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组织召开新时代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邀请到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环保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垃圾发电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光大环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清:政府和企业共同携手化解邻避效应

2017-12-14 15:07 来源:电力头条APP 

12月14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组织召开“新时代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邀请到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环保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垃圾发电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携手促进新时代下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

光大环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清主题演讲:《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邻避效应的防范与化解》

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清: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各位同仁,下午好,我是来自光大国际杭州发电项目,现在我代表公司把杭州项目整个邻避效应化解工作跟各位汇报一下。

510事件,2014年510事件把杭州垃圾焚烧项目推到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典范,也是风口浪尖。纵观邻避事件的处理来看,所谓的邻避就是群众对于健康以及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疑虑和担忧,这也体现群众对于垃圾焚烧发电的认知水平,想要化解这个难题就要充分的明确并响应群众的诉求,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而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我详细的描述一下,在510年时间发生了以后,把光大引进去了,光大是隶属于光大集团,是一个全牌照的金融企业,旗下八大一级总公司,光大国际是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环保实业的子公司。

光大国际是从03年开始转型从事环保实业的,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全方位一站式环保产业服务商,发展到现在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商和运营商,也是曾经被环保部八部委评为中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

目前光大国际一共有六个业务板块,其中有环境科技、环保能源、环保水务、绿色环保、装备制造、国际业务,除了光大国际,环保水务和绿色环保也独立上市了。

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到今年的6月底,已经落实环保项目一共236个,这是整个区域分布图,到现在覆盖范围超过了一百个区市县。12月份的统计来看,已经超过了280多地方,发展速度相当快。

这是光大国际部分垃圾焚烧发电环保能源项目的实景,这是主要的水处理项目,这是我们的一些绿色能源项目。光大国际在05年就推出了环保静脉产业园理念,目前已经落实了11个产业园,投资也是超过200亿。

企业在视野发展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社会责任,光大国际一直以来坚持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成为环境责任的承担者。

下面我介绍一下九峰项目,九峰项目不光是杭州市的重点工程,后来也列入了浙江省的重点工程,它的设计处理规模日焚烧3000吨,总的占地面积将近13.9公顷,红线内总投资18亿人民币,它还有外围的配套投资,加起来大概7、8个亿,所以整个项目落下来应该有25、26亿投资。

九峰项目的特点是在于它的烟气处理工艺上,按照原先的工艺,一共是5道处理,九峰额外增加了3道,当时的设计标准可以达到超级排放水平,还增加了脱白,一定要打造国际先进的环保生产项目。

这个表格是九峰试营以来的统计情况,这里有几个主要数据,都是环保排放情况,从实际运营排放情况统计来看,我们现在九峰项目实际水平远远优于设计水平,其中最关键的有一个指标,是氮氧化物,这是三年前设计的,当时整个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当时做到这些是很了不起的,只有个别做到70、80,当时也是顶很大的压力,从环保批复就要做到75以下,现在我们仆役稳定做到50以下,实际只有30左右。

九峰项目的地理位置远离市区,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引发了510事件。

这是当时的厂址,这块区域原先是作为矿山开采点,基于环保的概念把矿山关停了,又引进一家沥青厂,周边的居民之前是长期处在受到震动的影响,因为总是要爆破,还有声响及粉尘影响。这是我们委托工程院院士陈先生做的设计图,实际建设过程我们也是按照院士的设计图建设。

这是我们内部运营管理的现场情况,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是我们的焚烧平台,还有一个是二级料控制室,因为也是想展示企业管理的极致,想要让老百姓群众倒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时候不是在外面看看有没有闻到气味,让他可以零距离接触垃圾焚烧设备。

这是九峰项目做的一个专门开设的高速匝道,当时的政府也是考虑到因为九峰项目的日处理量比较大,在机构运营过程有很多垃圾运输车辆,未来尽量降低垃圾运输车辆周边老百姓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实施同时就配套建设了一个高速匝道,让运营过程中所有的垃圾运输车专门从高速匝道运营进来。

在垃圾进厂前,政府专门配套了一个进厂专用车道,这个车道虽然是垃圾运输车用,但依然按照景观大道的标准建设,也就是让老百姓有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是垃圾焚烧发电厂内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运营,它的外面配套同样是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运营和维护。

接下来我讲一讲如何破壁邻避,这是510当时发生的情况,左上角的图是当时的街道,图中站着的是当时的街道主任,后面两个图是当时项目现场群众集聚,跟公安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左下角这个图是杭州市主要领导人在510事件发生以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杭州政府还是信心坚定,没有因为510事件发生而终止项目的建设,而是提出一个观点,两不开工程,手续不合法不开工,群众不理解不开工。因为这个东西应该是合法办理的,但是群众不理解不开工,就比较难办的。怎么化解的?首先不合法不开工,这个是依靠政府的行政能力,依靠企业的专业,大家在一起进行长期的沟通,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手续办理计划,后期推进过程也是很坚定,按照原先设定的计划及时获得手续。手续拿到了以后不是放到桌子下,我们及时拿出来向公众展示,做到公开透明化。

刚才提到了群众不理解不开工,当时大家在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当时考虑到在项目核准前有两个关键性的行政审批,一个是环评,一个是稳评,都要进行公调,就会触动到老百姓,老百姓有很大话要说,我们在做环评稳评公调的时候,发放范围和发放份数比一般数量要多,充分听取老百姓群众的意见,群众意见提上来了以后,针对群众所有的意见来逐条梳理,也不是所有的意见都听取,一个是合理的意见及时答复,及时兑现,不合理的意见也要大家统一口径,及时跟他讲清楚,老百鹰还是比较讲道理的,只不过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口径,一致的说法,跟他及时的回馈。

最后,在环评稳评两个公调过程都得到了98%以上的支持,当然这里面可以看到,有很多一部分是有条件支持,也就是说,老百姓同意这个项目上,但是要满足条件,既要考虑自身健康方面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发展要求。

另外,在群众不理解不开工里面,政府也跟企业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信息公开,第一,是通过媒体公开,政府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网站、报纸等等,用这些方式及时向群众社会通报项目的有关情况。另一个,环保教育宣教,就要利用企业的专业性,跟政府一起通过环保宣传册、公共广告投放,进行基层走访,基层走访在群众工作里是很重要的,还有现场答疑解惑。第三,主动公开的披露,我们项目的一举一动,包括项目的建设工艺,所有的东西及时通过政府部门向群众披露,充分维护群众的知情权。

另外,让群众参与,从项目的一开始到项目的运营,这是一个全过程,项目有一个主体编纂问题,政府重新招标了,后来大家所有的说法都认为这是老百姓自己权,因为在510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带了大批量的群众到处参观宣传,去了很多地方,到光大的有400多群众,其他的地方还有很多,参观回来以后老百姓反应意见,通过顺应民意选择了这个方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及时把群众拉进来,让他看到整个项目的建设,最后最关键的,也是这个项目最最重点的,项目建设了以后要进行成功运营,在运营过程中我们把群众也拉进来,让他一起参与项目的监管运营。

为了成功化解邻避效应,政府跟企业建立了会商机制,都有专门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里都是点对点的,每个月都会进行会商,针对重要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在会商机制下,有相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因为九峰属于支里的项目,落地在余杭区,所以要从市层面成立项目的工作小组,下面设置宣传组、报批组、维稳组。区里的重点工作是维稳,设定成立了一办六组的工作结构,设定了办公室、群众工作组,工作组是最大的,一共有13个工作小组,都是余杭区主要领导担任的工作,13个工作组工作人员加起来一共有1060多人,当时实现了包人到户。

除了以上工作,真正要把邻避转为邻利,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刚才说了,一个项目想要平稳落地,长期稳定运营,光企业跟政府好不行,还要把群众带上,那势必要有互惠互利,九峰项目也是一样,设定了生态环境污染补偿机制,当时是根据杭州市的经济,从区外输出地向输入地转移的时候,设定75块钱一吨的补偿基金。还有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就是从环评稳评过程老百姓提了很多的意见,比如供水、修图、文化礼堂、文体设施等等一百多项,这些合理的政府是一口没有回绝的,及时回应及时办理,考虑当地区域的长期发展,做了两项专项的发展规划,一个是旅游产业,另外一个还有工业发展,刚才看到了,它的项目周边有山有水,生态还是不错的,也是离市中心比较远,当时周边已经有一些零星的旅游项目,正好政府趁这次机会引进旅游公司,把当地旅游项目旅游产业建立起来,向上级政府争取到了1000亩的空间发展指标,用于当地发展工业。这么多项目,包括九峰项目本身,在用工方面都是考虑当地的人,也是给当地增加了就业。

所以经过这么多测试以后,杭州九峰项目邻避问题彻底化解。

最后,有三点总结,针对化解邻避效应,一个是对于政府,一个对于企业。对于政府方面,个人认为化解邻避效应关键在于要跟地方结合起来,制定成熟并且具有可行性的顶层设计鹤归华,从出台政策、工作实施等方面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清晰明确的思路及举措。对于企业而言,专业领域的实力和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可是能够令政府和群众选择的首要及必要条件,有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群众通过参观以后主动选择光大国际,另外还有作为企业主体,要主动意识到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和政府,化解邻避效应关键一定要充分重视并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要让群众因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发言为电力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原标题:光大环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清:政府和企业共同携手化解邻避效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