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17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和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主办的“变压器组部件及材料新技术(产品)发展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刘亚芳处长做了《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的解读报告,为变压器制造企业重点介绍了在《实施方案》中有关输变电装备的发展目标、先进电网装备的任务和政府保障措施:
来源: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一、输变电装备的发展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的行动目标,电力装备等优势领域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具体体现在:

2020年目标达到:
a)电力装备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掌握国际标准制修订话语权。
b)构建涵盖煤、水、气、核、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在内的多元电力供给装备研发制造体系,自主化率达到90%。
c)输变电成套装备全面满足国内电网建设需要,自主化率达到95%。
2025年目标达到:
a)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配套,形成完整的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认证体系。
b)大型火电、水电、核电等成套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及储能装置市场占有率超过80%。
c)输变电成套装备100%实现智能化,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达到85%。
二、《实施方案》三大任务之一是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装备
《实施方案》瞄准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装备问题,确定了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3个方面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重点,其中,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装备是重要任务之一。

先进电网装备是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一项重要领域。

先进电网装备的三个部分又是:

1)特高压输变电的主要任务和包括的设备:

a)特高压交流输电装备技术攻关含以下内容:

b)±800-11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技术攻关含以下内容:

2)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主要任务和包括的设备

其中,柔性输变电设备和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的技术攻关包括以下内容:

智能配电网成套设备和用户端智能化成套装备技术攻关包括:

还有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高温超导材料以及能源互联网核心装备的技术攻关包括:

除上以外,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攻关及设备有:
技术攻关包括: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综合监控、运维、预测及分析评估系统:研发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光伏智能运维平台、光伏发电分析评估系统、光伏发电智能控制系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风力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掌握智能诊断、功率预测、分析评估与控制调度技术,突破能源互联网框架下的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与能源互联网信息交互与控制,开发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效能云分析系统、故障云诊断系统、基于驾驶舱模式的综合展示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运维。
试验示范:依托《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电力十三五规划》,确定示范工程推动关键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大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研究、云计算和互联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监控、运维、预测及分析评估领域的应用。
应用推广:鼓励后续项目采用自主研制设备。
三、八项保障措施




对于完成试验示范的重大能源装备,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出台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推荐目录,鼓励其推广应用。适时调整或取消相应整机、成套设备、部件和材料的进口免税政策。完善技术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检验,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研究制定重大能源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质量通报制度,组织能源企业、行业协会定期调研和发布能源装备质量情况,通报质量问题突出、引发重大生产事故的设备及制造企业。引导和督促制造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原标题:国家能源局刘亚芳对《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