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今日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年度报告,全年完成14台机组脱硝改造、10台机组脱硫改造和19台机组除尘改造,截至目前共有17台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要求。35个电力项目已核准及在建机组情况等。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按照母公司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企业 > 正文

【独家】华电国际2015年:35个电力项目获核准、在建 装机情况等(附文)

2016-03-25 12:13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今日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5 年年度报告,全年完成 14 台机组脱硝改造、10 台机组脱硫改造和 19 台机组除尘改造,截至目前共有 17 台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要求。35个电力项目已核准及在建机组情况等。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按照母公司国内会计报告净利润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人民币691,157千元;建议2015年度派发股息每股人民币0.300元(以总股本9,862,976,653股为基数),总额合计人民币2,958,893千元,占2015年度可分配利润的42.25%。

其他

本公司于 2015 年 5 月 15 日与控股股东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将其持有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湖北公司”)82.5627%的股权转让给本公司持有。该项转让于 2015 年 7 月 1 日完成股权交割。因收购湖北公司股权的事项构成本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以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对本公司以往年度的财务数据予以重述,本年报中所涉及的往年财务数据除另有说明之外都是经重述之后的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型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之一,其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发电厂,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及多项可再生能源项目。本公司发电资产遍布全国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地理位置优越,主要处于电力负荷中心或煤矿区域附近。截至本报告日,本公司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厂共计 57 家,控股总装机容量为 4,610.87 万千瓦,其中燃煤及燃气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4,123.65 万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 487.22 万千瓦。

报告期内,本公司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向本公司资产所在的区域销售电力产品和热力产品,以满足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销售电力产品收入占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92.89%。本公司火力发电机组约占本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的 90%,其他发电机组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数据,截至 2015 年底,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约为 15.07 亿千瓦,同比增长10.4%。其中,火力发电的装机容量约为 9.90 亿千瓦,同比增长约 7.8%,占全部装机容量的约 66%;水力发电的装机容量约为 3.19 亿千瓦,同比增长 4.9%,占全部装机容量的约 21%。2015 年国家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及《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等 6 个配套文件,从以往侧重于满足供应需求转向追求发展质量,实现市场引导企业的重大转变,从而使中国电力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至本报告日,本公司通过收购和新建的方式实现了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

于 2015 年 5 月 15 日,本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国华电签署有关湖北公司 82.5627%股权的《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的约定,该项交易于 2015 年 7 月 1 日完成股权交割,本公司的控股总装机容量增加 5,120 兆瓦。详情请参加本公司日期为 2015 年 5 月 15 日及 2015 年 6 月 30 日的公告。

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至本报告日,本公司新建并投入商业运行的发电装机容量为 3,210.9 兆瓦,其中燃煤发电机组 700 兆瓦、燃气发电机组 1,365.5 兆瓦、风力发电机组 1,071.4 兆瓦以及太阳能发电机组 74 兆瓦。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优势

本公司是中国装机容量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发电资产遍布全国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抵御系统风险能力较强。发电装机类型除燃煤发电机组外,还包括燃气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相对完善,煤矿资产遍布山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宁夏和安徽等地,拥有煤炭资源约 22 亿吨。

2.先进的电力生产设备

截至 2015 年底,本公司的火力发电机组中,90%以上是 300 兆瓦及以上的大容量、高效率、环境友好型机组,其中 600 兆瓦及以上的装机比例约占 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0 兆瓦及以下的机组经过供热改造后,供热能力明显提升,为参与后续市场竞争奠定了先发优势。随着大批高效率的机组投入运营,本公司的单位发电能耗持续降低,使本公司的在节能发电调度中持续保持较高的相对竞争力,并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

3.丰富的电力生产管理经验

本公司拥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公司管理者和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发电厂经营管理经验,保证了公司电力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的顺利推进。

4.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市场信誉

本公司作为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的公众公司,自上市以来,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制衡、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规范化运作和内部控制体系,本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规范运作,使全体股东的利益得以保障。本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树立了规范透明的良好形象,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融资渠道广泛、融资能力强。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初步核算,2015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人民币 676,70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9%。2015 年,全社会用电量 55,50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0.5%,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 3.3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1,02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第二产业用电量 40,046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4%;第三产业用电量 7,1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7,27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0%。

2015 年本公司的经营发展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圆满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本公司全年发电量完成 1,910.54 亿千瓦时,比于 2015 年 3 月 30 日公告的按照 2014 年财务报告合并口径计算的同期数据增长约 6.04%。有七个区域的机组利用小时超过―三同‖水平。2015 年全国煤炭价格整体下跌幅度较大,本公司燃料管理持续加强,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科学制定采购策略,合理控制进煤节奏,使煤价降幅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加强掺配掺烧精细化管理,明显节约燃料成本。

全年入炉标煤单价同比下降 22.31%。抓住央行连续降准降息的有利时机,开展存量借款置换,合理控制债券融资规模,使公司的资金成本率明显降低。

在项目发展方面,本公司抢抓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加快项目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批重点燃煤发电项目获得核准,其中单机容量为 600 兆瓦及以上的机组容量占比达到 91.46%。清洁能源项目发展成效显著,一批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燃气发电项目获得核准或完成备案,为公司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安全生产方面,本公司全面落实新《安全生产法》,扎实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管理督查等工作,安全生产保持总体平稳。全年水电板块实现―零非停‖,火电机组强迫停运年台均次数同比降低 0.48,创历史最好水平。29 台机组荣获全国火电优胜机组称号。扎实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技改项目有序实施,全年完成 14 台机组脱硝改造、10 台机组脱硫改造和 19 台机组除尘改造,截至目前共有 17 台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持续开展能耗对标,主要能效指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学优化运行方式和电量结构,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供电煤耗同比降低 2.40 克/千瓦时。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710.15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 7.33%,主要原因是燃煤机组发电利用小时下降及上网电价下调的影响;营业成本为人民币 472.13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 14.80%,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下跌而导致燃料费用下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6.9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 21.05%,主要原因是本公司燃料价格下降;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 0.842 元。

2015 年,本公司维修保养及修理费约为人民币 29.29 亿元,同比增加 4.53%,主要原因是新投产单位增加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其他生产费用约为人民币 30.72 亿元,同比增加 15.23%,主要原因是煤炭贸易成本增加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财务费用约为人民币 59.55 亿元,同比减少 11.34%,主要原因是本公司资金成本率下降及带息负债减少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约为人民币 16.85 亿元,主要是本公司下属煤矿资产计提资产减值。

2015 年,本公司营业外支出约为人民币 5.42 亿元,同比减少 40.70%,主要原因是环保技改项目报废拆除资产减少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所得税费用约为人民币 33.35 亿元,同比增加 50.35%,主要原因是本公司盈利增加的影响。

3. 现金流

2015 年,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约为人民币 315.26 亿元,同比增加 19.49%,主要是本公司 2015 年电煤采购价格下跌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额约为人民币 135.02 亿元,同比下降 31.01%,主要是基建工程支出减少的影响。

2015 年,本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额约为人民币 145.71 亿元,同比增加 247.87%,主要由于本公司 2015 年偿还债务金额增加及收购湖北公司支付对价的影响。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本公司主要从事发电业务,详情如下:

电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 报告期内电量电价情况

√适用□不适用

3. 装机容量情况分析

√适用□不适用

第一、于 2015 年底,本公司的控股总装机容量为 45,775.3 兆瓦。截至本报告日,本公司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厂共计 57 家,控股总装机容量为 46,108.7兆瓦,其中燃煤及燃气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 41,236.5 兆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控股总装机容量共计 4,872.2 兆瓦。详细情况如下:

1) 控股燃煤及燃气发电机组详细情况如下:

发电效率情况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发电厂用电率完成 5.42%,低于去年同期 0.04 个百分点。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发电机组设备的全年利用小时为 4,365 小时比去年同期减少 547 小时。其中:火电 4,538 小时,同比减少 575 小时;水电 4,135 小时,同比增长 198 小时;风电 1,618 小时,同比增长 12 小时;太阳能发电 1,639 小时,同比减少 4 小时。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供电煤耗为 303.37 克╱千瓦时,低于去年同期 2.40 克/千瓦时。

5. 资本性支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于报告期内,本公司完成资本性支出约人民币 116 亿元用于电力项目和煤矿项目的基建以及前期项目等投资,约人民币 42 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所用资金主要源于本公司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及非公开发行 A 股的募集资金、。

另外,于报告期内,本公司收购湖北公司 82.5627%股权,按照合同约定最终支付对价为约人民币 41.41 亿元。

其中,于报告期内,本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70.50 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已投入重庆奉节项目 13.71 亿元、十里泉发电厂项目 4.4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9.50 亿元,还剩余资金 33.06 亿元(含募集资金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本公司 2015 年末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人民币 98.45 亿元,比年初减少人民币 4.41 亿元,降幅 4.29%,主要是对部分联营单位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变动的影响。

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2016 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元年。2016 年,我国经济仍将总体保持平稳,GDP 增速在 6.5%-7%。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国家将加强重大民生政策的实施,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重要领域改革,必将激发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使能源企业从中受益。

从发电行业看,经济增速下降和结构优化导致电力弹性系数下降,电力需求增长放缓,发电利用小时将会呈现下降趋势,电量仍将继续保持低位增长。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开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公布了 6 大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在电力市场建设、输配电价改革、售电侧改革、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发电计划改革以及燃煤自备电厂监管等方面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新增配电市场和售电侧市场放开,在给我们提供新的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驱动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演变,推动产业链重心后移,廉价可靠的电力及客户资源将成为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竞争格局也将由过去以规模发展为重心的外延式竞争,转变为以低成本为核心的内涵和结构调整发展并重的深层次全面竞争格局。

从煤炭行业看,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环保刚性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需求低迷,供给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电煤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同时,政府的干预及煤炭行业自身去产能、限产自救等措施的实施,使煤炭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从资金市场看,中国人民银行在 2015 年连续降准、降息的影响将在 2016 年继续释放,融资环境相对宽松,资金成本仍处于下降通道,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公司未来的融资环境不会太紧,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二) 公司发展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和“十三五”发展规划,适应新的能源发展和市场趋势,以调结构、提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全面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第一、在发展方面要从发展方向、发展渠道、发展方式和发展节奏等方面认真做好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严防发展风险。第二、在经营上更加注重内涵竞争力提升,消除竞争短板,推进低成本战略,大力拓展市场营销。第三,在管理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管控体系,努力把市场营销培育成最具相对竞争力的核心之一,全面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增强稳定运营能力。第四、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为企业“十三五”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 经营计划

在外部条件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2016 年本公司预计力争完成发电量约 1,820 亿千瓦时左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预期将有所下降。根据各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本公司计划 2016 年将投入约人民币 145 亿元,用于电源项目基建、煤矿项目基建、热网及其他项目、参股项目注资等目的,投入约人民币 45 亿元用于环保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为完成上述目标,本公司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面加强经营管控,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提高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市场交易机构的组建,参与规则制定;继续开展电量结构的优化,提高整体发电效益。进一步加强燃料管控,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科学制定采购策略,合理把握采购时机,降低燃料采购成本;同时注重掺配掺烧技术,推进燃煤结构性降价。抓住资金市场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调整优化信贷和融资结构,控制资金存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持续优化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对于已核准的在建项目要抓好各阶段设计优化,加强设计、招标、合同、结算的全过程管理,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好投资和造价。抓好配套工程建设,落实送出等外围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开工建设。在建项目要把好工程质量关、安全关,控制好概算,不抢工期、不抢时间,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同时要全面分析各区域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科学编制本公司的发展规划。

第三、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要加大不安全事件责任追究、考核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确保本质安全。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确保环保设施高效运行、达标排放。同时,全面深化节能管理,按照国家节能升级改造要求,推进本公司能耗指标持续优化。

第四、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全力推进规范运作。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规范运作,提升全员法律素养,提升法律责任和业务流程的融合度,规避因流程设计漏洞带来的法律风险,有效规避企业风险。深入推进风险管控,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相结合,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不断强化对核心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经营和发展风险

2016 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电力需求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在新投产机组增长超过电力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发电产能有过剩的风险、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会有下降的风险。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开启,随着改革的推进,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新的电力市场竞争将是资产结构、成本、可靠性等多方位的竞争,市场营销模式也将出现重大变化,这些都将对本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预期已经凸显,电价有下降的风险。

自 2012 年以来,煤价持续快速下降,国内煤炭企业已出现大面积亏损,政府的干预及行业自身去产能、限产自救等措施的实施,使煤价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

面对上述风险,在未来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本公司将要牢牢把握行业景气的有利时机,全力争取电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利用小时达到、超过―三同‖水平。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持续提升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为本公司后续发展和应对未来市场变化奠定坚实基础。在优化电源结构、降低能耗水平、提高机组可靠性、加强营销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努力,争取在电力体制改革中赢得先机。把握电源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把项目储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同时转变公司的发展模式,由自主发展为主转向自主发展与收购母公司资产良性互动并重的方式。有力推动本公司的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水平。

2.环保风险

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人们对清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环保法》重点治理大气雾霾,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环保违法实行―零容忍‖。对发电行业来讲,环保投入将进一步加大,环保设施运行面临着严格的监管要求。

对此,本公司将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把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严格落实《环保法》的要求,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抓好环保指标监管,规范环保设施运维管理,提高环保设施投运率和效率,确保高效运行和达标排放。坚持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原则,不断优化、细化技改路线,持续推进环保技改的实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