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绿色变电站,四节一环保只能算是它的外功,而真正使变电站绿起来的其实是源于其内功3C技术,即通过3C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达到提高运行效率、减小变电损耗、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云南电科院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据了解,实现3C技术的关键,在于绿色变电站网络信息化的二次系统,即智能监控

首页 > 技术 > 正文

云南电网110千伏华晨变智能监控系统调试侧记

2015-08-04 10:43 来源:中国电力报 

“3C绿色变电站,‘四节一环保’只能算是它的‘外功’,而真正使变电站‘绿’起来的其实是源于其 ‘内功’———3C技术,即通过3C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达到提高运行效率、减小变电损耗、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云南电科院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实现3C技术的关键,在于绿色变电站网络信息化的二次系统,即“智能监控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因此,将智能监控系统比作绿色变电站的“大脑”一点都不为过,这个“大脑”好不好使、灵不灵动绝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变电站运行工况的好坏。在近期云南电网投产的首个3C绿色变电站———110千伏华晨变的建设过程中,云南电科院承担的正是激活这个“大脑”、让其能正常运转的调试任务。

“拦路虎” 调整计划让铁疙瘩“动”起来

“当时整个变电站刚完成土建施工和电气一次设备的安装工作,外墙还在粉刷,周围的脚手架都没拆,室内就是个毛坯房,空气质量特别糟糕。”回想起今年4月刚进场调试时的工作环境,项目组负责人唐立军直摇头,“刚踏进变电站楼内,浓烈的生石灰味混着油漆、焊锡的刺激性气味扑面而来,再加上漫天飞舞的粉尘,稍 待几分钟就让人受不了,更别提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一整天。”据唐立军回忆,一开始大家都多多少少不适应,加上那段时间昆明正好大降温,不少同事都出现了嗓子痛、咳嗽、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随着室内装修和电气设备安装的结束,楼内空气质量才略有改善。然而,比起工作环境上的困难,调试初期最影响工作效率和调试进度的莫过于全站的监控系统几乎不起作用,变电站“大脑”处于瘫痪的状况。

在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后,项目组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了调试计划,一方面立即与二次系统集成商展开合作,全面排查通信故障的原因,尽快实现各二次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则将智能装置的单体测试大幅提前,而把涉及间隔联调、全站网络性能和对时系统的测试挪到后面进行。

“秘密武器” 新型测试仪让调试更智能

与传统变电站的设计不同,3C绿色变电站的二次装置都是数字化智能设备,采用信息集成度更高的通信网络构架。大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使数据、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成为了3C绿色变电站调试的重中之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根据华晨变电站的技术特点,项目组准备了一 些新型的测试仪器。”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道。

“首先介绍的是‘变相怪杰’。”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个外形只有半块砖头大的仪器叫手持式光数字测试仪,它不仅能够支持多种智能变电站报文格式的接收、处理和发送,其“绝活儿”还在于在进行装置单体测试或者间隔联调时,可以模拟全站任意一个或者多个智能设备,从而实现对某个智能设备或其相关联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

另一个武器,则是被称为“网络狂魔”的智能变电站网络测试仪。据了解,该仪器“精通”各种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测试,一般可在网络交换机、一体化运行记录分析仪的测试时见到它的身影,而在全站网络性能评估、网络风暴试验和雪崩试验中,也成为绝对的中坚力量。

此外,在该变电站调试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小伙伴”就是“继保伴侣”———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它的作用主要是多路电流电压采样值和开入量光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是智能化保护装置测试中的得力助手。”工作人员说道。

“火眼金睛” 创新测试方法让缺陷无所遁形

“除了新的测试工具,新的测试方法也必须跟上脚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在进场调试前,项目组已准备好 全面的测试方案,但测试技术的细节只有在接触装置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而只有在反复的测试中,才能发现某些测试方法的不足并得以改进。

“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关于过程层交换机‘镜像功能测试方案’的大讨论。”项目组工作人员回忆道,“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仪只能识别镜像端口的单向流量,却无法对其双向流量进行监视,影响该项测试的准确性。对此,项目组积极与交换机厂家、网络测试仪厂家等对其产品的技术细节进行详尽的咨询和交流。随后,围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更换测试方案?’,我们从交换机镜像策略、测试策略比对、优化测试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无论是在中午吃饭还是在下班的交通车上,无论是面对面交流想法还是晚上回家在QQ群里讨论,大家的话题始终聚焦在这个测试方案的确定上。最后,经过反复推敲和多次现场试验,才最终把交换机镜像功能的测试方案确定了下来。

据项目组人员介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项目组完成了19种各类型号、共计83台智能设备的调试,进行测试的项目超过850个。共检测出华晨变智能监控系统缺陷50项,项目组及时向二次智能设备厂家反馈了测试结果,督促其进行消缺,从技术层面为智能监控系统通过验收并顺利投产扫除了障碍。

原标题:云南电网110千伏华晨变智能监控系统调试侧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