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组织召开新时代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邀请到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环保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垃圾发电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主任谢宏文: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实现国产化

2017-12-14 14:52 来源:电力头条APP 

12月14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组织召开“新时代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邀请到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环保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垃圾发电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携手促进新时代下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主任谢宏文主题演讲: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概况及“十三五”规划布局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垃圾焚烧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我们牵头组织编辑了生物质能利用的十三五规划,所以对我们的产业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和具体的一些了解,结合今天发布的发展报告,又对发展做了一些梳理,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为大家的项目投资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包括整个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规划现状、产业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规划选址的思路,下阶段工作建议。

首先是产业的发展现状,上午发布的报告里也涉及到了一部分内容,统计到2016年底,我们国家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并网装机容量543万千瓦,年上网电量233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10456万吨,平均日处理量28.5万吨,截止到2017年6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96个,并网62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47%,总上网电量138亿千瓦时,总垃圾处理量5236万吨,平均日处理量28.9万吨。

我们产业发展一个进步,产业的服务体系不断的在完善。首先国家各个相关的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明确了税收优惠,垃圾焚烧发电享受了0.65元千瓦时的电价和先征后退70%增值税的政策,此外也出台了一些环保的政策来加强生物质发电环境监管和反复提及的装树联工作。技术标准上我们也形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排放和技术的标准以及项目运行的标准等等,这里面主要以国标和建标为主。进一步需要加快提出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的标准和规范。

在产业规划分析,我们国家也发布了生物质能十二五和十三五产业规划,规划明确布局了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对生物质能都有很好的指导。

在产业技术方面,也推动了一批具有领先性和先进环保理念的项目开发建设,包括我们深圳东部项目日处理规模将达到5000t,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处理能力第一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将运用全球最新技术保障项目建设实施。杭州余杭垃圾处理项目也是从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不同阶段都考虑让群众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确保项目高标准的建成和达标排放。

我们的发电和环保技术也不断的提升,锅炉由中温中压向中温最高压发展,提升热效率、增加收益,另外在烟气净化方面,对飞灰和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去除效率提升。还有渗滤液的处理技术提升。

装备方面,我们的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还有烟气处理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实现国产化,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也形成一批技术成熟、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制造和技术咨询和施工企业。

产业的聚集度也在提升,随着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最具绿色环保效益,产业竞争力及规模化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形成投资运营、设计咨询、设备制造等一整套产业体系,聚集了光大国际、锦江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广东长青、水电总院、城建院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下面介绍产业规划的现状,首先说一下规划选址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规划选址是防范和化解邻避效应的主要措施,现在防范和化解邻避效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也是行业核心问题,所以我们提前做好规划选址工作,强化信息公开,让利益相关方从最开始就可以知道项目的具体情况,我觉得这个反而是对我们解决邻避效应更加有好处的事情。

规划选址也是落实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这里面是满足可再生能源目标引导和监测考核战略要求,另外我们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落实项目布局,可以引导项目开发建设。我们规划选址有助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要通过这样一些项目的实践,建立健全国家的规划体系,引导垃圾发电不具合项目选址,加快产业发展。

此外,也要形成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联动机制,我们的规划选址也是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规划选址制定来引导和建立垃圾焚烧发电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补助。

和我们焚烧发电规划体系相关的规划和主要政策大概就是这些,我们也做了一些例举,涉及到的规划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还有国家能源局、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出台地一系列政府文件。

在规划里,对垃圾焚烧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早在生物质能发展的十二五就提出明确合理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当时提出15年达到300万千瓦是的发展目标。

在十三五规划里也提出要积极稳步的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合理布局,尤其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焚烧发电发展,也是规划到2020年,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8吨每天,装机规模达到750万千瓦,我们提出整个项目的区域发展布局是在华东、华中、西南三区域布局。

在国家能源局17年发布的关于可再审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指导意见里,也对生物质发电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里面涉及到我们的垃圾焚烧发电,要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支持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还有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里面提出了2020年的主要目标,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等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设市城市生活达到95%以上,县城80%以上,还有其他相应的指标。

下面是产业规划布局的情况介绍,首先在区域发展现状上来看,我们的研究报告里也做了一些分析,现在的装机容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次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垃圾处理量东部地区7660万吨,占全国73%。

十三五规划指导意见里,关于垃圾发电布局也有一些具体的数字,涉及到垃圾焚烧发电的项目是529个,规模1022万千瓦,这个数字和我们十三五规划相比,也是有所放大,目的也是和我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储备,为完成十三五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5年布局规划也是进一步从发展布局上都有一些调整,总的规划目标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部的垃圾年清运量约4.4亿吨,焚烧垃圾年处理约2.6亿吨,占垃圾清运量60%,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区域不具有比较大的调整,东部地区是690万千瓦,中部500万千瓦,西部地区达到310万千瓦。

如果展望2035年,也是根据产业发展报告的预测,全国垃圾年清运量5.5亿吨,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垃圾4.1亿吨,装机容量将达到2200万千瓦,区域布局也是预计东部装机容量900万千瓦,中部810万千瓦,西部地区490万千瓦,中部地区提升了4个百分点。

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焚烧规划选址的思路,在这里可以看到,首先我们要明确发展战略,明确垃圾焚烧发电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中的定位、作用、目标和任务,明确到2025年及2035年两个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要通过长远目标的引导指导现状。

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到2035年两个阶段的目标,强化公开,在规划阶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规划,做好与城乡建设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其他规划的衔接。

加强规划选址,发挥规划对项目选址促进作用,纳入规划项目,提前数年公开项目规划,接受公众监督,国家规划选址部门制定出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的监督和考核文件,督促地方做好相关工作。

规划评估监测,要建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监测和评价体系,垃圾焚烧发电指标和评价体系,加强规划的组织和监测,我们也是在配合国家部门建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监测体系,来不断的完善指标和评价体系,并且依据指标建立完善的主体评价和考核机制。

联动机制,强化规划的约束性和严肃性,加强国家补贴资金管理,规范和引导项目,电价附加补贴资金引导垃圾焚烧发电清洁排放。如果不达到排放标准,获取不了国家的补贴资金。

工作建议,我们有这样一些想法,要加快推动2018年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调整和垃圾焚烧发电专项规划工作,受委托也参与了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我们也会依据中期评估的结论和成果来对我们相应的专项规划做一些专利的调整,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生物发电,国家能源局组织各地方来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希望各个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工作里面来,把你们的相应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项目纳入规划里面来,对我们后续项目有很好促进作用。尽快的建立规划和产业监测体系,保障规划实施落地。加强规划和补贴资金的管理联动工作,完善项目主体选拔机制,带动产业良性发展,也就是我们项目建成一个达标一个,初步对这些项目能够评估和总体的监测评价。

最后,我们的垃圾焚烧发电装机规模和垃圾处理量居于世界首位,技术基本成熟,具有很好的发展条件,随着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防范化解邻避效应问题的重视,我相信咱们的产业可以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展现更好的发展势头。

水电总院也是国家能源局生物质领域的支撑单位,也是愿意在做好垃圾焚烧发电规划、标准和建设技术服务工作基础上,和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和开发企业以及设备制造厂家来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我国垃圾焚烧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原标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主任谢宏文: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实现国产化 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