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丹麦海上风电交流对接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内外海上风电开发、设计、装备制造和施工等14家主要企业代表参加了交流对接会。丹麦驻华大使馆能源与环境参赞晏辞表示,丹麦企业特别重视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拓展,福建是丹麦优先选择的合作省份,希望能与福建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中丹海上风电示范园

首页 > 风电 > 海上风电 > 报道 > 正文

打造单体最大容量 福建欲领跑海上风电

2016-03-09 09:3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张子瑞

日前,“福建—丹麦海上风电交流对接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内外海上风电开发、设计、装备制造和施工等14家主要企业代表参加了交流对接会。丹麦驻华大使馆能源与环境参赞晏辞表示,丹麦企业特别重视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拓展,福建是丹麦优先选择的合作省份,希望能与福建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中丹海上风电示范园”,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一位与会人士告诉记者,福建方面也希望通过与丹麦进行合作,吸取丹麦在风电设计、技术、开发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夺得在海上风电发展领域的先机,领跑国内海上风电。

这已是一年之内第二次举行的福建和丹麦海上风电交流对接会。去年4月,福建就曾举办“中丹海上风电研讨会”。

资源优势较明显

今年1月,福建龙源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4台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发电,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第一个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项目。

根据福建省发改委的信息,核准建设的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是迄今国内获批建设的最大海上风电场项目。据称,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为82.25亿元,规划安装100台单机容量为4000千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建设工期36个月。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14.15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45万吨、减少用水439万吨。

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的一位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福建省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濒临东海和台湾海峡,海岸线总长6128 公里,受季风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福建沿海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海上风电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算:福建省海上风能理论蕴藏量为,水深20米以内近海风能总量约为27.4吉瓦;按等效负荷3000小时计,理论年发电量约为822亿千瓦时。预计福建省沿海陆上风电到2020年前后可开发的资源将大部分开发。因此开发海上风电是拓宽风电资源领域、保证资源接替、扩大风电开发规模的重要举措。

根据2014 年12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共计44 个项目列入方案,总容量1053万千瓦;其中,福建省列入方案的项目7 个,容量达210万千瓦,仅次于江苏,位列全国第二。江苏占了44个项目中的18个项目,总装机量达348.97万千瓦,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而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则明确提出,苏北海域包括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毗邻海域将统筹规划海上风电建设。

“这几年,江苏发展海上风电的势头的确很猛,也有一些政策在向江苏倾斜,但福建并非没有机会。对于海上风电这一领域来说,大家都是新进入者,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从全国海上风电的整体规划来说,仅靠江苏难以支撑整个海上风电规划的实施。可以说,凡是沿海有资源条件的省份都在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闽东电力公司的一位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打造产业链和研发能力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海上风电实现快速发展,产能刷新纪录新增达4吉瓦,相当于之前三年的装机量总和,全球总产能达11吉瓦。

不过,其中大多数新增风场由欧洲国家建设,欧洲2015年的海上风电装机量比2014年几乎翻了一番。我国海上风电2015年新增达36万千瓦。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2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或将达到40.3吉瓦。2016-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2%。

“虽然从‘十二五’来看,国内海上风电没能达到预期,真正实现启动,但在‘十三五’时期,海上风电仍被业内寄予很大期望。业内确信,海上风电离爆发的‘风口’越来越近了。”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的上述人士表示。

2015年6月,福建省能源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福能集团已获取的1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并向福建省再争取200万千瓦,共同打造3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航母”。

福建省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世界级海上风电“航母”就是在海上风电的设计、制造、规模和标准上,都将引领世界。

去年以来,除了与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外,福建还引入了金风科技等国内领先的风电整机商,共同打造福建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区,组建国家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以期在海上风电领域抢占先机。

助力提升项目经济性

除了具有良好的风资源开发条件、相对完善的电网支撑外,经济性一直是横亘在海上风电开发企业面前的最大一道坎。

在不少开发企业看来,国家发改委推出的0.75元-0.85元/千瓦时的海上风电标杆电价,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若地方能配套相关的补贴政策,则能大大提升开发企业的“落户”意愿。此前,如上海,就出台了针对海上风电的地方补贴政策。根据海上风电上网电量对项目投资主体给予每千瓦时0.2元的奖励,奖励时间连续5年。显然,地方性的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补贴,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收益水平,刺激当地海上风电发展。

福建目前着力打造产业链、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在业内人士看来,福建若要在海上风电方面走在前头,如何帮助开发企业提升项目收益水平,实现投资回报是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福建省能源研究会曾建议设立海上风电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列入省级规划的大型海上风力项目、特大的自然灾害、新技术研发等。

此外,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投资额大,要广泛吸收企业、民资、外资等参与投资建设,能否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至关重要。

“地方政府如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制定贴息贷款等利好政策,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对于海上风电这样的大规模投资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位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