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酒泉换流站施工现场,只要一提及风的话题,现场参建人员立即各持己见:风大不易施工、风沙作业、风餐露宿……风,成为了参建者每天谈论的工作话题。因为有风,酒泉换流站得以立项建设;因为有风,就有了工程建设者与风抗争的故事。
抗击风沙 施工现场用兵法
在甘肃瓜州,有一句俗话,流传已久——“瓜州每年只刮一次风,从年初刮到年尾。”不到酒泉换流站现场的人,很难体会其真假。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自今年8月开工以来,土建大部分作业面也展开。对施工单位来说,最头痛的事,就是如何科学规避大风沙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国网直流建设分公司酒泉换流站业主项目部依托四川工程建设部成立,这是最早一批投身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的队伍,历经向上、锦苏、溪浙等多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的磨练。提及刚开工的酒泉换流站施工环境,业主项目部负责人邹军峰这样描述:“干了这么多工程,走了全国各地,这次工程经历最难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风一起,对现场施工影响很大,有时人都站不稳,沙子吹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睡觉前抖抖衣服,沙子铺一地。”
以往施工常遇地方协调难题,这里最大的难题就是大风沙扬尘。为了抗击风沙气候,各参建项目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创造出了一些群众性的施工办法。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守我攻,敌藏我灭。”这一兵法在酒泉施工现场有了新的演绎。土建A包作为工程量较大的施工单位,面对年底土建管控目标,每一天施工时间都必须去争取,每一道工序都要按计划完成。在遇大风扬尘天气时,极度影响施工作业,项目部便会停工。等风稍小或停后,项目部就会全力组织施工力量作业。天气好时,晚上还组织人员加班施工。“这里我们施工不分白天黑夜,只有风的大小决定施工间隔段。能施工的点滴时间,都是我们必须抢的黄金时间。”说起现场施工,土建A包项目部负责人感慨地说。
全民创新 项目部革新多
在酒泉换流站施工现场,为了抗大风沙天气及黄沙地质性塌陷等施工难题,参建单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利用参建一线人员多年的施工经验,革新一些小创造、小技术和小发明,及时解决了一些施工难题,并提高了施工工艺质量。
土建B包项目部在开挖回填浇筑高端阀厅基础时,起初很难掌握所熬制沥青液体浇筑面的均匀和温度控制,影响基础质量和观感。项目部施工人员结合施工经验,特制了几口铁锅,使之在加热时,能分批量溢出,确保了施工人员便于掌握温度和容量。在后期沥青浇筑时,施工质量和工艺得以大幅改进。
在现场,参建人员如遇强风沙时,大多带口罩。为了进一步提高口罩舒适度和呼吸湿度,有的项目部在口罩内嵌入一小方寸棉制袋。每次施工人员佩戴前,将棉制袋充分湿润,置入口罩内。此举既能防止风沙对人体呼吸的影响,又能暂时克服身体对天气干燥的不适。
在其它项目部,像这样的小创造和小革新还有很多。目前,业主项目部已收集整理了8项创新成果。“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受气候和地质影响,施工中难免出现一些难题,充分汲取和借鉴参建人员的施工经验,有时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业主项目部技术专责感慨道。
“移动互联网+” 信息化管理效率高
以往在施工现场,监理单位为了统计施工具体人数,总是采取“统计——核对——上报”的方式。传统的做法有时会出现失真或失误。
在酒泉换流站建设现场,每天施工人员进场前,都要在现场直流工程建设管控平台前采取指纹,录入许可后方可进场。监理项目部统计数据时,电子化代替了纸质化,所有施工单位项目部进场施工多少人,机械设备数量,相关审核资质材料,施工进度,安全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等一目了然。
得益于技术进步,业主项目部建设管理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每天施工前,各施工单位都会接收到相关气象信息。业主项目部与驻地气象部门签订协议,采取下载微信客户端的方式,每天及时将区域气象信息进行发送,便于施工单位了解情况,安排好施工人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过去工程建设管理交底,相关人员都是重事前讲解、轻后期帮带,业主项目部将管理交底课件收集整理后,储存现场培训室信息终端设备上,参建单位可随时查阅了解。如遇相关政策制度变更,业主项目部及时讲解。
不仅于此,业主项目部印发的相关文件,也采取了信息化传递,过去文件多、评比多、会议多、检查多、培训多“五多”现象不见了。现场会议少了,管理人员抓施工的时间多了;手段先进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原标题:酒泉有群追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