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鲁西换流站6月的云贵高原,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的重叠岚光中。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群山深处的南方电网鲁西换流站,这座换流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如今,这里不仅是西电东送的安全阀,更成为了南方电网大区域内进一步优化配置云南富余水电的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报道 > 正文

南网鲁西换流站扩建工程月底投运:增加云电外送能力100万千瓦 为清洁电力打开新“窗口”

2017-06-26 09:55 来源:电力大数据 作者: 王怡然

南方电网鲁西换流站

6月的云贵高原,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的重叠岚光中。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群山深处的南方电网鲁西换流站,这座换流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如今,这里不仅是西电东送的安全阀,更成为了南方电网大区域内进一步优化配置云南富余水电的关键所在。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大数据” ID:zdzksjk )

如同老友重逢,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工程大兴土木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本次扩建的目的是增加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容量,优化电网结构,缓解云南汛期弃水压力。这次的“一年之约”,记者见证了云南清洁电力外送新“窗口”的诞生。

南方电网500千伏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工程月底即将投运。此次扩建工程包括建设1个1000兆瓦常规直流单位,装设6台398兆伏安换流变压器,整流侧装设2组160兆乏无功补偿、逆变侧装设3组110兆乏无功补偿,以及配套建设通信及二次系统。

勇于担当

100万千瓦的责任

云南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的电源基地。据云南省工信委统计数据,2016年云南水电装机已达6096万千瓦,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83%。

为了避免水电资源的浪费,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了《云南水电消纳综合措施专题研究》工作,提出了新增“西电东送”通道容量等措施,鲁西背靠背换流站位于“西电东送”通道之一,工程实施条件较好,能够尽快增加“西电东送”输送临时电量的能力。

对于矢志不渝的南网人来讲,把更多清洁电力送进千家万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500千伏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工程实现了2017年汛前投产的目标,预计可增加云南外送电量约30亿千瓦时,其中汛期水电约23亿千瓦时。工程建成后不仅可增加云电外送能力100万千瓦,还将进一步保障大电网安全。除此之外,社会综合效益也十分显著,不仅有效促进云南水电消纳,而且减少了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污染物排放。

齐心协力

共创奇迹

“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工程从可研到投产,实现了同类工程中的新纪录,这是每一个参与工程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谈到工程建设的过程,扩建项目的施工方——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异步联网项目部副经理董言乐骄傲地说,连轴转的工作让他看起来略显疲惫,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扩建工程的建设不仅得益于南方电网公司的打破常规、果断决策,更得益于地方政府鼎力支持。董言乐给记者举例说:“在项目审批期间,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安排专人长期驻点昆明,争取到了云南省水利厅、环保厅、发展改革委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大力支持。项目申请报告正式上报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仅用时2天就完成了所有核准审批出文流程,从启动可研至核准仅用时三个月,为后期节省了大量施工时间。”

把工作做在前面,是南方电网人打造精品工程的秘诀之一。为实现工程如期投产目标,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并充分论证,参照实际工期,在最大程度压缩工期的前提下,按照投产目标“倒排工期”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

相关阅读:行业丨世界首个混合背靠背换流站建成投运

为消纳云南水电资源 南网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了!

“云南天气多变,但施工过程中许多设备的安装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在晴天里才能进行,因此我们的施工计划精确到了天甚至到了小时。”谈到如何最大限度优化工期,董言乐满腹心得。

由于一期工程已经有许多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在扩建工程中,阀厅、换流变等关键区域可以在一期工程设计冻结的基础上直接开始土建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向一期供应商采购,实现设备型号、参数与一期工程完全一致,较招标方式采购减少了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不仅大幅降低了备品备件采购费用,而且能有效降低工程投产后运行维护成本和难度。这也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精益求精

精品工程背后的汗水

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所属的南网超高压天生桥局是“西电东送”的桥头堡,扩建工程在一期原址上进行扩建,已经带电运行的设备和尚未投入运行、等待安装的设备并存,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状况下施工如何进行?鲁西换流站的运维人员们自有一套办法。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异步联网项目部电气工程师夏长根对记者说:“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利用了南网总调的计划停电时间,在计划停电之前做足准备工作,施工人员随时待命,通过多方协作将停电作业时间压减到最小,尽量不影响已投运项目的正常运行送电。”

“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松!”鲁西换流站副站长蒙健明语重心长地说道,“施工期间我们不仅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了隔离,还在扩建区域和运行区域之间用围栏进行物理隔离,连接处有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施工区域内需要持证才能进入。所有的现场运行方案都要经过变电所、生产设备部、南方电网安监部、南方电网超高压天生桥局四级审核,确保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鲁西背靠背换流站还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三级进度计划推进现场进度,加强进度计划动态管控与风险预控,出现偏差时采用优化施工方案、加班加点、加大资源投入等措施及时纠偏。

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工程打破常规、快速建设、提前投产,为今后解决电网建设紧迫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怀着精益求精的信念,来自南网的“匠人”用心优化了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断向着更安全、更优质的精品工程发起冲击。(记者 王怡然   通讯员 李品 李波

相关阅读:行业丨世界首个混合背靠背换流站建成投运

为消纳云南水电资源 南网鲁西背靠背换流站扩建了!

原标题:增加云电外送能力100万千瓦,为清洁电力打开新“窗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