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媒体一直在关注青海湖裸鲤保护中心,那里有400余条未进入过自然河道的湟鱼将被安置信标,记录其洄游路径和到达区域,监测其回到自然河道中是否还有洄游本性。新闻上说,给青海湖湟鱼安信标是亚洲首次。其实,中华鲟早就享受这个待遇了。自从长江上修了几个大水电站,很多鱼类的生活确实被改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报道 > 正文

【深度】水电工程与生态平衡真的能双赢吗?看看中华鲟过得怎么样

2016-06-13 08:43 来源:能见派 作者: 刘丽丽

最近几天,媒体一直在关注青海湖裸鲤保护中心,那里有400余条未进入过自然河道的湟鱼将被安置信标,记录其洄游路径和到达区域,监测其回到自然河道中是否还有洄游本性。

新闻上说,给青海湖湟鱼安信标是亚洲首次。其实,中华鲟早就享受这个待遇了。

自从长江上修了几个大水电站,很多鱼类的生活确实被改变了。尤其是像中华鲟这样的洄游类品种。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

任何能源的开发利用,都多多少少对自然环境有其不利的一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是不断向自然索取能量的过程,关键是不能为所欲为挥霍无度,以及尽可能的回报反哺自然。(文/新浪财经首席能源记者 刘丽丽)

【放流也是一件有科技含量的事】:

2016年4月24日,由三峡集团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搞了一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020尾大规格中华鲟放归长江,放流种群年龄梯队为历年来之最。

此次放流的中华鲟分为2009、2011、2012、2013、2014五个年份繁殖的鱼种,放流种群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再一次创造长江中华鲟放流史记录。

人工种群梯队为历年之最,放流鱼种遗传多样性显著。

在放流鱼群的追踪监测方面,今年三峡集团在宜昌、武汉、九江、南京等长江中下游9个地区布设了17个监测点,为历年来最多。

在放流鱼群的追踪监测方面,除了沿用以往的体外T型标记、PIT标记和体内植入声呐标记外,今年放流的部分中华鲟子二代还率先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

此项技术是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有机结合。

通过沿城站点实时监测的方式,形成有效的中华鲟放流洄游追踪网络,全方位监测放流鱼群。

卫星标记悬挂于中华鲟体表,分别设置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脱落。

标记脱落后自动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

此项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意味着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陈磊:

“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确保了中华鲟在不依赖野生资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物种繁衍”。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

“放流结束以后,我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时间),对放流中华鲟从宜昌到入海口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采集洄游的信息”。

从此江海寄余生

【一条鱼从湖北游到上海需要多久?】

宜昌出发以后,中华鲟宝宝们基本上就开始了一场千里长江游泳竞速赛。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689夺得第一站冠军】第一尾到达宜都监测点的是尾号为689的中华鲟,2016年4月24日13点48分到达,2011年出生的鲟宝宝 体重6.9kg 体长112cm。

截止2016-04-25下午5点整,猇亭监测站监测到放流中华鲟51尾,最早一条抵达时间为04-24 14:17:54。猇亭监测站距放流点18.68公里。

【688第二站胜出】第一尾到达荆州监测点的是尾号为688的中华鲟 ,2016年4月25日21点11分到达,2011年出生的鲟宝宝,体重7.5kg,体长117cm。

【708岁数虽小游得快】4月26日23:57分,代号为708的鲟鱼宝宝游抵岳阳监测站站点,该鲟宝宝生于2012年,身长92cm,体重5.25千克。没想到上一任鲟宝冠军被一尾4岁小鲟赶超。岳阳监测站距离放流点280.39km。

【680洪湖站第一名】4月28日18:57,代号为680的鲟鱼宝宝以第一名的成绩赶超群鱼,率先游抵洪湖监测站站点。该鲟宝宝生于2011年,身长91cm,体重5.8千克。洪湖监测站距离放流点468.27km。

【714大块头有大力量】4月29日09:25,代号为714的鲟宝率先游抵武汉监测站点。该鲟宝生于2014年,身长120cm,体重6.2千克,在鲟宝里算是大个头了。武汉监测站距离放流点621.78km。

此时,距680号鲟宝在153公里之遥的上一站洪湖夺冠仅过了14个小时。

别看714号鲟宝比上站冠军680号小三岁,可它身材比680号大一圈(个体正常差异),夺得冠军也是实力体现。(鲟宝OS:平时多吃饭,耐力恒久远!)

【708荣升双冠王】4月29日14:54,代号为708的鲟宝率先游抵鄂州监测站点。该鲟宝生于2012年,身长102cm,体重5.25千克。这次的冠军也是之前岳阳站点的小鲟哦!看来已经两次夺得桂冠,潜力无限!鄂州监测站点距离放流点713.45km。

【696胖子也能跑得快】5月1日16:11,第一尾率先游抵九江站点的鲟宝诞生啦!代号为696的鲟宝,生于2012年,身长132cm,体重10.75公斤,是这次放流鱼中的大体格哦!九江监测站点距离放流点926.72km。小鲟们,离大海的距离越来越近。

【201属于黑马】5月2日21:39,代号为201的鲟宝一路勇往直前,率先游抵安庆站点。此站点的冠军鲟宝生于2011年,身长101cm,体重4.4公斤。安庆监测站点距离放流点1021.94km。

【708实现三冠王,绝对优良基因】5月2日05:08,代号为708的鲟宝率先游抵铜陵监测站点。该鲟宝生于2012年,身长102cm,体重5.2公斤。铜陵监测站距离放流点1110.43km。

5月5日,最快的一条中华鲟通过江阴监测站。其余的中华鲟,散布在放流点下游各江段“回家的路上”。

江阴监测站是中华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自动监测点,距离放流点1600余公里,距离长江入海口180余公里。

这批“急先锋”,距离回归大海仅“一步之遥”。

(放流中华鲟到达距离江阴监测站130余公里的崇明岛水域后,将在那里的咸淡水适应区域待上1至2个月,以调节体内渗透压适应海水盐度。)

【另类:这只属于迷途羔羊么?】5月9日,城陵矶港监测点检测到一条中华鲟进入洞庭湖。

中华鲟: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存在已有1.4亿年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们多数时间生活在大海中。

到了繁殖的年龄,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长江口,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最远到达金沙江下游产卵,而幼鱼会重新回到大海长大。

中华鲟放流回归大海的过程,可以称为“降海洄游”。

【关于放流的神问答】:

——轰轰烈烈搞放流仪式是不是一种作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护鲟志愿者老猫:

弱弱地发表一下生科本科生的见解:我认为公开放流活动的意义在于,在不影响生存率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市民亲身接触保护动物,有利于唤起对这个物种甚至其它物种的保护意识。

这也是野生动物保护中“旗舰种”的意义。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

类似中华鲟物种保护活动确需公开化,仪式化以唤起公众尽可能关注。唯其关注才可能重视,进而去了解,去参与,去呼吁,去引领。

做好中华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一靠政府政策法规,二靠院所科研和技术,三靠企业资金支持,而媒体和公众关注参与的面和度是上诉措施的强大推动力量。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

搬运环节对中华鲟确会带来一些应激反应和可能的机械损伤,所以每年放流鱼都是挑选体质最好的鱼,承受放流过程中的转运搬动没有什么问题。

同时为预防可能的物理损伤,在水车里及暂养池中还添加了抗生素。

——放流搞得声势浩大,会不会有不法分子在下游撒网等鱼呀?

中华鲟研究所综合部副主任何燕强:

这个不会的。每年的4-6月是长江下游的禁渔期,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放流,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的。

(注:长江禁渔期制度,是保护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措施。

农业部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2015年年底进行了调整:目前禁渔范围覆盖了长江主要干支流和重要湖泊。

具体禁渔期为,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

因养殖生产或科研调查需要采捕长江天然渔业资源的,须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农业部制定的专项捕捞管理规定批准。)

而且,几年来通过宣传,动员起了沿江社会各界的力量,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以前确实也有过中华鲟被误捕,或受伤的案例,有些鱼被船或网具伤到,这几年基本上很少了。

前几天就有群众发现一条搁浅的鱼,怀疑是中华鲟,几百公里运到研究所来。虽然后来证明不是中华鲟,但我们也很感动。

(欲知详情,戳右边链接地址:“水中熊猫”搁浅汉江沙洋段 小伙驱车800里送其回“乡” http://www.jmnews.cn/news/2016/06/217668.shtml)

ps,还要补充一个信息,虽然这两年葛洲坝下宜昌江断没监测到中华鲟产卵,但是去年在上海长江河口发现了当年的野生中华鲟幼鱼,这印证了野生中华鲟产卵还未停止,只是没在宜昌段产,可能开辟了新产卵场。专家们正在研究找寻他们的新产卵场。

(感慨一句:亿万年沧海桑田,每一种活到现在的物种,都是进化史上伟大的胜利者。我等对生命应永远心存敬畏。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生命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还得说几句,吃货们,注意了】:

1、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市场上不可能有中华鲟,偷捕中华鲟是犯法的。

2、按照法律规定,中华鲟是禁止买卖的。

3、鲟鱼有十几种,有的外形与中华鲟比较相似,因此市场上叫卖的很可能是杂交鲟。

4、餐馆说的“中华鲟”,可能只是商家招揽顾客的噱头,不要听信商家忽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