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公司电网建设优质工程创建管理再创历史佳绩,共有2项输变电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4项工程获鲁班奖,6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截至目前,公司输变电工程共有10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23个项目获鲁班奖,91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一直以来,公司基建战线积极践行“质量强网”理念,坚持“以电网建设质量的提升促进公司发展质量提升”这一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持续改进管理,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和实体质量工艺水平均获得大幅提升,电网建设质量得到社会、行业的一致肯定。
为规范电网建设,公司先后建立起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发布8项基建质量通用制度和64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公司企标),明确管理流程、职责分工和作业标准,有效规范并提升了基建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研究并推广应用“工艺标准库”“典型施工方法”“工艺设计图集”等标准工艺系列成果,涵盖特高压和常规工程,为工程现场提供了详实的工艺指导文件,统一了施工工艺标准,规范了作业行为,有效促进各区域、各电压等级工程项目的质量工艺水平提升。持续开展质量通病防治,追根溯源,提出针对性管理和技术措施,“一般整治”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工程实体质量通病逐年减少。强化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针对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主变、电流互感器等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印发标准施工作业指导文件,优化工艺流程,规范责任界面,强化责任追溯,提高设备安装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通过流动红旗竞赛、创优示范工程评比等活动,树立“过程创优、一次成优”的质量管理理念,营造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加强质量管理经验交流推广,示范引领、有效推动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水平提升。严格按标准开展公司优质工程评定和考核管理,对已投运工程组织质量后评价,有效促进项目参建单位落实质量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工艺标准。
浙福特高压工程
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取得国家专利44项、国家级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工法5项、QC成果奖15项,被评为电力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示范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走进1000千伏榕城变电站,设备布置规范合理,整体环境让人舒心。“从立项之初,我们就秉承‘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理念,严格落实创优规划及实施细则,全面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部肖方顺说。
该工程设备安装工艺精湛,二次接线整齐美观,组塔工艺优良,导线架设驰度一致。“我们不仅追求工程质量,更讲究环保效应,把‘节能、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建设中。”国网福建电力建设部郑凤林说。工程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减少基础方量和弃土弃渣,节约投资6亿元;合理选择线路单双回路架设方式,压缩线路走廊,大幅减少工程拆迁;采用直升机和索道运输,减少山区修路约1200千米和林木砍伐80万棵;优化电气平面布置和设备结构尺寸,减少占地3.62公顷。
项目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工程应用建筑业新技术9大项43子项、“五新”技术115项。同时,开展62项重大科研攻关,首次采用特高压GIS端部断路器折叠布置,节约投资2600万元;研制应用新型导线,节约投资1754万元;攻克重冰区特高压线路设计难题,形成系列成果。
该工程首次研究应用特高压GIS故障定位技术,精确定位故障点;首次全面应用GIS全封闭移动厂房,实现工厂化无尘安装;首次采用直升机大规模运输,解决无人区施工难题;首次实现货运索道标准化、系列化;首次研发应用全地形特高压组塔装备,解决山区施工难题,提升安全性;首次应用北斗遥感监测技术,实现环保、水保远程监控和灾害预警。
750千伏西安南变电站
西安南变电站为陕西首座750千伏智能变电站,负责施工的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毫无施工经验可借鉴。为此,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坚。
全过程管控,为工程创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从严控到自律,从有章可循到自觉遵守,实现工程的全面标准化管理。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基建部深知组织管理对于工程创优的重要性,在工程开工前,就与陕西送变电公司共同确立了争创鲁班奖的目标,分两级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编制创优策划,实施全过程管控,精心组织施工。现场经过6次过程咨询,在专家们的指导互动下,汲取各方之长,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在标准化施工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统一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对工程创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送变电公司制定周密的强制性条文,并严格执行,在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等关键环节重点检查执行情况,并形成详细记录。同时积极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做到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并坚持严格执行。该工程实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41条,在主要设备基础浇制、母线安装、接地装置安装等质量通病防治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该工程750千伏及330千伏区均采用GIS设备,预埋件达1234块,电气安装对埋件平整度及定位要求极高。该变电站750千伏GIS设备基础总长325.6米,土质为湿陷性黄土,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成为创优的阻碍。陕西送变电公司研究使用“组合动力夯扩桩施工技术”,彻底排除了质量隐患,在基础施工中实现全范围基础高差小于2毫米的高精度。
330千伏GIS整体长210米,首次采用大容量斜拉式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结构复杂,母线对接难度大。该公司在斜拉式母线对接过程中采用了专用吊具和电子式内窥镜的方法,提高了安装精度,对接面平整,各伸缩节调整尺寸符合要求。
装配式围墙工厂化制作、管型母线焊接过程中采用专用转动工具……一系列亮点工艺和技术革新不胜枚举,陕西送变电公司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创优的细节,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500千伏黄河变电站
黄河变电站是国内第一个采取EPC总承包方式建设管理的500千伏变电站,也是山东省第一座采用复合式组合电器(HGIS)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该站由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设计并建设管理,山东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建设任务。
黄河站建设秉承“安全、适用、精细、创新”的原则,按照“智能集成、两型一化、安全先进、无人值守、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坚持策划细化、工艺深化、指标量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工程建设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省部级工法2项、科技成果奖9项、优秀QC成果奖14项。
黄河变电站建设实现8项国内首创:
——首次在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新突破。
——首创基于CORS技术的输变电工程便携式测量系统,实现施工测量工作的“一键式”操作。
——首创自支撑组合大钢模板整体浇筑防火墙施工工艺,形成清水混凝土组合大钢模板技术导则。
——首创GIS设备自动注气装置,提高了注气效率,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中国电力建设QC成果一等奖。
——首创变电站GIS大体积混凝土移动式施工平台,提高了基础施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
——首创在变电站采用复合材料模板施工清水混凝土电缆沟,提高了电缆沟的整体质量。
——首创设备基础埋件定位仪,精确控制埋件精准度,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中国电力建设QC成果一等奖。
——首创变电站二次绝缘监测装置,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质量。
川藏联网工程
川藏联网工程建设首次在国际上利用“十大保障体系”有效管理工程,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实现“七不、三零、五优”建设目标。
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施工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且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大,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针对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风险,工程在国内电网建设中首次开展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专项监理。绘制地质灾害分布图,开展易发性分区和重点监测预报。动态绘制全线施工驻地分布图,对营地等200余个场所进行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监理覆盖整个运输线,确保人车匹配、车路匹配、路速匹配。
在高原艰苦的环境中,人身安全也备受重视。指挥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建立26个医疗点和4个固定式高原氧舱和3级医疗保障体系,配备功能相对齐全的救护车、医疗设备和精通高原病防治的医护人员,并在工程全线开通卫星电话,确保交通运输保障覆盖全程、工程建设生命保障覆盖全员、通信保障覆盖全线。
针对川藏高原特殊地质地貌,工程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川藏特殊地质、地貌区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研究,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标准化货运索道、轻型组合式复合材料抱杆、轻型山地基坑开挖机具等装备;攻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控关键技术,保障工程安全施工;开展高海拔高压交流绝缘特性及输变电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高海拔输变电工程绝缘高海拔修正等技术难题……工程开展13项课题研究,在建设中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8大项17个子项,“五新”项目应用25项。
工程建设指挥部全过程、全方位规划设计环保、水保,引入第三方环保水保监理,确保施工地段江河不受污染、动植物不受影响将生态保护贯穿施工全过程。为保护高原生态系统,工程5次跨越金沙江,避让竹巴笼自然保护区。施工中对地表植被实施隔离保护和剥离回铺,并采取人工植被恢复,确保植被恢复率100%,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800千伏双龙换流站
±800千伏双龙换流站是溪浙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换流站,于2014年7月投运。
双龙换流站建设过程中,坚持“靠前决策,靠前指挥,靠前协调”的原则,主要管理岗位采取双人配岗,确保现场每一道工序有章可循、规范可行。业主项目部提出标准工艺样板三部曲,即:施工单位上报策划方案,经审核后在现场做实体样板,最后按照样板推广施工。现场按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施工、精益化创新”的思路,遵循“策划在先、样板引路、过程控制、评估推广”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工艺创新活动。
业主项目部指导设计单位创新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等6项成果,指导施工项目部自主研发出预埋铁件调整丝杆模具、现浇混凝土电缆沟模板支护等10项工艺创新成果,提升施工及安装质量工艺水平,丰富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应用的内容,其中自主研发的换流变防火墙钢模板施工、防火墙钢木组合模板施工还填补了我国特高压换流变防火墙钢模板施工技术的空白。
精细的施工质量是创优成功的前提。双龙换流站地处湿润多雨地区,但站内广场和道路上却看不到一点积水,这得益于施工时广场和道路面层的排水坡度。为确保地面中间高两边低、雨水自然流向两旁的排水槽,施工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站内综合楼、备品备件库等建筑物外墙贴的全部是整砖,要做到这一点,需提前策划、进行CAD排版设计,在计算机上模拟效果,再按计算施工。阀厅、继电器室外墙压型钢板表面平整、铆钉隐蔽,全站建筑物与设备色调协调。核心区域内,28面整整齐齐的防火墙排列有序、表面光洁、边角倒角圆润、视觉效果震撼。换流变广场坡度自然,表面和脚下的道路一样,没有一丝裂痕。主控楼颜色选择、灯光搭配等,每一处都展示出双龙换流站土建工作的精致。
8月,双龙换流站迎来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组的现场检查。专家们经过实物检查、数据测量,对双龙换流站策划管理、成品质量给予一致好评,认为充分体现了国网直流公司的专业化建设管理能力,更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基建管理水平。
500千伏扬州北变电站
500千伏扬州北变电站由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负责建设管理,江苏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
工程建设伊始,国网江苏电力即紧抓“传承超越、争创鲁班”的工作主线,秉承“精致灵秀、开放创新”的管理文化,坚持一体化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管控、集约化设计引领、精细化施工建设、信息化系统支撑,着力将500千伏扬州北变电站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
建设过程中,业主项目部高效协调,编制并滚动修正《工程建设创优规划》,明确职责分工、计划排定、任务分解,确保有案可依。同时,细化编制《强制性条文清单》,列举以往发生过的负面实例及正确做法,精准落实。现场对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格外用心,努力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减尘、减噪、节能、节材,体现绿色工程的特点。
国网江苏电力贯彻“小精品促进大精品,以过程创优确保结果创优”的思路,按照里程碑计划,将其细化分解到月,逐步展开,确保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覆盖全站各个角落,贯穿全过程。大到墙面、小到地脚螺栓,任何一处有瑕疵的地方均要重新返工、更换。“比如继电保护室的爬梯,因为离地高度、护笼间距等问题,前后修整了3次。”扬州北变电站项目专职陈喆说。
2014年12月,由国网江苏电力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变电站管母焊接机器人在扬州北变电站投入使用。该机器人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管母线焊接效率和质量,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焊接的4~5倍,同时有效降低了焊接工作对人体的危害。
除了管母焊接机器人,工程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移动车载式油化实验室,大大提升了油试验效率和精度,保证了主设备安装质量;国内首次采用墩台铝合金模板专利,GIS基础表面平整光洁,棱角分明……该工程共获得科技成果5项,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8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专有技术1项。
相关阅读:
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名单 多项输配电技术专利榜上有名
国网浙江电力两项输变电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原标题:践行质量强网理念建设一流电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