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终端电力产品仍属于商品属性,决定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变量仍是项目经济性。政策、技术及配套制度已为分散式铺平发展道路,相较于西北部弃风限电严重、中东部山区开发难度加大,分散式项目已经具备较好的收益率。技术进步消纳无忧,分散式经济性凸显系统成本:高于西北部集中式,与中东部集中式持

首页 > 风电 > 分散式风电 > 市场 > 正文

2018年我国风电行业分散式项目及开发价值分析

2018-05-29 10:07 来源:观研天下 作者: GYWW

风电产业终端电力产品仍属于商品属性,决定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变量仍是项目经济性。政策、技术及配套制度已为分散式铺平发展道路,相较于西北部弃风限电严重、中东部山区开发难度加大,分散式项目已经具备较好的收益率。

技术进步消纳无忧,分散式经济性凸显

系统成本:高于西北部集中式,与中东部集中式持平或略低分散式与集中式(低风速区)系统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批流程简化,撰写审批报告等前期费用低;

(2)无需建设升压站,变电设备投资较低;

(3)建于平原,建设难度及运输费用较低;

(4)临近负荷中心,土地费用略高;

(5)单体规模小,难以摊薄部分固定投资,如,安装费用等。其他方面,风机、风塔、基建费用大体相同。

图:分散式系统成本高于西北部项目,但与山地集中式成本差距不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比来看,分散式单位成本较西北集中式高10%。而相较于低风速区集中式,并无显著前期投资成本差异。因此,下文收益率测算模型以8.3元/W系统建设成本作为基础假设。

利用小时数:等效满发小时数达2000小时

比如南方以前5.5m/s风速的电站,利用小时数只有1700-1800,随着技术改造可利用小时数可以达到2000以上。而因无弃风限电情况,技术推动风机对风资源的捕捉,能够完全体现在发电量及企业业绩上,是提升分散式风电经济性的关键因素。

图:风机技术推动5m/s风资源具备开发价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项目单位投资在8-8.5元/W,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内部收益率:8%-12%

我们以10MW典型IV类资源区分散式风场为例。假设:标杆电价为0.57元/kWh,补贴年限20年。单位投资成本8.3元/W,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自有资金比例20%,贷款比例80%,贷款利率4.9%,贷款偿还期8年,则项目IRR达到9%,资本金IRR达12%。

表:IV类资源区分散式项目假设条件,项目IRR为9.06%,资本金IRR为12.36%,具备开发价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考虑到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利用小时数提升,IV类资源区分散式风电项目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内部收益率处于8%-12%区间。预计利用小时数每增加10%,或系统成本每下降10%,IRR增加1-1.5个百分点。

表:分散式风电收益率取决于系统成本和利用小时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限电较为严重的集中式风电不同,以“就地消纳”为建设目的的分散式风电无弃风问题,项目收益率即为运营企业实际收益率。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原标题:【整理】2018年我国风电行业分散式项目及开发价值分析(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