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或缺的能源,而且由于它不能储存,生产、使用都是瞬间完成,凸显了其安全生产的极端性重要。作为发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研究发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为保证发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发电厂运行管理是 24小时连续倒班,5班 3运转是常见的一种模式,这就要求运行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娴熟的操作应变经验和技能。
一、机组运行非计划停运特点
对某上市发电企业 2014年上报的 54次非计划停运(以下称“非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 :
1、按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外系统影响划分(见图一);
2、按设备专业划分(见图 2);
3、按控制的难易程度分(见图 3)、可控类型细分(见图 4);
图 1 非停按设备、人为、外系统分类
图 2非停按专业分类
图 3非停按控制难易程度分类
图 4非停可控细分从以上统计,可以得出以下推断:
1、在造成非停的原因中,设备故障造成非停占有绝对的比例,可以说设备故障是引起机组非停的最主要因素。
2、从引起非停中各专业的比例看,与中电联公布的各专业非停的统发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分析与思考文|淮阴电厂 沙德生计规律有一定差别。如锅炉的非停明显偏低,可以说明“四管”防磨防爆做的好 ;有的可能是设备虽然发生了机组必须停运的故障,但在能控制的情况下,是申请停机的,上报的都是瞬间难控的或者有一定人员责任、管理责任的事件。
3、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非停是可以控制的。一些电气、热控保护跳机动作,对于运行人员而言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但也有一定比例事故处理过程值得深思。例如,5次汽包水位保护动作,都与运行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正如某电厂总结的“针对运行人员事故预想不到位、事故处理经验不足、人员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各岗位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做好本职工作,对此次发生的问题举一反三,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运行控制非停管理分析
控制非停,设备的好差固然关键,但运行人员的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也非常重要,处置的好,可以使事件得到控制,处置不好,则可能导致事件扩大甚至失控。
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专业知识培训是运行人员的必修课,但从非停的案例中还是出现了两次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了非停。两个电厂的分析认为一次是调整供热旋转隔板增加供汽量,“调整过度,后期处置不力,引发机组保护动作。”
一次是辅汽联箱压力调高后,“给泵小机调门关的过小,在汽源异常降低时,没能处置好,跳机。”所以专业知识的培训依然是运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新投产机组,新人员多,出现操作差错的危害和概率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注意检修技改交接
设备检修技改后,设备结构、系统布置、控制方式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如果不能全面交接或后续学习跟不上,都可能出现操作失误或者在应急情况下无所适从、贻误时机。有 2次是 DCS改造后,汽包水位异常跳机,两个电厂的分析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设备异动特别是对机组调节系统的异动没有组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没有落实严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检修交底不具体,不全面。”“运行处置不及时、不到位。”检修技改后的调试、试验和技术交底,是从检修过度到运行的关键步骤和关键内容,不能有半点马虎。
3.关注特殊时间监控
对运行来说特殊时间是指交接班时间、吃饭时间、午后和夜里易瞌睡时间等。交接班时,对于上一班的情况可能出现交底不明、记录不全、了解不够。接班后,为提高小指标也会按照个人喜好进行部分调整。吃饭时,由于监盘人员减少或放松,容易出现差错。打瞌睡是人的生理反应,这时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是所有运行管理控制的重点。在 16次易控的非停事件中,有 9次都发生在这些时间段,所以对于这些特殊的时间段,应该加强管理,严密防控。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现在提倡“全能值班员”,而且各种培训如火如荼,似乎经过培训考核就能完全胜任了,其实不然,一个学电气专业的要想达到热动专业水平,那就得从专业基础课踏踏实实学起。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起码要几年时间,否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专多能”比较符合实际。在本专业有所突破的情况下,触类旁通,做一个其它专业好的助手,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组织管理中,注意平衡搭配也许更能激发整体效果。
5.注重闭环训练
提高在设备异常情况时,高超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是知识能够弥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随便练练就能达到的。某个企业,运行一线全是本科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非常突出,但却接二连三发生同样都是汽包水位调整不及时跳机的情况。应急处置更像是“手艺”的迅疾反应,这种能力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才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所以仿真机培训应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典型事故要练,技改变动要练,同类事故更要练。通过练习,不仅能提高对系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分析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运转和行动反应,也可使组织配合更加协调。
三、运行人员特点思考
“8 小时内我负责,8 小时外我逍遥。”这是部分运行人员的口头禅或心理。从本身来说,似乎有一定道理,8小时没事就是本事,应该理解和认同,但从整体、系统、全面来看,就有失偏颇了。与检修人员会出现观念的冲突,造成设备的漏洞。这种态度,会让设备出现的小缺陷、小异常,从这个班拖到下个班,甚至再拖,结果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这样非常不利于设备消缺和预防维护管理。
1.关于设备主人设备
管理“导则”上明确,“一个设备三个主人”,点检、检修、运行人员都是设备的主人。运行人员要做到这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介入,也可以说这三个方面可以反应出运行管理介入的深度和主动性。
一是预知性巡查。预知性检修是设备管理发展新的阶段,各发电企业都在探讨过程中。作为有巡查责任的运行人员,在预知性检查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能力,如果充分发挥,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运行人员具有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对各种设备运行参数了然如心,系统分析可以尽早发现异常的蛛丝马迹 ;长期的专守,能够分辨出各处设备薄弱的部位,有针对性的检查,可以早发现、早处置。
二是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保养、检测是美国电科院推荐的设备管理评价指标之一。运行人员如能积极配合检修、点检做好这方面工作,效果显著。
三是系统风险评估。从系统的顶层开始,利用故障树模式,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应该成为运行人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熟悉、知晓系统的可靠性和薄弱环节,对于系统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2.关于组织管理
“一个萝卜一个坑,别人有事不能问”,怕惹火烧身,这是旧的管理体制留下的缺憾,早已不能适应现今单元制、高度自动化的机组运行管理。
从组织管理来说,边界是最薄弱的地方,各值之间的边界、各专业之间的边界、运行检修之间的边界等都容易出现各自为阵、各守一方的情况。加强管理,有意识的推动跨界融合,相互补台,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疏忽和损失。(文|淮阴电厂 沙德生)
原标题:发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