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9月25日至10月1日,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担任团长的中央代表团赴新疆慰问并举行庆祝活动。60年来,电力让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努力下,电力将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在满足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需求的同时

首页 > 报道 > 正文

“疆电外送”中特高压作用有多大?

2015-10-03 07:56 来源:亮报 

今年是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9月25日至10月1日,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担任团长的中央代表团赴新疆慰问并举行庆祝活动。60年来,电力让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努力下,电力将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在满足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需求的同时,给自身发展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三次跨越

结束孤网运行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使新疆成为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地区的门户,也赋予了她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优势。资料显示,新疆的石油预测资源量达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达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清洁能源方面,新疆的风能占全国总量的37%,年日照总时数也居全国第2位,达到2550~3500小时。

正是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在十年前却身陷电力发展落后,资源难以转化和外运的尴尬处境。2005年的新疆,110千伏电网联网尚未实现,自治区内许多地区还尚未通电,丰富资源无法外送也成为阻碍新疆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积极推动疆电大规模外送便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在新疆自治区的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新疆迎来了电网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年8月,随着和田110千伏兵皮线输变电工程的成功并网运行,和田电网与疆南电网实现联网,新疆主网终于穿越茫茫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延伸到天山最南端的和田地区,结束了新疆电网分片供电和多个孤立电网运行的局面,首次实现了全疆110千伏电网联网,完成了新疆电网“十一五”期间的第一次跨越。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依据新疆自治区内的电网分布状况,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新疆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时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也在与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会谈中表示,要加快新疆电网主网架建设及新疆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动新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同年11月16日,新疆电网顺利实现220千伏全疆联网,形成了一个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起哈密,西至博州、伊犁,北到塔城、阿勒泰,南接喀什、和田,东西伸展约2000多公里、南北约3300多公里,覆盖地域约120万平方公里的220千伏电网。这为天山南北送去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仅2008年,新疆电网就向地方电网增供电量20.86亿度,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电网发展的第二次跨越。

但在这一时期,新疆电网仍然处于孤网运行的状态,尚未与全国电网互联。2009年3月28日,天山脚下,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工程破土动工,“疆电外送”的宏伟战略终于从计划走向了实施。9个月后,全长1116.67公里的乌吐哈工程顺利完工。在这一工程基础上,2010年11月3日,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成功互联,这条21世纪的“电力丝绸之路”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打通了一条“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能源运输通道,新疆电网迎来五年之内的第三次跨越,新疆也正式进入了大电网时代。

“户户通电”

照亮天山南北

伴随着110千伏及220千伏电网的联网,国家电网公司在新疆逐步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力争使无电区居民彻底摆脱无电生活,早日用上放心电。

“十一五”期间,国网新疆电力投资70.63亿元,解决了47.67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少数民族的风俗问题,新疆有许多游牧民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远离电网负荷中心。经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疆还有29.58万无电户115.2万无电人口。因此,“十二五”期间,解决无电地区群众用电问题成为了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稳疆兴疆”战略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一方面加快建设偏远地区的电网延伸工程,另一方面促进新疆当地的新能源开发,进一步推进“户户通电”工程的有序实施。

按照国家能源局批复的新疆“十二五”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成为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偏远地区电网延伸及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国网新疆电力计划投资45亿元,在2015年年底前解决全疆25.36万户98.4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2011年1月,新疆“十二五”期间的首个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在塔城地区托里县白杨河区破土动工,拉开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帷幕。2013年6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同新疆自治区签署了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协议,提出到2015年年底确保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连续4年将工程纳入“民生建设年”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先后解决了新疆自治区13.78万户52.15万名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疆共有8个地州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

2014年9月25日,随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罕铁列克村一条35千伏配电线路的投运,新疆最后一个无电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全疆98.4万无电人口彻底告别了无电历史。从2011年到2014年,国网新疆电力共计投资44.92亿元,实施无电工程项目318个,比国家计划提前15个月解决了12个地州81个县21个完全无电乡281个完全无电村的25.36万户98.41万无电人口以及7个边境口岸、多个边防连队的用电问题。

如今的新疆,无论是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还是偏僻遥远的边境村落,亦或是条件恶劣的山地地区,都已经实现了电网延伸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在居民家中,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给农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在畜牧村落,电力调节下高效的现代化棚圈养殖也已经逐步推广开来;在天山南北,一条条输电线路正源源不断地将电力能源输送到全疆的各个地区,为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果说“户户通电”工程给予了新疆人民最大的实惠,那么,国家电网公司在新疆自治区的另一项重点工作——“疆电外送”则是将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推向了全国各地。“十二五”期间,新疆电网的两大重要工程翻开了自治区“疆电外送”的新篇章。

2012年5月13日,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时开工,这标志着“疆电外送”战略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

总投资95.6亿元的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工程于2013年6月27日顺利投运,该工程使新疆电网的外送能力达到200万千瓦,并成功实现向青海送电,全面提高了能源资源的输送效率。凭借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的两条通道,2013年年底,新疆电网年度“疆电外送”电量首次突破60亿度,同比增幅达102%,相当于外送标准煤200万吨。

2014年1月27日,这一天注定被载入新疆电力工业发展史。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完工使新疆迈入了“特高压时代”。2192公里输电线路,先后跨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个省区,哈郑特高压工程的顺利投运意味着新疆能源又多了一条“走出去”的大通道。这条连接西部边疆和中原大地的“电力丝绸之路”,额定外送能力达到800万千瓦,是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一、二通道的4倍。在额定功率运行下,哈郑特高压工程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500亿度,直接拉动新疆投资1000亿元,拉动河南GDP增长2500亿元,相当于运输煤炭23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0万吨、二氧化硫33万吨。

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电力装机5280.8万千瓦,其中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129万千瓦。这一年,新疆电网“疆电外送”电量累计达到306.9861亿度,其中火电外送电量达到271.2975亿度,相当于外送煤炭938.6万吨,有效地缓解了疆内铁路的输送瓶颈,同时还外送风电35.6886亿度,使新能源企业增加收益约22.48亿元,给电力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并拉动GDP增加103.87亿元。

“十二五”期间,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和哈郑特高压直流工程先后投运,有力促进了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直接拉动投资3000亿元,提高新疆GDP约1.5个百分点。今年9月8日,国家能源局在乌鲁木齐召开了“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跨区域送电”全国人大重点建议跟踪办理座谈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疆特高压“疆电外送”工作,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加快后续特高压工程的审批核准工作。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新一轮能源开发正在积极开展。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新疆加快建设区域内电网和通往疆外的输电通道。按照新疆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从2016年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2019亿元,用于新疆电网建设。到“十三五”末,新疆将建成投运准东—成都、准东—华东两回±1100千伏和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伊犁—巴基斯坦±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若羌—青海花土沟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疆电外送”通道,并在疆内建成乌昌都市圈环网、天山东环网、天山西环网、喀什克州核心区环网和环塔里木环网5个750千伏环网。届时,新疆将形成“五直流、三交流”外送电通道,“疆电外送”能力将由现在的1300万千瓦提高到5000万千瓦,每年可将煤炭、风、光等资源转化的3000亿度电量输送到国内负荷中心,相当于年转化原煤1亿吨。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如今,从天山脚下携风而来的早已不再是古诗中所描述的漫漫尘土,沿着“电力丝绸之路”眺望,成千上万度的清洁电能正源源不断地运往我国中东部地区,它们在给内地送去能源的同时,也拉动了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见证了新疆的再次腾飞。

原标题:“疆电外送”特高压作用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