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起锚,这份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及步骤的规划,也将总体引领能源、电力、油气、金融、制造、新兴产业等不同行业的“十三五”整体走向及发展。
以下是“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有能源圈里大家熟悉的面孔,比如周大地,贾康,王传福、华民等。
华夏能源网特别梳理了参与“十三五”规划专家近期关于能源、资源和环保的重要观点和公开言论。相信不同专家从事的领域和他们的“跨界言论”能给我们相应的思考和启发。
“十三五”专家名录及他们的“能源观”
王春正(主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曾任中央财政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观点:“绿色经济受到各国广泛重视,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自然选择。绿色经济将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模式。”
林毅夫(副主席)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观点:“大家都关心雾霾,赞成改善环境,但因此要把所有的工厂都关掉,回到1979年前后的生活,这是不可能接受的。要解决环境问题,必然要投资新设备,用新的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
杜平(秘书长)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曾在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工作。
观点:打破能源领域封闭的利益链是为改革清除障碍。
周大地
兼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缘与能源战略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言论:“十三五”及中长期能源投资可集中在建筑材料改造和能效提高、工业节能、交通节能领域。例如,电厂的提效改造可以使能效提高5%到10%。此外,煤炭必须进一步清洁利用,在发电、工业锅炉、工业生产等领域下功夫,而非煤制气、煤制油等。
王传福
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言论:新能源车领域决不能“拿市场换技术”。
周其仁
曾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等职。
言论:这些年我们的建设、制造能力可是起来了,人强马壮,矿山、港口、电力、铁路……什么造不出来?我们向西发展,哪个国家的资源都很好,用他们的土地、劳工,加上中国的制造设备,做通了再卖中国货,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董明珠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言论:我们的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加速消失。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曾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言论:要彻底解决雾霾问题,必须抓住可塑、可选择的机制与制度安排问题不放。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言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新的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靠国家的有限财力支撑远远不够,这就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撑。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言论:在能源、信息、材料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要加强前沿布局和先导研究,通过产研密切合作攻关,培育未来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经济系主任,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
言论:我们的结构有问题,投资比较多。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就是高投资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下降。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言论:“一带一路可参考北美和欧盟,通过金融平台建立亚洲能源共同市场。”
蔡惟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言论:“中国电工设备制造业受益于特高压。”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言论:能源合作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最大亮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有利于保障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
樊纲
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言论:今后能源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可能不是美国的页岩气,而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的发展。而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是市场模式的问题,是政策问题。
华民
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言论:能源政策,原来是旧能源,现在新能源,成本提高了。环境政策,原来是适度从紧,现在是严厉管制,中国的环境问题在哪里?关键的问题在这个地方,政府管而不治。
陈东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言论:要加快完善资源和环境等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樊杰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言论:能源资源的开发与不同特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平衡。
高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党委副书记兼国际贸易办公室主任。
言论:纺织行业的订单、利润都在继续向大企业集中,相比而言,不少纺织中小企业的运行仍感困难。
韩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言论:未来,可以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诸如水、能源和交通等城市服务的价格,使之可以完全覆盖成本。
胡鞍钢
兼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言论:十三五期间,在能源领域,将继续完善跨地区的电力、油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础设施建设。
黄海洲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言论:没有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比例难以提升。
李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管理、老年经济学、社会保障概念:医改,养老。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言论:要给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赋予更好的文化内涵。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言论: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李守信
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发展规划司司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委员。
言论:在限制开发区和生态较脆弱的地区,不能布局大的能源与资源开发的项目。
刘志
现任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言论:建议电动汽车上高速不收费。
刘德培
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言论:水污染防治“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问题突出。
刘士林
担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群蓝皮书》主编、《中国城市科学》集刊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数据中心》负责人
刘世锦
曾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调节研究部副部长、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目前兼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言论:互联网+将会大大促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孟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院长
言论:清除一次空气污染,靠风吹、靠下雪、靠下雨。我们做了30年环保,真的觉得挺遗憾!
宁高宁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言论:除了生物制能源以外,中粮必须在粮食流通、粮油加工、品牌食品、地产酒店、金融投资、土畜产等5到8个行业建立行业领导地位。(2011年发言)
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说是这么说,不过是搞建筑出身的,领域其实是智慧城市.概念:智慧城市.计算机应用
彭友良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水稻抗瘟品种布局与稻瘟病防控技术”和“粮食作物基因对基因病害抗病基因布局技术研究与示范”首席专家。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言论:能源清不清洁要算总账。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言论:既然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全都指望政府出台各种刺激政策呢?
田国立
2013年5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3年6月兼任中银香港(控股)董事长、非执行董事。
汪同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
言论:我们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能源,牺牲了环境,却仅仅是为了产业链上15%左右的利润苦苦拼搏。
汪向东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保密局密级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
王建
曾多次参与起草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多次在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各部委,获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
言论:中国如何避免生产过剩危机如果持续衰退是“滑落”,危机就是滑到崖边后的“坠落”。
王世成
担任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课题组顾问
王曙光
先后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
言论: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要积极开展海域综合地质调查,提出新的油气远景区和新的含油气层位,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富钴结壳,海底硫化物矿床,多金属结核等新型矿产的战略调查。
冼国明
南开大学校长助理,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理论经济学),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长。
许宁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973的首席科学家概念:光电纳米材料与器件,真空微纳电子学,平板显示技术。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清华大学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姚中民
历任河南省周口地区建设银行副行长,河南省建设银行副行长、行长,河南省副省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纪检组长、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中石化董事。
言论:要以中长期投融资支持新型城市化建设。
余永定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博导。
言论:中国的能源效益低,生产一单位GDP所损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曾湘泉
兼任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
言论:互联网+对就业的“创造”和“毁灭”并存。
翟国方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筑波大学都市与地域计划学博士。现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兼任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
张世平
少将军衔。
1988年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学术调研处处长,科研指导部副部长,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等职。先后从事军队指挥理论、战略理论研究。
栾恩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嫦娥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刘世定
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行政法研究会会长
穆荣平
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哲学博士。
宁滨
国家高速列车运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
原标题:“十三五”专家名录及他们的“能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