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15年9月18日】HCC2015于9月18日在上海举办,上万名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技术专家及意见领袖,将齐聚上海,分享最新的产业洞察。同时也吸引大量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及电力公司客户等,共同探讨云计算、大数据如何助力智能电网发展。云平台成为配网主站系统新选择HCC2015的能源行业展区全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市场 > 正文

HCC 2015大盘点:云计算、大数据将成智能电网新推力

2015-09-22 15:44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中国,上海,2015年9月18日】HCC 2015于9月18日在上海举办,上万名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技术专家及意见领袖,将齐聚上海,分享最新的产业洞察。同时也吸引大量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及电力公司客户等,共同探讨云计算、大数据如何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云平台成为配网主站系统新选择

HCC 2015的能源行业展区全面展示了华为全联接电网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的眼球。华为全联接电网解决方案从智能终端全联接、通信网络全敏捷、电网数据全共享三个方面来诠释, IoT物联网、敏捷网络、云计算及大数据则是实现全联接电网的技术支撑。全联接电网是智能电网的ICT基础架构,智能电网驱动ICT技术创新,创新ICT技术助力智能电网发展。

图:华为全联接电网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参展客户

同时华为跟国电南自在展会上联合展示了基于云平台(FusionCube一体机)的配网主站系统方案。目前,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网自动化等电力生产系统使用的服务器都是物理服务器,还未没采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对于电力行业生产业务是种前沿、待实战验证的技术。华为与国电南自联合测试及验证过的基于云平台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将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部署到华为FusionCube一体机。经过验证,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方案可行!在同等条件下,不但性能与小型机相当,而且云计算亮点明显。在电力系统中,华为FusionCube一体机相对于物理机来说,主要有以下优势:统一集中运营和运维, 对于新增服务器和故障定位修复的服务,能集中、快速处理。物理硬件资源共享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投资成本。 使用方便,物理机正常下电,再上电无需人为参与,所有虚拟机和服务能自动启动。

大数据是实现智能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工具

除了精彩的展台方案展示,全联接电网论坛也是精彩纷呈,行业精英、技术专家等共同探讨创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如何更好的服务和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香山科学会议发起者孙宏斌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提到:“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是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支点,将会带动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图:清华大学孙宏斌教授在全联接电网论坛做主题演讲

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建设智能电网,促进电网从传统电网向分布式电网,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让电网更低碳、绿色、高效、智能。越来越多的电网智能终端将要接入,电力系统中数据和信息将海量增长,这无疑为系统的运行和高级分析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大数据联合攻关项目部主任邓春宇先生以“智能电网大数据应用研究和实践”做主题演讲。从宏观层面阐述了中国电科院对大数据和智能电网大数据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了国内外电力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电科院在大数据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理论研究、技术探索、应用实践”三步走战略路线。对广大电力大数据研究者发出倡议,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利用“项目合作、服务支撑、资源互换”等模式来攻克“数据共享”这一大数据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难题。

面对互联网思潮的冲击,大型企业私有云该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国家电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国网就在探索企业云计算的建设之路,先后启动了三大资源池建设。站在大型企业下一步IT架构战略转型的角度,国网信产集团中电普华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宁为我们分享了国家电网云计算资源池建设、发展和面向十三五的规划思考。

华为公司的产品解决方案总监欧阳定恒先生以《企业云助力智能电网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华为大数据及云解决方案如何助力智能电网发展,欧阳定恒认为可再生能源广泛使用、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智慧化对IT架构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通信和信息服务能够适应智能电网控制、管理和应用对基础支撑的要求,需要对海量电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充分利用。华为基于云服务模式提供了大规模的运算、海量存储、弹性化伸缩服务、大数据相关分析平台工具,有效支撑调度、决策、交易、公共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有观点都有指向同一趋势,云计算、大数据将成为智能电网新推动力,有效支撑调度、决策、交易、公共服务,成为智能电网“大脑“的基础架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