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监理公司安全质量保证部经理邵广伟带领员工检测工程材料样品,从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内取出样品后,通过互联网查看二维码身份证,轻松将样品原料相关情况调出。这是国网辽宁电力激发员工创新意识,研制开发的电力建设基建工程专用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及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报道 > 正文

国网辽宁电力研发监理样品检测平台纪实

2016-09-22 09:38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宋青 王植宇

9月19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监理公司安全质量保证部经理邵广伟带领员工检测工程材料样品,从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内取出样品后,通过互联网查看二维码身份证,轻松将样品原料相关情况调出。这是国网辽宁电力激发员工创新意识,研制开发的电力建设基建工程专用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及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

创新思路 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安全。在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见证取样就是确保工程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网辽宁电力建设部与辽宁电力监理公司安质部,对国内部分监理企业走访调研。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各监理企业的见证取样方式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通病,例如封样、送检和检测环节,工程材料检测的样品从离开取样现场到进入试验室形成报告之间存在质量控制的盲点,同时也存在不同地市检验报告格式不统一等问题。

辽宁电力监理公司员工从手机上五花八门的应用程序获得灵感。“如果能让混凝土试块戴上随时能在互联网查看的二维码身份证,就能轻松追踪混凝土在送检过程中的痕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邵广伟在一次现场巡检中说。

就这样,邵广伟带着他最初的想法,开始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平台系统的研发工作,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实的想法,成就了一项科技创新应用成果——电力建设基建工程专用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及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诞生了。

攻坚克难 抢占技术高地

辽宁电力监理公司创新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并深入现场实地考察,总结出“操作要简单,信息要全面,确保整个见证取样过程能够真实有效”的原则,并将此作为整个项目研发的目标。

从给混凝土试块加上一张二维码身份证入手,创新小组拓展思路,又将取样和测量工具、GPS、密码锁等集成到专用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内。通过GPS定位,即时掌握样品及取样箱的运行轨迹,可以在计算机上查询、保存、回放,密码锁与唯一的二维码标识确保了取样物品的真实有效,避免发生试块被调换的情况。专箱专用,保证了送检产品的完好无损。

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具备送检样品标识管理、检测过程记录、检测全程追溯、检测进度通知等应用,记录样品从送检开始的各个操作过程,并形成操作日志,可实时查询样品检测环节和过程,实现样品检测的全过程系统化管理。此外,还能根据样品类型,配置送检报告和检测报告。

在监理和施工单位见证取样员取样后,登陆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填写检测试验委托单,由系统自动生成检测样品唯一的二维码标识,与相应试块一同装箱送到试验室。试验室检测人员,收到样品后,登陆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扫描样品二维码,将自动激活检测试验委托单,按系统内的报告模板填写数据后提交,系统自动生成报告,并由试验单位打印。整个过程都可以随时查看和跟进,一目了然。

项目落地 助推成果应用

能够随时查看取样进度,减少了监理人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平台系统项目在试点工程的应用中,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

朝阳220千伏河硕开关站新建工程作为该项目的试点工程,受益颇多。原来,专业监理师刘振华都要随车监管,以免试块等样品在送检途中损坏或被替换。这样一个往返要占用他大半天的时间。在应用了见证取样箱和监理样品检测监管追溯平台系统后,密码锁保障了送检样品的真实有效性,刘振华可以不再随车监管整个送检过程。

目前,以辽宁省内14个市区每年施工10个月,1个项目同时2个施工点为例,按现场取证取样后,将检验物品送至检验单位,每次50公里计算,人员及交通费用约为每周700元。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平台系统应用后,每年可为辽宁电力监理公司节约近40万元。

目前,辽宁电力监理公司的多功能见证取样箱和电力建设工程样品检测标签等多个项目已经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电力建设工程样品检测监管追溯系统软件著作专利也正在申报阶段。

近年来,辽宁电力监理公司积极落实国网辽宁电力开展的“创意、创新、创水平”主题活动要求,将创新贯穿电力监理工作全过程,向创新要安全、向创新要质量、向创新要效率、向创新要效益,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在建的电网、电源、设备、设计等各个监理业务领域,让见证取样更专业、更规范、更及时,为进一步提升监理工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国网辽宁电力研发监理样品检测平台纪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