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网招标采购一直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对象,有的即便未能参与招投标也希望能够与中标企业有些合作,随着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许多设备如电能表替换工作许多地区已基本完成,设备招标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很多同道中人认为,低价才是中标的首选,那么,中标价格与中标结果是否有必然联系?下面通过数据向你说明:
基于2013年以来,国网14个批次共计4918个招标包(流标的9个包未计入)。
【一】
中标价格与基准价的大小对比,“中标价大于基准价包数”的占比在逐年下降,2015年和2016年均在4年均值50%以下!


【二】
从中标价格与基准价的分差对比,90%中标包的分差在1分以内,且此指标还在逐年上升,2016年90%的中标包的分差在0.5分以内;

注:A指中标价格分与基准价格分的分差
分差大于5分而中标的现象在2015年以来未出现,甚至大于2分而中标的现象也已很少;

大家发现,这8个大于5分分差中标的标包,中标厂家是以国网系、央企系和行业标杆企业为主;
【三】
从中标价格与基准价的分差对比和大小对比结合,有个现象:分差大于1分的707个中标包中,90%都是价格偏高的;

注:A指中标价格分与基准价格分的分差
【四】因果分析
1、在2014年及以前,国网规则限定和产品毛利空间还相对较大,各厂家的降价预期分歧大,价格分数分差较大;
2、在2014年及以前,每次中标公告后的质疑声音,也在促进国网对评标格规则和过程的优化;
3、价格分规则也在不断进化,下浮系数和N的调整,让价格分的分差在快速减小;
4、统招越深入,各厂家间的技术分和价格分的差距都会缩小;
【五】总结
历史数据并不支持“降价能有效促进份额提升”这一结论,汪汪呼吁:追求“基准价稍微偏上,寻求价格分/利润兼得!”
下次饭局上,兄弟们不要再提“老板要份额,先降价保份额”这话了。近一个月,汪汪用《国网投标价格趋势》《行业毛利率趋势》《鼎信通讯》《价格对中标的影响》这4篇文章呼吁,现在已过了“降价多得份额”的时代,数据不会说谎。
相关阅读:
国网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投标厂家趋势
国家电网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投标价格趋势
国网2016年第二次电能表中标企业份额、占比情况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