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电力板块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新签合同额按美元计算整体增长8.7%,按人民币计算整体增长10.7%,而电力行业新签合同只增长了7.4%。作为工程界的惯例,当增速越来越低,就意味着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来源:走出去情报 作者:带路帮)
二、电力板块海外新签约的项目共338个,合同额444. 9亿美元,项目类型包括:
1.单机与成套设备供货/出口
2.EPC总包
3. 单项的设计、单项的安装、单项的土建,以及这三项的任意组合。
这些业绩共由56 家中资企业完成,意味着:平均每个企业签约6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金额1.3亿美元。
三. 电力对外承包商分层明显
1.第一梯队(50亿美元以上的寡头企业)2家:中国电建国际、葛洲坝
2. 第二梯队(10亿美元以上的优势企业)10家,均为专注于发电或输变电承包商:中电装备、上海电气、山东电建三、特变电工、CMEC、中电工等
3. 第三梯队(1亿美元以上的特色企业)26家,主要由部分窗口公司和开始崭露头角的大型集团二级设计院和工程公司组成,如:中水对外、广火、能建广东院、东方 电气、哈气、山东电建一、中信建设、北方、CMC等。
4. 第四梯队(一亿美元以下)12家:主要有近几年表现低迷的中技公司和能建与电建下属的地方设计院、工程公司组成。
其中:中国电建国际公司以突破100亿美元的签约额独占鳌头,是中位数(南瑞集团)的40倍,是平均数的约80倍,是最末位(能建西北电建)的600倍。
四、电建国际 VS 葛洲坝
先看一下两者2017签约的部分典型项目:
电建国际

葛洲坝

作为电力对外承包实力最强的两大寡头,两者最大的差异,不在于电建的新能源项目多而火电项目少、也不在于葛洲坝的区域更集中,而是只有内部人才了解的:葛洲坝项目个数少、单体项目金额更大、但落地更难。
五、部分排名不反应真实电力实力。榜单中有部分企业全年只签署一两个项目,但由于金额比较高所以排名靠前,比如2017签署了11.59亿美元合同的中地海外,本来不怎么擅长做电力项目,但由于参与了总金额57.92亿美元的尼日利亚蒙贝拉项目(中地海外占20%的份额、葛洲坝占45%、中国水电占35%),那一下就是11.584亿,排名瞬间到了第10位。
六、电力大项目增多。国际工程的大项目化是这两年的趋势 ,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了782个,合计近2000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5%!而上亿美元项目超300个,10亿美元以上项目约30个。
在电力领域,除了前文所提项目以及中电装备20亿美元的埃塞俄比亚输电项目外,还有如下项目值得关注:
CMEC

中水对外

东方 电气

中国重型机械

中工国际

七、电力对外承包未来竞争的5个预判
电-葛 Top 2格局无法撼动。
中电装备稳居输变电第一位置。
以特变电工为首的(原)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如正泰、通达等)越发强劲,通过投资、高薪挖人等方式将逐渐超越部分老牌窗口单位,CMC、中技等公司将最先受到冲击,接下来就是中电工、CMEC、中工。
能建集团与电建集团下属的设计院和地方二级工程公司的竞争最有看点,重点关注广东、江浙沪、贵州与天津。只要制度给力,5年内在这里面将杀出可以比肩CMEC的企业。
新能源发电项目风口已经来临:上海电气39亿美元的迪拜聚能项目已经吹响了号角,中东北非、南亚、东非未来3年会遍地开花,但时间窗口也就这3年。
三年后,中国电力对外承包市场又是一个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