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6次提到“现代化”,14次提到“美好生活”,那么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的理论关系如何呢?11月17-18日,来自全国3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校生齐聚上海电力学院,参加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行政论坛》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这一课题。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开宗明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客观条件,更需要积极的、向上的主流价值为引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宏观背景,需要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起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思想价值观念演变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探讨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表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上海成功举办进博会之后举办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使命。他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人民美好生活是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要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更好推进我们对于美好生活这个新时代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主编曹泳鑫在发言,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又是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其本身就有一个价值导向,中国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锡喜做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的主旨报告,强调要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才能更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的关系,以及引领美好生活。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在《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价值》的报告中围绕三个回归和三个重塑阐述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时代命题的基本意蕴和价值。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电力学院李家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玉华教授,东南大学许苏明教授等多位学者围绕现代化价值导向、改革开放历史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美好生活构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从理论到现实、从形而上至形而下,与会专家提出美好生活既是一种客观状态,又是一种主观建构,要深刻认识美好生活的本质和意义,需要从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中加以学理阐明,创造美好生活更需要强化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不断深入理论和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