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凌晨6时许,江苏省滨海县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发生一起电缆爆燃事故,平台上19人跳海求生。截止15日中午,18人生还,1人失联。至今尚无进一步消息。注:本文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综合荔枝网、新京报等媒体报道相关新闻:亚洲在建最大近海海上风电场爆燃19人跳海求生1人下落不明网传着火事故

首页 > 风电 > 海上风电 > 市场 > 正文

突发事故!1人至今失联!曝该海上风电场10天前刚被高层安全检查!

2017-07-17 09:01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 北极星

7月14日凌晨6时许,江苏省滨海县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发生一起电缆爆燃事故,平台上19人跳海求生。截止15日中午,18人生还,1人失联。至今尚无进一步消息。

注:本文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综合荔枝网、新京报等媒体报道

相关新闻:亚洲在建最大近海海上风电场爆燃 19人跳海求生1人下落不明

网传着火事故现场视频

据滨海县委宣传部通报,7月14日5点57分,滨海县黄海海域发生强雷电天气,北H2#400MW项目海上升压站一层平台35KV电缆发生爆燃。海上升压站工作人员扑救未果后,组织撤离,之后发现1人失联。

7月15日清晨5时50分,位于盐城射阳的江苏海警四大队32011艇接到紧急出航命令,要求迅速赶往滨海港外某海域执行落水失踪人员搜救任务。

海警32011艇目前以事故平台周边半径4海里范围内进行瞭望搜索,抵近事故平台后,风浪变大,船只摇晃加剧,搜寻难度增加,截止15日中午,仍无找到失踪者。

事发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开展救援、现场搜救、现场勘察及相关人员安抚等工作,目前仍在全力组织搜救失联人员。电缆爆燃原因正在调查。

媒体报道

事故发生后,江苏广电官方媒体“荔枝网”、新京报记者都做了相关报道。

荔枝网报道截图

新京报报道截图

项目建设方

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是目前亚洲在建的最大近海海上风电场。据滨海县政府网显示,该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系中电投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该项目原计划2017年底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2017年2月开工建设。工程位于滨海北部的中山河口至滨海港之间的近海海域,安装100台4MW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以及49.2km220kV送出电缆。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约22km。

项目承建方

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工程承建方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5月12日,华电重工承建的滨海北H2#400MW海上风电场“六合一”建设项目首根单桩基础沉桩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工作全面展开。

华电重工中标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场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事故发生10天前,华电重工总经理霍利一行还到该风电场进行了调研检查。以下为华电重工官网报道:

7月5日,总经理霍利到公司承建的国家电投滨海北区H2#400MW海上风电项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调研,深入开展“安全万里行”活动,推动落实海上风电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调研期间,霍利一行听取了滨海北H2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管控、安全管理等情况汇报,登上正在69号机位作业的“华电1001”号自升式平台观看了风机吊装过程,检查了“华电1001”号安全管理、运行保养状态,认真查阅了安全管理台账,并对华电重工开拓风电业务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针对下阶段工作,霍利强调,华电重工要摆脱传统思维,提高认识,开拓视野,把海上风电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做强做大国内业务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境外海上风电投资及总承包业务市场;要把经营人心作为关键,加强团队建设,凝心聚力,全力打造优质工程;要充分借鉴相关行业标准,及时系统总结施工经验,制定公司海上风电建设标准和体系,为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基础;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把造价管理贯穿全过程,既要确保安全质量,也要提高经济效益;要紧紧围绕“考虑实情、注重实绩、敢讲实话、突出实效、多干实事”的“五实”要求,扎实推进海上风电安全管理,在加强自身安全管控水平的同时,充分借助社会资源,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执行力,确保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要加强 “华电1001”号保养与维护,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充分挖掘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公司负责人陪同检查和调研。

事故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望警钟长鸣!

希望事故失联工作人员能早日找到。

海上求生小贴士

众所周知,海上平台安全消防和救生极端重要,简要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危险区划分

2、防火区划分

3、消防系统

4、便携灭火器

5、救生和逃生系统

危险区划分

海上平台危险区划分目的在于电气设备的选择、设计和安装。依据固定平台安全规则,划分原则为:

1.0类危险区:正常操作下连续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区域;

2.1类危险区:正常操作下,间断性或周期性出现达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区域;

3.2类危险区:正常操作下,不太可能出现引燃或爆炸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区域;在不正常操作下有可能出现以上情况的区域。

依据标准不同,分类略有不同,但原则是一致的。

防火区划分

目的在于火气探测、消防系统选择设计和安装。火区划分遵循:

按照距离或防火隔断为边缘进行划分;

火区划分同危险区划分不同,但需考虑危险区划分的情况;

火区划分应考虑关断等系统的设计;

无论什么原因,在消防状态,相邻两个火区无法隔断时应按照一个火区考虑;

当甲板设计按照A级防火墙设计时,上下甲板可视为不同火区;

火区划分为立体空间;

要考虑逃生路线额方向;

防火隔断不应增加逃生障碍。

消防

平台消防系统根据不同火源、着火性质和地点采用不同的消防系统(雨淋、水喷淋、泡沫等),最有效的一般为水消防系统,一般采用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常用的是雨淋,一般灭火率在96%~100%。

针对水消防系统需要进行消防水量和水压的计算,水量计算要考虑保护面积、喷淋密度、水量。对消防泵的性能、位置、安装都有一定的要求。

另,消防主管网设计极端重要,需要充分重视。

便携式灭火器

便携式灭火器应保证随时到达、随时发现、随时使用;应安装在看得见且无障碍的位置;放置位置与甲板具有一定距离,防止腐蚀。

便携式灭火器应放置在:

1.受火和爆炸可能性最小的地方;

2.甲板任何一个可能着火位置到灭火器的距离应小于15.2m;

3.由潜在着火可能的每一层甲板,距离楼梯3m内应设置一个B类灭火器;

4.封闭区域的每台内燃机、燃气轮机应设置一个B类灭火器;

5.开敞位置没三台内燃机、燃气轮机应设置一个B类灭火器;

6.每两台发电机和每两台3.7kW以上发动机应设置一个C类灭火器;

7.每台明火加热器应设置一个C类灭火器;

8.生活区超过4人的住房设置一个A类灭火器;

9.无线电及电气设备集中的封闭区域应设置一个C类灭火器;

10.厨房ABC三类都有;

11.燃料储存室配置相应级别灭火器。

救生与逃生

逃生系统应布局合理,逃生通道有效无障碍,救生设备齐全。

主要逃生方式:

直升机;

救生艇

救援船只

辅助救生设备。

救生艇应为基本逃生工具,它应该具有人员逃生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并不需要依靠外界支援。平台逃生路线方向均指向救生艇附近集合区,接到撤离通告后,人员首先到集合区待命,做好逃生准备。

逃生路线:

逃生通道分主通道和辅助通道。主通道在平台外围,链接平台各个主要区域和甲板,辅助通道指从操作地点通向主通道的路线。

逃生通道净宽度1m,楼道0.8m,净空2.2m,经常有人工作的地点及长度超过7m的走廊均应具有两个出口

应有应急照明系统

救生艇:必须为钢制全封闭机动耐火救生艇,载人数按照床位100%配备。人员超过30人,救生艇不得少于两套。配备起艇机和吊架。

救生筏:按照床位100%配备。

救生圈:平台上至少配备8个,两个有自亮浮灯,4个具有自亮浮灯和发光烟雾信号。救生圈应配备可浮救生索,至少30m长。救生圈应合理布置在甲板边缘支架,人员易于达到,随时会取用。

救生衣:数量为1.2倍的床位,住房配备100%,甲板工作区10%,救生艇处100%。

平台应至少配备12个红光信号弹,两个橙色烟雾信号。橙色信号可投放水中,发烟时间3min。

平台应设置至少两套尽量远离的逃生固定式金属梯,配备便携式梯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