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赣州未来五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赣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大型火电项目 新建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文)

2016-03-31 10:39 来源:赣南日报 

本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赣州未来五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压力,切实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显著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大力推进《若干意见》实施,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实现,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蓄积了强大后劲。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1973.87亿元,五年接近翻番,人均生产总值达23148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892.21亿元,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353.32亿元和245.51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新兴产业长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400亿元,占工业比重达13%。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88家,稀土钨、家具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3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6个,新增龙南、瑞金国家级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由1个增加到4个,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达8个。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获批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 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四桥九路”等重大城建项目顺利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南康撤市设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4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51%,年均提高1.59个百分点。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饮水安全、公路建设、电网改造稳步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昌赣客专开工,高铁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赣韶铁路、赣瑞龙铁路建成通车,开通赣州到厦门动车,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7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16公里,新增473公里,建设改造国省道235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通国道。黄金机场开辟国内航线13条,与国内直辖市及热点城市通航实现无缝对接,旅客吞吐量突破90万人次。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12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达340万千瓦,实现五年翻番。赣州500千伏供电网架电网实现“三足鼎立”,220千伏输变电站实现县县覆盖,所有县城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天然气管网、成品油管道工程加快建设。章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赣州城市防洪工程等水利设施加快推进。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先行先试取得重大突破,组建全省首家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生态和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以上,森林质量持续提升。新增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11个、森林公园4个。节能减排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县县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0%和60%。开展29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1.2平方公里,综合治理稀土矿山面积11400亩。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35项国家层面的试点示范事项加快推进,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简政放权力度前所未有,精简行政权力1464项。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管理、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省直管县(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创新试验田加快打造。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全国内陆首个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和定南公路口岸作业区建成运营,新型内陆口岸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与港澳台经贸合作交流日趋紧密,央企入赣、民企入赣、外企入赣成果丰硕,引进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引进来”与“走出去”成效明显。国际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达179个,外贸企业由700余家增加到2000余家,出口商品由以“一矿独大”、加工贸易为主转为13大类商品出口“遍地开花”。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001元、7786元,五年接近翻番。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解决规划内278.38万和规划外18.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道路12800公里,新建改造桥梁535座,完成农村低电压治理53.99万户,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8.96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6.19万户,突出民生问题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速发展,部省共建赣州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01万平方米,消除校舍危房211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校2218所,建成乡镇及城区公办幼儿园322所,千人病床数达3.78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6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五年减少扶贫对象145.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0.6个百分点。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成效显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明显。政风行风全面好转,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法治赣州建设全面展开。

第二节 “十三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增长的爬坡换挡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巩固提升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突破期、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升级期。在这一发展阶段,既面临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同步发力,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启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两端发力,稳步实施五大政策支柱,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能量。全省“一核两带一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产业升级、开放升级、创新升级和区域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加紧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政策潜能将完全释放,《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纵深推进。更为重要的是,“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等系列发展战略全面铺开,全市加快发展氛围浓厚,党员干部干劲十足,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振兴、奔小康愿望强烈,为我市扬优成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跨越,创造了新机遇,开拓了新空间,增添了新动力。

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存在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潜在风险还在累积,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约束条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越来越大。我市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布局不优、动力不强、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能源仍然是短板。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小城镇功能欠缺,城乡差距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面临小康提速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改革发展任务仍然较重,市场机制不活,行政效能不高,发展环境不优。法治赣州建设任重道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重点突破。

全市上下务必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诸多变化,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顺应发展大势,尊重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紧紧抓住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拓振兴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深入实施《若干意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内外兼修上下功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坚持开放合作。大力实施北上南下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抢占先机,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厦漳泉、港澳台等地区对接合作,打造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红利,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牢牢把握赣州基本市情和发展特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生态。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培育绿色文化,健全绿色制度,切实把赣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法治赣州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壮大、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总量明显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成为全省最具潜力、支撑全省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达34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9700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力进一步提升。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产比调整为8:50:42,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工业实现“三年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即将迈入创新型地区行列。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先行突破。先行先试成效显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改革创新试验田和先行区地位突出。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面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主动融入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建设新型内陆口岸,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乡居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蔚然成风。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脱贫攻坚任务三年完成,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生态优势充分彰显。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基本建成。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万元GDP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染污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城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85%。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管理机制日益完善,社会更加包容和谐,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第二章 全力主攻工业

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聚集化、品牌化,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

第一节 实施工业“强脊”工程

立足现有产业优势,不断拉长产业链,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规模化生产,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以家具为主的现代轻纺等千亿元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氟盐化工等百亿元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建成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基地。

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章贡区为主平台,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加快建设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生产。发展新能源短途特种功能电动专用车、国民电动车及铜铝薄膜、铝合金压铸配件等产品。建设南方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功率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材料及零配件产品检验中心,加强研发创新,做大做强稀土永磁驱动电机、先进锂离子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BMS)、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产品,研发生产正、负极材料,隔膜纸、电机非晶合金等配套产品。引导企业合理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及回收利用工作,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2020年,建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规模3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

做强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和相关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建设中国赣州“稀金谷”。推进稀土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风力发电、无人机伺服系统电机、轨道交通、绿色家电、新一代电子产品用电机等新兴应用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产业配套,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技术水平一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以赣州经开区为主平台,支持钨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开发高、精、尖及替代进口的合金材料、涂层刀片、刀钻具等产品,推动钨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生产基地。

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章贡区、龙南、信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建设,以整机制造为重点,积极发展数字视听和移动通讯终端、新型显示、绿色电子机电等产品,着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积极向高端延伸。瞄准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北斗产业等,加快产品研发和制造,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企业。

提档升级家具产业。以南康家具产业基地为主平台,走规模化、品牌化、工艺化发展之路,鼓励龙头企业并购重组,形成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格局。加快南康家具研发中心、检验中心等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家具产业向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和个性化定制转型,由实木家具向实木和板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油漆化工、五金配件、木工机械、包装印刷、床上用品、灯饰等配套产业。加快建设家具专业市场、家具会展中心等,积极创建全国实木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充分发挥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的作用,完善金融、电商、物流、研发和检测等综合配套服务平台,延伸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办好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打造南方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和出口基地。

培植生物制药产业。依托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发挥青峰药业、海欣药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培植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保健品、药用辅料等产业,打造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基地。

第二节 推动工业聚集发展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重点,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打造一批辐射带动明显、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动力强劲、服务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实施园区提升工程。加快园区道路、集中供热和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市场、金融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支撑体系。重点推进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龙南和瑞金经开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推进章贡区、信丰等15个省级工业园区和经开区扩区调区。加快清理园区闲置用地,提升工业园区投入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提升节约集约化水平。实施智能化示范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建设智能化、生态化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开展园区服务公司试点,推动园区实现决策一元化、管理机构扁平化、服务机构企业化,最大限度赋予园区相应管理权限。

推进特色集群发展。科学规划各类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推动特色集聚区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有序发展。做实做优电子元器件、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氟盐化工、矿山机械等特色产业基地,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双百”工程,通过招大引强、并购重组、嫁接改造、上市裂变等方式,培育百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百户以上的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培育中国南方稀土集团、青峰药业等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航母”,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集团。

第三节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等一批关键智能技术,围绕新能源汽车、有色、机械等领域,实现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感知系统、3D打印设备等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积极开发一批高精密、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机械、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智能化改造,引进境外高端装备,积极推广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进程。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

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计划。在机器人、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方面开展示范建设,推进重点行业“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行业关联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实现生产管理各环节互联互通。推进服务型制造,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推动企业生产模式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从提供设备向提供咨询设计、项目承接、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鼓励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建材等行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

第四节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标准,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或省地方标准。加大对企业制标的扶持力度,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检测与评定中心和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质量奖、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著、知)名商标、老字号、知名商号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品牌保护,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成长的社会氛围,提升企业品牌营运能力,树立“赣州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专栏1

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南方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推动纯电动乘用车、专用车和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动力电池、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以整车带配套、以制造带服务,联动物流、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等相关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构建研发、制造、贸易、物流、金融、文化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稀金谷”建设:以赣州高新区为主承载体,以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为目标,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建设相结合,导入高

新技术推动稀土、钨及其它稀有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新技术集聚基地、创新工场和信息金融中心。

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挥中重稀土资源优势,依托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稀有稀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稀土高科技产业园等平台,瞄准汝铁硼磁材、发光材料、稀土陶瓷材料领域,大力发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推动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依托赣州经开区、崇义产业园、大余工业园等平台,鼓励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章源钨业等龙头企业,开发和生产多种晶型、超高纯、细晶仲钨酸铵,纳米级、超细粒和超粗级钨粉和碳化钨粉,异型钨材,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巩固全国钨矿及钨冶炼产品最大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地位,建设国际知名的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章贡区新型电子材料基地、龙南绿色照明产业基地、信丰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赣州经开区北斗产业园等为主平台,生产电子信息机电、绿色照明、数字视听和移动通讯终端等产品,并向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新材料领域延伸。

家具产业:加快建设南康家具研发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进纳米水性漆技术,建设喷涂中心、烘干中心等,推进家具产业向品牌化转型,打造南方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基地。

轻纺产业:以于都工业园、宁都工业园为主平台,引进品牌服装、纺织品生产等企业,建设纺织服装原辅材料专业市场、鞋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打造国际化综合型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以章贡、南康经开区为主平台,打造造纸及纸制品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高端人才引进与技术研发,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精密减速器、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及滚珠精密丝杠、中汽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北斗产业园等项目,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生物制药产业:以章贡经开区、赣州经开区和于都医药健康产业园为主平台,发挥青峰药业、海欣药业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培植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保健品、药用辅料等产业,打造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基地。

食品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实施脐橙、油茶、白莲、茶叶、南酸枣、刺葡萄、板鸭等系列生态食品加工项目,打造国内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建材产业:建设以瑞金和会昌、于都和兴国,信丰为中心的三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扶持上犹玻纤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扶持南康区建筑涂料、装饰材料生产企业,打造超百亿产业集群。

铜铝锡有色金属产业:实施高精铜及铜钯银导线、高精铜板带、铝合金压铸件等项目,重点建设赣州铜材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瑞金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会昌锡制品产业集聚区。

氟盐化工产业:重点建设会昌、全南氟盐化工产业基地,鼓励支持中间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材料发展,引领赣州经开区、瑞金、兴国、宁都等地氟盐化工产业发展,把赣州建成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氟盐化工生产基地。

第三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围绕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面落实“六个精准”①要求,加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推进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两年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任务,确保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

第一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帮扶

大力发展产业脱贫。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业、蔬菜、油茶等主导产业,生猪、牛羊、家禽、水产、茶叶、白莲、烟叶、刺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发展。积极向扶贫对象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支持,引导和帮助其选准发展产业。强化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体系,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贫困村建立“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扶贫股权投资等新方式。

加快易地搬迁脱贫。整合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避灾搬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对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人口,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引导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把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作为建设重点,优先在建设用地指标、进点道路、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落实搬迁移民户后续扶持政策和权益保障政策。

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继续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提高收入水平。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减轻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寄宿等经济负担。落实国家济困助学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帮扶资助贫困学生。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兜底。全面实行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构筑新农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城乡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坚决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把扶贫开发与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鼓励群众创业、提升产业集聚区等发展载体支撑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更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到城镇落户,实现稳定脱贫。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自主创业和新型农民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加大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和金融扶贫。全力推进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支持贫困村以旅游资源、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在贫困村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整合贫困地区优势产品,有效对接市场。推进分布式光伏扶贫,支持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直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推进金融扶贫,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信贷通、油茶贷,解决扶贫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扶贫信贷业务。研究探索“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以及“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挥保险机制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坚持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帮助贫困地区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加快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推进农村住户通车公路建设,实现住户较为集聚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性能和用电质量。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切实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防洪设施建设,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推进信息通信和邮政网络建设,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等服务设施,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第三节 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继续实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积极争取央企、大型民企结对帮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扶贫公益基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充分利用精准扶贫“APP”手机平台和市精准扶贫网,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

专栏2

产业脱贫工程: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业、蔬菜、油茶等主导产业,生猪、牛羊、家禽、水产、茶叶、白莲、烟叶、刺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扶持解决30.56万人脱贫。

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大力推进异地搬迁项目,支持新建住房及配套设施,帮助解决后续生计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15万人搬迁任务。

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

发展教育脱贫工程: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

社会保障政策性兜底脱贫工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扶持解决44.5万人脱贫。

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金蓝领工程”、“订单”培训等,探索推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扶持解决15万人脱贫。

旅游扶贫工程: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项目,建成百个重点旅游扶贫镇、千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

金融扶贫工程: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对扶贫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服务。

电商扶贫工程:培育农村电商环境,实施农村电商项目。

光伏扶贫工程:推进分布式光伏扶贫,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第四章 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经济布局、国土开发和城镇化发展,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区域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统筹区域协调,构建“一核两区”②生产力布局。

增强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依托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为主的中心城区,以赣州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有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家具、高端装备与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集聚板块,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强化与海西经济区对接,建设赣闽(台)对接合作新区、赣闽合作飞地港。规划试验区核心区,强化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区分等直接对接,将其打造成深圳前海辐射区,并在辐射区内布局“二带、二园、五区”③。推动瑞(金)兴(国)于(都)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尽早实现三地快速互联互通。开展人才、土地、扩权强县等政策先行先试,把试验区建成体制机制创新孵化中心。

加快推进“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以龙南经开区、全南工业园、定南工业园为载体,强化与珠三角对接,加快发展稀土钨深加工、电子信息、氟新材料等产业,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赣粤(港)对接合作新区。

“一核两区”既相互独立,又协作对接,以中心城区为龙头总牵引,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紧紧抓住航空口岸和高铁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规划布局建设临空经济区及高铁经济带,推动区域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集聚力增强。

第二节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的总体要求,严格主体功能空间管制措施,推动形成以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格局和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提升重点开发区集聚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能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有序扩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优化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农产品主产区的优势产品供给能力,以赣南丘陵盆地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保障农业发展空间和生态空间。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以三江源头和南岭、武夷、雩山山脉核心区域为重点,加速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实现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切实加大禁止开发区的保护力度。

加强空间管控和综合整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国民经济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④。以县为单元,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落实空间用途管制,统筹推进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促进重点开发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修复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加强禁止开发区监管。

健全制度和政策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加快完善引导和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税、产业、投资、环保、土地等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要求进行配置,逐步完善国土空间科学开发的利益导向机制。

第三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融合、协同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增落户城镇人口80万左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入县城或建制镇工作生活。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双挂钩”机制,建立以人口分布为主要依据的公共资源调配机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增强城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依法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和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实现农民带着福利进城。

加快赣州都市区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赣州都市区承载能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动发展崇义、大余、信丰、于都和兴国,形成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完成赣县撤县设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赣县、上犹县同城化进程,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大格局。加快章江新区繁荣发展,高标准推进蓉江新城、高铁新区建设,协同推进西城区、水东组团、水西组团、沙河组团、沙石组团、东山新区建设,到2020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达210万。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构建以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为主体的立体框架性路网,建成赣州西站与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运站等其他交通节点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和综合防护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环卫、公共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充电桩、加气站、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优化城市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大力推进河套老城区改造提升,畅通大桥大路,疏通小街小巷,打造交通微循环网络,改善交通硬件环境,优化交通管控,有效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实施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街区和特色街道修缮整治工程。开展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精细化长效机制。

推进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和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毗邻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培育市域次增长极,形成支撑赣闽合作、赣粤合作的门户区域。加强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龙南撤县设市,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与中心城市的经贸联系和产业对接,发挥次中心城市的中转、聚集和扩散作用,打造区域性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带动城镇群整体发展。

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贯彻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提高县城及重点镇规划设计水平与执法力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适度超前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把每个县城打造成秀美宜居城市。加快全国重点镇、全省百强中心镇和市级示范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延伸拓展、公共服务均等平衡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特色小城镇。

建设和谐秀美新农村。加大农村建设投入,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乡风浓郁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新村、和谐新居。全面推行城乡规划一体化,严格规范管控农房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以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及南康、章贡经开区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统筹生产、办公、生活、商业等功能区规划,加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工业园区由生产区向产城融合新区转型,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探索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建设以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等园区为主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第四节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充分发挥县域基本经济单元的功能,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市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走出一条区域一体、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市)GDP超200亿元, 1—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十强。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科学规划县域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布局,建立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新机制,促进经济要素向特色和优势产业集聚,打造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绿色发展的特色园区,加速形成“一县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引导各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强化县域协作,推动区域间资源、产业、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施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支持每个县(市、区)发展1—2个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产值过50亿元、利税过5亿元的支柱产业。

扩权强县强镇。抓好瑞金市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宁都、会昌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研究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依法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推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减负”。推动条件成熟的县撤县设市、乡撤乡设镇或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稳妥推进乡村撤并和村改居。

专栏3

小城镇(重点镇、示范镇)建设工程:在赣县储潭镇、信丰大塘埠镇、瑞金壬田镇等39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

海绵城市工程:围绕“渗、滞、蓄、净、用、排”目标,规划改造、建设城市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广场绿地、内河水系、市政设施、防洪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涵养工程、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等项目。

中心城区框架路网工程:建设文明大道—迎宾大道—飞翔大道(延伸至唐江)、赣南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城西大道(南康机场快速路)、东江源大道(兴国路至迎宾大道段)、蓉江三路—黄金大道、南康机场路等快速

路,客家大道及西延线、红旗大道及东西延长线、东桥路—张家围路—赞贤路—黄金路、东阳山路—长征大道—赣南大道、京九路—和谐大道、虔东大道及东西延长线、创业路、蓉江四路、蓉江五路、蓉江六路、康唐线、赣康路—金东路、金潭大道、工业路—蓉江一路、旭日路—湖边大道、金岭路及西延线、赣南大道延伸线、城西大道延伸线等交通性主干路。

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红旗大桥、蟠龙大桥建设等项目,重点对河套老城区和章江新区交通拥堵节点进行优化改造。

城镇供水设施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供水项目,新增日供水能力50万吨,新(改)建供水管网1000公里。

城镇排水设施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排水项目,新建排水管网500公里以上。

中心城区停车场工程:中心城区建设立体停车场7500个车位,其中河套老城区5000个、章江新区2500个。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公交充电站8座和公交首末站充电桩群8处、出租车充电站3座、公共充电站1座和公共停车场充电桩群7处。

汽车加气站工程:建成23座汽车加气站,实现县县都有加气站。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中心城区及信丰、上犹、于都、寻乌、龙南、瑞金等县(市)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建设各类应急避难场所100个,建成有效避险面积300万平米,应急安置人口100万人。

绿色生态城区工程:重点加强峰山、通天岩、马祖岩、阳仙岭绿色生态建设。积极推进近郊环城森林圈、三江六岸及街道森林绿化带、居民生活密集区森林小公园等建设。

和谐秀美新农村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实现农村垃圾长效治理。

产城融合示范区工程:依托赣州、龙南、瑞金国家级经开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及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等平台,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县(市、区)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每年扶持3个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集中扶持3个重点县。

第五章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第一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合理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做大做强做优脐橙、蔬菜、油茶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

促进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脐橙产业发展升级行动计划,加强柑橘黄龙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脐橙早、晚熟品种比重,建设标准果园,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组建赣南脐橙产业联盟,实现脐橙产业升级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打造105、323国道沿线蔬菜产业带,建设面向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蔬菜供应基地。扩大中心城区商品蔬菜供应基地规模,促进产销衔接,建设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和改造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建成一批社区蔬菜便利店,构建形成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蔬菜超市的“1+3”模式蔬菜供给流通体系。

发展壮大油茶产业。建设油茶“三个中心、三个基地”⑤,推进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建设,新建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油茶林。引导组建赣南油茶产业联盟,大力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高油茶加工水平和能力,建成产值超百亿元油茶产业集群,着力提升赣南茶油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品牌国际化。

第二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鼓励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间形成互惠共赢、风险共担、激励相容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第三节 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旅游休闲及其它服务业有机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催生新业态,拓展新功能,形成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格局。立足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规划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区,围绕产后减损、提档增效、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含初加工)总体达60%以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网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创建一批全国、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

第四节 提升农业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提升脐橙、油茶等种苗繁育水平和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建设益农信息社,提高智慧化、精准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气象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防灾能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强农机具库棚和机耕道建设,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农机安全保障,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果茶园道路、水利、电力设施,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冷藏库等设施建设。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增加保险品种,提高保险标的,扩大保险覆盖面。

专栏4

百县百园工程:每县建好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80万亩,粮食产能达到342万吨,粮食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

蔬菜基地建设工程:蔬菜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产量达360万吨,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基地达6万亩。

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实施脐橙生态化、机械化标准果园建设等项目,建设赣南脐橙交易中心,脐橙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225万吨。

油茶产业工程:大力实施油茶产业建设项目,新增高产油茶林90万亩、改造110万亩,加工基地年产能力10万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每个县(市、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

现代农产品加工工程:重点建设粮食、蔬菜、以脐橙为主的果业、油茶、茶叶、甜叶菊、莲子、饲料、畜禽、奶类及水产品等加工基地,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加工产业链和流通体系。

第六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为核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把赣州建成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健康养老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150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明显提升。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培育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财务咨询服务等产业。

做大金融业。围绕打造全省次金融中心,完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和要素市场体系。规划建设金融商务核心区、金融虚拟产业园和金融后援服务中心,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金融服务区建设,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组建赣州金融控股公司、金盛源担保集团公司,推动设立地方法人证券公司、寿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推进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积极运作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引进天使、风投、创投、并购等不同类型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壮大基金业。引导保险资金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和养老产业,参与地方金融企业、医疗机构重组改制。规范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等新业态。

做强现代物流业。积极创建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推进国家物流服务业标准化项目试点建设。加快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快递中心、配送中心、甩挂中心、冷链中心、大型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大物流发展格局。引导传统物流企业整合功能,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资、合营、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培育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着力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到赣州设立营运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等机构。加快快递入园、下乡、末端服务和智慧邮政建设,推广使用智能包裹柜、快件箱。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加快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稀有金属、华南家具、赣南脐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争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积极申报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互动。

第二节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扩大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体育、住宿餐饮、教育培训等产业,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

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业。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温泉等天然资源优势,整合利用医疗卫生、交通、文化旅游等条件,促进健康养老与旅游、休闲农业、医疗、健康管理、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以养生、养老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适应持续增长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健康养老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综合产业体,打造国内知名的养生养老示范基地、中部地区健康服务业中心。引导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和服务业态,开发健康养老服务新项目,培育知名品牌。

做优商贸流通业。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城市综合体、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形成商贸流通集聚区。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业,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创新发展餐饮业,提升发展住宿业,推进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引导便利店等业态进社区、进农村,规范和拓展代收费、代收货等便民服务。推动工商、农商、商旅联动,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互动。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经营、创新经营。

加快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业。健全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体系,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在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方面基本满足居民生活性服务需求。积极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加快发展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染、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等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业。支持家庭服务企业拓宽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创建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建设一批社区、乡村服务网点,打造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三节 积极推进旅游大发展

打造“一核三区”旅游发展格局,建设涵盖章贡区、南康区、赣县的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涵盖瑞金、宁都、石城、会昌、于都、兴国的红色旅游区,涵盖上犹、崇义、大余的生态休闲度假区,涵盖安远、龙南、信丰、寻乌、全南、定南的客家文化旅游区,做强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绿色家园等旅游品牌,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

以中心城区为引爆,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三江六岸水上旅游观光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强品牌、大流量、有号召力的旅游景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综合体,建设一批高星级旅游饭店和特色民宿,扩大旅游消费。推进旅游联盟,加强与周边著名景区的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推动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转变,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与各业深度融合,打造多元旅游业态,做强做精红色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丰富拓展观光旅游,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旅游,积极发展自驾车旅游。积极创建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瑞金、石城、龙南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加快建设旅游小镇、旅游新村和特色乡村旅游点。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实施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服务业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向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经营转型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推动各服务领域专业化发展。健全质量管理、诚信、监管和监测等服务业质量治理体系,提升服务业质量保障水平。开展服务业品牌培育、认定和保护行动,鼓励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家品牌价值评价。完善财税政策,创新金融服务,健全土地、价格、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政策,建设企业孵化、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加快培育并发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的认定工作,培育市级集聚区和龙头企业,壮大集聚区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在我市聚集发展,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专栏5

新型金融工程:运作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招商集团赣州产业投资基金、瑞(金)兴(国)于(都)振兴发展专项基金、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南方钨稀土产业投资基金、赣州“互联网+创新创业”基金等项目,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

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工程: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城乡物流配送等项目,建成物流园区52个、物流配送中心50个、物流信息平台6个,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打造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电子商务业:建设赣南电商城、金融商务核心区、赣粤现代电商轻纺产业城、跨境电商园、电商创业孵化园等项目,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实现电商交易额1500亿元。

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上犹、崇义、大余、石城、安远、会昌、全南、章贡区等养老基地,努力创建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商贸流通业:建设国家级赣南脐橙批发市场、中农批赣州农产品国际物流园、赣州阊寰冷链农产品交易园等项目,改造或搬迁龙都商城、贸易广场等老旧市场,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线上线下互动、商业模式创新。

居民家庭服务业:实施城乡居民家庭服务项目,推动家庭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软硬件建设,实施赣州城市旅游服务站、石城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一批汽车营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项目。

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升级工程:引爆发展中心城区文化旅游业,大力实施三江六岸旅游景观带、赣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和谐钟塔主题公园、赣州方特主题公园、七里古镇、赣县五云祥云湖、章贡区马祖岩等文化旅游项目。

红色旅游工程: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旅游长廊,推进瑞金红色精品景区创建、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园、于都长征体验园、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会昌毛泽东诗词博览园、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项目建设。

旅游景区提升工程:推动赣州通天岩、五龙客家风情园、安远三百山、大余丫山、会昌汉仙岩、上犹陡水湖、宁都翠微峰、崇义阳岭、石城通天寨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石城闽粤通衢等国家4A级景区8个以上。

旅游公路工程:加快中心城区、干线公路、机场等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实施上犹县黄沙坑至五指峰、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崇义县上堡梯田、石城县花园至通天寨、大余县灵岩寺至石门口水库等旅游公路。

特色文化旅游工程:客家文化体验园、赣南围屋、九龙山采茶戏、会昌羊角水堡、定南莲塘古城等客家文化旅游项目。赣州峰山、上犹陡水湖、崇义阳岭、大余丫山和梅关、石城通天寨和八卦脑、安远三百山、会昌汉仙岩、龙南九连山、定南九曲河、全南南迳梅园、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于都罗田岩、赣县湖江夏浒、南康大山脑(百家姓˙和谐城)、信丰金盆山、兴国灵山等生态旅游项目。崇义上堡梯田和君子谷、宁都现代农业观光园和小布镇、于都屏山牧场、上犹柏水寨等休闲旅游项目。安远东江源温泉、石城九寨和东华山温泉、寻乌青龙岩温泉、龙南龙秀温泉、会昌汉仙温泉、宁都李村温泉等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兴国三僚、于都寒信峡等禅宗和堪舆文化旅游项目。

第七章 构筑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按照突破瓶颈、适度超前的原则,高标准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扩大规模、补足短板、提升层次、完善网络,力争基础设施达到比较完备的水平。

第一节 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以现代交通为先导,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由“跟跑型”向“引领型”转变,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铁路“三大通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建设,2019年建成通车昌赣深客运专线,打通赣州“贯南通北”的快捷客运通道。建设吉永泉铁路、鹰瑞梅铁路,打通连接福建泉州港、广东潮汕地区的出海通道。推进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打通对接成渝经济区、“一带一路”西南桥头堡的西南通道。高标准建设赣州西客站,实施西客站南北广场综合开发,把赣州西客站建成区域综合客运枢纽站。到2020年,力争全市铁路建设及运营里程达到1300公里以上,其中快速铁路突破400公里,形成“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⑥和“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⑦,打造赣州至周边重要经济区中心城市“2小时高铁圈”。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兴赣、宁定等高速公路和一批互通及连接线工程,推进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实现省级及以上经开区(工业园)至少与1个高速出口连接。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600公里,构建“三纵三横六联”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⑧,实现赣州市域范围2小时、外联周边中心城市4小时交通圈。

着力提升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瑞(金)兴(国)于(都)、“三南”快速通道等城际路网建设,实施G105、G323中心城区段外移,G105与G323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升级改造,实现所有工业园区至少与1条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实现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达到95%和60%,基本实现县道三级和乡道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改造提升通村(组)公路,完善客运网络,打通农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建成南方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航空体系建设,构筑对接全国性中心城市“2小时航空圈”。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设立国际航空口岸,实现赣州直飞国内主要城市,开通赣州至港澳台、东南亚及其它经贸往来密切的国际航线,把黄金机场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支线机场。新建瑞金支线机场。

提升水运通航能力。推进赣江航道建设,加快建设综合货运码头和旅游客运码头,加快推进赣州港建设,实现赣州至南昌三级通航。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构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打造“公交都市”。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等中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区及城乡公交一体化。

推进运输服务智能发展。强化交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加快综合交通服务互联网化,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联程联运服务,实现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

专栏6

铁路工程:建成昌赣深客运专线及吉永泉铁路,推进鹰瑞梅铁路、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赣韶铁路复线、赣梅汕客专、始兴至全南至定南至梅州铁路、赣州站与新建赣州西站连接线,升级改造赣州站等火车站。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兴赣高速及北延至宁都黄陂、宁定及定南联络线、广吉宁都段、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等高速公路。推进寻全高速西延至韶关曲江、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实施厦蓉高速黄金机场、康大高速大余黄龙、大广高速信丰北及南康南互通、厦蓉高速上犹西互通和济广高速长胜至固村连接线、宁定高速青塘至宁都县城连接线等

项目,规划研究大广高速南康横市至龙回段西移、井冈山至大余至全南高速、泉南高速石城南至厦蓉高速瑞金东联络线、信丰至南雄高速联络线等项目。

普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升级改造普通国省道1408公里,路面改造525公里。规划研究赣州至安远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县道1600公里、乡道1400公里,拓宽改造行政村通达路线窄路面3700公里,实施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油)路6420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班车,2018年前率先在全省完成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

航空工程: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突破160万人次。新建瑞金4C级支线机场。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龙南、宁都、安远、崇义、兴国等通用航空基地机场建设。

航运工程:建设赣州港综合货运码头和上犹、崇义、瑞金、会昌等旅游客运码头,规划研究赣粤运河建设。

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工程:建设赣州综合客运枢纽站、汽车南站及梅林、南康、定南等一级汽车客运枢纽站,实施宁都、石城、会昌、上犹、兴国、安远、寻乌、瑞金、于都、信丰等县(市)二级汽车客运枢纽站。建设五级农村客运站25个,候车亭500个,全市70%以上的乡镇建成等级客运站,已通客车的行政村有候车亭或招呼牌。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完成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编制等,并适时启动项目建设。建设中心城区快速公交系统(BRT)60公里,慢行车道140公里,自行车租赁点36个,投放自行车1万辆。建设金岭西路、栎木坑、和谐大道公交枢纽站,水西冶金基地、金辉路、油山路公交首末站,黄金大道公交综合枢纽、章贡王路公交换乘枢纽和赞贤路公交停保场等。新建公交候车亭400座。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50%。

第二节 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推进能源供给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一批发电、输变电、油气管网等重大项目,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区域内能源供应充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加强支撑性电源点建设。重点推进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改扩建、信丰及宁都火电等大型火电和华能茅店水电站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建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赣县抽水蓄能电站,推进瑞金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宁都小型堆核电项目。到2020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68万千瓦。

强化各级电网支撑保障。推进南昌至赣州特高压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提升赣南电网受电能力。新建抚州至红都500千伏线路、赣州西500千伏输变电、红都500千伏变电站#2主变扩建、华能瑞金电厂外送500千伏线路等工程,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500千伏双回辐射网。推进城市配电网建设。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完善油气管网对接覆盖网络。建设中化泉州—赣州、中石油揭阳—梅州—赣州成品油管道工程,配套建设成品油油库,实施和乐油库搬迁工程。加快建设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赣州段工程,推进县城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及更新改造,实现管输天然气利用覆盖所有县城,推动天然气管网向乡镇延伸。

专栏7

火电工程:建设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扩建、信丰火电、宁都火电项目,新增火电装机容量332万千瓦。

水电工程:建设华能茅店水电站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赣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新建7.2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

核电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江西瑞金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规划研究宁都县小型堆核电项目。

风力发电工程:新建10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户户用光伏电站、地面分布式电站、屋顶分布式电站等项目,总装机容量160.7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工程:建设一批农林生物质发电、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镇生活垃圾沼气填埋发电项目和生物柴油、生物质碳燃料发电项目。

输变电骨干网架工程:新建抚州至红都500千伏线路工程、赣州西500千伏输变电工

程、红都500千伏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华能瑞金电厂外送500千伏线路工程等项目。

城市配电网工程:规划新(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91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0座、35千伏线路1548公里、10千伏线路33550公里、10千伏配变15340台。

油气输送通道工程:建设中化泉州—赣州成品油管道赣州段工程、中石油揭阳—梅州—赣州成品油管道工程,构建完善成品油管道对接覆盖网络。加快建设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二期赣州段工程,推进8个县城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及更新改造,实现管输天然气利用覆盖所有县城。

第三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围绕防灾减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提高江河洪水调控能力。加强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整治。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确保中心城区、县城达到相应防洪标准,推进重点镇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开展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病险山塘整治,基本消除水利工程安全隐患。

保障供水安全。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提高城市应急供水能力,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建设19个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工程。推进建设一批引调提水利工程,加快实施并完成上犹江引水工程、引太入文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改造,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供水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普及率。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灌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和“五小”水利工程⑨,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小水电增效扩容技改项目,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专栏8

水利枢纽工程:推进茅店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划研究高良坑、寒信2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库容19.6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4.12亿立方米,提高江河洪水的调控能力。

城镇防洪工程:建设防洪堤总长756公里,其中,新建和加固中心城区防洪堤208公里、重点县城防洪堤195公里、重点乡镇防洪堤353公里。

水源工程:建设115处供水和水源工程,建成上犹江引水工程、“引太入文”工程,建设寻乌太湖、于都岭下、兴国洋池口、龙南茶坑等4座中型水源水库及安远爱坝、兴国塘澄、定南洋前坝等小型水库。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建设19个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工程,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和各县城的应急供水能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建设和改造会昌雷公坝等44座大中型灌区,推进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80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山塘71326座、陂坝22637座、水渠32704公里、泵站582座、水池137192座。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对110个新出险病险水闸实施除险加固,其中,大中型水闸66座、小(1)型水闸6座、小(2)型水闸38座。

第四节 着力建设智慧赣州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力争建成网络强市。

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乡村”工程。加快互联网络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纵深覆盖,适时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和城镇无线WIFI建设。大力推动“三网融合”⑩,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建设综合性数据灾备中心。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构建公共IT基础设施,加强云计算模式的推广应用。依托赣州高新区、软件产业孵化园,谋划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建立“一站式、移动式”政务并联审批系统,完善市数字化统一办公平台,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农村和万众创新大数据。

推进感知化、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力、天然气、给排水设施、交通设施、市政和环保设施的感知化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立智慧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体系。加快社会服务信息化,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民数字学习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市级区域人口与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城市一卡通”、智慧社区建设。

专栏9

无线城市工程:建设“城市WIFI”工程,在公共交通、医疗机构、市政公园等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实现WLAN覆盖。加快4G网络建设,中心城区基站间距小于200m,一般城区小于300m,郊区小于500m,农村小于1000m,新建4G基站8000个,4G网络实现全市城区100%、农村99%覆盖。

宽带乡村、宽带中小城市工程:宽带乡村示范工程,接入设备、光缆覆盖、无线基站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98%以上行政村光纤通达,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40%。宽带中小城市工程,光纤到户、驻地光纤宽带覆盖和配套工程建设,实现城镇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以上,平滑升至100Mbps。

云计算大数据发展运用工程: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等项目,谋划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

智慧赣州工程:实施智慧城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智慧教育、智慧人社、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慧城管、智慧旅游、互联网+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示范工程等,推进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

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程:在中心城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逐步扩大到瑞金、龙南等次中心城市。

第八章 纵深推进《若干意见》实施

围绕《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信念,增强定力,内外兼修,持续发力,持之以恒抓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全面实现《若干意见》宏伟蓝图。

第一节 推动各项政策全面落地

继续深挖政策红利。对标《若干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件,细化实化各项政策,争取将已经明确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有关专项规划,强化未落实事项跟踪对接,推动执行西部大开发、财税、投资、金融、人才等重大政策深入实施,加快将中央的支持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续争取国家更多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重点强化对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的支持,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动能。

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的要求,加快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高新区和赣州、龙南、瑞金经开区建设,推动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实质破题,推进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其他“国字号”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定位布局,加大要素投入,拓展功能内涵,充实现有重大平台建设内容,提高承载能力,促进各类重大平台尽快发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试点平台,打造支撑引领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全面深化对口支援

放大对口支援政策效应。密切加强与国家对口支援部委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好国家部委挂职干部桥梁作用,积极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的精准度,加快落实对口支援部委出台的配套支持文件,推动国家部委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全方位、多领域对口支援,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由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转变,提升对口支援实效,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加强与对口支援部委专项规划的对接,确保《若干意见》明确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推进对口支援“援县促市”,促进“点、线、面”结合,把成果拓展到全市,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推进央企对接工作,精准对接央企发展战略规划及项目投资方向,推动更多央企进驻赣州、更多项目落户赣州,加快央企项目落地建设。

第三节 健全常态推进机制

进一步构建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推动国家每年召开部际联席会,省召开领导小组会和省专项调度会,协调落实重大政策和项目。建立狠抓落实的保障机制。以国家开展《若干意见》中期评估为契机,系统分析振兴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落实好评估意见建议。强化《若干意见》和国家部委配套支持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推动政策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九章 全面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重点领域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整合,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创新。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将创新与提升实体经济实力相结合,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集中力量加大事关全局的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开展重大科技专项行动计划,力争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重点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围绕稀土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充分发挥钨与稀土采冶及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在高性能硬质合金、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在脐橙、油茶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整合用好已有创新平台资源和市内外科技资源,加快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联盟、产学研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赣南科学院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建设,改善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科研合作,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实践基地等载体。依托重点产业和企业,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带动一批重大产业化合作项目,促进产业深度开发。支持军用和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研发、成果应用转化的主体。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工程,新增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攻关,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着力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计划、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中小企业。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政策机制和体制架构。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强化科技专项、引导基金管理。落实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市属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落实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的双向互动、良性循环。大力引进和积极推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建立全市统一的科研项目申报网络平台,完善监管、验收、评价机制。

第二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激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创业创新向不同所有制领域延伸、向各个产业领域拓展,使创业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完善创业创新政策环境。树立创业光荣、创新可贵的价值取向,营造勇于探索、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深化商事登记等相关领域制度改革,为创业者提供统一规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强化信贷扶持和担保贷款扶持,建立创投、风投等基金和各种信贷担保中心,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资金投向创业创新领域和企业。完善涉企收费目录管理制度,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服务性收费,落实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

加强创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全市孵化器数量、面积和孵化企业三个倍增。支持开发区、科技园、孵化器和创业基地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推动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

培育壮大创业创新主体。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允许大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开展引才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赣州创业创新。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积极推进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建设。

促进创业创新模式多样化。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等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发展。积极探索推行创业创新新模式。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分发和交付。积极开拓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发展。支持金融企业通过合法合规的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积极开展实物众筹,稳步推进股权众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拓展创业创新投融资新渠道。

第三节 加快人才强市建设

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建立突出市场导向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新机制,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人才资源密集、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活力迸发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增强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培养素质优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人才队伍。实施“红土地人才计划”,强化企业家、专业技能人才、本土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完善政府智库、工程师资源库、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领军人才队伍、一支善管理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有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全方位扩大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健全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境外、省外和市外各类人才和智力,吸引赣南籍在外高端人才回归。加强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万人计划”、“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和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对接,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高端人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大产业,加快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市场发现、认可、评价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实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发现、评价和使用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激励、保障制度和留住人才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打破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之间自由流动,鼓励人才兼职兼业,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引进的重点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专栏10

企业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培训机构,建设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每年选送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分类培训。

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崇义章源钨业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实践基地)、中国南方稀土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定南鑫磊稀土院士工作站等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项目。

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工程:推动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等专业化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创业创新基金工程:设立由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融资模式,支持创业创新。

创业载体工程: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创业创新。

高层次人才公寓工程:在中心城区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1000套,同步建设高层次人才俱乐部等配套设施。

人才引进工程: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境外、省外和市外各类人才和智力,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0人以上,其中领军人才50人以上,省级以上高级专家100人以上。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争取宁都、于都、南康、龙南、安远和瑞金、信丰、大余等县(市、区)纳入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

第十章 打造改革先行区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扎实开展先行先试,努力创造“赣州经验”。

第一节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供给创新引领需求、激活需求,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重点培育蛙跳式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甚至破产清算,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深化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打通住房供需通道,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各类成本,积极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第二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实行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国企整合重组,调整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妥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嫁接央企、引入大型民企和战略投资者,促进股本多元化、股权分散化,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大力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差异化薪酬制度。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进一步清理和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实行“非禁即入”,引导民间投资通过产业基金、股权置换、特许经营等途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重组并购、上市融资。

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全市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盘活农民“沉淀的资产”。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全面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严格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运用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等手段,分类建立健全配置资源管理体制,健全价格管理和形成机制,有序放开电力、天然气、专业服务等领域的竞争性环节价格。

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加快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实现优化配置。培育统筹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交易平台,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不动产顺位抵押登记制度等改革,完善工业用地配置方式,引导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加快建设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重组稀有金属交易所,打造我国南方重要的稀有金属交易和定价中心。探索建设面向国内外、辐射周边省市的特色产品交易平台以及服务电商企业和网络小额贷款的互联网信用信息集中管理平台。

第四节 大力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投融资和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责,打造“便利赣州”。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接好中央、省下放的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层级和环节。推进“三单一网”?改革,推动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改进完善招投标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和“证照分离、放管结合”,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缩小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全面放开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强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推广PPP等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建立民间投资参与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长效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壮大城市建设、工业、旅游等投融资平台,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组成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健全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建立比较完备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完善市区财政体制,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落实减税清费政策。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和基金化改革。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便企利民为目标,以群众、企业、投资者满意为标准,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坚决兑现政府承诺,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 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深入推进现有改革试点示范。用好用足用活《若干意见》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大力实施国家批复的试点示范事项。积极推进国家低碳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示范区、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和瑞金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等国家试点试验事项先行先试。以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为目标,推进瑞金市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和条件较好的建制镇改革试点。

积极探索新的试点示范。尽早开展东江源生态补偿国家试点。发挥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更多改革试点试验布局赣州,打造国家部委改革创新试验田和先行区。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移民搬迁进城进园等一批地方试点,形成顶层设计、基层首创、共促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十一章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互联互通,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第一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以畅通对外通道为基础,以扩大经贸投资为重点,以深化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强化平台建设为支撑,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腹地。

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打通对外开放战略通道,主动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国际班列,加强与国内重要节点城市和沿线主要国家的互联互通,强化与周边省市沿海港口和口岸合作,建成“海上丝绸之路”陆海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原中央苏区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统筹推进各类交通设施建设和多式联运,构筑南接北联、通江达海的区域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与沿线重点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经贸、旅游、环保、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倡导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政府、企业以及民间交往常态化,推动双边合作项目有效实施。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中游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主动对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借助高铁、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发展,借鉴复制其试点经验,加快推进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

第二节 做大做强对外开放平台

实现产业实体平台与虚拟平台双层构建及互动支撑。加快推进赣州、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高新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以促进和放大产业实体平台发展为导向,做大互联网平台,做优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做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推进长珠闽区域合作对接平台建设。依托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地等重大平台,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范围,建立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区域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第三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打造“一核两翼”开放合作新格局。强化与珠三角、厦漳泉等沿海地区的经贸联系,加快形成以赣州经开区为核心,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开放合作新格局。主动呼应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福建、广东自贸区建设,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探索“飞地园区”等模式,加快推动赣粤、赣闽产业合作区建设,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促进高水平“引进来”。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等优强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合资、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若干意见》、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优势,抓住央企帮扶等重大机遇,立足一批“国字号”开放平台,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内资和外资相结合,开展多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全方位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招大引强选优,注重产业导向、投资强度和科技含量,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落户一批总部型、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招商。探索建立招商引资资源共享、项目共享、平台共享、成果共享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大力实施“赣商回归,赣人兴赣”工程,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赣州籍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推动大规模“走出去”。用足用好国家、省鼓励“走出去”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走出去”服务机制,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指导和帮助各类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积极培育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发展加工贸易及服务外包产业,扩大优势产品出口。鼓励本地优势制造业向国际化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推动稀土、钨等资源型企业参与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建立供应基地。支持脐橙、家具、米粉等优强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境外市场,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加快新型内陆口岸建设

加强口岸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赣州综合保税区开放新高地的作用。推进黄金机场设立航空口岸,加快赣州铁路东站铁路口岸查验场改扩建、龙南保税物流中心(含陆路口岸作业区)、瑞金陆路口岸作业区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稳定发展赣州至厦门铁海联运“五定班列”,力争开通赣州至深圳铁海联运快速班列。完善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功能。争取设立进口水果、再生原料、饲料用粮谷等监管区,以及肉类、平行进口汽车等指定口岸。

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研究建设赣州电子口岸?,加快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健全通关协作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全面实现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构建现代口岸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第十二章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巩固生态优势,加强环境整治,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构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赣州样板”。

第一节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管控红线,加大对重点区域的保护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创建,提升区域生态屏障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水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强化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备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保护与生态修复,实施东江、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陡水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东江流域试点,加强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争取将赣江源(章江源、贡江源)、东江源升格为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提升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

全面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实施新一轮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乡村风景林建设等生态林业工程,改善林分结构、丰富物种总量,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重点防护林建设,实施长防林、珠防林工程,保护生态公益林,改造马尾松纯林低质低效林,加快针叶纯林阔叶化进程,加强抚育中幼龄林。实行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开采,积极防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开展城镇、村庄绿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升级。推进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严控生态敏感区开发,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原地保护,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二节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构建具有赣州特色的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绿色产业体系。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以节矿、节水、节地为重点,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稀土、钨等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稀土等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共伴生矿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赣州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控制性目标,深入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程,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推进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和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推动全社会节能低碳行动,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绿色住区、绿色示范单位创建,深入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

坚持低碳发展。围绕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加快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例,减少能源消费排放。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推动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

专栏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工程:推进上犹、崇义、大余、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寻乌等8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争取将武夷山脉、雩山山脉和重要江河源头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工程:实施东江源头、赣江源头、陡水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争取将赣江源(章江源、贡江源)、东江源升格为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九连山、齐云山、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信丰金盆山、会昌湘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以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积极推进赣州近郊环城森林圈、三江六岸及街道森林绿化带、居民生活密集区森林小公园等建设。力争晋升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新建3个省级森林公园。晋升寻乌东江源、石城赣江源、全南桃江、瑞金绵江国家级湿地公园,新建崇义阳明、大余章江源省级湿地公园。

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实施以马尾松中幼林为主的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30万公顷,其中,更新改造3万公顷、补植补造6万公顷、抚育改造9万公顷、封育改造12万公顷。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还林2.7万亩。

林业提升工程:实施防护林体系、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项目,着力构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林下经济工程:规划林-药栽培34000公顷、林-菌栽培5500公顷,林-菜栽培2000公

顷、林-畜养殖80万头、林-禽养殖1500万羽、林-驯繁养殖100万头(只、羽)。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原地保护、生物种质保护。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市,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绿色产业工程:在赣州、龙南、瑞金国家级经开区和部分省级园区实施一批循环化改造项目。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施一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壮大一批相关企业,实现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工程:指导重点行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推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程:加快推进赣州高新区等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生态文明展示带工程:依托峰山自然风光,沿赣江、章江、贡江、桃江建设生态文明展示带。

第三节 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按照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深入开展净空、净土、净水行动,加快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大施工扬尘、矿山扬尘和城市扬尘监管。大力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细颗粒物实时监测,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流域范围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对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水环境容量不足的区域,制定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行城镇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强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分类防治,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强化章江、贡江流域等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力度,加强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集储运系统,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计划。开展光伏废弃矿山试点,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国有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对无主尾矿库治理力度,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推动大余西华山钨矿等申报建设国家矿山公园。

专栏12

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升级项目。

生态监测工程:实施水、大气、土壤、重点源等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形成完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水源地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实施水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水土污染源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防洪减灾、流域综合管理与监控能力建设等项目。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一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63万吨,建设污水管网1000公里,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连片整治村庄3381个,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等。实施农业面污染源整治项目,建设大型沼气工程20处,推广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农业综合利用猪场100个。

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在大余、崇义、章贡区—赣县、南康、定南、会昌等地开展重点示范区及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防治,主要包括产业淘汰退出、污染源综合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

垃圾处理工程: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等项目,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土壤环境治理工程:开展土壤质量现状调查,建立土壤质量现状数据库,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建立基于农业产地环境安全的污染监控预警体系和风险管理决策体系,开展污染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工程建设等。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工程:实施寻乌、信丰、龙南、全南等废弃稀土矿山生态环境整治项目,龙南、寻乌、全南、定南、大余、崇义等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项目,信丰、龙南、宁都、于都、崇义等采煤沉陷区搬迁改造项目。

第四节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严守生态红线、总量控制、准入门槛,建立源头防治、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等绿色发展指标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并提高绿色发展考核指标权重,强化指标约束。按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快推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制度。建立整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健全涉河、涉湖规划制度。积极推行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河(库)长制”,对河湖生命健康负总责。

推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损害补偿机制。争取尽快实施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推进赣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探索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与生态受益地区、流域下游地区开展生态合作、生态共建。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损害补偿机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以及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证金制度,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

健全生态资源市场化机制。推进合同能源和合同水资源管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探索水权交易制度,鼓励和引导地区间、用水户间的水权交易。

创新环境治理机制。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企业违法排放黑名单制度。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巡视,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环保执法,创新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保护的机制。建立完善区域、流域环境执法督查协作机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第十三章 推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最大限度解决民生需求,回应民生关切,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节 提高就业质量

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围绕多就业、就好业,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推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平等就业、和谐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破城乡、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鼓励大众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失学青少年、农民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定向培训、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工人培养模式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以新招用青年劳动者和新转岗人员为重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

优化就业环境。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消除影响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二节 增加居民收入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推行企业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落实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发展劳务经济,保持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健全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鼓励支持城乡居民依法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提高居民收入含金量。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显著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落实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负担。减少城乡居民消费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完善并落实慈善捐赠税收合理政策,鼓励高收入者回馈社会、扶贫济困。

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节 全面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社会关爱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政策,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将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提高失业、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和统筹层次,适当扩大失业保险金使用范围。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坚持以住有所居为目标,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推进公租房货币化补贴,加快公租房分配入住,加强公租房动态管理,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丰富救助内容,提高救助标准。探索在居住地申请低保制度。推进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加强自然灾害救助。深入开展“救急难”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加快老年群体、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公办福利机构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优抚安置军休保障服务水平。支持公益性基本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生态陵园。

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基本权益。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推进公共政策、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妇女和未成年人倾斜,促进妇女和未成年人事业健康发展。

专栏13

社会救助及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新(改、扩)建市、县、乡老人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建设赣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市、县精神病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赣州市第十一中学。

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完善残疾人康复托养体系建设。

社区服务体系工程:全市7个街道办事处、283个乡镇都建成一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386个居委会都有1个社区服务站。

保障性住房工程: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6.71万户,力争2018年内基本解决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

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改造建设项目,打造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节 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基本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推进发展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好社会需要、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强化基本公共教育普惠性和公平性。全面普及公平、有质量和包容发展的15年基本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实现每个乡镇、人口较大行政村及城区每5万人口均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快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周转宿舍建设,积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加基本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城区学校适度规模办学,努力解决大班额、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学问题。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全面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发展特殊教育,支持每个县(市、区)建有一所有独立校舍的特殊教育学校。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支持每个县(市、区)办好1—2所达标的中职学校。积极筹建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加快赣州职教园区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入驻园区。推进综合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地方院校向应用型学校转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院校交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赣州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对分离招生和考试,在中学教育阶段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普及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分类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在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专栏14

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全市283个乡镇和人口较大行政村都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通过新建或住宅小区配建等途径在城区(含县镇)每5万人口兴办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小学3345所(含村小、教学点及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和405所初中改造任务,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56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各县(市、区)城区新(改、扩)建小学79所,校

舍及辅助用房建设规模98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72.9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56所,校舍及辅助用房建设规模122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80万平方米,扩大城区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改造中小学838所,新(改、扩)建学生宿舍面积196万平方米、改造学生食堂等56.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学生厕所等面积11.3万平方米。

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周转宿舍建设工程:新建宿舍4.7万套(间),面积163万平方米,购置生活设施设备4.7万套。

教育信息化工程:统筹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15亿元,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推进教育云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

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新(改、扩)建学校76所,面积32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辅助等用房25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0万平方米,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及新建塑胶跑道。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推动赣州职教园区、赣州综合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赣南职业技术学院、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市人民警察学校、瑞金职业学院、宁都高级技工学校、各县(市、区)1—2所中等职业学校、18个县级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20个“校企一体化”生产实训示范基地建设。

第五节 促进全民健康

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和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养老、药品、体育等大健康事业,建立适应不同收入阶层、满足各种服务要求的健康保障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贯彻落实国家药品采供和价格改革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城市三级医院整体功能,加快市级人民医院新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支持人口大县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规范化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积极培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完善医疗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远程医疗。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完善疾病预防体系。加强卫生监督、精神卫生防治、妇幼保健服务、健康教育、采供血服务等能力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卫生应急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保障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居家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等互动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鼓励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推进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新区公共体育场所。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家、省内各项重大体育赛事。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取消两孩以内生育审批。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服务能力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建立健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专栏15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市儿童医院建设,实施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技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兴国、于都、会昌和瑞金、宁都等人口大县(市)三级医院。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建设。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新院,章贡区、大余、兴国、瑞金、龙南等县级妇保院,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及会昌、石城、寻乌、龙南等县级疾控中心,于都、宁都、瑞金、兴国、信丰等人口大县精神病专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救治综合大楼。改建市中心血站。建设市、县两级人口信息化平台。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改、扩建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兴国、瑞金、赣县、寻乌、会昌等县级中医院。

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运动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农民健身工程、户外健身登山休闲步道等建设,实施奥体会展中心、上犹南湖国际户外体育运动基地、市水上运动场、射击场等项目,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平方米以上。

市县足球场地建设工程:建设市县足球场地480个。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等互动发展,推进一批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居家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名老年人不低于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不低于12张。

第六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苏区精神,普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弘扬好人文化,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加大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发挥赣州、瑞金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快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繁荣红色、客家、宋城、生态文化,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建设。加强重大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旧居旧址群的保护和利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建设,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将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体制创新。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拓宽政府公共文化供给渠道,扩大公共文化购买范围。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兴办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传统媒体数字化建设,不断拓展全民阅读服务途径和载体。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强化市级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级“两馆一中心”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室建设,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广泛开展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整合文化领域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包装印刷、广告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形成文化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办赣州客家出版社。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常态化举办“文化惠民周”活动,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

专栏16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2017年前确定5个试点县、100个示范单位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2017年后全面铺开。

文化提升改善工程:建设市图书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中国赣南油茶博物馆、市档案馆新馆及章贡区档案馆,赣南文化艺术中心及兴国、赣县、瑞金、宁都等文化艺术中心,赣州经开区三馆合一等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七里镇窑址申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赣南客家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兴国三僚村、中华儿童新村、马祖岩禅宗、东龙古村、白鹭古村、关西古村、羊角古堡文化保护和利用,革命旧居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城墙、梅关古驿道、赣州文庙、赣州佛塔等保护和修缮。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工程:建设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出版物交易中心、新媒体孵化基地、红色影视基地、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基地、“宋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购置设备。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市本级和18个县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19个县级应急广播基础设施建设。

赣南特色文化品味工程:创作并推出一批展示宋城、客家、红色文化的大型综艺演出节目。

第十四章 全面建设法治赣州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一节 保障社会公正

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机制。

做好地方立法工作。适应改革发展和民生需要,科学编制立法规划项目库,积极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工作,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增强地方立法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相结合,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促进法律体系内在和谐统一。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法定化,完善市、县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立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实行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机制,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以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为重点,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深化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促进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预防和惩处机制,健全错案防范、纠正及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推动司法公开,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司法自由裁量权,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律师等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执业保障机制。实施法治惠民工程,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着力提高全民法治信仰,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增强法治道德底蕴,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节 维护社会秩序

深化平安赣州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改进社会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市人民警察学校、反恐训练基地,加强看守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拘留所、武警中队“三所一队”建设,全面提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能力水平。纵深推进基层行业平安创建工作。加强风险防控,严格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机制,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加大社区服务队伍培育,建立“一站式”服务体制,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加快多元社会组织培育,加强志愿服务常态化和激励机制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大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贯彻军事需求的力度,加强人防、消防等设施建设,增进军地协调协作,深化军政军民团结,扎实开展“双拥”活动,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

抓好矛盾预防化解。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进诉讼对接平台和专业性调解平台建设,促进各类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健康发展。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制信访,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反常的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倒查机制和源头追溯机制。健全严格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全面提高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救护救援能力。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提升自我防范救护能力。

第三节 促进社会诚信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打造政务诚信,完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及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诚信考核制度。塑造商务诚信,积极开展企业“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实现企业守法信用信息公开查询,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市场退出机制。构建社会诚信,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推广使用公民职业守法信用报告,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社会组织、自然人信用建设。

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及应用。加快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培育诚信文化,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第十五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为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党委(党组)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常委议军会、武委会、国动委会、党管武装考评等基本制度,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采取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着力解决好官兵职工和军属的后顾之忧,推动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党建+”理念,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推进干部培训改革创新,坚持不懈抓好思想教育,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激活红色传承基因,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

第二节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标本兼治,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纪律审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三节 强化规划协调管理

明确规划定位。总体规划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本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主要明确特定领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据市级规划纲要,组织编制和实施本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既要确保市级规划在本行政区的落实,又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

注重规划衔接。强化本规划在各级各类规划中的引导地位,突出县(市、区)发展规划和市级专项规划对本规划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协调,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

保障规划实施。强化重大工程项目支撑作用。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强化公共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要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充分考虑本规划实施需要。

第四节 加强监督考核评价

强化监督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督长效机制,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市政府依法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直有关部门对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题评估。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创新评估方式,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完善考核制度。根据各单位职能,逐项分解规划任务,并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各县(市、区)的工作考核,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推进机制。按照预期性、约束性指标的不同要求,对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等实行分类评价考核,提高规划实施的约束性和实效性。

动员全民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市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加快苏区振兴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谱写赣州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②“一核两区”生产力布局:中心城区核心,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③“二带、二园、五区”: 二带:红色旅游经济带、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二园:氟化工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五区:移民搬迁扶贫示范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④“多规合一”: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⑤油茶“三个中心、三个基地”:三个中心:油茶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油茶产品检测中心、油茶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三个基地: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油茶高产种植基地、油茶产业加工基地。

⑥“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一纵:昌赣深客运专线;一横: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

⑦“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两纵:京九铁路、鹰瑞梅铁路;两横:韶(郴)赣龙铁路、吉永泉铁路。

⑧“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三纵:济广高速、宁定高速、大广高速;三横:泉南高速、厦蓉高速、寻全高速(含西延至韶关曲江);六联:南昌至韶关高速(含兴赣高速及北延、绕城高速、康大高速)、广昌至吉安高速(宁都段)、龙南至河源高速、宁定高速定南联络线、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高速、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

⑨“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

⑩“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单一网”: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