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力推动工业企业降成本,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五个盟市(简称蒙东),占全自治区面积的56.2%、常住人口的50.1%、经济总量的37.9%。蒙东与东北三省共同构成东北经济区域,同处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范围,如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亟需振兴。
蒙东地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长远看,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近期看,必须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大力推动工业企业降成本,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在与全国政协的协同调研中看到,在局部区域率先推进电力体制综合改革,激发电力行业的活力和潜能,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电力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电价促进工业经济整体降低成本,对东北全域工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蒙东地区具有电力优势,表现为量多、价优、绿色。
量多,2015年蒙东煤炭产能2.77亿吨,产量2.43亿吨,电力装机3903万千瓦,新能源资源富集,是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可为东北、华北甚至华东提供清洁能源保障。当前已建成向东北和华北的外送电通道6条,送电能力1400多万千瓦。正在建造通向山东和江苏的特高压外送电通道2条,送电能力1900万千瓦,能够支撑下一步更大规模的电力开发。
价优,内蒙古煤矿生产集中程度很高,平均煤矿规模为年产196万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倍,采煤机械化率高达95%,可以支撑多个大型火电基地。蒙东与全自治区一样,现代化大型坑口电站多,60万千瓦级高效燃煤发电机组多,能源转换效率和渣气排放控制水平都居同行业前列,平均发电成本每千瓦时0.15元,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035元,比辽宁低0.065元,比吉林低0.0682元,比黑龙江低0.0688元,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蒙东电力长距离输送到外省区,落地电价仍低于当地发电企业上网电价,采购蒙东电力,存在进一步降低电网输配电成本以及企业用电成本的空间。
绿色,蒙东地区注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开发。目前已并网风电机组1244万千瓦,约占全国1/10,并网光伏发电110万千瓦,约占全国1/40。在建新能源装机80万千瓦,新能源潜在可用规模超过2亿千瓦,是国家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地区。增加蒙东地区的电力消费,相当于为新能源开发创造条件。
但是当前,蒙东电力优势的正外部效应并不明显。一方面,供给侧有电送不出。蒙东电网外送通道整体利用水平不高,面向东北三省输电能力1100万千瓦,2015年送电量仅493亿千瓦时,输送能力发挥不足70%,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由于价格高于火电,开发利用首先受到影响。大型高效坑口燃煤电站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仅4000小时,呼伦贝尔风电机组利用时数不到1200小时,窝电现象较为严重,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能都存在严重浪费。另一方面,需求侧用电不便宜。与同处内蒙古的蒙西电网相比,由于电网历史成本摊销等因素,蒙东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高于蒙西电网0.0263元。用电价格差距更大,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是一个电力价区,以普通工业用电价格为例(1-10千伏电压等级),蒙东电网为每千瓦时0.79元,高出蒙西电网同口径电价0.1567元,电价和企业成本都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蒙东地区不少耗能企业,年用电10亿千瓦时以上,与蒙西地区相比,仅用电一项就要多支付生产成本上亿元。东北三省重工业比重较大,生产成本中用电成本比重高,从电力着手降成本有较大空间。
一定程度上说,蒙东地区有电不能发、有电用不了、有电送不出,电网终端用电负荷上不去、单位电价分摊建设成本高,用电企业支付电费高、经营成本高,亟需率先推进电力体制综合改革,一则可以为发电端扩市场,二则可以为用电端降成本,三则可以为新能源开路径,一举多得,共同推进东北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这方面,内蒙古包括蒙东地区,按照“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原则,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
一是启动了蒙东电力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几年前内蒙古就在全境设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015年一年,全区通过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电价补贴、自备电厂等手段,蒙西地区特色行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05元,蒙东地区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1元,全区共降低企业用电成本60亿元,促进新增工业增加值362亿元,新增工业税收45亿元。同时工业消纳电量新增了105亿千瓦时,在全国工业用电量下滑1.4%的情况下,内蒙古工业用电量增长4.9%。早在2009年,呼伦贝尔伊敏煤电公司就和抚顺铝业公司开展过跨省区电力直接交易,在抚铝企业存续期间,累计直接交易电量150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降低0.09元,为抚铝降低生产成本13.5亿元,伊敏电厂机组利用时数提高1200小时。国家于2013年底批复了蒙东大用户直供电交易试点。2014至2015年,蒙东地区共组织28家电力用户和21家发电企业(火电企业14家、风电企业7家)开展了大用户直供电交易,累计完成交易电量117亿千瓦时,其中2015年完成交易电量84亿千瓦时,供需双方企业结算电价降至平均每千瓦时0.324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0亿元。这些电力体制方面的短期、局部调整,为区域内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工业经济增长和调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是构建了霍林郭勒用电产业链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内蒙古通辽市北部的霍林郭勒市,能源富集,铝产业集中,2013年开始在霍林郭勒市局部,构建了包含180万千瓦火电装机、30万千瓦风电、2万千瓦光伏的区域微型电网,支撑81万吨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称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事实上是局域电网串起来的煤电铝及铝后加工联合体。局域微型电网内部,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0.24元,比蒙东电网同类工业电价(大工业类高耗能产业电价)低0.2元,一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亿元,吨铝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00多元,电价“洼地”造就了一个产业“高地”,保障了当地工业的持续增长。霍林郭勒因在推进“双中高”过程中的出色表现,2016年1月27日,作为县级先进地区受到国务院第三批督查表扬。
借鉴蒙东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累的经验,根据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建议国家在蒙东建立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并允许在以下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一是建立东北区域电力交易市场。建议建立东北区域性电力交易市场,搭建交易平台,利用市场机制,通过集中竞价,变“独买独卖”为“多(方)买多(方) 卖”,优先采购低价上网电力,让成本低的企业多发电,让低成本的电力多上网,以降低整个电网的供电成本。推动更多大用户直供电和协议供电,多方参与,双向 竞争,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在整体降低供电和用电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摊销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效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东北区域能源工业的转型 升级。充分发挥蒙东现有外送电通道送电能力,最大范围地共享蒙东优质低价电力资源,有效降低蒙东乃至东北地区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是借鉴霍林郭勒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运营经验。东北区域有条件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决不止霍林河地区。在东北的局部区域,依托当地煤、风、光等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产业优势,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重点在输配电价改革、售电侧改革等方面,实现局部放权让利,把东北地区的低电价优势转化为产业低成本优势,支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
原标题:策划丨内蒙古:深化蒙东地区电力体制改革 为工业增添活力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