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水计时、结绳计事到脉冲计量,从统一度量衡到米制公约签署,人类社会没有一刻能够离开计量。正因计量如此重要,因此国际上把每年的5月20日设立为世界计量日。在刚刚过去的第十九个世界计量日,电气周刊编辑部对话智能电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在这个计量人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探知行业新发展、新

首页 > 输配电 > 输配电 > 智能用电 > 市场 > 正文

智慧计量丨我国已基本完成智能电表更换工作 国家电网服务区覆盖率达99.57%

2018-05-24 11:0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从滴水计时、结绳计事到脉冲计量,从统一度量衡到米制公约签署,人类社会没有一刻能够离开计量。正因计量如此重要,因此国际上把每年的5月20日设立为世界计量日。

在刚刚过去的第十九个世界计量日,电气周刊编辑部对话智能电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在这个计量人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探知行业新发展、新机遇。

曾几何时,那些斜挎着一只帆布背包,随身带着一本泛黄的、挤满密密麻麻阿拉伯符号老式账簿,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抄表员的身影开始从城市一角慢慢淡去。

这是一场用电信息采集方式的变革,更是一场科技与电网发展的变革。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梅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安装超过4.57亿台智能电表,覆盖了服务区域内99.57%的用户。”

图为许继集团智能仪表智能制造系统。朱选杰 摄

从用电信息采集器到智能终端

从机械表到电子式电能表,再到智能电表,既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陈梅介绍,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智能电表取代机械表和电子式电能表,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用电缴费,实时查看用电情况,了解电量剩余状况,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此外,智能电表可以实现与智能家电通信控制。根据实时电价设定参数实现对家电的起停控制,削减用电高峰的负荷,提高用电低谷负荷,在不需要增加用户投资情况下,通过改变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电费目的。”国网陕西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性能试验专工邵方静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智能电表的角色正逐渐从单一的用电信息采集器升级为具备多种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

邵方静介绍说:“智能电表能检测出表箱开启、接线变动、表计软件更新等事件,能及时发现窃电现象。在窃电高发区,通过将总表数据和其下所有表计数据进行比对,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窃电行为。”陈梅指出,智能电表既可以为线损计算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故障报警提供诊断分析手段。在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方面,智能电表也存在较大潜力。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集中充电成为电网的一大隐患。如能利用智能电表的通信功能与充电桩进行实时信息交互,感知不同用户的差异化充电需求,引导用户有序充电,甚至在电网出现负荷高峰时,引导用户有序放电,对电网意义重大。

智能电表增量市场逐渐缩小

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2013~2017年对智能电表的招标量依次为7637万台、10510万台、9916万台、7655万台、4559万台。从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表的招标量基本持续递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陈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已基本完成了智能电表的更换工作,智能电表的增量逐渐缩小。她表示,国家电网公司从2009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安装第一批智能电表,2010年在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区域内正式大面积推广,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完成4.57亿用户的智能电表安装替换工作,覆盖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区域范围99.57%。

事实上,不仅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区域内的智能电表安装替换工作基本完成,南方电网公司也基本完成上述工作。据了解,预计至今年底,南方电网公司智能电表安装替换量将达8000余万台,届时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

陈梅表示,随着我国智能电表安装替换工作的基本完成,后期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表的替换量将回归每年2000余万台的正常水平。国内智能电表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现。

与国内市场严峻相对,国外市场则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仲平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国外智能电表的安装速度慢于国内。俄罗斯预计在2020年智能电表覆盖率才达到18.9%,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从21世纪中期才开始使用智能电表。

对此,陈梅指出,国外的市场需求目前仍然处于增长期,此外国外市场的利润空间也比国内更高。因此智能电表企业一方面应该积极谋求出海,尤其是要加快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通过在当地建厂的方式,既输出智能电表产品,更输出智能电表标准。另一方面也需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智能水表、气表等相关产业市场。

原标题:智慧计量丨我国已基本完成智能电表更换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