应,分布式发电等等,这里需求是比较强烈的,就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用电的数据怎么获得,要可观,数据怎么得到,用电的数据怎么使用,这两个比较核心的问题。用电数据的获得主要可以是侵入式连接的,但是对于用户来说非侵入式的传感技术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成本可能会更便宜。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范华云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2722.jpg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范华云

有新能源这个元素加进来,能够让咱们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建成了之后,它本身能够明显的新能源的发电效率,能够提升新能源整体的消纳水平,能够提升新能源领域里面业务创新的能力,它本身又是咱们整个电力大数据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这就是新能源大数据平台的必要性。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宋锡强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2916.jpg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宋锡强

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泛在化”,从工业物联往下发展,再到以它为平台基础,推动的是一个能源领域,就是能源物联网应用,打造用户、电网、金融机构、制造企业的一个共赢的生态圈。当前,是正泰从制造服务走向解决方案服务的转型期,正泰未来期待与整个产业生态圈的伙伴建立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的落地实施。

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海瑞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3201.jpg

上海佳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海瑞

随着能源获得的日益昂贵,电作为生产生活运营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电能的优化使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过。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电能管理的完善与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途径。上海佳岚智能依托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智慧用电解决方案。以消除电气火灾隐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初衷,通过“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式来帮助客户解决用电安全及能耗管理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电能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刘坚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3445.jpg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刘坚

如果说整个电力系统里面核心的应用价值或者说价值的种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安全可靠、一个是经济高效。电动汽车在其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觉得可能更多的未来还是集中在经济高效这个层面。电动汽车在未来这样一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电网去做一些传统意义上我们说的辅助服务、新能源消纳,反过来对用户来讲也可以提高我们充电的质量,同时也是帮我们用户电池的寿命有所提升,它的车辆运行安全有所提升,而且帮助我们电池实现全生命周期经营资产属性的体现。

国网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殷树刚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3703.jpg

国网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殷树刚

如何建设泛在?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来信息化的成果,不是推倒重来,主要是打破瓶颈,让数据流动。对电网企业来讲、对国网来讲,可能最需要的是只开一扇门,首先把身份进行统一。第二,全网一张图,因为电网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不一样,电网是空间的一张网,电网信息化一定是空间的信息化,只要做好这张图,数据的融合和贯通是没有问题的。

上海电力大学教授 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副主任 杨秀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4081.jpg

上海电力大学教授 杨秀

对于数据,电力方面的大数据实际上第一个包含的就是我们能源方面的数据,比如电力、供热等等方面,现在很多大家在谈能源互联网,包括我们现在上海市也在谈能源互联网,很多思路就是能否有一个有效的措施,能够把电力,把一些其他的能源,供热、供冷、天然气这些数据,能够使用的这些数据做成这样一个集成,当然难度是比较大的,此外还有一些外部的数据,比如气候的数据、环境的数据、用户的基本画像等等。

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CFINS)教授 赵千川

第一届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 5.23日通稿22-cc4329.jpg

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 赵千川

“狼来了”并不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故障模式的多样性、故障传递途径的不确定性,仅依靠局部或少量监测信息很难甄别系统性故障。泛在电力物联网真正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用户对监控的迫切需求”。

热门参展企业

2345_image_file_copy_17.jp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