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住建部一直强调“淡化企业资质管理、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同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进这项工作,但就目前而言,企业资质在市场管理和投标中仍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作者:寒竹浙江度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特级作为我国资质序列中最高等级的资质,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企业 > 正文

【收藏】全国398家总承包特级企业大揭密 附完整名单(2017版)

2017-02-08 14:31 来源:建筑行业观察 作者: 寒竹

虽然近年来住建部一直强调“淡化企业资质管理、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同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进这项工作,但就目前而言,企业资质在市场管理和投标中仍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寒竹 浙江度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

特级作为我国资质序列中最高等级的资质,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特级资质企业发展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中也折射出建筑行业发展态势。

本文将全方面统计分析特级资质在专业类别、全国各区域、各大央企的分布情况,并在文末附上完整的特级资质企业名单。

一、特级资质的总体情况

由度川管理研究(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统计,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施工总承包(EPC)特级资质企业398家,共拥有不同类别的特级资质项454个。按注册地统计,浙江、北京、江苏、山东、上海分别以49家、48家、44家、22家和20家位列前五,西藏成为全国唯一没有特级资质企业的省份,宁夏、青海、海南分别有1家特级资质。

2016年特级资质申请热情依然高涨,共有65家一级资质晋升为特级资质,这一数字与2015年35家相比,上升了85.71%。

2013-2016特级资质企业新申请对比图

除一级资质新申请特级资质外,还有部分已拥有特级资质企业进行了增项,2016年有19家企业成功增项21个资质特级资质项,与2015年18项比较略有增加,增项则意味着全国一批双特级/三特级企业的涌现,据度川管理研究部(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统计,目前全国三特级企业有13家,双特级企业有30家。

2014-2016特级资质企业增项数量对比图

二、2016年企业资质政策变化

(一)取消企业资质标准中建造师等指标要求

2016年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建市[2016]226号),决定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中部分指标,主要内容有如下三条:

1、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2、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下资质的建筑面积考核指标。

3、对申请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未进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的企业业绩,不作为有效业绩认定。

该《通知》取消了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的建造师等指标考核,一定程度上铲除了滋生企业资质“挂证”的温床,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企业的负担。

另一方面强调了:未进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的企业业绩,将不作为有效业绩认定。在2017年1月24日,住建部官网公示的447家建筑业企业特级、一级资质申请情况,有42家为新申请或增项特级资质,42家中有22家公示结论为“不同意”,其中50%(11家)就是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中查找不到业绩内容,而直接被否决。

(二)取消特级、一级资质在省级的初审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审批的地方初审、取消建筑业企业承包特级、一级,部分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审批的地方初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接审批。

三、特级资质按企业性质分布情况

按企业性质统计,全国民营建筑企业由2015年末的120家增加到2016年末的149家,增加29家,增长率达到24.17%,占比提升1.41%,总家数由第二跃为第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简称中央企业)由2015年末的124家增加到2016年末的137家,增加13家,增长率10.48%,占比下降2.82%,总数量排第二。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简称地方国企)由2015年末的89家迅速增加到2016年末的112家,增加23家,增长率25.84%,占比提升1.41%。

按企业性质统计的占比图

2015-2016年按企业性质统计对比表

四、特级资质按专业类别分布情况

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总数量处于绝对领先,达到274家,所占比例为60.35%;总数排第二、第三的是公路工程和铁路工程,分别是46家和35家,最少的是电力工程仅4家。

全国特级资质各专业类别占比图

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拉开了264家特级资质企业拥有的271个特级资质项的复评序幕,截止2012年复试结束,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暂停了特级资质新申请和增项,2013年开始接受特级资质新申请和增项,经过四年,特级资质企业从264家发展到398家,特级资质项从271项发展到454项,增加了183项,增长率幅度达到67.53%。

说明:本文中原特级数指的是2007年的特级资质数量,新特级数指的是截止2016年12月31日的特级资质企业数量情况。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类别,由8项猛增到33项,所占比例提升4.25%,这也从侧面反映全国市政工程建设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冶金工程、水利水电、港口与航道、石油化工、电力工程专业类别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占比降幅最大的是铁路工程专业类别,由原先12.45%下降至7.71%,降幅达4.74%,这与铁路工程市场相对封闭有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铁路工程建设市场高潮已经退去。同时,建筑工程、公路工程、矿山工程专业类别占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建筑工程专业类别下降达到1.64%。

全国特级资质各专业类别增长情况对比表

五、特级资质在中央企业分布情况

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单位为统计对象,含建筑施工业务的中央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建筑业为主营业务,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另一类是非建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如中国石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为统计方便,我们特级资质数量较少的央企统一归为其他央企。

中央企业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对比图

说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据悉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数据统计暂独立分开统计。

在中央企业新申请特级资质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达到6家,分别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申请特级资质企业4家,总数量达到15家,超过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13家。新晋升为特级资质企业的4家企业分别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央企业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增长对比表

六、特级资质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

特级资质作为资质序列中的最高等级,不仅体现一个企业实力,其所在区域的数量也从一个角度,直接折射出该区域的建筑行业强弱。

建筑强省的浙江省、江苏省和央企林立的北京市,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分别为49家、44家和48家,合计141家,超过全国特级资质企业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形成了第一梯队。以企业注册地统计特级资质在全国分布情况,如下图。

通过上图不难发现,全国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分布极不均匀,强弱非常分明,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浙江、北京、江苏;

第二梯队:山东、上海、湖北、河南、广东、四川、安徽;

第三梯队:陕西、湖南、辽宁、河北、山西、江西;

第四梯队:天津、贵州、福建、吉林、云南、新疆、广西;

第五梯队:重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台港澳。

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绍兴市和南通市,非常突出,分别有16家和15家特级资质企业;县级区域排名第一的是绍兴地区的上虞市,共有7家特级资质企业。

特级资质占比与增长情况表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领先区域所占比例在下降,浙江、北京占比下降幅度更是达到2.84%和2.71%,江苏、上海、河南也分别下降了1.07%、1.04%和1.54%。在上涨省份中安徽、陕西和江西表现抢眼,上涨分别为2.25%、1.37%和2.39%。总体来说,各省之间差距在缩小,拥有5-20家特级资质企业数量的省份大量增加,由原先的12家上升到现在19家。

七、多特级资质企业名单

(一)三特级资质企业名单(13家)

(二)双特级资质企业名单(30家)

八、全国特级资质企业名单大全

(一)中央企业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

2、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

3、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

4、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

5、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及下属单位

6、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单位

7、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及下属单位

8、其他中央企业

(二)地方企业

1、浙江省

2、北京市

3、江苏省

4、山东省

5、上海市

6、湖北省

7、河南省

8、广东省

9、四川省

10、安徽省

11、陕西省

12、湖南省

13、辽宁省

14、江西省

15、山西省

16、河北省

17、其他区域

九、特级资质企业变动情况

(一)2012年复评中降级和取消的特级资质企业名单

(二)单位名称改变较大的特级资质企业

(三)重组的特级资质企业

1、战略重组

1)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冶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2)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重组,现已更名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重组,现已更名为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2、破产重组

1)中博建设集团公司申请破产

2016年3月7日,市法院正式受理中博公司破产申请,4月13日,台州中院对中博管理人进行招标,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中标。4月19日,市法院主持召开中博重组交办见面会,建工、人民银行、金融办、建设银行、中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等参加,随日,管理人员进驻公司开展工作,并积极开展资产排摸登记,截至6月3日,市法院共受理债权申报340户633笔,申报债权总额约66.03亿。(信息来源:温岭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2)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因资金回笼、周转困难,房地产市场低迷,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中城集团严重亏损,2014年最终以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2015年1月25日,中城集团100%股权通过温州产权交易拍卖行,被兰州市第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5800万元拍走,2016年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温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3)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3日,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由于华丰系企业过度扩张、房地产宏观调控等原因,导致无法清偿银行到期贷款和其他到期债务,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无法开展,处于流动极度匮乏、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截至2015年8月31日,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63.6亿余元,其中负债总额为64.7亿余元;净资产为负1.08余亿元。

宁波市中级人员法院认为,根据所提供的资产及负债的相关数据,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无法清偿银行到期贷款和其他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已经具备破产原因。同时,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华丰系破产重整的初步方案。

十、写在最后

我们力求数据和内容精准,但因涉及企业数量众多、特级资质申报时间跨度长,且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本文肯定还是存在不足或错误之处,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及时给予我们反馈。

特别提示:本文所统计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

文章作者:寒竹 浙江度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

信息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特级资质企业网站以及其他途径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寒竹 浙江度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建筑行业观察”,否则视为侵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