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顺槽而下,放归到大渡河“老家”。白甲鱼、胭脂鱼等珍贵鱼种重现江湖!就连当地老乡都感慨说:“电站为社会做了大好事啊,多年没有看见的这些珍贵鱼儿又回来了,看着咱心里高兴啊!”

8月25日,中国电建投资承建的安谷和沙湾两座水电站举行年度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共计放流胭脂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珍稀鱼苗30万尾。这是自2014、2015年之后的第三次放流,三年共投放80万尾。根据承诺,这种规模的鱼苗投放总周期将达到20年。

大渡河,你可要把投入你怀抱的80万尾小鱼养好啊~
这系列的投放,初步改善了大渡河下游河段的鱼类分布状况。现在多渠道的信息表明,一些多年不见的珍稀鱼类,这两年都成群结队的回归了!

安谷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级,是中国电建目前最大的水电投资项目。其与上游沙湾水电站形成了装机容量达到125万千瓦的流域电站群。两座电站均位于四川乐山市,全年发电量超过42亿千瓦时。

安谷水电站装机容量77.2万千瓦,2015年全部投产发电

沙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8万千瓦,兼顾发电和灌溉
大渡河安谷河段洲岛密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和湿地生态交织,敏感而备受关注。而电建人通过技术和理念创新等将安谷水电站建成一座绿色环保水电站。
在开发过程中,电建人创新提出了“构建生态河道、设置仿自然鱼类通道、建设生态小机组下泄生态流量”等环保专项措施,使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得以有效保护和修复,此举得到国家环保部的一致认可。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将环保设计理论与工程现实条件进行紧密结合,在生态河沿线,设置10个鱼类繁殖场,三段水系连通渠道,打造湿地走廊景观。集团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与国内知名水产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珍稀鱼类收集、驯养、人工繁殖等工作。
鱼类增殖站投产,是对扩大种群、恢复鱼类生机与活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补充,为渔业和渔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可直接为捕捞渔民增加收益,为百姓提供优质水产品。

安谷电站鱼类增殖站

安谷水电站不仅是中国电建“生态水电、绿色水电”的标杆之作。它的修建也使乐山市当地民众生活环境有历史性、根本性的改善,是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吉娃列了个清单,一起看看吧~
❅ 形成了安谷灌区、为当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惠及着超过万亩的原有农田。
❅ 形成了抗百年一遇的防洪体系,使沙湾到市中区的河段,彻底摆脱洪水的肆虐,使两岸民众彻底告别灾害频发的环境,得以长久安居乐业。
❅ 建设起了连片别墅似的移民村,无论是住房面积,还是住房质量,移民的居住条件均取得跨越式提升。
❅ 安谷水电站的全部投产,还将每年为乐山市创造22783万元的税收。

安谷水电站润泽的万亩良田
原标题:先完成个小目标~80万尾珍稀鱼苗放归大渡河老家,等你长大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