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17年8月21日-2017年8月25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风电、输配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相关阅读:一周电力项目汇总(8.14-8.18)—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火电项目
黑龙江省环保厅批复2个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近日,黑龙江省环保厅批复了2个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别是同江市长恒热电新热源热电联产项目、巴彦裕宝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工程。其中,同江市长恒热电新热源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24514.9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941万元。主体工程建设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等。巴彦裕宝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工程总投资139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55万元。主体工程建设2台1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台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等。
安徽省发改委发布2个火电项目核准前公示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了2个火电项目核准前公示,分别是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12.2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和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余热发电项目。其中,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12.2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新建1台12.2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生产设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余热发电项目新建1台9兆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生产设施。
总投资53.9亿元 世界燃煤发电绿色标杆机组在淮北开工建设
据报道,一项刷新火电节能世界纪录、打破我国电厂百年传统设计格局的革命性技术,落地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以该技术为载体的世界燃煤发电绿色标杆——135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8月23日在烈山区平山村开工建设。据了解,项目动态总投资53.9亿元,计划2019年底并网发电。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新型燃煤机组。建成后,新型燃煤机组年可节约燃煤成本6000万元。燃煤技术的崭新时代正在淮北拉开序幕。
总投资3.5亿元 张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8月23日,由华西能源张掖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张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工程自2015年4月在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工建设,是张掖市第一个以特许经营权转让方式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据悉,该项目新建2台3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和2台6MW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采用高温燃烧、控制时间、混合燃烧、过量空气等技术,烟气处理采用“静电除尘+SNCR+旋风分离+半干法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工艺技术进行净化,处理后的烟气污染物等排放指标达到欧盟2000标准。
西藏羊易地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日前,河南工程公司承建的西藏当雄县羊易地热电站一期16MW建设项目锅炉钢架正式开吊,标志着该工程全面开工。该项目为PC项目,属于有机工质异烷(CH5H12)朗肯循环OEC发电机组,建设规模1×16MW,是截止目前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地热电站。该项目是河南工程公司继拉萨燃机工程、昌都应急电源工程、阿里渡冬临时供电工程后,进一步落实“打造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品牌价值最高的电力工程公司”战略定位,进一步深耕西藏市场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将为缓解西藏供电紧张局面,造福当地人民作出贡献。
总投资40766万元 长青集团蠡县热电联产项目获核准
近日,广东长青(集团)蠡县热电有限公司收到河北省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广东长青(集团)蠡县热电有限公司蠡县热电联产项目核准的批复》。项目总投资为40766万元,建设地点为蠡县辛兴镇赵锻庄村,按公用电厂设计、建设,规划建设2台1.5万千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配3台11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投产后,形成200吨/小时供热能力。
总投资4.8亿元 中国天楹签署长春市九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
近日,中国天楹签署了长春市九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据悉,该项目是长春市九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BOT项目,主要处理长春市九台区产生的城乡生活垃圾以及一般性工业垃圾,兼顾周边地区产生的城乡生活垃圾以及一般性工业垃圾。本项目建设总规模为 1200吨/日,总投资 4.8亿元人民币,主要工艺为“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半干法烟气处理装置”。
投资39.2亿元 华电芜湖电厂二期百万工程3号主厂房顺利封顶
8月20日晚10时40分,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华电芜湖电厂二期(1×1000MW)工程3号机组除氧煤仓间屋面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为工程后续安装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悉,华电芜湖电厂二期规划建设两台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被列入安徽省“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库,先行建设一台,投资额为39.2亿元。项目遵循“指标领先、环保超前”的理念,拟采用高参数节能技术,同时采用低低温电除尘、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数字化煤场、烟气深度余热利用等先进技术,能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号机组计划2018年10月份建成投产。
国电大连开发区热电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日前,国电电力大连开发区热电厂2号机组超低排放一体化改造项目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该厂实现超低排放全面覆盖。据了解,该厂两台机组超低排放项目改造总投资近1亿元,采用石灰石-石膏单塔双循环湿法脱硫工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及DUC水膜脱硫一体化除尘等高效环保技术。改造后,该厂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8毫克/标准立方米、30毫克/标准立方米和2毫克/标准立方米,减排效果优于预期。
内蒙古锡林热电厂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竣工
日前,电建核电公司承建的内蒙古锡林热电厂1号机组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锅炉点火一次成功,吸收塔顺利通烟,机组顺利并网发电,工程圆满竣工,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为北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贡献。
总投资3.2亿元 光山县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正式动工
8月18日,光山县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在寨河镇罗湖村正式动工,标志着该县生活垃圾将变废为宝,同时可以解决生活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难题。据了解,光山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3.2亿元。项目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其中第一期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建成后日处理垃圾600吨,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预算,项目一期建成后,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年上网成交电量6280万千瓦时。
总投资2.77亿元 内蒙古杭龙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
8月18日,杭锦后旗2017年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庆典暨内蒙古杭龙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蒙海物流加工园区举行。杭龙1×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由北京龙基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投资2.77亿元,主要建设1台30MW非调整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130t/h高温高压直燃生物质锅炉、1台6t/h生物质启动锅炉及配套上料、除灰、除渣、消防、脱销、供配电系统等,预计于2018年10月并网发电。该项目属清洁、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2.1亿千瓦时,余热供暖150万平方米,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8亿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
江西火电首个建安一体化电厂工程落地海外
8月18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与江西久盛国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南昌举行了“印尼东加里曼丹EMBALUT 2×100MW 电厂扩建工程土建&安装合同签约”仪式。该工程业主方为印尼PT.INDONESIA ENERGI DINAMIKA(简称:IED)公司,江西久盛国际公司系总承包商,江西火电公司主要承担土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等工作,工程定于下月开工,计划23个月完成。据悉,该项目是双方在印尼合作开展的第七个电建项目。
一期投资7.5亿元 茂名长青热电项目加快建设
近日,记者在茂名长青热电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吊车“长臂”上下运送材料,工程车往来穿梭,施工工人们紧张有序施工。据了解,茂名长青热电项目位于高新区西南片区,是高新区石化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为生产企业提供蒸汽。按照规划设计,第一期投资7.5亿元建设3×28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2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目前,一二号高炉主体拼装完成,三号正在安装中,两台发电机组已进场,将于明年上半年试运行。
国电泉州公司1号机超低排放改造通过试运
日前,国电泉州热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期间,整套系统运行稳定,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均低于5毫克/标准立方米、50毫克/标准立方米、35毫克/标准立方米,标志着1号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取得成功。下一步,该公司将重点推进余下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号机组改造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该公司全部机组将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初具规模:首期工程已完成42% 累计完成投资近42亿元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奋战,大唐国际火电厂初具规模,一个现代化的工业项目正呼之欲出。大唐国际雷州火电项目自2015年12月全面动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捷报频传。2016年6月28日,项目首期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2016年12月30日,主厂房出零米;2017年1月10日,锅炉钢结构开始吊装;6月29日,500KV线路开工;7月6日,取水明渠施工完成;7月7日,1号机组锅炉受热面开始吊装;7月10日,烟囱外筒体施工到顶(233米);7月30日,1号锅炉F大板梁吊装完成。截至今年7月底,该项目首期工程量完成42.0%,累计投资完成41.7953亿元。按照计划,1号机组将于2018年10月投产运行。
上海电建锦界电厂三期2×660MW机组监理工程桩基正式开工
8月16日上午10点,上海电建监理的陕西锦界电厂三期桩基工程具备了开钻条件,并在现场举行了开工仪式。本期工程的建成将作为“十三五”陕西陕北煤电基地神木至河北南网扩建工程配套电源点之一,可有效利用煤电基地的资源优势,变输煤为输电,将进一步推动陕北煤电基地的开发,促进陕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同时保障河北南网电力增长供应,促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缓解河北南网供需、调峰矛盾,满足河北南网的负荷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一周电力项目汇总(8.14-8.18)—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风电项目
察右前旗航天日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万千瓦风电供热项目进展情况
察右前旗航天日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五万千瓦风电供热项目选用单机容量为2MW风电机组25台,场区建设110kV升压站一座,升压站通过1回110千伏线路接入黄旗海220千伏变110千伏侧,线路长度约35千米。本风电供热项目作为察右后旗集中供热工程的示范项目,项目地点选择在白音察干镇,风电供热面积为10万m2,本风电供热系统与察右后旗金城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热源厂形成双热源,互为补充。风电供热规模为5×2.16MW,运行时间为整个供热期。项目总投资38798万元,其中风电投资37436万元,供热投资1250万元。目前,察右前旗航天日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万千瓦风电供热项目中,供热改造工程已建设完成。风场已经开始风机吊装,升压站已完成百分之八十,集电线路及送出线路已同时开工,年底具备并网发电。
中广核翔云风电项目首批3台风机并网发电
8月18日,中广核翔云风电项目首批3台风机并网发电成功,预计12月22台风机全部投入发电,年满载发电量9240万千瓦时,年销售额5600万元。据中广核南安翔云风电项目工程师蒋智航介绍,该项目3月12日正式动工,历时159天,实际有效工期123天,完成首批3台风机(20号、21号、22号风机)并网发电和14台风机基础浇筑的任务。接下来,陆续还有几台风机并网发电。
中国二十二冶中标广西武鸣安凤岭风电场工程
8月17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机电公司中标广西武鸣安凤岭风电场土建及安装工程。广西武鸣安凤岭风电场土建及安装工程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境内太平镇东面大明山余脉一带,由武鸣新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机电公司主要承担风电场内道路土建、风电发电机组及箱变的建筑安装、35千伏集电线路建筑及安装以及相关的辅助工程。
国电投与顺丰新能源公司签订300MW风电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8月17日,国电投南阳热电与西华县顺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开发河南西华县300MW风电项目框架协议,有力推动了该公司新能源开发工作进展。该项目是由西华县顺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先期与周口市西华县政府签订开发协议而取得开发权。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华县红花集镇、聂堆镇、东夏镇、田口乡、西华营镇五个乡镇,具备开发价值的风电资源约300MW左右, 100米高度模拟风速5.3米/秒,属于典型的平原风电,拟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将根据土地调规情况进行分期或一次性建设,预计2019年底实现投产发电。
河北建投张北战海200MW风电项目获核准
8月16日,新能源公司所属张家口区域公司张北战海200MW风电项目获得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核准,至此,张家口区域公司列入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的所有项目全部完成核准。张北战海风电场场址紧邻已建的大西山风电场场区北边界,装机容量为200MW,拟安装100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张北战海风电场拟接入大西山220kV升压站。
国内首个低温型海上风电场机组启运交付
8月16日,随着装载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首台低温型4.0MW机组的甲板货船缓缓驶离临港重装备码头,河北建投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MW示范工程项目正式进入机组交付及吊装阶段。该工程项目是上海电气与河北省建设投资集团合作建设的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列入了“河北省十三五重点建设示范工程名录”,选用了75台套国内海上市场占有率最高、技术最成熟、运行最稳定的SWT-4.0-130机组。低温型风电机组是针对低温环境对机组运行特性、材料性能、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影响,而研发的风电机组。
国电投与河南鲁山县政府签订150MW风电合作协议
8月15日,河南公司平顶山热电与鲁山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风电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本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风电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据了解,此次签订的风电项目开发合作协议,拟定建设区域位于鲁山县下汤镇、马楼乡、让河乡等行政区内,计划利用荒山、黄坡、荒地进行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规划总装机容量150MW,预估总投资人民币约13.5亿元。
五凌电力与湖南汝城签订1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协议
近日,五凌电力湖南分公司与汝城县人民政府签订《汝城县白泥坳、银岭头风电场前期开发协议》,在汝城县再获风电项目开发权。白泥坳、银岭头风电场位于郴州市汝城县暖水镇、南洞乡、土桥镇区域,厂址海拔700—1300米,预计装机规模10万千瓦。湖南分公司将按照“规模+效益”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高标准、高起点深入开展项目精细化设计,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全力赶超集团公司新能源管理先进指标。
相关阅读:一周电力项目汇总(8.14-8.18)—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中国电建华东院泰国首个风电项目全部风电机组顺利完成吊装
日前,由集团承接,华东院负责实施的泰国拉姆达贡风电Ⅱ期总承包项目全部风电机组吊装完成。该项目位于泰国东北呵叻府Lamthakong地区,是华东院在泰国承担的首个风电项目。项目共安装12台GE 2.0MW机组,总装机容量24MW,风机转轮直径116米,轮毂高度94米。项目进行过程中,华东院总承包项目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最终克服了地形复杂、现场天气恶劣等一系列外部干扰,全力协调运输、安装、验收等各个流程,多方面做好安全监控和质量管理,保证了此次吊装工作的顺利完成。
中国海装富源胜境风电项目顺利进入质保
近日,中国海装云南华能富源胜境(48MW)风电场项目进入质保期。该风电场项目自开工以来,全体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克服环境差、工期长、工程跨度大等困难,于2016年底完成24台机组吊装任务,2017年初完成机组调试工作。近期,该项目经过全员连续16天的奋战,正式进入质保。
浙江平湖市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获批核准 总建设规模达70万千瓦
日前,记者从浙江嘉兴平湖市发改局了解到,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和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工程正式获得浙江省发改委核准。位于平湖市海域的这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获批核准,标志着平湖市海上风电开发的正式启动。据悉,这两个海上风电场项目总建设规模达70万千瓦。其中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项目,拟安装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同步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项目总投资55.82亿元。获得核准的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项目,拟安装总装机容量40.2万千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同步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项目总投资74.92亿元。
浙能集团首个300MW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
8月14日,浙江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建设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这是浙能集团首个获得核准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是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场址位于杭州湾平湖海域,王盘山以东约10千米,涉海面积约46.87平方千米。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拟安装75台4兆瓦的风电机组,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计量站。据可行性研究,项目年上网电量约7.45亿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483小时。项目总工期36个月,动态总投资约55.8亿元。
中巴国家领导为大沃和萨察尔两风电项目竣工揭牌
8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在伊斯兰堡会见了前来出席巴基斯坦独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双方就推动中巴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会见后,汪洋和阿巴西共同为中国电建在巴基斯坦承建的大沃(DAWOOD)风电项目和萨察尔(SACHAL)风电项目竣工揭牌。此次参加揭牌仪式的共有6个项目,光是中国电建参与的项目就独占2席。其中,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大沃风电项目和EPC总承包的萨察尔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均为49.5兆瓦,都是采用33台国产1.5兆瓦风电机组,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建设项目”清单首批14个项目优先实施项目。
输配电项目
福州连江110千伏马鼻变电站预计10月竣工
8月22日上午,连江110千伏马鼻变电站建设现场一派热闹景象,几名工人正在站内进行剩余设备的安装,这座变电站现已初现雏形。预计在10月,连江马鼻片区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将竣工。据悉,这座占地3740平方米的变电站还在省内率先采用了装配式围墙和预制式电缆沟等两项新工艺。本期建设50兆伏安变压器1台,配套建设有双回线路总长约28.42千米,共新建铁塔76基。
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宝坻段)进入冲刺阶段
8月21日,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宝坻段)进入冲刺阶段,施工人员正在进行2849#-2865#铁塔导线展放及紧线施工工作。为确保特高压工程按期实施,分公司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通过构建多方沟通平台,充分发挥政企联动作用,加快推进属地外协工作。提前做好风险控制,查找问题及时组织整治,加强属地化运维,把牢工程建设最后一道关卡。建立巡视检查机制,细化责任,分解落实,在严保工程进度的同时,狠抓工程安全质量,确保工程顺利按期投产。
华中地区首个内河港口岸电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在湘落地
8月18日,长沙新港港口岸电绿色能源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标志着华中地区首个内河港口岸电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在湖南正式落地。项目建成后,货轮停泊长沙新港将可利用清洁、环保的“岸电”替代船舶辅机燃油供电。 港口岸电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岸上供电系统、电缆连接系统和船舶自身的供电系统。据测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用电量超过130万千瓦时,年替代燃油消耗276吨,节约船舶能源成本约36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71吨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4.45吨。
相关阅读:一周电力项目汇总(8.14-8.18)—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张掖绿洲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获核准
近日,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绿洲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项目获得张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该项目核准为2018年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南部,建设规模为2台50兆伏安主变,建设110千伏线路约2公里,35千伏线路约50公里。110千伏绿洲变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甘州区电网供电能力,满足甘州区绿洲现代畜牧产业园区新增负荷发展,极大程度服务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同时,该变电站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甘州区南部网架结构,有效缓解为张掖城区供电的110千伏新墩变、上秦变供电压力,提高主变N-1通过率,提升甘州区南部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加快农村地区脱贫攻坚。
新疆阿克苏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投运
8月14日,随着110千伏江苏路变电站2号主变第5次充电完成,新疆阿克苏市首座110千伏GIS智能变电站正式投运。据悉,110千伏江苏路GIS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工期近两年,本期投运的有5万千伏安变压器两台,110千伏出线两回,均送至220千伏纺织园变电站;10千伏出线24回;变电站采用半户内布置方式,主变压器户外布置,110千伏设备采用户内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10千伏设备选用手车式开关柜,并联电容器组选用户内框架柜式。
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河北投运
近日,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河北省正式投入运行。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是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输电通道之一,工程起于陕西省榆林市,止于山东省潍坊市,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线路全长2×1048.5公里。其中,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河北段线路全长2×211公里,并新建石家庄100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
贵州凤冈110千伏田坝输变电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近日,在凤冈110千伏永安田坝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冒着烈日组立杆塔、修建控制,井然有序。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5100余万元,是凤冈“十三五”电网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工程于2016年列入投资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运。当期容量4兆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1条,31千米,35千伏、10千伏回路共9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凤冈县北部电源的重要支撑点,与凤冈永安、绥阳、龙台以及湄潭马山等变电站进行连接,形成环网供电模式。
水电项目
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全面开工 洞室群犹如地下迷宫
白鹤滩水电站是构筑长江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与流域梯级水库群共同承担着涵养、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是节能减排的生态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二氧化硫17万吨、氮氧化物约15万吨。装机规模世界第二、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这座水电站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第一、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这一系列的“世界第一”,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将让这颗金沙江上的“明珠”熠熠生辉。
三峡水利金盆水电站延期投产
日前,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金盆水电站延长工期和增加投资的议案》,拟对公司募集资金投资的金盆水电站延长工期11个月,同时以自有资金增加投资11005万元。据悉,该事项尚需提交该公司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据了解,三峡水利控股子公司巫溪县后溪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金盆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巫溪县,装机容量2.5万千瓦,是该公司2014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之一。该工程总投资24710万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8200万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该工程已完成投资23851.91万元。
西藏最大水电站实现重要节点目标
8月18日上午,由华东院设计,水电九局、贵阳院等多家集团子企业参建的西藏DG水电站实现重要节点目标--砂石混凝土系统正式投产,这标志着DG水电站工程进入到主体工程建设,对项目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DG水电站是西藏最大水电站,是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也是华电集团进军西藏市场的重点项目,对推动西藏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一周电力项目汇总(8.14-8.18)—核准、开工、并网、环评验收等
核电项目
田湾核电3号机组首次装料工作完成
8月24日16时08分,在换料机控制室操作员的远程控制下,田湾3号机组第163组燃料组件缓缓装入堆芯,标志着3号机组首次装料作业圆满完成。田湾3号机组首次燃料组件装堆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机组后续临界等调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4号机组首次燃料组件装料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给水泵泵组出厂热态联调试验成功完成
8月21日5时20分,由国内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给水泵泵组出厂热态联调试验成功完成。主给水泵泵组为核电站二回路的“心脏”,其设计技术、制造集成技术及热态试验技术均为世界级难题,特别是主给水泵泵组满负荷热态联调试验为国内核电产品首次成功完成,这标志着国内制造企业完全有能力掌握核电高端设备的核心技术,为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建设和“一带一路”核电出口战略方针贡献力量!
三门核电2号机组冷试前一体化顶盖吊装就位
8月20日,三门核电2号机组压力容器一体化顶盖(IHP)吊装就位,标志着2号机组冷试扣盖工作正式开始。一体化顶盖由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控制棒驱动机构冷却风机、压力容器顶封头(RVCH)等部件组成,能够通过在换料大修期间合并顶盖吊运的操作来缩短大修时间和减少维修人员辐射剂量。本次吊装准备工作充分,吊装过程更加平稳受控,此次吊装工作的顺利完成为2号机组冷试节点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成功交付
压力容器是核电站的“心脏”,其制造技术标准高、难度大、周期长。8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迎来“双喜临门”,由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和海外首堆两台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中国一重顺利通过出厂验收,并正式启运。这是我国首批实现国产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意味着我国核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K项目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完成验收
8月20日下午,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承制的我国首台“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暨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K项目)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完成出厂验收,运输码头轮船翘首、整装待发,“华龙一号”海外家族的第一成员即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梦想,破浪出海。
田湾核电3号机开工5年首次装料 机组将迎首次并网
8月18日22:37,田湾核电3号机组首次装料开始。8月18日22:59,完成第1组燃料组件装载。8月19日7:33,第一个新燃料运输吊篮19组燃料组件全部装入堆芯(共9个吊篮,163组燃料组件)。8月19日11:30,开始从第二个新燃料运输吊篮抓取第20个燃料组件。土建期间累计使用钢筋36000余吨,混凝土171000余立方米。安装调试期间完成384个机组装料,相关系统移交完成990项实验项目。田湾二期工程3号机组开工以来安全质量受控,各重要里程碑节点全部按期完成。
三门核电1号机组控制棒驱动杆安装完成
8月16日,三门核电1号机组最后一根控制棒驱动杆吊装就位,标志着1号机组控制棒驱动杆安装顺利完成,为机组装料创造了条件。控制棒驱动杆是连接堆芯控制棒和一体化顶盖内部驱动机构的传动部件,安装于上部堆内构件的导向筒内。其施工的重难点在于翻转防变形控制,吊装就位对中控制。为此,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项目相关方认真策划,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各方通力合作,确保了控制棒驱动杆安装顺利完成。
CAP1400示范项目1号发电机穿转子工作顺利完成
8月16日,由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CAP1400示范工程1号发电机穿转子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CAP1400示范工程1号发电机的总装工作进入尾声,向型式试验的开展又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