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第一次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优胜项目评选中,江苏连云港500千伏南翼变电站荣获常规变电站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历经改设计、极寒天气、风灾等影响的南翼变电站,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施工人员吊运套管。南翼变电站电气设备。河南送变电公司迎难而上创新施工

首页 > 输配电 > 智能变电站 > 报道 > 正文

【聚焦】江苏连云港500千伏南翼变电站的夺旗之路!

2016-07-21 10:06 来源:国家电网报 

7月12日,在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第一次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优胜项目评选中,江苏连云港500千伏南翼变电站荣获常规变电站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历经改设计、极寒天气、风灾等影响的南翼变电站,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施工人员吊运套管。

南翼变电站电气设备。

河南送变电公司迎难而上创新施工(彭怀胜)

7月2日,随着1、2号主变压器先后送电成功,由河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江苏连云港500千伏南翼变电站工程一次投运成功。

500千伏南翼变电站坐落于江苏连云港东南约27千米的徐圩新区境内,东距黄海10千米,地处海淤泥滩涂。海淤泥的不稳定性,给土建和电气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自2015年4月变电站开始三通一平以来,河南送变电公司员工迎难而上,创新突破,实现了工程按期投运的目标。

相关阅读:

大汇总!35个省或地区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情况(1.1-5.10)

盛宴开启丨农电改造利好政策频发电网装备企业迎来千亿市场

云南甘孜老人:投资80亿的农网改造升级带给了我什么?

1.建在海淤泥上的变电站

随着沿海开发不断推进,连云港作为江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战略先导区,用电负荷急剧攀升,现有的供电能力将不能满足用电需求。为加强连云港地区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急需在连云港东南部地区建设南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向连云港东部和南部电网供电。该站投运后,地区供电能力将达到430万千瓦,可有效满足2016年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需求。

南翼变电站建在海淤泥上,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变电站地质为海淤泥层,全站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电缆沟、围墙、设备基础等,均采用管桩式地基,进站及站内道路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方式,管桩共4199根,总长129.874千米,工程量巨大。

“去年冬天,连云港地区大雪连着阴雨,站内泥土见水变淤泥,走进去都抬不起脚。太阳一晒便硬如石块,开挖平整难度大,施工进度缓慢。”土建施工负责人徐振磊告诉笔者。

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项目部集思广益,一体化雨水泵站、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预制玻璃钢结构,施工方便快捷;首次采用塑料模板支模,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施工效率更高,还可反复使用,不怕水,不变形;变电站建筑外墙、围墙、主变防火墙全部采用真石漆面层喷涂,牢固且美观。

2.创新破解施工难题

南翼变电站地面下海淤泥层厚达18米,大型吊车不能直接进场施工,给设备吊装就位出了难题。“设备吊装就位时,需要先在吊车行车路线上,用挖掘机铺设厚钢板,让吊车进场到位,吊车四角支腿也必须用大块加厚钢板垫支,吊车每移动一次,就需要挖掘机移动钢板配合作业。”电气安装负责人黄文艺介绍。

该站500千伏户外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为分层布置,底层断路器Z字型布置,中间层为斜拉母线、隔离刀闸、CT等设备,上层为主母线,主母线中心距离地面7.8米。“这种结构,底层断路器准确定位是整个安装的关键。如果底层断路器水平位置偏差1毫米,中间层斜拉母线和上层主母线将直接偏差3~5毫米,会导致上层母线对接不上。”黄文艺说。

为此,项目部经过多次试验,精确计算,采用十字交叉定位,将各个气室安装误差范围严格控制在0.5毫米范围内,最终所有上层设备一次顺利安装完成。

GIS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六氟化硫气室多,所有设备对接和母线支架组装所需要的螺栓约3.6万个。此外,厂家本体电缆接线数量为1044根,共计2088个电缆终端头,每个头有24芯线,共计50112个线芯需要接入航空插头。“这么大的量,留给我们的工期却不足20天,员工们来不及抱怨,埋头苦干加上挑灯夜战,终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黄文艺感慨地说。

相关阅读:

大汇总!35个省或地区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情况(1.1-5.10)

盛宴开启丨农电改造利好政策频发电网装备企业迎来千亿市场

云南甘孜老人:投资80亿的农网改造升级带给了我什么?

3.高效协同确保按期竣工

面对工期紧张带来的挑战,项目部土建和电气安装两个专业,相互配合、协同攻坚,使电气各工序安装时间尽量提前,既节约成本,又完成了工期目标。

2月底,电气安装进入,土建施工还处于施工高峰,电缆沟施工才刚刚开始。对于电气安装来说,电缆沟是第一关键路径,决定着后期的成败。

“电气安装项目负责人向我们提出抢建电缆沟的需求,我们快速反应,调整施工重点,按照电气安装排列的500千伏区、主变区、35千伏区、220千伏区的顺序,仅用不足1个月,就分区交付给电气安装,为电气安装如期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徐振磊说。

3月,主变就位时,土建防火墙还在施工收尾,脚手架影响了主变就位。“当时,土建施工不讲价钱、没有怨言,拆除脚手架,停止施工,等主变就位完成,又重新搭设脚手架,继续完成收尾工作。”黄文艺回忆说。

同时,电气安装对土建施工的支持配合,也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电气设备小室室内粉刷阶段,电气安装就把钢制临时盖板铺上,方便土建施工。因为工期紧张,电气安装从2月底开始,提前介入土建交安验收,对设备基础、设备支架只要具备条件,先复测验收,合格就开始安装施工。对电缆管道、预留孔洞等施工,电气安装均提前介入,一次成优,避免返工。

资源共享更是土建、电气两个专业管理人员共同的理念。“施工中,我们共用一个仓库,因为处在海淤泥上,钩机、吊车移动一次很不容易。在某些阶段,土建和电气共用一套钩机、吊车,干完土建再干电气,或者干完电气再干土建,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也节约时间和成本。”徐振磊说。

江苏电力经研院精确计划规范管理(仓敏)

安装主变吊装套管。

由于连云港地区负荷不断增长,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原本定于2017年投运的南翼变电站项目提前到2016年迎峰度夏前投产。2014年12月,江苏电力经研院建设管理中心和徐州建设管理分部就忙活开了:可研、核准、可研批复、初步设计评审、报物资、报施工招标、签合同、联系征地,一步都不能少。

相关阅读:

大汇总!35个省或地区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情况(1.1-5.10)

盛宴开启丨农电改造利好政策频发电网装备企业迎来千亿市场

云南甘孜老人:投资80亿的农网改造升级带给了我什么?

要主设备提资、要桩基检测、要设计、要取得图纸、要各种招标、要核准和评审文件,还要快!

连云港地质条件差,桩基工程体量大,桩基检测时间长,而且这期间还隔一个春节假期。“物资、施工、监理、设计招标和评审,按照业务流程都是2个月才组织一次。我们如不精确计划好,一旦错过,后面根本补不上。”徐州建设管理分部项目管理专责李岩岩说。

江苏电力经研院主动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展、建设等部门,以及属地供电公司沟通对接,通过精心筹划和细致编排,每个细节环环相扣,4个月干完了原本需要8个月完成的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3月,南翼变电站顺利开工。

从工程开工的第一天起,江苏电力经研院就定下了争创公司流动红旗的目标。从打桩开始,该院就严格安全质量管控,从临时用电管理到人材机资质审查,从桩顶标高控制到焊缝探伤,从防腐漆涂刷到搅拌桩水泥用量……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规范。

成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南翼变电站夺旗之路真可谓一波三折。

2015年8月,现场施工如火如荼之际,为保证核电安全送出,田湾核电站要求南翼变电站取消合并单元,仅保留智能终端。“南翼变电站等于要重新设计。”李岩岩回忆说。特别是电缆数量大幅增加,将影响土建电缆沟设计,进而影响土建整体施工。

面对不可避免的图纸交付延期、物资设备变更、进度计划受阻,业主项目部临阵不乱,连夜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对策,召开供应厂家设计联络会,在不影响施工连续性的前提下,确定了合理的图纸交付计划和物资上报计划,将合并单元取消的影响降至最小。

2015年11月~2016年2月,连云港地区出现罕见的连续低温天气,工地上大雪纷飞,海风冰冷刺骨,工地上开启冰雪速冻模式。当时正值混凝土浇筑高峰期,低温不仅考验人的意志,对混凝土的浇筑也极为不利。施工方努力攻坚克难,终于顺利完成钢筋绑扎、模板制作、拆模、混凝土浇筑、保温养护等一系列工作,保证了施工连续性。

4月,国网江苏电力建设部不断加强现场管控力度,组建流动红旗争创工作组,每天在现场坚守到凌晨,对真石漆喷涂、建筑物阴阳角、电缆敷设、防火封堵等诸多细节力求尽善尽美。然而,他们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6月23日14时52分,500千伏南翼输变电工程正按部就班进行各项启动调试工作。就在此时,已顺利带电的500千伏徐盐5290线突然跳闸。原来,由于盐城阜宁县突遭遇龙卷风和暴雨袭击,异物悬挂在500千伏徐盐5290线上,导致线路故障跳闸。更令人紧张是,该区域内500千伏田都5216线一基铁塔受龙卷风袭击倒塔,田湾核电站外送线路仅剩一条500千伏田伊5217线降负荷运行,风险很大。

接到消息,江苏电力经研院院长张军和副院长俞越中紧急赶往南翼变电站现场。6月24日22时38分,500千伏田徐5215线和徐盐5290线经南翼变电站顺利合环运行,及时打通了核电第二送出通道。6月29日,田都5216线恢复运行。6月30日,南翼变电站启动再上征程,历经冲击、保护校验、主变及线路投切、合解环等诸多操作,顺利于7月1日投运。

相关阅读:

大汇总!35个省或地区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情况(1.1-5.10)

盛宴开启丨农电改造利好政策频发电网装备企业迎来千亿市场

云南甘孜老人:投资80亿的农网改造升级带给了我什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