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2015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这是2015年发改委核准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3月27日,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蒙西-天津南工程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4省(自治区、直辖市),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项目 > 正文

【电力纵横】7大在建特高压工程12月最新动态

2016-04-12 08:35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 

一、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2015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这是2015年发改委核准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

3月27日,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蒙西-天津南工程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4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4座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全线双回路架设,全长2×608公里。

工程对于促进蒙西与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华北地区电网承载能力,满足京津冀地区用电需求,支撑国家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目标实现,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新动态:

蒙西—天津南等4项特高压工程入列2015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

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传来消息,2015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30项,投资总规模7686.52亿元。其中,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等4项特高压工程入列,另有3项特高压配套煤电项目入列。

2015年国家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30项,能源领域,包括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同时包括新疆准东煤电基地准东至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煤电项目、宁夏宁东煤电基地宁东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煤电项目、内蒙古锡盟煤电基地锡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配套煤电项目;还包括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新疆百里风区风电基地等电源项目。

二、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5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建设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5月12日,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完工。

榆横—潍坊工程途经陕西、山西、河北省、山东4省,新建晋中、石家庄、潍坊3座变电站和榆横开关站,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扩建济南变电站出线间隔,全线双回路架设,全长2×1048.5公里。

工程是迄今为止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助于推进陕北和晋中能源基地开发,满足京津冀鲁地区电力负荷增长需要,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最新动态:

1、榆潍特高压17标段开始组塔

12月2日,由河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的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17标段首基组塔试点仪式在9S028号塔位成功举行。

17标段位于邢台市新河县、衡水市冀州市和枣强县境内,双回路线路长2×48.137千米,新建同塔双回路钢管塔96基,其中直线塔77基、耐张塔19基。

2、榆潍特高压工程黄河大跨越段开工

12月21日,山东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人员进驻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黄河大跨越黄河南岸滨州段工地,标志着该工程黄河大跨越工程进入建设阶段。

黄河大跨越段起点位于黄河北岸济南市济阳县肖家村西,终点位于黄河南岸滨州市邹平县梯子坝国家水利风景区东约400米处。经过不懈努力,滨州供电公司与邹平黄河河务局于12月9日签署了《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占用黄河防洪工程补偿协议书》,标志着黄河大跨越滨州侧手续全部办理完毕,为黄河大跨越工程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据了解,济南侧的相关手续也于日前全部办理完毕。

3、榆潍特高压24标创新基础施工

12月21日,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24标段线路完成了双回路铁塔65基基础的浇筑。

65基基础中挖孔基础开挖深度均在10米以上,其中还有5基基础深度超过15米。在进行S88灌注桩基础钻孔时,项目部发现基础下层是坚硬的岩石,普通的钻机无法应对这种地层结构。为此,项目部开展技术攻关,终于找到一种冲击型钻机可以在岩石地层的灌注桩施工中使用。

三、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5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文核准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6月3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5省(市),送电距离长达2386公里,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是首个服务风电等新能源送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首条直接为湖南供电的特高压线路。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从甘肃向湖南送电400亿千瓦时,可减少燃煤运输1800万吨,减排烟尘1.5万吨、二氧化碳2960万吨,对解决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促进节能减排等将发挥关键作用。

最新动态

1、湖南电科院中标酒泉—湖南工程项目

11月30日,从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获悉,湖南电力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中标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服务“受端湘潭站特殊试验及交流站系统调试”工程项目,这是该院首次承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试。

酒泉—湖南工程是迄今为止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重点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送出的跨区输电通道,工程将全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

2、酒湖线甘5标段基础工程结束

12月16日,由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5标段2872号基础浇筑工作圆满结束,标志着本标段基础工程浇筑工作全部完成,成为全线18个标段第一家完成基础浇筑任务的施工单位。

该项目部建设地点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内,线路长度为113.977千米,新建铁塔基础203基。线路途经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通渭县,沿线地形以山地、高山、峻岭为主,沿线海拔为1700~2300米,地质条件差、地形恶劣、运输距离远,工程开工之初举步维艰。

四、山西晋北-江苏南京±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5年6月10日,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800千伏晋北——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6月29日,山西晋北-江苏南京±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晋北-江苏工程”)宣布开工,计划于2017年完工。

晋北—江苏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6省,送电距离1112公里,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

工程建设对于促进山西新能源与煤电集约化规模发展,缓解江苏、华东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加快资源。

五、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2014年4月,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4年11月4日开工,计划于2016年完工。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安徽、江苏、上海3省(市),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扩建淮南、沪西两座变电站,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80公里。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即将进入验收阶段。工程建成后不仅可增强长三角地区电网互联互通的能力,还可满足江苏、上海地区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并可改善当地空气质量。

最新动态:

1、淮上特高压工程2标段全线贯通

12月8日,在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境内的G136号塔牵引场内,随着最后8根钢芯铝绞线顺利牵引到位,由北京电力工程公司承建的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第2标段全线贯通。

2标段线路全长36.3千米,共计新建铁塔66基,相继跨越多条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跨越高速公路1次、京沪电气化铁路1次,并在G132~G136号耐张段相邻档内连续跨越京沪高铁和双回500千伏线路。为保证工程安全和进度,项目部修改细化施工方案,还为此段放线施工调入全套10台牵张设备。

2、淮上特高压工程13标段完成导线展放

12月13日,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牵引到塔位,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13标段导线展放全部完成。

13标段线路全长37.287千米,新建铁塔72基。在放线过程中,项目部勘查优选张牵场地,将原计划的7个放线段优化压缩成4个,克服了村庄密集区跨越物多、塔位场地位于稻田内、材料设备运输不便等诸多困难,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该标段线路跨越220千伏电力线3次、110千伏电力线1次、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27次、通信线75次;跨越高速公路1次、省道3次、一般公路及乡镇道路86次;跨越通航河流6次。全标段线路与500千伏带电线路并行,最小距离仅为18米。

六、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2014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1643号文件正式批复了该项工程;

2014年11月4日,山东省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工程—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交流工程正式开工,计划于2016年完工。

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4省(区、市),新建锡盟、北京东、济南3座变电站和承德串补站,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30公里。

工程对于满足京津冀鲁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内蒙古锡盟能源基地开发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用电形势日趋紧张急需省外来电支援的山东作用更为明显。

最新动态:

1、锡盟—山东特高压线路工程17标段竣工

12月20日,由河北省送变电公司负责施工的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17标段主体竣工,标志着河北省内首条特高压工程成功落地。

河北省送变电公司历经15个月的艰苦施工历程,成功浇筑基础和组立铁塔235基,其中最高的铁塔高达130米,最重铁塔重达424吨;架设线路2×61.35千米,途经沧州市黄骅市、盐山县、孟村县、海兴县,跨越各铁路、电力线路、高速、河流等90余次。

七、灵州—绍兴±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

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2014年11月4日开工,计划于2016年完工。

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工程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新建宁东、绍兴2座换流站,环流容量1600万千瓦,线路全长1720公里。

工程的建设将促进宁夏宁东地区煤电资源开发,满足华东浙江地区的电力需求,对于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新动态:

1、灵绍特高压枞阳段全线贯通

11月30日下午,在安徽省枞阳县境内的其林、义津镇,施工人员完成N2922号~N2941号塔最后一档导线的展放,标志着灵绍特高压工程枞阳段全线贯通。

2、特高压灵州换流站完成目前最长的750千伏GIS安装

12月3日,随着最后一节分支母线的对接完成,目前世界上最长的750千伏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设备在宁夏灵州换流站安装完成。

灵州换流站的750千伏GIS设备全长743米,共计36个间隔。本期共安装GIS设备33个间隔,主母线长度约4100米,分支母线约3300米,充气量约292吨,设备总重3500吨,采用3/2接线和“一”字型布局,减少占地面积。为适应西北地区的寒冷和风沙天气,断路器机构首次采用双层门密封结构并加装一主一备的伴热带。在安装过程中为实现无尘化控制,首次采用移动式装配厂房,取代了原来的简易防尘棚,实现了现场设备的无尘化装配。

3、±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开始预验收

12月14日,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启动了±800千伏灵州换流站预验收工作,标志着宁夏首个特高压工程送端站建设施工已完成大半,并提早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自灵州换流站2014年11月4日开工以来,国网宁夏电力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里程碑计划,全力以赴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在各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下,该站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综合楼、主辅控楼都已封顶,一次备品库及所有继电器室已建成,750千伏GIS设备区、交流滤波器场设备区、直流场设备区、330千伏GIS设备区均交付安装。750千伏、330千伏GIS组合电气主设备及主母线已安装完成,滤波器、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全部就位,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接线及调试工作。

4、灵绍特高压工程宣城段线路贯通

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相导线展放完成,安徽宣城境内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线路全部贯通。

灵绍特高压工程在宣城市境内路径约128.3千米,新建铁塔242基,途经泾县、旌德、宁国等县(市),于2014年9月在安徽省率先开工。

5、灵绍特高压工程皖7标段架通

12月18日,经过4个多月放线作业,江西送变电公司承建的灵绍—绍兴±8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皖7标段全线顺利架通,主体施工任务基本完成。

灵绍特高压工程皖7标段,位于安徽宁国市,线路全长约51.4千米,组塔96基,2014年11月正式开工,沿线地形主要为山地、高山。

八、±800千伏锡盟—江苏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0月30日,发改委正式核准建设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该工程首次将±800千伏直流输电容量由800万千瓦提升到1000万千瓦,将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效率,节约宝贵的土地和走廊资源,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受端换流站采用分层接入500/1000千伏交流电网,依托特高压交流电网网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创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工程,对于特高压电网发展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

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继“四交两直”工程(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宁东—浙江、晋北—南京特高压直流)核准开工后,第7个核准的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特高压重点输电通道,也是继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酒泉—湖南、晋北—南京特高压直流工程后,今年国家电网公司获得核准的第5项特高压工程。

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江苏5省(市、区),新建锡盟、泰州2座±800千伏换流站,新增换流容量2000万千伏安;新建锡盟—泰州±800千伏直流线路1620公里,工程动态投资254亿元。

最新动态:

1、锡泰特高压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

12月16日,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包12标段工程开工暨基础施工首基试点,在江苏宿迁沭阳县举行。

该工程输电能力创纪录地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后将是世界首条千万千瓦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首次采用分层接入、交直流深度融合等世界首创技术。

工程于2015年12月全面开工,计划在2017年8月双极高端启动投运。工程起于内蒙古锡盟换流站,止于江苏省泰州市泰州换流站,途经内蒙、河北、天津、山东、江苏4省1直辖市。工程新建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两座±800千伏换流站,新建±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约1619.7千米,其中,包12标段长254.1千米,途经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泰州,由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管理。

九、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鄂渝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初步设计启动

12月17~1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召开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鄂渝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设计启动会,明确设计工作的组织方式,部署设计工作安排、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统一思想,全面启动工程成套和初步设计,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建设准备阶段。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将有效解决东北电网“窝电”问题,促进东北地区清洁能源健康发展,对保障华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起到重要作用。鄂渝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采用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实现鄂渝断面异步联网,有利于解决四川水电外送“强直弱交”问题。

扎鲁特—青州工程起于内蒙古扎鲁特旗,经内蒙古、河北、山东,止于山东青州市,线路全长约1200公里,是公司第三个输送容量提升到1000万千瓦、受端分层接入的工程。鄂渝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立足于构建覆盖四川、重庆、西藏负荷中心和水电基地的西南送端同步电网,总输送功率达到50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柔性直流工程中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两项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启动工程建设。

其他工程

1、山东500千伏巨峰智能变竣工投运

12月4日,山东500千伏巨峰智能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竣工投运。

该站本期安装1台100万千伏安变压器,新建500千伏出线2回、220千伏出线10回。巨峰变是山东500千伏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照电网的枢纽变电站,投运后可保障日照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2、江西500千伏锦江智能变投运

12月2日,由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负责运维的500千伏锦江智能变电站投运送电。

500千伏锦江变位于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杨林村,占地面积134.05亩,是宜春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于2014年12月1日由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开始承建。本期按智能变电站设计,新建主变规模为1×75万千伏安,远期3×75万千伏安,本期新建500千伏线路2回、220千伏线路6回。

该站是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的智能变电站。投运后,可提高宜春万载、上高、高安、铜鼓等县的供电可靠性,减轻220千伏梦祥线的供电压力,优化江西电网结构。

3、青海330千伏绿梁山变投运

12月1日,青海330千伏绿梁山变电站完成验收及消缺工作,具备带电运行条件。

该站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海拔约3200米,地质条件多为变质岩,加之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大、紫外线强,为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该站由青海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2014年10月开始动土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土建部分施工,随着设备的陆续进场,今年4月开始进行电气设备安装。配电装置主设备采用户外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为进一步提高GIS安装质量,施工现场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对GIS安装关键点数据进行了全方位记录。

330千伏绿梁山变电站的投运,为敦格铁路满负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可进一步优化青海省电网结构,改善电能质量,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4、江西500千伏赣州变扩建工程投运

12月18日,江西500千伏赣州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投产,进一步加强了赣州500千伏网架结构,赣州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由290万千瓦提高至340万千瓦。

500千伏赣州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是江西省今年电力迎峰度冬的重点项目,也是保障赣州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可靠供电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于201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投运后赣州电网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数量达到5台,总容量增加至375万千伏安,大幅提高了赣州主网受电能力,将有力保障迎峰度冬电力安全供应,满足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

5、江苏宿迁220千伏洋河东智能变投运

12月18日,江苏宿迁220千伏洋河东智能变电站建成竣工投运。

220千伏洋河东变电站位于宿迁市洋河新区六里村胡庙三组,总建筑面积857.57平方米。本期新建1台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220千伏出线6回、110千伏出线6回。建设1台容量为400千伏安站用变和1台容量为1100千伏安接地变加消弧线圈成套装置。该站投运后,进一步完善了宿迁电网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品质,为宿迁迎峰度冬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同时满足了宿迁洋河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6、辽宁500千伏利州智能变电站投运

12月25日,随着500千伏利州变电站1号主变五次全电压冲击合闸良好,主变定相及保护测相位均正确,冲击良好,辽宁辽西地区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投入系统运行。

500千伏利州变电站位于喀左县坤都乡张家窑村,本期安装2台100万千伏安主变,土建工程于2014年4月10日开工建设。智能变电站有别于传统变电站,其中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

7、安徽500千伏广德智能变电站投运

12月20日,随着500千伏广德变电站2号主变一次性成功投运,该站提前2个月竣工投产。

广德变电站是皖电东送工程的“东出口”,是安徽至浙江电网的省际关口,也是安徽省第4座、宣城市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该站于2014年9月28日开工,历时18个月建设,较原计划2016年2月提前两个月竣工。该站建成后,宣城市成为拥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的地市,宣城电网迈入以500千伏为主网架的新时代。

延伸阅读:

【电力纵横】7大在建特高压工程11月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