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再热发电技术获重大突破
华能安源电厂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2015年6月,由东方 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超超临界660兆瓦二次再热机组——华能安源电厂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电力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安源电厂1号机组是我国首次设计、首次制造、首次施工、首次运行的66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工程,代表了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同类型机组最好发电技术水平。

2015年8月,安源电厂超超临界660兆瓦二次再热机组2号机试运投产。两台机组运行期间,主、辅设备和系统运行稳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平均供电煤耗272.66克/千瓦时,比2014年国内同容量一次再热火电机组平均水平低19.97克/千瓦时,是同容量超超临界机组的最好水平。两台机组的正式投产,将为二次再热技术今后在国内推广应用,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知识1什么是“二次再热”?
采用二次再热的系统,蒸汽在超高压缸、高压缸做功后分别返回锅炉的一次再热器、二次再热器中再次加热。
2采用“二次再热”的意义何在?
二次再热技术代表当前世界领先发电技术,是目前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国家能源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攻关技术,是国家《2014-2020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及改造行动计划》推进示范技术。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有效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火力发电机组实现节能降耗、清洁环保的有效技术手段。在我国火电技术迈进世界前沿的百尺竿头时,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就成了更进一步的选择。
❤ 东汽的“二次再热”
作为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及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发展“节约、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成为国内电力行业的必然趋势。东汽针对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情况,大胆创新,自主研制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机组。
东汽自2010年起自主开发了新一代蒸汽参数为28MPa/600℃/620℃的高效一次再热机组,机组从热力系统、结构设计、通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在六横、万州等项目成功投运。
这些机组的技术积累、制造技术、运行经验为东汽进一步提升机组参数,开发更高效的二次再热机组奠定了基础。
东汽超超临界660MW二次再热机组采用两次中间再热技术、耐高温高压的高可靠性设计,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技术
东汽“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特色是什么?
✔ 世界最高参数31MPa/600℃/620℃/620℃
✔ 世界最先进热力系统:二次再热、10级回热、2级蒸汽冷却器、低温省煤器
✔ 部件采用CB2、FB2新材质
✔ 全部主机部套实现三维建模
✔ 采用桶形超高压汽缸结构、节流配汽技术、全新高效的三维通流技术、气动先进的阀门和进排汽通道技术、以及新开发的1016毫米末级长叶片模块

新技术推动新发展
不同等级,不同战术!
■ 660MW二次再热机组(高、中压分缸)、660MW等级采用863mm(或1030mm)末叶的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或间冷)二次再热机组(高、中压分缸)
■ 1000-1200MW等级采用1200mm末叶的单轴五缸四排汽机组(高、中压分缸)
■ 1300MW等级采用1400mm末叶的单轴五缸四排汽机组(高、中压分缸)
■ 1350MW等级分轴二次再热机组
高温部件,国产化是关键!
■ 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与一次再热相比,高温部件成本高,依赖进口,因此高温材料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国产化工作是高参数机组更广泛应用的基础。
■ 进口新12%Cr铸锻件(FB2、CB2)长时持久蠕变试验已接近40000小时,国产铸锻件试验时间也接近30000小时。试验表明,国产件与进口件性能相当。部分国产新12Cr铸件(CB2)已在工程中铸件应用。

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

下一征程,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机组(630℃)
■ 主机机型:二次再热、单轴、五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 热力参数:35MPa/615℃/630℃/630℃
■ 热力系统:十二级回热系统,带T透平,综合余热利用技术
■ 关键技术:继承安源二次再热机组和万州1050MW机组关键技术优点
■ 通流技术:超高压、高压、中压反动式通流,低压冲动式通流
原标题:从安源1号机组成功投运,看东汽“二次再热”技术的不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