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环保部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的能源建设项目3个。详情如下: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有关规定,经审查,我部拟对4个建设项目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竣工环保验收决定的建设项目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12月14日-2016年12月2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10-66556430、66556045(行政审批大厅)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邮 编:100035
一、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决定的建设项目
1、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4.0~7.0Mt/a产能释放项目
项目名称: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4.0~7.0Mt/a产能释放项目
建设地点:山西省长治市
建设单位: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该项目主要在原有400万吨/年工程基础上建设,升级改造后生产能力扩至700万吨/年,服务年限26年。主要建设内容有:主工业场地内增建动筛车间、末(精)煤筒仓、快速装车站等设施,更换井下采煤机等主要生产设备及主副井提升、通风设备;新建王村副井工业场地,布设副立井、回风立井等主体工程及配套辅助环保设施;Ⅲ号排矸场等。工程实际总投资约18.6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197亿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编制了土地复垦方案,按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设立了保证金专用账户;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Ⅱ号矸石场已闭场并完成复垦;对村庄、公路、铁路、水库等保护目标留设了保留煤柱;开展了地表岩移观测;对采区地表裂缝和沉陷进行了填充、平整。
2、新建一座处理规模为12000立方米/天的王村副井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井下洒水等,不外排;新建一座处理规模为100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用于场地绿化、洒水降尘等,不外排。送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的输水管道已建成。制定了地下水动态监测计划,开展了跟踪监测工作。编制了居民饮用水应急预案。
3、露天储煤场已改造为全封闭式储煤场,并建成封闭输煤栈桥,在各转载点设施密闭罩和除尘设施。在筛分原煤车间设置了袋式除尘器、动筛主洗车间和准备筛分车间布置了袋式除尘装置。王村副井场地锅炉配置了脱硫除尘装置。
4、选用了低噪声设备,对鼓风机、空压机、筛分车间等主要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风井口设置扩散塔。
5、掘进矸石全部回填井下不出井,洗选矸石部分送至常村矸石砖厂综合利用,剩余部分运往Ⅲ号矸石场堆存。排矸场设置拦矸坝及四周的截排水设施。生活垃圾交由屯留县润禾垃圾处理中心处理,井下水处理站污泥混入煤泥外售。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共发放个人调查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63份,163名被调查公众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项目在建设和试运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未接到公众对本项目的环保投诉。
2、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庄矿井升级改造工程
项目名称: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庄矿井升级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建设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工程建设规模600万吨/年,服务年限40.6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通风系统工程、采掘设备、辅助运输系统、装车外运系统、瓦斯抽放与利用系统及矿井水系统等进行改造,生产能力由400万吨/年提升至600万吨/年,配套选煤厂改造后规模与矿井生产能力相同,设计能力为600万吨/年。工程实际总投资约7.4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29亿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编制了生态恢复规划及土地复垦方案,对工业场地、井田边界、常坡水库和刘村水库等环境保护目标留设了保护煤柱。对各工业场地、铁路专用线边坡等进行了绿化。
2、建设了一座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6440立方米/天,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选煤厂、农灌、绿化、矿区道路和排矸场道路洒水等,不外排;中央风井场地、段河风井场地、白沙风井场地分别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分别为48立方米/天、480立方米/天和480立方米/天。制定了地下水动态监测计划,开展了跟踪监测工作。编制了居民饮用水应急预案。
3、储煤场设置了防风抑尘网,并设洒水降尘装置;筛分破碎车间设置了除尘设备,主要转载点喷雾降尘。中央风井场地、白沙风井场地和段河风井场地原有和新建的锅炉和热风炉全部改为燃瓦斯气。
4、选用了低噪声设备,对水泵房、坑木加工房、风机房、污水处理站水泵房、锅炉房、引风机房和瓦斯抽放站等主要噪声源采取隔声、室内进行吸声处理、减振等降噪措施,风井口设置扩散塔。
5、掘进矸石运至排矸场,洗选矸石部分送至质诚煤矸石建材厂和成庄矸石电厂,剩余部分运至李山后沟排矸场。生活垃圾送至晋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调查结果表明,120名公众对本项目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项目在建设和试运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未接到公众对本项目的环保投诉。
3、连云港港旗台区25万吨级矿石接卸码头工程
项目名称:连云港港旗台区25万吨级矿石接卸码头工程
建设地点:江苏省连云港市
建设单位:连云港新苏港码头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港旗台港区。主要建设内容为25万吨级卸船泊位一座,卸船能力1500万吨/年,214万吨矿石堆场一座,铁路疏运装车线2条及配套公辅设施。工程实际投资14.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370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开展了增殖放流,2014年-2016年开展增殖放流4次,包括中国对虾390万尾、文蛤320.68万粒、牙鲆48万尾、鲈鱼59万尾、竹蛏558.9万粒。委托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院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调查评价。工程绿化施工总面积4.4万平方米,主要栽植大叶女贞、黑松、石楠树及草坪等。
2.施工期落实了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施工船舶污水交由外轮服务有限公司上岸处理;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污市政管网或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落实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码头、堆场清洗水、含矿雨水经边沟收集后,经处理规模为320立方米/小时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1号变电所、3号变电所、检验区、食堂分别建设处理规模为1立方米/小时、0.5立方米/小时、0.5立方米/小时、6立方米/小时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含油污水经处理规模为2立方米/小时的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食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或绿化,不外排。不接收船舶滞港期间的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由船舶自行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委托开展了环境监理工作。
3.施工期,对施工物料采取遮盖措施,对施工道路设置限速了标志,定期进行清扫和洒水抑尘。运营期,工程在码头桥式抓斗卸船机抓斗上方设挡风板、斗内和落料处设置洒水喷头;在堆取料机斗轮上方两侧及头部导向罩下沿四周设洒水喷嘴;装车机落料口左右两侧设置皮带帘,转向落料部位加装喷淋设施;在皮带机转接机房物料转运处采取密闭措施,设置密溜料管和导流槽;2号转运站因落差大设置2套吸尘罩和脉冲式布袋除尘装置,其余转运站设置无尘溜槽+湿式喷雾抑尘系统;堆场喷淋系统设置喷枪119支,配备洒水车3台、清扫车2台。
4.机修产生的废矿物油、油污水浮渣及污泥等危废在危险废物暂存库,委托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定期处理。船舶垃圾由太和船舶服务有限公司统一处理;项目区生活垃圾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5.工程事故应急纳入连云港港口集团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物资依托旗台作业区应急物资库,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连云港市环保局进行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意见调查采用媒体信息发布、调查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工程周边居民和港区船舶作业人员,共发放个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17份,其中周边居民97份,港区船舶作业人员20份。117名被调查对象对工程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