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蛋糕引发多家上市公司争相布局,积极开拓售电、能源综合管理、电动汽车运营服务等能源互联网应用业务。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认为,在电改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2016年能源互联网将迎来持续发展机遇,拥有良好电力行业背景及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将从中受益。三路径布局中能

首页 > 物联网 > 市场 > 正文

上市公司抢滩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 引来互联网巨头

2016-01-08 08:59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蛋糕”引发多家上市公司争相布局,积极开拓售电、能源综合管理、电动汽车运营服务等能源互联网应用业务。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认为,在电改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2016年能源互联网将迎来持续发展机遇,拥有良好电力行业背景及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将从中受益。

三路径布局

中能电气1月7日公告称,公司拟以3.43亿元购买金宏威49%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金宏威是一家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能源行业提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等。

自从去年7月国务院下发“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能源互联网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梳理发现,目前上市公司主要从三个方面布局能源互联网:一是从储能领域切入,如科陆电子、南都电源和阳光电源等公司;二是从能源信息化领域入手,目前已经进行布局尝试的公司有积成电子、科华恒盛等;三是瞄准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如中恒电气、林洋电子等。

科陆电子布局电气全产业链,定增加码储能微网、充电网络智能云和售电网络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参股的售电公司深电能未来能够获得售电牌照,公司将实现能源从产生到输送、分配以及消费的数据闭环,公司在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上卡位优势显著。

积成电子积极建设能源互联网平台,拥有非常稀缺的能源大数据和用户服务入口。公司已经积累了1.6万家以上企业用能信息数据,公司研发的全国首个省域实验性能源服务平台“山东省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已经实验运行,计划采集3000家以上企业动态用能信息。

中恒电气的能源互联网战略持续落地,已经形成能源生产储备、用电侧需求管理、云端调度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为其后续开展能源互联网业务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2015年6月,公司出资9000万元增资普瑞智能,拓展用电侧节能服务业务;2015年7月,公司与南都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足分布式微网储能领域;2015年10月,公司拟定增募资10亿元用于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

引来互联网巨头

能源互联网万亿风口,也引起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关注,阿里、微软、华为等纷纷进军新能源,并联手新能源企业共同开启能源互联网时代。

去年4月份,阳光电源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客户提供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智慧光伏电站设计、建设、智能运维等相关服务。阿里云成为阳光电源面向智慧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且,类似的能源企业+互联网或者ICT企业之间的合作屡见不鲜,比如东方日升+清华紫光,爱康科技+华为,林洋新能源+东软集团等。

2015年6月,积成电子与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备忘录,双方将在山东省智慧能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终端设备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英特尔牵手积成电子,意味着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已经瞄准国内能源互联网巨大市场。

爱康科技则牵手华为,就共同打造智能光伏电站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并签署合作协议。华为依托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化以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目前逐渐成为智能光伏电站管理系统的领导者。爱康科技与华为共建智能运维平台,获取能源大数据资源,将抢占能源互联网的竞争高地。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能源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将层出不穷。除了现有的能源电力设备和服务企业之外,大量的行业外企业也会加入能源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其他制造业以及房地产开发和园区运营企业等。

科陆电子公司战略布局互联网金融

事件:12月21日科陆电子发布公告,同长园集团、深圳道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合资成立海豚富易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主营“互联网+”大数据与互助业务。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智光电气出资5400万元,占比60%,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战略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风险补偿方面的创新型互助业务,针对有个性化风险保障的客户开发“类保险”产品并以众筹的方式进行销售。目前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企业和个人对于个性化风险保障的需求日趋旺盛,有着“互助共济”本质的风险补偿产品存在较好的市场空间。

未来或进一步进军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未来公司将依托该业务为入口,借助风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积累优质用户,带来有价值的用户流量,以分享互联网金融行业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探索风险保障业务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的潜在的协同效应,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跨界融合进一步提升未来的盈利能力。

牵手LG化学,发展储能业务。公司12月12日发布公告宣布同LG签署《合资经营意向书》,双方拟在中国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开发、生产及销售使用LG化学及LG化学子公司电芯的储能电池包。科陆电子拥有完善的储能解决方案及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并且PCS(储能双向变流器)技术已达到国内顶尖水平,自主研发的BMS可实现对电池成组后的有效管理及均衡。结合公司成熟的BMS技术,双方将合力研发、设计、建设全自动化电池模组生产线,其中BMS将采用公司最新一代的自动标定及主动均衡技术,实现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面有效管理。

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长期看好。近两年公司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相比电池企业,公司做储能的优势在于电力控制,在于大功率PCS、BMS、在联网、能效管理有优势。本次同LG化学的合作如顺利开展可以使公司极大降低电芯采购成本,进一步完善电池包设计。在国内建设电池模组的全自动化产线,还将进一步降低整套储能系统的成本,优化从户用储能系统到电网级储能系统整体的规模化生产,增强公司储能系统在储能市场的竞争力。

南都电源引领储能进入规模商用时代

南都储能多种模式全面落地加速规模放量:市场认为南都用电侧储能刚落地,其储能已得到验证的适用范围有限,向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尚待验证,离进一步大规模放量还很远。但我们认为此次合作项目意味着南都储能不光能成功落地还能大规模应用,其储能规模放量进度超出市场预期,南都有望快速成长为千亿级储能节能服务市场龙头。理由:南都储能成本低落地性强,推动储能规模快速发展。南都拥有高效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度电储能成本低于5毛钱,规模化发展潜力巨大除此次南都作为电站投资方的“投资+运营”模式,和中能硅业项目中客户作为投资方南都作为总包商的模式外,南都还拥有多方联合投资、联合运营等多种模式,拥有多种强落地性模式的南都储能适用范围更广与规模放量更快中恒普瑞在江苏省有丰富的电力客户资源,在此合作后南都有望通过将其储能模式在中恒普瑞巨大客户群中的复制与推广,推动南都储能规模快速发展。

阳光电源深度报告:能源互联网全节点布局,逆变器将成全球第一

逆变器预计全年出货量6.7~6.8GW,同比增长60%,有望从全球第二成为全球第一,毛利率约32%。

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基数小,贡献占比逐年大幅增长,已成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预计2015年确认规模约320MW,同比增长超100%。预计公司春节前并网150MW电站用于持有运营。公司积极申请在安徽省的售电牌照。

加速布局“互联网+光伏”、“储能+光伏”,想象空间打开。公司和阿里云合作推出的iSolarCloud,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运维,为电站评级和资产证券化提供数据支撑。公司的储能逆变器、光伏控制器和控制逆变一体机等,应用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公司和三星SDI合作开发储能,预计2016年上半年投产。

布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和充电桩等业务,再谋新版图。公司的控制器产品,已运用于多个纯电公交车、乘用车和物流车项目。公司的控制器产品在安凯客车(7.47-10.00%,买入)上实现了实际应用和批量销售,产业化加速推进。预计全年销售额在数千万级别,明年突破1亿。

积成电子:业绩稳定增长,能源互联网转型值得期待

积成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4.71%:积成电子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增加23.0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28万元,同比增加14.7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加12.5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2万元,同比增加14.49%。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净利润1.42-1.68亿元,同比增加10%-30%。

农配网投资加速,有望拉动公司业绩的提升:我们预计未来五年配电网规划投资,总规模预计可达两万亿,其中2016预计投资3000亿(2014年仅为1700亿),较14年实现近80%增长,行业内配网优质设备制造商业绩大幅提升望大概率实现。地方电网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积极部署农网投资升级计划。

电改文件欲出台,能源互联网依然是趋势:电改配套文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输配电价的改革和示范、交易机构的设立、发电计划的放开、竞争性售电、大用户直供电等。我们认为电力设备公司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客户优势参与到售电产业链服务上来,这其中包括运维、节能和提高用电效率等,也可以通过智能微网开展售电业务。积成电子已经拥有全国16000户高耗能企业能耗数据,10万户燃气用户数据,用户粘性大数据挖掘潜能明显;同时,公司成立积成能源有限公司,将开展智能微网和新能源电站的投资业务。公司在能源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可以为用户降低用电成本、保障用电安全和提升用电效率。

科华恒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拥有27年电源研发制造经验,是“重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者、“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高端电源、新能源、数据中心三大产品方案体系,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交通、通信、政府、国防、教育、医疗、电力、新能源、数据中心等行业,服务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用户,致力于打造生态型能源互联网企业。

随着公司在数据中心运营以及光伏发电领域的业务不断拓展,一方面将使得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例如UPS、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及新能源产品等,另一方面也会给公司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带来新的增长点。我们建议积极关注。

数据中心运营业务助力公司净利润弹性增长:按照公司目前公布的机架资源来看,全部投产后,考虑少数股东损益,按照单机架5000元/月的ARPU值计算,每年可以给公司带来6亿一8亿的收入。对比同行业的净利润情况,预计净利润约1.2亿一1.6亿。相当于公司2014年经审计的净利润水平(约1.27亿)。

光伏电站运营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公司将大力发展光伏电站业务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随着定增预案的实施,公司建设、运营光伏电站的规模将达到约160MW,将初步完成公司在光伏电站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将在未来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光伏产品的销量,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既促进了现有主营业务发展,又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助于公司实现未来发展战略目标。

相关阅读:

互联网巨头布局新能源产业 能源互联网才刚开始

电力巨头抢食能源互联网 你准备好分羹了吗?

【分析】谁在忽悠谁?能源互联网概念背后的利益之争

原标题:上市公司抢滩能源互联网万亿市场 三路径布局(附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