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2月26日临时委员会在上海的英文报纸《航运商业日报》上刊出筹建大英自来火房的发起书,向社会公开集资。1863年英商购买苏州河南岸泥城浜(现西藏中路)以西临河土地作为建厂基地。上海西藏路煤气厂1864年2月英商设计并建造上海西藏路煤气厂(俗称自来火房)。1864年12月10日法租界公董局集资3万两筹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报道 > 正文

【回顾】上海燃气发展大事记

2016-01-22 09:58 来源:讯腾博燃资讯 

1862年2月26日

临时委员会在上海的英文报纸《航运商业日报》上刊出筹建“大英自来火房”的发起书,向社会公开集资。

1863年

英商购买苏州河南岸泥城浜(现西藏中路)以西临河土地作为建厂基地。

上海西藏路煤气厂

1864年2月

英商设计并建造上海西藏路煤气厂(俗称自来火房)。

1864年12月10日

法租界公董局集资3万两筹建煤气厂。

1865年11月1日

上海西藏路煤气厂竣工供气,日产气850立方米。共安装煤气表58只,其中家庭用户煤气表39只。

1865年12月18日

上海西藏路煤气厂向公共路灯供气,上海街头第一次出现煤气灯。

1866年

英租界安装新型煤气路灯205盏。

1867年

英商煤气公司向虹口地区供应煤气。

1867年3月6日

法商自来火行煤气厂建成后开始向法租界供气,点亮法租界内169盏煤气路灯。

1891年

英商煤气公司煤气销售量达6369万立方英尺。

1900年12月29日

英商上海自来火房更名为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

1932年

杨树浦煤气厂开工建设。

1932年的杨树浦煤气厂

杨树浦煤气厂

1934年2月8日

杨树浦煤气厂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1.3万立方米/日,主体设备为一座30孔伍特型连续直立碳化炉及相关设备。

1934年3月13日

西藏路煤气厂停产。

1938年

吴淞煤气厂开工建设。

1939年8月30日

侵华日军建造吴淞煤气厂。

1940年

11月13日

吴淞煤气厂建成投产,年供煤气4.3万立方米,焦炭7000多吨。

1945年7月17日

美国飞机轰炸上海,吴淞煤气厂受破坏停止供气。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上海市军事委员会接管吴淞煤气厂。英商煤气公司仍由英商经营。

当年

上海煤气家庭用户17315户,民用煤气普及率2.1%。

1950年11月20日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征用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12月12日更名为上海市煤气公司。

1953年6月

成立上海市煤气公司,将征用后的英商上海煤气公司与吴淞煤气厂合并统一经营,实行上海煤气产供销统一经营管理,从此上海煤气事业全部属于国营经济性质。

1954年

煤气表具修造工场(后改厂)成立,生产出上海第一代国产M3皮膜式家用煤气表和“54”型家用铸铁灶。

1957年

上海市煤气公司营业所成立。

1958年1月1日

成立上海市煤气公司管线管理所(后改上煤第一管线工程公司)。

1958年6月

吴泾炼焦制气厂(今上海焦化厂)动工建厂,由上海市煤气公司负责筹建。从此,上海共有三个气源厂。

1958年11月26日

吴泾炼焦制气厂正式向市区供气。

1960年6月9日

吴泾炼焦制气厂易名上海焦化厂,所产煤气馈入煤气公司管网。

当年

上海煤气公司设立调度室,统一调度平衡上海煤气产供。

1970年

上海市煤气公司开始建造催化裂解重油制气炉及净化回收配套装置,先后建成11台(吴淞煤气厂6台,杨树浦煤气厂5台),每台日产煤气10万立方木,从此上海城市煤气增加了一种新气源。

1972年6月18日

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在金山卫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当年

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作气源,供城市民用。

1974年1月1日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979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1980年7月—1985年底),三期工程(1987年—1992年4月)。

1974年9月21日

中国一座水槽双壁沉井螺旋式升降的大型煤气储气柜在上海建成。

1976年

上海市煤气公司成立液化气管理所,统一经营管理全市的液化气业务。

1983年12月15日

浦东煤气厂破土动工;

一期工程1986年12月部分建成投产,煤气输向浦西;

一期工程1987年12月15日全部竣工投产,形成日产城市煤气10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二期工程1991年6月竣工投产,形成日产20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的生产能力。

该厂是当时我国自行生产、自行制造、自行施工的规模最大的煤气厂。

1985年

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公司投产完成的DN1200大口径钢管北线工程,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煤气输气管线。

1986年12月15日

浦东浦西构成上海管道煤气统一管网供应系统。

1987年4月16日

上海市煤气公司浦东管线所揭牌运行。该所在浦东实行施工、输配、服务“三位一体”的区域性管理新体制。

9月29日

浦东地区管道煤气零的历史结束,浦东梅园新村142户居民首批用上管道煤气。

1988年4月

上海市煤气公司完成东海天然气早期开发可行性报告。

1989年3月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以煤作发电燃料的第二热电厂(煤电厂)始建。

1990年5月

《上海“八五”煤气发展计划》提出:在1995年底前,发展全市煤气液化气家庭用户110万户(后改为净增数)。

1990年7月1日

上海市煤气公司正式实施对煤气、液化气家庭新装用户收取初装费500元及购买1000元债券的办法。

年底

上海市煤气公司发展家庭用户11.41万户(管道煤气4.4万户,液化气7万户)净增10.48万户,全市家庭用户总数134.76万户,气化率54.6%。

1992年

上海市煤气公司发展家庭用户18.60万户,净增16.19万户。

1993年

石洞口煤气厂实现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

新建万吨级油品码头,4只2000立方米液化气球罐。

上海市煤气公司发展家庭用户23.71万户,净增20.64万户。

1994年6月

石洞口煤气厂轻油制气项目80800立方米油槽工程建成。

1994年10月 市中心区静安区实现全气化。

当年 浦东新区实现基本煤气化。

当年 上海市气化率达到77%,上海市煤气公司在全市拥有家庭用户总数达224.83万户(管道煤气169.30万户,液化气55.53万户)。

1995年3月16日

石洞口煤气厂轻油制气工程动工。工程建成后,可日产城市煤气210万立方米。

当年

上海煤气公司在上海已拥有家庭用户250万户,其中:管道煤气用户185万户,液化气用户65万户。

1997年11月27日

石洞口煤气厂顺利投产开创了国内轻油制气的先例,日产煤气210万立方米。

原标题:上海燃气发展大事记(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