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发布了第86号公告,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贵州电网参与的科技项目“变电站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及大规模应用”通过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形式审查。
“变电站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及大规模应用”项目聚合了广东电网、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南网科研院、贵州电网、湖北电网、四川电网、云南电网、重庆大学、南瑞继保、北京四方等10家单位联合攻关,攻克了变电站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共性难题,在变电站协同控制、智能运维、智能装备与高效建设四个方面形成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全面提升我国电网安全可靠性,提高运维及建设效率,推动电力行业和电气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该项目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审核,推荐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还获得了KEMA(荷兰)和TUV SUD(南德)国际实验室认证,通过了IEC61580一致性Level A国际认证,符合变电站通信与系统标准的一致性要求;通过了电磁兼容、安全和环境试验认证;通过了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十二五”期间,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我国94%的省级电网,建成智能化变电站3690座,在降低停电损失、减少运维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增收节支81.3亿元人民币。项目形成的成套技术及装备输出至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340余座变电站,有效助推了“中国制造”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
贵州电科院作为贵州电网承担该项目的唯一单位,主要参与研究了智能变电站面向“三层两网”架构的全站分层立体防错、容错技术,创立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的全站数据提高可靠性采集协同体系,系统解决了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抗干扰、全站时间同源、跨间隔采样同步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参与研究了智能变电站数据流的量化寻优、全过程监控及诊断技术,建立了数据传输可视化运维技术体系;在贵州电网内的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