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随着2号、3号主变压器成功充电,建设周期历时两年4个月的广东电网公司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该站的投产结束了云浮地区没有50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同时也标志着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超高压电网全覆盖所有地市。入站高架桥。杨惠平摄云浮市是珠三角沟通大西南的桥头堡,在当地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报道 > 正文

广东电网500千伏卧龙变电站工程建设侧记

2016-12-23 09:21 来源: 南方电网报 

12月16日晚,随着2号、3号主变压器成功充电,建设周期历时两年4个月的广东电网公司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该站的投产结束了云浮地区没有50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同时也标志着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超高压电网全覆盖所有地市。

入站高架桥。杨惠平摄

云浮市是珠三角沟通大西南的桥头堡,在当地水泥、陶瓷、石材等产业带动下,用电负荷逐年增加。广东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2015年,云浮市最大用电负荷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1%,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产,将极大提高云浮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丘陵之上

施工重视环保

2014年8月,500千伏卧龙变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山上都是大石头。”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给承建单位——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卧龙变电站土建施工负责人陈茂辉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也给施工建设带来难题——大规模的溶洞处理。

据了解,500千伏卧龙变电站总占地面积约9.4万平方米,其中围墙内的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站址区域大部分处于喀斯特地貌区,表现为土洞、溶洞、溶蚀裂隙、石芽、溶沟、溶槽等多种岩溶种类和形态。“为探明地下情况,基础施工前需要先进行超前钻。进站桥处于溶洞发育强烈区,除了超前钻还进行了管波探测。”陈茂辉和同事提前制订科学合理施工方案,借助科技手段,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除了溶洞处理,当地丘陵地形、交通不便等也给施工建设带来挑战,但对于追求完美的建设者来说,挑战往往会激发灵感,从而创造出更加醒目的作品。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目标。”广东电网公司云浮供电局基建部500千伏业主项目部副经理陈绍勇介绍,该变电站工程执行南方电网标准设计,按照“3C绿色变电站”标准,重点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由于站址地形最大相对高差约60米,在广东电网公司首个采用三级阶梯式布置,相比平坡式布置,土石方总量节约7万立方米,边坡挡墙的占地面积节约4113平方米,实现水土保持、土方平衡、节约用地。

站外填方边坡的最大填方高度约39米,相当于13层楼的高度,填方土方量约24万立方米,创造性地利用不同支护方式的优势,降低边坡重心,减小土体下滑力。

变电站站内土方就地平衡,并将开挖出来的石材用作站内石方砌筑,实现节材环保;大量使用节水器具、管材,尽可能节约水资源;主变压器选用低耗能、环保型变压器;全站照明灯具选用高效长寿命节能环保型LED灯;全站采用变电站计算机在线监控系统,满足无人值班方式要求。

大规模的变电站建设要求运输条件必须跟上,而该工程建设初期经常要通过驴道、马道、索道来运输材料,参建各方为此专门造了一条“卧龙”。今年5月14日,全长405米,宽7米的卧龙变电站进站大桥成功合龙。从空中俯瞰,大桥犹如一条巨龙,将变电站与外界相连,使整个变电站呈现“卧虎盘龙”之姿。

据介绍,卧龙变电站进站大桥是目前广东电网范围内规模最大、跨度最长、高度最高的进站桥梁。桥梁与变电站同期施工,采用预应力现浇箱梁式设计,最高处距离地面达28米,抗震设防6度。与修建进站道路相比,进站大桥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用地面积,减少沿线农田、耕地、鱼塘等农用地的征用。

“这条大桥能顺利合龙太不容易了,因为这里地质复杂,地下存在土洞、溶洞等,有时一条桩基础都要施工一个多月。”现场施工负责人陈茂辉称,该大桥的建成,确保了之后变电站主变压器等大型设备顺利进场。

延伸阅读:变电站落地难 难在哪?形势有多严峻?怎么破?

广东率先实现各地市超高压电网全覆盖

站里站外

“工匠精神”闪耀

检查变压器油过滤情况。杨惠平摄

“负责这个项目,我也想真正挑战一下自己,努力交出我们的品牌精品工程。”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500千伏卧龙变电站项目电气安装队副队长熊鹏辉深感肩上担子的沉甸甸。从今年5月份进驻变电站施工建设现场以来,共产党员熊鹏辉率领施工团队连续数月奋战,从人员安排、进度把控、工艺质量,到队里的后勤保障,样样尽心落实,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500千伏卧龙变电站电气安装两台1000兆伏安的主变,500千伏线路出线两回,220千伏线路出线七回。施工期正值南方酷暑时节,熊鹏辉和他的团队成员挥汗如雨,以“工匠精神”投入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每一项工艺都精益求精,根据设备供货情况灵活调整,优化施工工序。

施工高峰期,变电站500千伏高压场地上,数条水桶粗的大口径管母一字排开,甚为壮观。该项目500千伏母线采用悬吊式大口径铝镁合金管母线,是目前广东省内变电站工程中最大截面和最厚的管母线,直径达300毫米,厚度达15毫米。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职工创新成果“提高管母切割一次合格率”技术正好派上用场,一显身手。

据熊鹏辉介绍,管母施工现场结合了两个QC项目和1个工法项目应用,一是采用“管母切割装置”,不受场地影响,切割时不用旋转管母,管母切割口平整,切割效率高;二是采用“管母焊接平台”,焊接过程中随时调整两管间的水平度和管母焊接平直度,防止焊接过程弯曲变形,提高了焊接精度;三是采用“同步到位吊装法”,防止管母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从而解决了施工难点,提高了施工工艺质量。

“太整齐,太美观了,简直像用梳子梳过一样。”参观过该变电站35千伏间隔场地导线的人经常发出这样的赞叹。作为另一个QC成果应用示范点,这里的每条导线在压接后,必须测量压接管弯曲度,“如果压接管弯曲超过2%,使用校直器进行调节,以提高导线压接工艺质量”。要求安装后的导线同档距内弧度一致,成排设备的软母线弯曲一致,间隔棒成行。

在抓好安全、质量的同时,“首创”也是卧龙变电站不可忽略的标签。作为首批落实南方电网GIS新技术规范要求的500千伏变电站,该项目实施220千伏GIS户外改户内布置,GIS厂房长约192米,实现节约用地。“采用户内方案能改善GIS的运行环境,减少户外布置由于机构和本体日晒雨淋引起密封缺陷,进而造成故障,有利于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熊鹏辉称。

另外,该工程在广东电网系统首次开展BIM技术应用到电网工程项目管理试点工作,借助BIM技术开展三维图纸会审、图纸专业间碰撞检查、现场安全质量实时管控、复杂工序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等。

该工程在南方电网系统首次采用无人机进行架空输电线路验收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精益管理水平。500千伏卧龙架空输电线路全长56.121千米,包含41项登高验收项目,其中机巡验收替代完成32项,只需要6人10天即可完成,相比人力验收效率提高了6倍,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人身安全风险及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力资源消耗。

今年5月,该工程代表广东省电力建设工程参加国家电力质监总站开展的全国首次联合质监检查,工程质量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

南方漫长盛夏已过去,经历过阳光酷热、台风暴雨的建设者们正在努力做好最后的验收、调试工作。山丘之上,这座崭新强大的电网枢纽站傲然屹立,等待迸发超强能量。

500千伏卧龙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广东西部重要的500千伏变电站,实现广东全省一地(市)一座及以上500千伏变电站的目标。云浮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将大幅提升。该变电站不仅可作为西电东送的落点以及远期粤西南地区电源基地送出通道的接入点,同时也可为当地云浮电厂、华润西江电厂等电源送出提供强大电网支持。(杨雅洁 许昌永 张雅琪 林盛楷)

延伸阅读:变电站落地难 难在哪?形势有多严峻?怎么破?

广东率先实现各地市超高压电网全覆盖

原标题:嵌好最后一块拼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