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电业局的建设者们来到曼德拉苏木,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施工作业。“自从有了长电,我们生活可真是变了样,水泵能抽上水了,家里新添置的洗衣机、冰箱和微波炉都派上用场了,你们看,洗的衣服都在晾呢。”在曼德拉苏木李大爷家,谈起通网电后的生活,五十多岁的李大爷言语间的喜悦意犹未尽……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牧民用电负荷持续增加,原来逐渐老化的线路和新能源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农牧民日常生活、农溉、牲畜养殖及生产需要。该局认真研究农牧区供电现状,与地区政府、苏木、嘎查和边防部队多方交流对接,了解需要调整和改造的电力线路及设备数量,掌握第一手新能源转网电农牧户和边防连队哨点通电情况,紧密结合当地政府发展规划,整合合理的通电方案,全力做好农网升级改造工作。
今年该局通过2015年第一批农网、2016年农网、2016年城市配网和“十个全覆盖”新增计划外工程为阿拉善“十个全覆盖”村庄配套电力设施工程申请投资9142万元,架设10千伏及以下线路576.94千米,安装配变156台、户表767户,进行61个嘎查村的电力线路改造,为238户农牧新能源用户和6个边防哨所转通网电。
在青赔工作中,工作人员一次次跑政府部门办理前期手续,一次次与苏木政府对接协调具体事宜,一次次入户与农牧民沟通协商。在工程实施上,因时间紧、任务量大,为赶进度,施工一开始电力建设者们就放弃了节假日,吃住在工地。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工程实施,经常下现场鼓舞职工士气,紧盯安全施工,解决工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该局全局联动,凝聚合力,每一位建设者都在奋力服务,力争早日全面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建设任务。
无论在无人的旷野戈壁、高山丘陵,还是在大漠边陲、生命绝地,电力建设者们都意志坚忍、信念笃定,战严寒、斗酷暑,抵御风沙、风餐露饮,克服恶劣地理条件带来的重重困难,用双脚丈量阿拉善大地,用双手擎起一座座铁塔、一基基砼杆,谱写着一曲曲输送电能的“五线谱”。在湛蓝的天空下,奏响着向农牧区输送光明的华美乐章,以“胡杨精神”摇响坚持不懈守护地区万家灯火的驼铃……
截止日前,该局已架设10千伏及以下线路383千米,安装配变110台、户表225户,完成37个嘎查村的电力线路改造,为238户农牧新能源用户和6个边防哨所通了网电,剩余24个嘎查村的电力线路改造将于年底前完成。
通网电后,农牧民们用上了新空调、高清电视和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用上高速宽带网络,挑起了广场舞,生活质量已经不差于城里人了。随着老旧线路的更换升级,各个嘎查村的用电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用电环境也更加安全可靠。随着边防某团6个哨点的通电,结束了该团哨点无网电的历史,极大的改善了执勤官兵的工作、生活、娱乐条件,推动了边防部队基层正规化建设水平,提升了管边控边能力。
今年,该局还开展了人性化的电力延伸服务和送安全用电知识入户工作。为集中连片移民新村的居民们挨家挨户装接了院内照明灯和临时用电配电箱,让农牧民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有效减少了私拉乱接临时电源的安全隐患。一户新村居民高兴的说到:“电业局免费给我们每家院内装了个配电箱,安了个照明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靠手电筒了!这个配电箱里面,有开关、插座、还有防水盖,用起来真是既方便又安全,就连电动车充电也不用再推进家里面充了。前段日子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全家还热热闹闹的在院子里吃了顿火锅,真是太便利了。电力职工们还为我们做了电价、电费和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宣传,现在我对自己每个月能用多少电、交多少电费都明明白白的。”
农网的改造升级改善了地区电力管理环境,增强了农牧区用电供给能力和供电质量,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他们的支出,更为农畜产品的深加工、农作物耕种、沙产业的发展,拉动农牧经济创造了有力条件。在如火如荼的“十个全覆盖”建设大潮中,电力职工们凭着对脚下这片热土的满腔热爱,奋力打造着优质的农网工程,他们用不懈的身体力行描画着27万平万公里广阔“驼乡”独具内蒙古西部人文特色的建设蓝图。
延伸阅读:政府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重点何在?
原标题:阿拉善电力:倾力实施农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