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连浩特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平台,强化特色服务,聚焦培育壮大国际贸易物流、进出口加工、边境特色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口岸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国际贸易物流业规模壮大。按照丰富品种、争取支持、拓展合作的思路,积极推动对外贸易提档升级。贸易主体不断壮大,外贸企业增至1264家,专业市场达7家,规模较大的物流园达8个,贸易物流业发展条件进一步完善,被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政府间陆港协议》列为国际陆港城市。修订出台《支持外贸企业能力建设暂行措施》,稳步扩大铁矿石、铜矿粉、木材、煤炭、纸浆、粮油等大宗商品进口,粮食、肉类进口指定口岸获批,实现油菜籽、亚麻籽、葵花籽等粮油商品进口,取得活羊进口资质,启动整车进口口岸申报工作,外贸货品种类极大丰富。中欧班列开行路线已增至24条,打通了我区直达欧洲的陆路运输通道,积极促进“酒肉穿肠过”向“金银腹中生”转变,口岸开放功能进一步增强。连续成功举办多届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积极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开通跨境电商货物快速通道,启动实施“空地联运”项目,禹力等7家跨境电商平台上线运营,成为口岸传统商贸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禹力公司旗下的“城市商店”已成为蒙古国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口岸年进出口货运总量突破1500万吨,贸易额突破200亿元。
(二)进出口加工业提档升级。以补短板、提档次、延链条为主攻方向,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促进加工业提质增效。建成远东木材交易中心、东新粮油、中晟安泰、中港伟业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连吉祥磊、钧玮矿业、雏鹰粮油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启动实施,加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及中小企业创业园PPP项目签约启动,入区工业企业达到71家,铁精粉、水泥、木材、绒毛年设计生产能力分别达到600万吨、240万吨、150万立方米、1000吨,以木材、铁矿石、农畜产品、建材等为主的多产业加工格局基本形成。
(三)边境特色文化旅游业活力增强。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功能,综合博物馆、旅游驿站景观、中蒙国际马术演艺基地、国门景区游客中心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地质公园提档升级等项目开工建设,口岸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主动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发展需要,完善以化石遗迹游、异域风情游、民族特色游、边关文化游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成功举办“茶叶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全民健身综合运动会等系列品牌活动,积极培育乡村绿色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促成中蒙两国旅游部门签署旅游合作协议,开通茶叶之路旅游专列,陆续增开13条国内国际航线,通航城市达到17个,交通便利化程度提高。引导餐饮住宿、娱乐场所提档升级,引进巴厘岛、尚客优、芝士工厂等连锁店,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00万人次。
(四)清洁能源产业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编制完成《新能源发展总体规划》《100%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规划(2016—2020)》,风光电装机容量达36万千瓦,年风光发电达7.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规模不断壮大。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顺利实施,9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风电项目完成核准。中海油二连浩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盟首家大型风电供暖项目和二连浩特国际学院清洁电供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能源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