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安徽池州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安全可靠的主干电网,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完成电力投资30亿元,构筑以220千伏和110千伏线路为主的安全可靠供电网络,满足全社会用电量77.9亿千瓦时用电需求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安徽池州市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热电联产 加快推进华电福新东至风电等工程(全文)

2016-11-16 09:1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安徽池州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安全可靠的主干电网,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完成电力投资30亿元,构筑以220千伏和110千伏线路为主的安全可靠供电网络,满足全社会用电量77.9亿千瓦时用电需求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电源接入需要的现代化电网,中心城市、城镇城区、乡村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不超过0.6小时、1.75小时、6.13小时。加快推进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新建华电福新贵池唐田风电项目、华电福新东至风电、中电投东至(仙寓山)风电、中广核东至风电、上海电力东至风电、石台风电项,吉阳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等。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攻坚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依法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迈出了推进“三区”发展、建设幸福池州的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财政收入达95.8亿元,年均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22.3%;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2亿元,年均增长10.4%。规模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翻番。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5.2:46.6:38.2调整为13.2:46.1:40.7。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产值亿元以上企业由53户增加到171户。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两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7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7%。农业规模经营加速,新型经营主体比重明显提高。旅游经济带动力明显增强,建成大愿文化园,启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新增4A级景区9个,连续举办五届全国绿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蓬勃兴起。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中心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生态宜居魅力更加彰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全面推进,县城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建设同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初步进入到城市主导型社会。对外通达取得重大突破,跨入“航空时代”和“高铁时代”,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宁安城际、东九高速建成通车,望东长江大桥主体建成,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池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启动前期工作。

改革开放构筑新格局。开放承接平台全面提升,新增了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开发区,四个开发区产值突破百亿,5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6个,建成投产117个。各领域改革全面铺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医疗卫生体制、财税体制、农村土地确权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在生态文明建设、市政基础设施PPP模式建设等领域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九华股份成功上市,2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四板挂牌融资,新设立6家域外银行,村镇银行实现县区全覆盖。

民生民计得到新改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300元、11580元,年均增长11.5%、13.5%。民生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投入131.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十一五”末22.5%提升到31.4%。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高龄老人、低保、大病等生活困难群体帮扶和救助机制不断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累计新开工87268套、建成361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达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普及,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成免费开放。群众安全感一直稳居全省前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发展思路愈加清晰的五年,也是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特色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经济新常态是“十三五”发展的大逻辑,战略机遇期是“十三五”发展的大判断。未来五年,我市面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纵深推进、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实施、新型城镇化、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经济增长动力加速转换、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等重大发展机遇,发展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开放战略,有利于我市更好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打造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皖江示范区、皖南示范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深入推进,我市区域地位全面提升,得到的政策支持更加直接、更加有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安徽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配置资源。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为我市发展创造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新体制。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正在涌现,有利于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中央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有利于我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同时也必须看到,未来五年我市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外部环境、要素条件、体制机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重构增加了外贸进出口的不确定性。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塑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和经济结构,我市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向中高端产业结构转型的困难更大,以新一代移动互联、智能制造、信息消费等以供给拉动为代表新的增长动力短期内难以有效接替。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环境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在“四个全面”战略格局下,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更加靠制度创新而非优惠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式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变。

总体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空间更加广阔。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即战略机遇期由加快速度的机遇变为加快转型的机遇、由扩张规模的机遇变为提高质量的机遇,加速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三区一带”建设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方向,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名市战略,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幸福池州建设新局面。

贯彻指导思想,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强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推动一二三产在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必须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稳增长和促转型、调存量和优增量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改造和升级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我市增长动力实现新转移、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较高要素生产率和更优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的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彰显特色。把特色发展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路径,把中央精神与池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认清特色、放大特色,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园区、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打响特色品牌,以特色积聚影响力,打造竞争力。

——坚持深化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市。把建设法治池州作为发展的强大保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把科技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的需求导向,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激活市内各种创新要素,广泛集聚外来创新资源,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架构,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扩大开放。把扩大开放作为优化存量、提升增量的强大外力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融入多层次区域经济体,全面拓展对内对外向东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由外延向内涵不断拓展,努力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人均争先、生态领先、环境居先、文明创先、民生优先”。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达到850亿元,努力向千亿级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00美元,力争达到1万美元。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进一步提升。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显著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优化至11:47.5:4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5,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占比稳定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0%,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5%以内。

——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以内。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15年基本教育全面普及,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增加到12年。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整体脱贫。

——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加清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政府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升。

第二篇  坚持创新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三章 在深化皖江示范区建设中加快工业中高端发展

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为指导,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中高端发展实现新突破。到2020年,力争工业增加值350亿元,规模企业1000户,亿元以上企业300户,高新技术企业100户。

第一节 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领军企业(人才)—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打造1-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到2020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市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泛半导体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加快形成以泛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以整机组装产业链为支撑,以软件与云计算产业链为突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活力最强的主导产业,奠定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副中心地位。

电子信息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一、泛半导体链:围绕电子铜箔、晶圆制造、集成电路封测和电子元器件领域,突出特色芯片设计与封测,加快IC设计业集聚发展,发展高端芯片封测龙头企业,形成较完善的IC、光伏及LED产业链,进入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整体创新能力较强、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半导体制造基地。重点推进晶圆生产集聚(15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5亿元)、IC封装测试生产线项目(30亿元)、砷化镓外延片生产线(2亿元)、新型电子元器件项目(10亿元)、高效晶硅电池(单晶硅)及新型薄膜电池(CIGS)项目(20亿元)、电子薄膜项目(10亿元)、元普光电子项目(3亿元)。

二、整机组装制造链:围绕智能电视、教育终端、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等智能终端产品领域,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合作,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重点推进智能电视生产线(20亿元)、电子触摸屏和OLED制造(10亿元)、背光模组反射膜(5亿元)、智能电子一米线生产(4亿元)、多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生产项目(4亿元)、可穿戴设备研发及生产(2亿元)、北斗导航产品研发与生产(2亿元)、语音教育终端研发与生产 项目(1亿元)。

三、软件与云计算产业链:围绕特色软件、云计算和信息服务领域,吸引软件开发商和系统方案提供商落户池州,积极推进各类软件特色园区建设。重点推进池州市软件产业园(100亿元)、九华旅游生态平台(3亿元)、嵌入式软件开发(1亿元)、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1亿元)、智慧医疗(3亿元)、智慧交通项目(5亿元)。

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具有总体设计、成套生产、配套服务等功能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突出发展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力争在中高端数控机床制造领域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领军人才、知名品牌,努力把池州高新区建成国内知名的数控机床研发与制造基地。

数控机床产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高端功能部件基地 (4亿元)、高速精密重载轴承滚动体智能化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6.2亿元)、年产700台汽车等速万向节专用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3.2亿元)、年产2000台数控机床 (3.1亿元)、年产25万套高档精密(P2级)数控机床轴承 (3亿元)、高速钻孔攻牙加工中心 (3.5亿元)、年产1.5万吨精密铸造件 (0.7亿元)、年产2万套数控机床刀库部件 (0.8亿元)、年产2000套精密模具加工 (0.5亿元)、年产10000件高精度铣头生产 (0.3亿元)、年产10000台数控机床主轴伺服电机项目(0.5亿元)。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产业。依托现有骨干企业,补强产业链核心和薄弱环节,促进高端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链整体优势,推动东至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池州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拓展,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到2020年,在冶金、有色、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推广示范一批机器人和智能化制造车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30%左右;70%以上的食品加工、轻纺领域产品创建省级以上品牌。

推动传统优势材料产业向新材料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非金属新材料、铜基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快建设前江工业园区铜基镍基产业集聚基地、东至经济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着力提高精深加工度,力争到2020年产值翻番。

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

一、非金属新材料:按照“技术引领—规模培育—下游拓展”的思路,引导现有非金属材料粗加工转向精细加工和应用,重点发展非金属粉体功能材料、复合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环保涂料,推进海螺四期、神山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二、化工新材料: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特色产业,构建上下游相关联、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重点推进年产3.4万吨吡啶氯化(9.5亿元)、45万吨异氰酸酯和100万吨聚氨酯(260亿元)、1000吨聚乙烯亚胺(5亿元)、10000吨丙烯酸羟乙酯(1.5亿元)、360吨内酯400吨烯酮600吨叶酸(2.5亿元)、4500吨KBM-01(2亿元)、100万吨聚氨酯 (0.5亿元)、10万吨/年聚碳酸酯 (0.5亿元)、年产2万吨硝化纤维素 (0.5亿元)、年产6万吨硝基苯 (0.5亿元)、年产25万吨苯胺(0.5亿元)、年产2万吨水合肼 (0.5亿元)、年产20万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项目(0.5亿元)、除虫菊酯类农药产品及中间体 (0.5亿元)。

三、铜基新材料:瞄准电子电力下游应用领域,延伸完善“高性能铜箔—高密度覆铜板—印制电路板”铜箔产业链、“铜-无氧铜杆-特种线缆、线束”铜线杆产业链、“铜、废杂铜-铜粉、铜棒、铜球-铜合金材料、铜五金件-电子电气元器件”铜合金材料产业链。

四、铁基新材料:瞄准高端装备材料产业链,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殊钢;发展粉末冶金新材料、稀土镀层及多元合金复合材料等复合铁基新材料。

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绿色、智能制造水平。推进铸造、机电、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制造业特色化、品牌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青阳经济开发区、池州高新区在阀门、锻造、模具、仪表业、电工电器、汽车部件等领域,加快技术升级、工艺更新和新产品开发,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阀门、模具制造业、汽车部件产业集群,把青阳经济开发区建成机电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传统优势制造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年产2000台套高端智能泵阀(16亿元)、流体产业园(17.1亿元)、年产1500万只钢制和铝制传感器及物联网集成项目(13.5亿元)、年产8.5万吨精密锻件 (6亿元)、年产2万吨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传输材料

技改工程(3.2亿元)、年产500万套机械密系列产品技改工程(2亿元)、年产5000套智能泵阀成套装备加工生产线(3亿元)、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生产线(1.5亿元)、电子橡胶生产线(0.7亿元)。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轻纺等产业品牌化发展。做强粮油加工、水产品加工、茶饮料等优势领域,积极发展功能性食品,加快建设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促进服装、日化等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培育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

第三节 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实现主导产业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以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为核心目标,以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为抓手,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发展以增材制造(3D打印)、智慧家居、可穿戴设备、远程环境监控终端等为重点的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企业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重点企业采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柔性生产、小批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技术或模式进行改造,在重点企业推广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着力发展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为重点的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一批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到2020年,我市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加快绿色化改造升级,实施工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热电联产、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改造、绿色照明应用工作,推进电机能效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节水和污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工业品生态(绿色)设计。加强资源再生高效利用,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和再制造产业,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金属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入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在园区实施能流、物流、污染物流产业循环连接。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第四节 实施名企名品名牌提升计划

实施名企提升计划。坚持招大引强与内生培育相结合,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的龙头企业。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升级,发展一批拥有“杀手锏”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到2020年,培育2-3家百亿级品牌企业、30家10亿元企业和80家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

实施名品提升计划。深入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工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广泛开展工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支持质量安全监管、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到2020年,形成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市级质检机构为骨干、县级检测机构为基础、企业和社会各类检测机构为补充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培育2-3个十亿级品牌产品。

实施名牌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战略。到2020年,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个,安徽省著名商标达到160件,安徽名牌产品达到5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品牌经济比重达到60%.

第五节 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创新开发区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建设模式,推动开发区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特色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努力把开发区建成产业转型的示范区、产城一体的新城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到2020年,把开发区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全市开发区工业产值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形成4个产值超200亿园区。

优化开发区布局。“十三五”时期原则上不再新设各类开发区。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对主导产业定位相同的开发区,实行协同招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对发展速度快、产业密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乡镇工业集中区,支持纳入就近的省级开发区范畴,作为“飞地园区”。

加快发展特色园区。进一步明晰各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强开发区之间产业协同,国家级开发区加快研发基地、总部基地建设,省级开发区加快专业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联合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开发区创建创新型园区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与沿海地区、战略投资者探索共建合作创新园、产业共建园。鼓励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园区等绿色园区。优化开发区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布局,积极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

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理顺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在行政区的职能关系,赋予符合条件的开发区更加灵活的自主权。探索实行开发区与行政区“政区合一”体制机制。提高园区管理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善于组织资源、熟悉经营管理、精于招商引商的专业化队伍。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采取PPP等方式,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探索将开发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及园区服务委托给专业化运营公司管理。

第四章 在推进皖南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旅游全域化发展

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化”的理念,大力推进旅游+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与人居城市、城镇、美丽乡村一体建设,与文化、生态、体育、会展、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和国际生态休闲城市。到2020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与国际接轨的“一主三辅”旅游集散体系和旅游交通体系,平天湖、杏花村和环九华山旅游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节 构筑“两圈一带”发展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以九华山、主城区为双核,推动市、山、县(区)联动发展,构筑“两圈一带”发展格局,打响以九华山为龙头的佛教观光文化、以杏花村为代表的农耕民俗文化、以升金湖和牯牛降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文化等“三大品牌”。

“两圈一带”空间格局及发展定位

环九华山佛教文化观光旅游圈。联动开发九华山景区、大愿文化园、九子岩、莲峰云海、陵阳古镇、七都古镇等环九华山旅游资源,发展礼佛禅修、旅游观光、养生度假产品,支持九华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和中国禅修养生度假地。

环主城区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圈。整合齐山平天湖、杏花村、九华天池、大王洞、秋浦河、清溪河、万罗山等优势山水人文资源,联动开发水上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文化体验、会展节庆、体育赛事产品,加快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城市。

沿升金湖—秋浦河—牯牛降生态旅游带。依托升金湖、牯牛降、秋浦河、历山、东流古镇、南溪古寨、仙寓山、溶洞群及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湿地科考、生态休闲、康体养生等产品,加快建设国际湿地科考观光和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深入推进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农林、体育、商贸、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全域旅游“五个一批”工程,到2020年,力争打造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景区、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3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度假区、3条融入区域大循环的精品线路、3家主营收入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旅游+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及重点项目

推动旅游+文化,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围绕佛教文化观光、非物

质文化遗产民俗体验、古镇古村落和文化艺术创意等四大特色,建设禅修

养生地、特色文化展示区、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到2020年,力争创建杏花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推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100亿元)、九华山东北部旅游资源整体开发项目(20亿元)、富贵陵阳景区建设项目(9.8亿元)。

推动旅游+生态,建设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加快建设以杏花村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基地、以仙寓山为代表的富硒养生基地、以升金湖为代表的湿地休闲基地、以秋浦河为代表的亲水体验基地。重点推进升金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亿元)、牯牛降景区开发(10亿元)、月亮湖湿地公园(20亿元)。

推动旅游+农业,培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环山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环湖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沿线乡村旅精品游线路、沿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到2020年,实现“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县区全覆盖。

推动旅游+体育,培育体育旅游品牌。建设一批自驾车、房车、自行车营地,大力引进一批国际性体育品牌赛事,加快体育训练产业发展,打响体育健身品牌、体育赛事品牌,体育训练品牌。

推动旅游+工贸,建设旅游商品基地。培育一批集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重点企业,建设一批旅游购物精品街区和专业市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特色文化魅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旅游商品开发、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第三节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旅游集散和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一主三辅”扇形旅游集散体系,主城区加快建成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泛长三角地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以青阳为节点的东部辅中心,建立面向长三角城市群的礼佛休闲度假服务中心;以东至为节点的西部辅中心,建立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国际湿地科考、生态体验服务中心;以石台为节点的南部辅中心,建立主要面向长三角的乡村旅游富硒健康养生服务中心。加快打造外部交通便捷、内部环线通畅的立体交通格局,重点推进九华山旅游环线、市域旅游交通环线、景区旅游道路、池州港新旅游码头、池州长江游轮基地(母港)以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轻轨等项目建设。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设施体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满足自驾游、散客游需求的停车场、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星级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积极开发融导航、导游、导览、导购为一体的智慧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景区全覆盖。大力实施旅游标准化引领战略,深入开展旅游标准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旅游公共信息导向、住宿业、餐饮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旅游交通、乡村旅游等服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省级5A和4A的诚信旅游企业,基本完成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图形及旅游导向系统改造工程,形成完善的标准化旅游产品体系。实施“政府主导、行业统筹、区域联动、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战略,推进捆绑式、一体化宣传促销,大力推进游轮旅游、航空旅游、高铁旅游营销。探索旅游综合改革试点,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投资参股,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开发企业。

第五章 在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做强大健康产业

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质量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巨大需求的趋势,把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池州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发展以“养”为主体的养生养老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健体康体产业、以“食”为特色的健康食品产业、以“医”为保障的医疗医药产业,努力把池州建设成为国家大健康产业开放试验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健康池州”。

第一节 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养生基地。依托良好的空气资源、气候资源、山林资源、水资源、富硒资源,充分利用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条件、特色的动植物种、本地民俗养生方式,配合黄精、山茱萸等保健食药品,引导市场主体开发长寿养生、山林养生、生态水疗、禅修养生、中医药养生、美食养生等项目,打响生态文化、禅修文化、民俗文化相融的养生品牌,加快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养生基地以及禅修养生、保健疗养基地。

建设国家医养融合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编制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和战略投资者,整体开发运营集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特色医疗、保健疗养、老年教育、老年体育、休闲养老、生态养老于一体的中高端养老地产项目,促进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争取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医养融合试点市。

第二节 大力发展健体康体产业

围绕池州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古村落、古遗址,坚持体旅结合,开发与休闲相结合的山林运动、户外拓展、徒步旅行、登山攀岩、科考探险等一批以户外活动为特色的大众性健身运动休闲产品,积极引进一批国际性体育品牌赛事,持续打响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等一批绿色健身运动品牌,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康体运动基地和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基地。重点推进天生湖体育运动公园、体育主题公园等体育休闲项目,以及九华山国际体育产业园、健身气功、平天湖水上训练、天堂湖小球训练、山地车训练等一批训练基地项目。

第三节 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结合养生养老、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开发九华黄精等保健食品,山茱萸、地黄丸、望春花等中草药及其加工品,以及石耳、笋干、蕨菜等山野菜,九华佛茶、富硒茶、功夫红茶等功能性茶叶,西山焦枣等干山货,螃蟹、鳜鱼、麦鱼、小河鱼、芡实等干鲜水产品,促进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用产品产业化、精深化、系列化发展。

第四节 大力发展医疗医药产业

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疗格局,支持民间资本、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在社会办医方面先行先试,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专业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紧缺性医疗机构。积极发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第六章  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牌化,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第一节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推动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推进开发园区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公共外仓和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推进“互联网+快递”,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进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构建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成功创建现代物流创新城市和流通改革示范城市。

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服务业态,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园区配套服务中心,推动科技服务与企业对接,促进工业设计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若干具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

服务外包业。规划布局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软件开发、数据共享、呼叫中心、财会核算、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动漫游戏等服务外包业务,鼓励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拓宽购买服务领域,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到2020年,力争建设1个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培育3~5家具有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知名企业。

信息服务业。突出发展大数据服务、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卫星系统应用和呼叫中心等特色信息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推进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食品溯源等领域的应用。

商务服务业。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融资租赁等商务服务业。构建商务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上市企业进驻,培育商务楼宇经济,打造商务服务集聚区。

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园区(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支持搭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和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抓好中国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功能建设,强化集聚效应和示范引领,完善电子商务园区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多功能、多业态,促进“农、工、商、旅”互动。开展电子商务进传统商贸企业、进生产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批发市场“五进”活动。到2020年,引进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建成5个生产型电子商务基地、消费型电子商务园区,网络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5%,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比率达80%以上。

会展经济。发挥会展和旅游联动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备组织策划、布展搭建、综合配套等服务功能的会展企业,积极争取举办具有产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展会和论坛,打响旅游会展、会议会展、生态绿色会展品牌,建成以常年展览、季节展览、节庆展览和大型会议论坛为主体的新型知名会展城市。

第二节 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

按照突出特色、高端提升、完善功能、服务民生的原则,积极发展商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为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商贸。完善中心城市、县城、产业新城和重点镇的商贸服务功能,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支持城市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构建设施先进、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城市核心商圈,与全域化旅游相适应的旅游消费圈,安全、方便、快捷的城乡社区便民服务圈,流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2%。

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引进房地产上市企业来池投资,建设精品住宅、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商业地产等中高端地产。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按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设计建造、实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和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社区服务业。科学规划配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区基础商业网点。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推进公共服务覆盖社区,积极开发平价店以及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等新型服务领域,建立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暂(居)住证办理、社区就业、社会保障、居家养老、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和家政服务信息,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到2020年,建立起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

第三节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心城市商务基础和生态优势,布局建设金融商务会展集聚区。依托重点园区和重要交通枢纽,提升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依托旅游景区和健康服务产业资源富集区,布局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和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依托重点园区、重要特色产业基地和大宗商品集散地,布局建设一批新型专业市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探索发展专业服务镇(街道)、专业服务街。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完善政府采购机制,逐步将各级政府信息管理、研究咨询、投资促进、检验检测等非基本公共服务依法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大力推进服务领域标准化,加大服务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积极创建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深化服务业企业改革,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引导和创造服务需求,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之外的附属服务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长江货运码头及港后物流园(30亿元)、江南信达物流园(50亿元)、池州旅游码头及配套商务区(15亿元)、池州市空港物流园(20亿元)、池州现代流通服务基地(10亿元)、穗佳物流园(3亿元)、东至粮食物流中心(1亿元)、前江港口物流园(5亿元)、前江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建设(20亿元)、东至火车站站前区物流中心(2亿元)、东至经开区化工综合物流园(10亿元)、大渡口开发区物流园(2亿元)、东流现代港区物流园(5亿元)。

第七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生产力,推动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和“非粮化”。到2020年,全市流转耕地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到60%左右。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到2020年,合作社达到1600家、家庭农场达到15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4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规模以上加工业产值160亿元。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新改建95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面积稳定165万亩左右。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粮食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亩产达到410公斤。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规模化生产,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到2020年,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60个。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种植业、畜禽产品保险范围和承保率。健全“三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工程,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0%、80%以上,机制茶达96%以上。

第三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坚持“一红一绿”齐头并进,新建和改造无性系高效茶园5万亩以上,到2020年,茶产量1.4万吨、茶农人均收入5000元。实施水产跨越工程,以鳜鱼为重点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到2020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肉类总产量10万吨。实施林下经济工程,以全国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依托,重点发展以九华黄精、西山焦枣、油茶、瓜蒌、食用菌等为主的森林经济。到2020年,建成黄精基地5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西山焦枣1.2万亩,形成较为完善的林下生产、加工、利用和营销体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推进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菜篮子”工程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建设。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

第四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推进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延伸处置权、抵押担保权等权能。

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按照“明确事权、改革产权、多元投入、建管结合”的原则,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管护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基层水利站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深入推进乡镇改革,改革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创新行政运行机制,把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变到主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进一步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健全村民对村务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34亿元)、耕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0.75亿元)、杏花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2亿元)、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0.27亿元)、年产3000吨九华红夏秋茶加工新建项目(0.56亿元)、池州市农机农资集散中心建设项目(5亿元)、池州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0.25亿元)、池州市水场良种(黄颡鱼)示范场项目(0.5亿元)、万亩“秋浦花鳜”休闲观光渔业示范基地项目(2.6亿元)、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白鹭渔舟项目(0.5亿元)、池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0.5亿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0.56亿元)。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树立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导向,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到2020年,基本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强化创新主体

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全流程服务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工程,培育一批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居行业前列的创新领军企业。“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政府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规划中的研发需求进行部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坚持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鼓励国家级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十三五”期间,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以上,其中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以上。

第二节 提升创新载体

强化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和池州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江南产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东至、青阳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支持孵化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各开发园区普遍建设政产学研资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立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链条,力争池州高新区孵化器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运用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第三节 深化产学研用一体

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高校院所和我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用实体,构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支持高校院所、央企和知名民企在池建立实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主动切入创新链前端领域,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到2020年,100家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第四节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形成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建成由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创新政策构成的创新生态。

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推动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以引进创新企业人才和团队为着力点,以培育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为目标,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聚集和链接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增强创新创业支撑能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机构,营造科技、金融、咨询、培训一体化的创业环境。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财政补助、贷款支持等方式,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以及草根能人创新创业激情,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推动形成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信用担保、银行贷款、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等在内的融资体系。加强创业培训辅导,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到高校、园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活动。

创新驱动应用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实验室(0.5亿元)、集成电路可靠性验证分析工程实验室(0.3亿元)、集成电路材料工程实验室(0.5亿元)、互联网+软件设计实验室(0.3亿元)、智能泵阀实验室(0.5亿元)、高强高导高频合金材料研发实验室(0.5亿元)、数控机床工程研究中心(0.8亿元)、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工程实验室(0.8亿元)、高端轴承工程实验室(0.6亿元)、化工生产工艺工程实验室(0.8亿元)、农药及基础化学原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6亿元)。

第九章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新业态,拓展网络民生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筑经济发展新动能。到2020年,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第一节 运用互联网+改造产业体系

推动“互联网+”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模式,推广“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示范,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打造智能化生产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建成“互联网+池州制造”公平服务平台。

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加速融合,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推广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实施“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智慧林场”等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成全市农产品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

推动“互联网+”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智能化和网络化升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向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渗透,推进现代服务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实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互联网+”服务业重点领域

“互联网+”电子商务:加大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着力扩大地产品网络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

“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

“互联网+”旅游: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游客服务、景区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企业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旅游进入触摸、定制、互动的智慧网络时代。

“互联网+”物流: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

用,建设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发展智能取货柜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建设通关申报、报关、报检三合一的智慧口岸。

“互联网+”新服务模式: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积极推动建设政务云、工业云、农业云等行业专有云,为行业提供专业云服务。

第二节 运用互联网+优化公共服务

“互联网+”政务。建立基于云平台的跨层级、跨部门的互联互通的统一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从传统电子政务向“互联网+政务”的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到2020年,实现90%的政府权力事项网上办理,网上政务服务成为主要服务模式。

“互联网+”惠民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优势,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第三篇  坚持协调发展 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

第十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落实“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空间战略,研究制定沿江重点城镇人口迁入以及腹地生态区人口退出政策,引导各类要素向沿江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加快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和城镇群,支持腹地生态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休闲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保持率先、持续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补上短板、增强后劲,形成沿江与腹地、城镇与农村协同发展格局。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彰显特色,分类指导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实施路线图、县域经济科学评价体系,打造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新格局。支持贵池区建设皖江创新强区、皖南旅游集散中心,东至县建设新型化工制造强县、绿色农产品基地,石台县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青阳县建设机电装备制造强县、环九华山休闲养生度假基地,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九华山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平天湖风景区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

第十一章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第一节 打造人居城市

按照“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的定位,进一步彰显生态特色,增强文化魅力,完善旅游功能,提升宜居品质,提高智能化水平,打造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人居城市。

构筑疏密有致空间结构。优化城市规划区“一主两翼”、中心城区“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主城区“东湖西村、北港南站”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格局合理确定组团增长边界,推动组团间山体水系、生态廊道自然隔离,建设组团间大运量、高密度快速通道系统,构建富有特色的、低碳生态的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合理设定不同组团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径流控制率等规范性要求,强化密度分区,推动组团内部用地功能适度混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城市“三区四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大幅提高土地空间和公用设施利用效率,促进紧凑式发展。

彰显自然生态山水特色。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让城市显山、露水、见林、透气。做活城市水文章,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点构建以平天湖、清溪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促进城区水体循环为主的水生态系统建设,以透水人行道、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为主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以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及管网改造、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为主的建设小区系统建设,综合使用“渗、滞、蓄、净、用、排” 六位一体的工程措施,将城市建成自由“吐纳呼吸”的海绵体,打造全国中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典范。做足城市绿文章,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切实保护齐山-平天湖、秋浦河、清溪河、九华河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和绿色生态廊道,统筹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生态廊道、护城河遗址公园、滨江绿化景观带、街头绿地、生态林带等建设,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构建形成块、廊、网有机联系的多级城市绿地系统,让城市居民“推窗见绿、开门见景”。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提升宜居宜业功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公交改革,建立产权清晰、运营规范、管理科学的公交运行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努力实现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加快建设高效便利的宜居服务体系,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构建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平价菜市、家庭服务中心等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优化布局学校、医疗、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地下管网建设。加快配电网改造,编制实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停车场和立体车库。加快城市清洁供应设施建设,扩建池州天燃气门站,建设备用气源LNG气化站,加快老旧小区燃气改造。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建设,统筹推进平天湖备用水源点、水厂新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雨污合流管道建设,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

增强历史文化魅力。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整合散布在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有效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展示诗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加强池州府学、百子庵历史文化街区及杏花村、孝肃街历史风貌区以及古城墙、兴济桥、包公井、赵家洋房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注重城市建筑、风格、色调的人文内涵设计,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

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深度融合,积极创建智慧城市,推广智慧化应用,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构建城市网格化巡防管理机制,建立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背街小巷、户外广告、小区物业等突出问题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节 建设特色县城和重点镇

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按照城市标准高起点规划县城,以治脏、治乱、治违和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统筹推进道路交通、市政管网、供水、排水防涝、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围绕产业发展系统谋划新区建设,支持蓉城镇向南扩张,重点建设为九华山旅游配套的旅游服务基地;推进尧渡、东流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仁里镇生态旅游休闲和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大力培育重点镇。突出产业特色和城镇特色,大力推进重点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培育一批人口集聚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和特色产业型重点镇。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试点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增强基础设施承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推进以“一带、四片”为重点的城镇发展和产业集聚,沿江发展带重点以牛头山、乌沙等镇为主,发展有色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建材及造船产业;青阳-九华山片区重点以丁桥、酉华为主发展金属与非金属新材料产业,以九华镇、朱备镇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大渡口片区重点以大渡口镇为主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香隅—东流片区重点以香隅为主发展新型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仁里—仙寓片区重点以七都、仙寓镇为主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

第三节 提升新型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提升规划水平。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探索建立政府规划顾问制度,强化规划公示制度,建立规划数字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推广单元化规划管理方法,推进近期发展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合理确定城市边界,划定城市“三区四线”,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

提升建设水平。坚持精心设计、精致施工、精细管理,开展城市总体风貌特色设计,体现适宜的空间形态、体量尺度、色彩风格和环境景观。做好出入口、主干道、城市中心、城市新区等重要区域、地段设计,抓好单体建筑和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市政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优化。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强化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和建筑材料、装修装饰等全流程质量管控。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和城市地下管网(线)建设许可、风险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市道路开挖和地下管线建设行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到2020年,全市5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管理专业化,放开市政设施管护等作业市场,政府通过招标、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管理数字化,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科学划分管理网格单元,落实网格管理人员,提高问题处置效率。推进管理扁平化,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考核标准、考核制度、考核评价机制。

第四节 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以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市域范围内落户限制。研究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卫生计生等配套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福利一体化。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使持有居住证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逐步享受同等待遇。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入住房租赁补贴方式,保障在城镇稳定就业且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创新城镇化建设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规范透明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民生、维护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效投入机制;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发行专项债券的额度,争取扩大专项用于城镇化建设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PPP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建立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建立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镇管理新体制。坚持建管并重,创新城镇管理模式,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与专业化,实现城镇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变,提高城镇管理效能。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美丽村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提高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战略转换。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再解决30万人农村饮水困难。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完善网络、提高技术标准为目标,重点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生命安全防护、村级公路网化等工程。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实现95%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0%。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第二节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镇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全面开展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灾民和孤儿救助政策。整合利用现有设施资源,加快构建乡村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节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将土地整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继续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与处理体系。提高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宜居村庄、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示范创建。

第十三章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要求,到2019年,完成8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石台县脱贫“摘帽”;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方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十三五”期间,全市扶贫开发规划项目2663个、总投资估算25亿元,重点实施生产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等五大类项目。产业发展类重点实施种植、养殖、林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突出光伏扶贫,建设89座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2000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基础设施类重点实施道路交通、桥涵、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电网、贫困户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项目。民生改善类重点实施卫生、村民活动中心等项目。能力建设类重点实施雨露计划试点补助、贫困家庭教育资助、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生态环境类项目重点实施环境整治、村庄亮化等项目。

精准实施专项扶贫。统筹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卫生计生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突出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70%以上专项扶贫资金用于促进贫困地区和人群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实现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明确县级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全面下放扶贫项目审批权限,实行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全面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资金投入增长和管理机制,市县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制度,以县级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制度。建立社会扶贫机制,做好定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建立扶贫开发评估考核机制,把扶贫成效作为贫困县年度考核的主要目标。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

第十四章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文化传承创新和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服务力和产业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公平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第一节 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以培育和美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健康向上的新媒体和网络文化,形成讲正气、知荣辱、乐奉献、敢担当的良好风尚,展现池州人民热情文明、向上向善的美好形象,营造“人和城美”的社会氛围。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开展公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等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应用和社会征信体系,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价值取向。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家庭意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司法,积极建设法制社会。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倡导科学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广泛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努力提升双拥创建水平。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县(区)为单位推进落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实施市“三馆一院”、县“两馆一场”达标升级工程,完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网络,实施公共图书总分馆制,推动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剧场、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新型服务载体,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到2020年,市、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达到部颁一、二级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标准;农民文化乐园100%达到省定标准。

推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社会化。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建立精品创作生产机制,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办好“池州民歌赛“、池州美丽乡村文艺汇演”等品牌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积极培育文化领域非营利组织,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

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坚持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融入文化旅游元素,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推进国保单位、古镇、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建设东至县华龙洞考古遗址公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行动计划,探索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开展生产性保护。到2020年,力争完成国保、省保单位维修、保护,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第三节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实施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与旅游、建筑、园林、农林等领域融合发展,挖掘佛文化、傩文化、诗文化、茶文化和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演艺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节庆会展产业、动漫创意产业,开发具有池州特色的文化服务产品,建成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体验为内容的新型文化旅游景点。到2020年,培育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分别达到2个、20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

开展文化科技创新行动。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服务、文化产品辅助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产业,做大做强池州广播影视业和池州报业。大力推进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专用设备生产、高端工艺美术品生产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到2020年,培育20家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

重点推进池州市非遗传习展示中心(0.5亿元)、大愿文化园二期(9.06亿元)、池州市县级三馆建设项目(1亿元)、池州市大剧院建设项目(1亿元)、池州市数字影院项目(含各县区)(0.6亿元)、高强高导高频合金材料研发实验室(0.5亿元)、东至华龙洞考古遗址公园(0.5亿元)。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

按照适度超前、提质增效、集约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推进综合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水安全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

第一节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完成交通投入80亿元以上,加快构建广覆盖的基础运输网、高品质的快速运输网和专业化的货物运输网。

加快建设快速铁路网。以构筑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客货铁路运输网络为重点,着力推进普通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池州段,加快推进铜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武汉(黄冈)-安庆-池州-九华山-黄山-杭州(温州)铁路、合肥-庐江-池州(九华山)-黄山-金华城际铁路、宣城-泾县-石台-东至-宿松城际铁路、主城区-九华山-青阳副城区-江南集中区(机场)轨道交通等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高等级公路网。继续加强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开工建设G3W池州经石台至祁门高速、池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与京台高速连接线,规划建设安庆-东至-石台-黄山区-宁国高速公路,加快构建“三纵一横一联”高速公路网,力争通车里程270公里。以国省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为重点,继续推进干线公路路网升级工程、路网改造工程、路网延伸工程,确保国省干线对重要城镇、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的连接和覆盖明显扩大。到2020年,新改建一二级国省道干线公路200公里以上,国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公路比例达到20%以上。

完善农村公路网。以提高农村公路畅通服务水平为重点,着力实施生命防护工程、村级道路网化工程、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到2020年,基本完成在用县、乡、村道上的危桥改造工程,基本形成以县道为局域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县级道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村级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通村民组道路基本实现沥青(水泥)路面。

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建成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力争开工建设池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推进江口、池安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与安庆市共同推进安庆过江通道(南接大渡口)和海口过江通道建设。

构筑高等级航道网和现代化港口群。全面推进“一干三支”(长江干流,秋浦河、青通河、九华河)航道及鹅毛洲右汊航道整治疏浚工程,统筹推进其他支流、汊江航道建设。推进港区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快打造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港口物流园,完善集疏运通道及智能物流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港口和航运资源,推进码头联合经营。到2020年,力争池州港吞吐能力突破7500万吨。

构建航空运输体系。推进九华山机场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国际直航包机和国际航线航班,大力拓展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线,打造国内精品旅游支线机场。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城市路网和场站布局,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低碳化城市公交平台,初步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架,干线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元化、安全、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系统。继续推进城乡客运、城际客运公交化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近郊客运公交化。

“十三五”期间交通重大项目

一、铁路:尽快开工建设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池州段,加快推进铜九铁路电汽化改造工程、武汉(黄冈)-安庆-池州-九华山-黄山-杭州(温州)铁路、合肥-庐江-池州(九华山)-黄山-金华城际铁路、宣城-泾县-石台-东至-宿松城际铁路、主城区-九华山-青阳副城区-江南集中区(机场)轨道交通等前期工作。

二、高速公路:新建G3W池州经石台至祁门高速,推进安庆-东至-石台-黄山区-宁国高速公路(接宁国-广德高速)、池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与京台高速连接线等前期工作。

三、国省干线公路:续改建S321高岭-牛头山、G206东流-尧渡、G318南陵界-青阳、S219梅龙-灵芝、S231青通河-江口、G318池州-殷汇改线工程、G530查桥-牛矶等一级公路,新改建S358青阳-红石、G530石台-查桥、S251里山-石门高、青阳-江南集中区等二级公路。

四、港口航道:续建池州港旅游码头一期工程、广信农化码头工程,新建池州港梅龙港区江南正荣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和梅龙港口物流园、前江港口物流园项目码头一期工程、牛头山港区骨料码头工程、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开展池州海螺码头四期、池州九华发电公司码头二期、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池州物流供应基地、牛头山港区公用码头二期、池州港旅游码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实施长江干流航道疏浚工程,青通河、秋浦河、九华河航道整治升级和尧渡河复航工程。

五、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建设池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建成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推进江口、池安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

六、机场:扩建九华山机场,新建梅龙通用航空产业园、九华山直升机场、贵池区唐田通用机场,东至、石台、青阳通用机场。

第二节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以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多元化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加快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力争开工建设池州九华发电二期2×660MW超超临界高效环保机组。加快吉阳核电项目4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前期工作。加快发展风电,在沿江风源较好区域开工建设一批风电项目。积极利用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建设一批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利用荒山、荒水建设一批渔光互补、农业光伏等地面光伏电站,支持个人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利用地热能,继续在公用建筑中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制冷和供热,逐步提高使用比例。有序利用生物质能。推进石台县、贵池区滴水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发电,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热电冷联产项目。到2020年,风电装机20万千瓦、光伏装机20万千瓦,余热余压装机15万千瓦。

建设现代化电网。加快建设坚强智能安全可靠的主干电网,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完成电力投资30亿元,构筑以220千伏和110千伏线路为主的安全可靠供电网络,满足全社会用电量77.9亿千瓦时用电需求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电源接入需要的现代化电网,中心城市、城镇城区、乡村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不超过0.6小时、1.75小时、6.13小时。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规划建设LNG接收站和储气设施,加快天然气CNG、LNG加气站建设,加快老小区的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快县城及柯村新区、梅龙供气管网建设,实施管输供气。到2020年,主城区新建小区天然气普及率100%,主城区75%居民用上天然气,全市出租车和大部分公交车以及一定数量的货运、客运汽车使用天然气。

“十三五”主要能源项目

一、火电: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

二、核电:推进吉阳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三、风电:新建华电福新贵池唐田风电项目、华电福新东至风电、中电投东至(仙寓山)风电、中广核东至风电、上海电力东至风电、石台风电项目。

四、光伏电:新建贵池光伏电站、信义(青阳)光伏电站、信义(东至)光伏电站、皇明(东至)鱼光互补、石台光伏电站项目。

第三节 加快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快工程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城市水利等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水利投资64亿元以上,到2020年,力争全市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有条件的地区及部分领域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加快防洪体除涝体系建设,保障防洪除涝安全。全面加强长江及重要支流河道整治、崩岸治理、堤防达标建设和圩垸分类治理,全面系统治理中小河流,加快山洪沟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推进黄湓河(升金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九华河防洪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到2020年,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实施中小水库建设工程,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步伐,续建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沟河、机电井、末级渠系“八小水利工程”,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对广丰圩、侯店水库、七里湖、大板水库4处万亩灌区实施渠系配套,推行节水灌溉,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

加快供水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解决2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主城区备用水源工程、东至县城水源地工程、青阳县城应急水源及牛桥水库供水复线工程,石台县城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大力推进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村塘坝、沟渠等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推进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试点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全面实施河源区、水源地和水蚀区水土地流失预防保护。实施水利血防三期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各县区均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十三五”重点水利项目

一、水库工程:车田水库工程、九华山天潭水库工程。

二、河道治理工程:秋浦河防洪治理工程、池州市进一步治理中小河流建设工程、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项目。

三、沿江圩口堤防达标工程:加固堤防150千米,32座涵闸加固:有庆圩、七里湖圩江堤加固,广阜圩、广丰圩堤防加固,万兴圩江堤加固,秋江圩堤防加固,同义圩江堤加固工程,大同圩江堤加固工程,大同圩江堤加固工程,堤顶防汛道路工程。

四、千亩至万亩圩堤加固工程:20座,加固堤防70千米。

五、沿江沿湖圩垸治理工程:15座圩垸堤身加培、内外平台、砼护坡、锥探灌浆、堤顶道路,拆除重建进退洪闸1座。

六、长江护岸工程:七里湖崩岸、广阜圩姚窝崩岸、幸福洲崩岸、广丰圩杨套崩岸、广丰、万兴老河口崩岸、秋江圩石头埂崩岸、扁担洲崩岸、同义圩崩岸、大同圩崩岸、泥洲崩岸整治。

七、城市防洪治理工程: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平天湖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江南集中区水系治理工程、西岔湖整治工程、九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东至县城防洪工程、大渡口镇防洪工程。

八、排灌泵站工程:江南集中区工业首发区泵站工程,江丰站扩建、杏花村站改建工程,平天湖二站、丰收圩站、建国站改扩建,莫家沟站、北闸站扩建。

九、供水工程:江口水厂二期工程、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供水二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乡镇水厂改扩建工程。

十、水利血防工程:尧渡河县城段水利血防工程、黄湓河张溪段(西片)水利血防工程。

十一、灌区配套工程:广丰圩灌区、侯店水库灌区、七里湖灌区、大板水库灌区。

十二、贵池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塘坝及沟渠清淤整治、渠系配套建筑物、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渠道衬砌、田间道路等,规划治理面积为6万亩。

十三、排涝沟渠治理工程:15条沟渠清淤拓宽123.3千米。

十四、长江岸线池口片岸线调整工程:防洪墙、排涝站、防洪闸等防洪治理8.39亿元。

第四节 构筑信息网络体系

大力实施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工程、“无线城市”、“宽带乡村”工程。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公共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IPv6升级改造,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方式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完善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城市、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Mbps、20Mbps,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5%。

第四篇  坚持绿色发展 提升美丽池州新形象

第十六章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

细化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市县(区)主体功能规划,确保各地主体功能落实到乡镇。划定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合理确定本地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比例结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综合调控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空间需求。到2020年,全市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5%以内。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出台分区域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各地根据自身功能定位,研究制定本地区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清单目录,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引导资源要素按照主体功能区优化配置,促进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更加突出。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支持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企业向农产品主产区集聚发展;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支持石台县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试点示范,争取青阳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第十七章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目标导向由管控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成功创建全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第一节 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环境质量目标导向总量控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建立全市统一的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率达到95%。

深入推进“气、水、土、矿”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双考核”制度,加强工业源、面源、移动源“三源”综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集中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建立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饮用水安全监管体制,到2020年,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启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对被污染地块分类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到2020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5%。持续开展矿山治理和绿色提升行动,加快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复绿率不低于90%。

第二节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实施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和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批重点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实施秋浦河、升金湖优质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开展平天湖、升金湖、九华河等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新建一批湿地公园、湿地风景名胜区等。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到202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新增1个国家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有量不少于83.55万亩,自然保护区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达到7.43%以上。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升金湖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0.64亿元)、升金湖国家湿地公园(0.8亿元)、主城区城市湿地公园、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0.4亿元)、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科普宣教工程(1亿元)、池州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项目(0.37亿元)、池州优良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0.22亿元)、池州兴林抑螺工程(0.8亿元)、九华山森林防火消防水网项目(0.26亿元)、池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项目(0.3亿元)、长江防护林项目(0.3亿元)、中幼林抚育项目(1.2亿元)、九华山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工程第二期项目(0.2亿元)、油茶高效示范林基地建设项目(0.45亿元)。

第十八章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第一节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节地。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健全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推行领导干部任期耕地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到2020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比2015年下降10%。

节能。按照“降煤、提气、扩再生、优电力”的思路,加快形成绿色能源结构。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快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等节能新机制。到2020年,原煤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

节水。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严格用水需求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用水阶梯式计价制度,大力发展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实行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3%。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完善再生产资源回收网络,推动“城市矿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集聚化发展。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

第五篇  坚持开放发展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十九章  构筑全方位大开放格局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开放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一节 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各个层面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口,积极推动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港口航运资源整合、生态环境协调保护治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融合发展,力争在共建产业园、区域内企业并购重组、设立产业基金和技术联盟、产权交易场所、联袂打造优秀文化交流活动和精品旅游线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推动皖江示范区、皖南示范区、安池铜城市组群、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完善与皖江示范区各市的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构建错位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与皖南示范区核心区城市建立合作发展机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对接,联手整合各类营销资源。探索安池铜城市组群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建立与江西九江、上饶等毗邻城市双边协商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合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第二节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加强口岸和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快九华山机场以及江口港区二期、牛头山港区、东至经开区、梅龙港区、大渡口港区、东流港区公用码头设施与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池州港口岸申建进境专项商品指定口岸,扩大池州港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力争九华山机场申建国家一类航空运输口岸、开通国际(跨境)航线。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规划口岸经济区。到2020年,口岸进出口货物值争取达到7亿美元。

不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优化口岸集疏运体系,创新池州港干支线集装箱中转一体化监管模式,推广应用江海直达船型;加快多式联运发展,积极推动江海、铁海、空海等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联动发展。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先进区、后报关”、智能化卡口验放、区内自行运输、工单式核销、保税展示交易、仓储企业联网监管等6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实现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积极争取将池州港列入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第三节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稳定劳动密集型、资源性产品出口和亚、欧等传统市场份额,加快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生产优势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有序推动农副产品、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营销网络,以“走出去”带动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坚持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新模式,积极争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旅游、文化演艺等服务出口;加快培育新型外贸方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入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平台和集聚区。到2020年,力争电子、机电、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40%。

第四节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坚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转型升级为目标、质量效益为核心、环境保护为前提,把招大引优、招才引智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招商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力争五年间全市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60个,到位资金19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0亿美元。

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才引智创新驱动,高度重视人才智力和技术引进工作,瞄准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研发团队来池创办企业。推动策划招商,以宏观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资本流向为基础,精心策划重点区域招商宣传、项目包装和推介。强化精准招商,突出建链、延链和补链,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做好定向招商。开展存量招商,通过合资、扩建、并购、重组、股权转让、境内外上市、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注重新业态招商,围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推动大从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园区共建招商,推动开发园区与境外知名商协会、大企业和省外开发区建设合作园区,实现单向承接向双向互动发展转变。

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强化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招商责任传导机制。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协调作战,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完善科学的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项目落户前联合预审制度,健全招商项目退出机制。

第二十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性调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鼓励基层党政机构整合试点或合署办公、领导交叉任职,深入推进县城关镇、重点镇扩权增能试点,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运行机制,加快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运行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平台,健全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建立健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纵横协管机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方式,完善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划分界定事业单位类别。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积极推进预算决算公开,部门预算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合理划分市和区、市和县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流程,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和后续监管,严格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完善市本级政府性投资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清理各行业准入规则中不适当的限制性条件,全面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推进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建立放管结合机制,推进市场监管重心下移、属地管理。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多类别多层次中介服务网络建设,扶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加快完善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项目代建等投资中介服务,鼓励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融资担保、法律仲裁等领域中介服务。清理规范检验、检测、认证、咨询等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推进政府部门与下属中介服务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等方面彻底脱钩。

第三节 大力提升民营经济

实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行动、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消除壁垒、减负增能,实现民营经济总量、效益、活力、贡献全面提升。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全面放开投资领域,推动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运营项目。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国家、省、市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鼓励以民办公助等形式支持一批融技术、风投、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建设。到2020年,力争民营企业户数达2万户以上,2家以上企业进入全省民营百强。

第六篇  坚持共享发展 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

第二十一章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强化政府职责,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

第一节 提高教育质量

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完善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重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和人口集聚较多的农村社区倾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全市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12年以上教育。

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探索集团多元投资主体改革试点,加快组建以产业为纽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集团。逐步打通普职通道、中职与高职通道。到2020年,全市“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池州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促进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人口职业学院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优化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到2020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以上。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改革,推进各类学校激励与评价制度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的办学体制,完善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第二节 促进就业创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全面深化就业创业领域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以创业创新拓展就业空间、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大力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创业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增加工资性收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除特殊行业外,普遍实现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核心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建立健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保障劳动报酬正常支付。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新居民财产保值增值方式,健全农民从集体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中受益机制,着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各类社保资金、“三农”的投入,着力扩大转移性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每年按时足额发放率100%。

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鼓励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多层次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17年前,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并轨。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其它各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加快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使城乡各类务工人员人人享有工伤保险。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集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为一体的城乡居民失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统筹发展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福利政策,完善孤儿院、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第五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居民健康行动计划,完善重大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控能力,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设备集中采购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理念和模式,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到2020年,婴儿出生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对聋哑、弱智群体等进行集中供养。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强化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功能,完善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光荣院等公办机构入住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支持家庭自我照顾和居家养老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委托或公开招标各类企业和机构兴办、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机构,支持各类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幅增加公共体育场所数量,改善体育设施和服务供给结构,推进主城区绿运主题公园、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完善县区公共体育场馆“四个一”(一个体育场、一座体育馆、一个室内或室外标准游泳池、一个室内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加强绿道规划建设,构建“场馆+绿道”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网。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扶持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和赛事活动,协调推进竞技体育发展。

“十三五”社会事业重点项目

一、教育事业:重点推进池州市全面改薄学校建设项目(6亿元)、学前教育推进工程(0.5亿元)、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1亿元)、初中校舍改造工程(0.5亿元)。

二、卫生事业:重点推进池州市基层医疗卫生三年行动计划(5亿元)、市妇幼保健医院(0.2亿元)、各县级妇幼保健医院(0.24亿元)、市疾控中心建设项目(0.5亿元)、市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及周转设施项目(0.3亿元)。

三、民政事业:重点推进县区老年公寓建设项目(0.2亿元)、各县区社区建设项目(0.24亿元)、市救灾仓库建设项目(0.2亿元)、市及县区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0.5亿元)。

四、体育事业:重点推进主城区绿运主题公园(0.6亿元)、市公共体育场(0.16亿元)建设。

第二十二章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

第一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深化平安池州建设,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机制。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网格化、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推行扁平化、网格化、信息化治理,切实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健全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提升网络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加快推进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建设

健全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管办分离,通过购买服务、资金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将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各地各行业人才培养规划,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社会组织人才队伍。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到2020年,力争使社会组织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承接者、党的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和社会道德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节 加快信用池州建设

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大力弘扬“诚实、厚道、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充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利用社会信用信息,创新服务和监管方式。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征集与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与行政、司法和社会管理机构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推行“一站式”查询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第四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和改造公共安全体系,加快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等行业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按照“五级五覆盖”要求,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生产有效监管机制,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事故。实施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矿山、交通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构建“大数据、大支撑、大安全”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动态化、实时化,事故预判和风险防控自动化、智能化。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构建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加强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快速检测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消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应急产业。加快气象现代化进程,基本建成全网覆盖、渠道畅通的现代化气象监测预警发布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健全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灾害救助体系。深化基层平安创建。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网上舆情监管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编制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公共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达到100%,逐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到2020年,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以及刑事案件总量、8类主要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增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公安机关破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

第七篇  强化规划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二十三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池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充分用好地方立法权,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促进立法行程与发展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职能科学化、法定化,推进落实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加强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强化政府重大事项法律把关制度,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综合设置机构,大力推行综合执法,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和城管执法体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探索开展柔性执法。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防止权力滥用。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

推进公正司法。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加强法律监督,着力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刑讯逼供等问题。全面推进司法公开,推进“阳光司法”,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切实解决执行难,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落实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大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理念,强化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把涉法涉诉纳入法治轨道,推行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

第二十四章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到2020年,全市社会融资总量突破150亿,直接融资比重超过40%。

第一节 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主体

继续引进股份制银行、境外银行来池设立机构,引导和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加快空白网点布局并向乡镇延伸服务网点。加大村镇银行筹建力度。有序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鼓励通过IPO、资本重组等方式壮大资本实力,到2020年至少有1家以上农村商业银行在新三板挂牌。

大力推动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形式,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到2020年,力争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00元。

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的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鼓励通过规范运作方式设立的网上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业务的开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指导和监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服务主体。

推动要素及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发展集信息发布、交易组织、咨询、投融资、电子交易平台等为一体的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培育发展土地、林权、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功能。

第二节 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

制定《池州市推进企业直接融资5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到2020年,力争全市直接融资后备企业达到100家以上,5家企业实现IPO上市,10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0家企业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努力培育证券市场主体,实现资源资本化、资本市场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立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企业与多元化债券市场对接,鼓励企业走股权、债券融资之路,推动信贷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

第三节 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融资性担保机构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创立、参股融资性担保体系。到2020年,政策性融资担保资本金力争达到25亿,在保余额突破75亿。

推进并完善小微融资担保业务风险“4321”政银担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与保险机构开展“担保+保险”合作,丰富风险分散方式。加大“税融通”推广力度,向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和金融服务功能完善,布设ATM机等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到2020年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室(站)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县域银行网点全面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加强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落实金融风险事件处置的工作职责,妥善处置各类金融风险,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民间集资借贷活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创造生态优良的金融发展环境。

第二十五章  强化人力资本支撑

坚持创新为源、人才为先,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人才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到2020年,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形成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驱动发展模式。

突出引进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特殊支持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每年引进1-2个“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来我市创办企业。依托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

造就集聚企业家队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爱护、服务、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多措并举扶持企业优秀经营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建立优秀企业家定期培训交流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引导企业家专注实业,培育细分市场的行业“小巨人”,造就集聚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具有市场开拓精神、具有管理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统筹开发市内市外两种人才资源,切实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依法行政能力强,勤政廉洁、精干高效、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队伍。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加快培养一批覆盖各学科或各工种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与技工骨干。统筹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统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强化农村科技骨干、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养社会工作服务、管理、教育与研究类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科学决策、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投入保障政策,支持和保障人才培养引进、杰出人才奖励以及人才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各类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二十六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节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

本规划确定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主要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管委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通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实行评价考核。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完善中长期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后期分别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经评估需要修改调整规划的,要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节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做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确保各项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完备的发展规划体系。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年度目标。年度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转型跨越时不我待。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戮力同心、团结奋斗,为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