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1.河南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售电企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电能管理服务
河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实施有效的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智能化用电水平、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等目的。电网企业、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各方应依法依规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鼓励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帮助用户节约电力电量,提高生产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用电咨询、合同能源管理、用电监测和诊断、综合节电方案设计及设备改造等“一站式”综合电能管理服务。
电网企业、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应推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大型公用及商业建筑用能等领域电气化,不断强化电能替代服务保障,持续提升电能替代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营水平,提高环保用电的供电保障能力,做好环保用电的供电服务工作。鼓励电能服务机构等向售电企业转型。
鼓励电力用户使用电能替代技术推广目录中电锅炉、电窑炉、热泵等电能替代技术,对落后用电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
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能服务机构应积极培育绿色用电消费群体,创新制定可再生能源用电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向广大电力用户延伸,通过广泛宣传普及可再生能源的优越性和积极意义,引导终端用户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通过发放绿色电力证书等形式,鼓励广大电力用户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推动绿色用电朝市场化方向发展。鼓励政府、国有企事业机关等率先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积极支持绿色用电。
详情点击:
2.1月16日截止!江西开始报送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
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作为能源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正迅猛发展。但可以预期,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将迅速由“蓝海”转变为“红海”。
短期来看,竞争者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低成本策略或差异化策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迅速抢占市场、使市场份额最大化是首要任务。
实力较强的竞争者可采取低成本策略,以更低的价格满足更多客户对冷热电气的需求,可在短期内抢占一定市场份额。实力一般的竞争者则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标准更高的产品服务,满足具有一定偏好的客户需求,缓慢积累市场份额。
长期来看,竞争者要向差异化转型升级。
实力较强的竞争者在低成本基础上,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形成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牢牢把握既得客户,提升客户更换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边际成本,即不断增强客户粘性。
实力一般的竞争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产品服务差异化,依托前瞻技术类业务,主打细分专业市场,因为在细分市场中五力的影响较小,因此极有可能会由于技术先进、产品服务质量好、客户体验好,赢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甚至成为细分市场中的垄断企业。
详情点击:
评论:
3.发电背景售电公司的优势还在吗?
在现有的交易机制下,发电企业的电量需要在市场交易中进行消化。而此时,发电企业通过自家售电公司销售电量,不仅可以培育自家售电公司,而且还可以保障其未来的生产计划。而到了现货机制下的中长期市场,发电企业生产计划更多来源于现货市场,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的中长期交易仅作为市场风险对冲的一个工具。目前发电企业给自家售电公司价格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发电权。而到了金融合同下的中长期市场,使得发电企业即使“照顾”了自家售电公司,也换不回来发电权。
发电背景售电公司在现货中长期市场优势有所改变,但其本身的诸多优势和战略意义仍不可忽视。现货市场下,发电背景售电公司具有天然的对冲优势,一般情况下,发电集团的发电批发收入与零售收入可能此消彼长,实现风险对冲控制,如果发电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对于电力生产的理解和对信息的获取的优势,科学的中长期合同与现货报价相结合,甚至可以实现双丰收,同时,通过零售侧切入用户用电用能服务,或许对于发电集团而言,更具长远的意义。而独立售电公司对于价格成本的控制更多需要依托于中长期差价合同,这对其技术分析和市场判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详情点击:
4.定价方式不合理!传统电力现货交易理论“失效”
当前国内外电力现货市场的电能商品模型为:将交易周期的功率曲线下的面积按等长时段切分成若干“条”,然后每条又分为若干可不等高的“段”。在发电侧,在1个时段中成交的发电商各取1“段”(即1个商品),同一时段的各段负荷(即所有商品)的结算价是相同的,均为该时段成交机组的最高价格。
由于“同质同价”是市场中商品定价的基本原则,这种定价方式隐含的假设是,同一时段负荷下的所有电能商品是同质的,因此都取相同的价格;而不同时段负荷下的电能商品是异质的,因此不同时段的负荷有不同价格。可以看出,传统的基于实时电价理论的电力现货(批发)市场设计忽略了电能生产和消费的时间连续性这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并假设同一时段的电能商品都是同质的,因此无法区别基荷、腰荷和峰荷机组区别明显的技术特征及成本构成,也无法分辨不同品质的电能商品并进行合理定价。
在这种定价方式下,由于光伏、风电近零边际成本的特点,将传统火力发电在以边际成本为准的竞价交易中挤出,使得市场出清价格降低,甚至出现负值,因此火力发电难以生存。而同时,光伏和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重大挑战,对灵活性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基于这种定价机理所建立的电力市场运行纷纷出现问题,因此都在改进市场设计,比如引入另外的灵活性资源交易品种。
详情点击:
5.电力现货市场:回望来路 不畏前程
作为中国电力工业史上,首个围绕电力现货市场起草制定的运营机制文件必然遭遇到了大量争论、质疑,甚至是坎坷,执笔者不可避免地在表述上对传统的概念进行了最大兼容和妥协。但是纵观全文,其核心内容上不落窠臼,总体上坚持了基本的市场原则,将计划调度机制的妥协压到了可能的最低程度。
目前,8个现货试点地区基本上进入了电力市场详细设计阶段,《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意见》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电力市场详细设计难免遇到现实中各种技术问题,例如,煤电以外机组历史上形成的产业政策如何落实?不具备用电功率曲线管理能力的海量用户如何马上就在中长期合同中签订用电曲线(发用一致)?市场内与市场间交易到底谁做谁的边界条件?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如何体现?面对这些实践中真实存在的担心,是坚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秉承的市场原则?亦或是为尽快统一思想向传统计划调度机制妥协?考验着市场方案设计者的决心与智慧。《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在问路前行中落实,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通过价格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二是秉承科学精神引进、消化和吸收;三是确保市场设计方案中市场元素为主导。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9.01.11

报道:
6.中国绿电采购蕴含重大发展机遇 增量配电网打开新思路
在过去一年中,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三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确立更清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通过采购可再生能源实现目标,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落基山研究所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BRC中国)近期发布《2018年度报告: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在中国的市场现状》认为,随着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逐步开放,中国绿电采购未来蕴含重大发展机遇。
尽管国家发布了政策鼓励,但是分布式市场化交易的命运仍悬而未决。无法在现有的配网过网费上达成一致,项目难获进展。在电改背景下,增量配电网试点展开引入了更多新的配电资产,这会催生新的分布式市场化交易机会。随着一些工业园区开展增量配电网试点工作并努力打造绿色园区,分布式市场化交易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
详情点击:
7.山西朔州“风光打捆”交易开全省电力体制改革先河
2018年12月25日,随着天润、国电、大唐、晋能等18家大型新能源发电企业与朔州市及六县区园区代理售电公司“风光打捆”交易协议的签订,该市园区企业打捆电力直接交易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朔州市电力体制改革在全省的首创之举。
该市制定了《朔州市园区“风光打捆”直接交易计划实施明细表》,对全市所有园区电压等级在10千伏以上的企业用电量进行了统计,组织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和环保达到国家及省相关标准,特别是在该市“2+7+N”现代产业体系内的转型大工业用电企业打捆报批,并全部顺利通过省电力交易中心审核,列入了2019年度市场主体目录,获得了参与2019年电力直接交易资格。此举也使朔州市园区用电企业打捆参加省电力直接交易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零突破、全覆盖。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8.新疆2019年度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规模400亿千瓦时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新疆电网2019年度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公告》,原则上2019年的年度之直接交易规模按400亿千瓦时控制。双边交易开市时间为2019年1月19日11:00-18:00(北京时间),交易范围内的市场主体通过外网登录新疆电力交易平台自行申报。
电力用户参与交易条件:电压等级在10千伏及以上,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克州)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及以上,其他地州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工业用户;电压等级在10千伏及以上,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及化工、硅基新材料行业及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云计算企业电力用户不受用电量限制,全电量参与交易。
详情点击:
数据:
9.国网辽宁2018年完成电能替代项目754个 替代电量48.37亿度
1月10日,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2018年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能替代工作的统一部署,以“煤改电”为突破口,在建筑、工业、农业等7大领域推广电能替代技术22项,全年完成电能替代项目754个,极大地改变了辽宁地区几代人的能源供给方式,为压减燃煤、有效降低PM2.5浓度和改善辽宁地区空气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8年年底,国网辽宁电力全年完成电能替代电量48.37亿千瓦时,同比提高4亿千瓦时,圆满完成省工信委下达的电网企业0.3%节约电力电量目标考核任务;实现节约电量6.1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指标的119.26%;节约电力15.76万千瓦,完成年度指标的196.75%。
详情点击:
市场:
10.安徽2019年第一批市场主体准入名单:5家售电公司及1540家电力用户
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关于发布2019年第一批市场主体准入名单的通知》,第一批市场主体准入名单包括3家发电年企业的4台机组、5家售电公司及1540家电力用户。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9.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