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提纲大家好!今天,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榆林市召开,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大计,共促区域规划全面落实。首先,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阿拉善是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端,辖3个旗和4个

首页 > 风电 > 风电工程 > 人物 > 正文

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冯玉臻:“风火打捆”“光火打捆”加快电力外送

2015-08-04 09:42 来源:西部网 

在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提纲

大家好!今天,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榆林市召开,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大计,共促区域规划全面落实。首先,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阿拉善”是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端,辖3个旗和4个省级开发区。阿拉善盟地域广阔,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等28个民族近24万人口,人均国土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是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阿拉善盟区位独特,地处呼包银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北与蒙古国交界735公里。临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等重要干线横穿而过,所辖3个旗都建有通勤机场,是沟通华北、西北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节点。阿拉善盟历史悠久,阿拉善地区原始社会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自春秋起众多北方少数民族曾在这里游牧生息。阿拉善盟文化璀璨,传统游牧文化、自然宗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世界蒙古民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阿拉善盟资源丰富,煤、盐、硝、铁、金等矿产资源,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白绒山羊、双峰驼、肉苁蓉等生物资源遍布全盟,素有“中国骆驼之乡”之称。阿拉善盟风景秀丽,沙漠、湖泊、峡谷、森林、寺庙等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被誉为“苍天圣地•阿拉善”。阿拉善玉、奇石和玛瑙极富观赏价值,享有“中国观赏石之城”称号。阿拉善盟国防地位重要,驻军多、兵种全,东风航天城座落在盟境内,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从阿拉善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从这里升起。

近年来,我们立足阿拉善的特殊盟情,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意见》和自治区实施“8337”发展思路等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阿拉善进程。

我们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和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存量延伸升级、增量多元发展,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推进了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煤、盐、铁、金等优势矿产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氯酸钠厂、盐湖生物养殖基地和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合成甲醇装置。煤化工和盐硝化工两大传统产业不断延伸升级,形成了煤焦化-甲醇-芳烃-焦油加氢-粗苯加氢-LNG和金属钠-氯酸钠-PVC-糊树脂-氯醋树脂-CPVC“一黑一白”的延伸升级产业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已形成46.5万千瓦光伏发电和37.1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引进和实施了碳纤维、己内酰胺、多晶硅、镁合金、陶瓷、平流层飞艇、太阳能发电逆变器等一批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项目。2014年,全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75.7%,对全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8%。

我们致力于发展特色沙产业,依托独特的沙生植物资源优势,与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成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相对应,提出了以沙生植物产业化统揽“三牧”工作全局,制定沙生植物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发,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发展。建立了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内蒙古骆驼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开发出肉苁蓉、锁阳等20余款系列高技术产品,申请专利11项,锁阳高值化产品研发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着重推进蒙绒超级绒山羊、沙漠之神高端骆驼、圣牧高科有机奶粉、满达“阿杜”肉羊等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和养殖基地建设,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8家,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68%以上。

我们致力于建设旅游大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民航铁路公路设施日益完善的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和拉动服务业、激活特色产品销售的支柱产业来抓,深入挖掘阿拉善特有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大力开发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胡杨林、东风航天城、居延文化、贺兰山原始森林、藏传佛教寺庙、蒙古族民俗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让“苍天圣地•阿拉善”走向全国、全世界。2014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3.6%和38.3%,旅游收入占全盟GDP比重达7.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今年将达到9%。

我们致力于加快向北开放步伐,依托国家一类、内蒙古第三大陆路口岸——策克口岸和即将开通的乌力吉口岸,全面推进向北开放,努力将阿拉善建成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不断完善策克口岸基础设施,提高通关过货能力和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策克口岸已累计过货6000万吨,正在积极争取列为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全力推进乌力吉口岸开通工作,目前,海关总署、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公安部、外交部、总参等5个部门同意开放乌力吉口岸,待中编办、国家发改委同意后,由国家口岸办上报国务院审批。积极推进乌力吉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蒙合作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两口岸三园区”的对蒙开放格局。围绕沿边界沿交通干线和生产要素聚集区,依托煤炭资源和口岸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九大物流园区,加快构建东西贯通、北开南联、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我们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战略方针,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补奖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5%以上。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为重要平台,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科技研发为支撑,大力推进沙生植物产业化,通过发展沙草产业逆向拉动生态保护建设。把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纳入全盟生态保护建设大盘子,统一筹划,整体推进。集中开展了矿区环境整治、环保隐患排查化解、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多措并举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我们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巴彦浩特群众免费乘坐公交车、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免费发放老年人手机、扶持农牧民居边护边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群众广泛好评,15年免费教育资助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农村牧区低保等12项民生保障标准居自治区首位,城市低保、临时救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10项标准居自治区第二、第三位。全面实施了农村牧区通电、通广播电视、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等“十个全覆盖”工程,用3年时间到2016年全面实现198个嘎查村全覆盖。

阿拉善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节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开放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我们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对蒙乃至向中亚、西亚、欧洲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黄金通道。

(一)加快互联互通建设。着力畅通与蒙古国和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交通通道,重点抓好临河至哈密铁路、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两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雅布赖至山丹、长流水至中卫一级公路和乌力吉口岸至中卫、巴彦浩特至银川铁路等出盟通道建设,积极争取阿拉善左旗通勤机场升格为支线机场,对内畅通与大通道相连的“毛细血管”,加快东西贯通、北开南联、互联互通步伐,构建更为密集、开放的铁路、公路、航空联运网络,满足跨国跨区运输及客货集散需求的持续增长,打造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基地,真正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作用。

(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一是清洁能源产业。通过“风火打捆”“光火打捆”等方式,打造阿拉善盟千万千瓦级风电、千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新能源输出基地。二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利用煤气化、净化、合成等先进技术和装备,重点推进煤炭分质、煤基烯烃、油轻质化、粗苯加氢、煤基活性炭、甲醇制芳烃等延伸产业发展,着力提高煤炭精深加工水平。三是新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飞艇及无人机、锂电池电极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碳纤维、高品质镁合金等在建项目,在培育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上取得突破。四是沙产业。重点推进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甘草、沙葱、沙地葡萄、文冠果等沙生植物的产业化开发,促进农牧民增收,逆向拉动生态保护和建设。五是旅游业。进一步加大景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快融入大西北旅游圈、京津环渤海旅游圈、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带,推动阿拉善旅游与周边旅游的无缝对接,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全面打响“苍天圣地”旅游品牌。

(三)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建设,着力推进与蒙古国的交通网络建设和口岸过货通道的升级改造,积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双边口岸配套设施,在积极争取国家对蒙援建口岸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实施策克、乌力吉口岸及相关园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保税仓库、互市贸易区、海关H986项目、信息化工程、开发区陆港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无纸化通关、网上报关,简化企业申报手续,积极构建通关信息平台,提升双边口岸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主动推进“大通关”建设。

(四)加快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欧亚大通道经济合作,扩大与欧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葡萄酒开发、飞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扶持盟内企业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市、地区进行清洁能源、资源矿产开发、沙产业、投融资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经贸合作。认真落实与银川、中卫等周边地区签订的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资源互补、区域产业协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公共服务领域交流协作。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与经济区城市的交流,就“十三五”期间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及新能源、旅游等产业协作方面达成共识,为下一步紧密合作奠定基础。

实施经济区《规划》,对于阿拉善盟来说意义重大,我们非常愿意与经济区各城市一道合作发展、融合发展、共同发展。对于下一步的“规划”实施,考虑到阿拉善盟乃至整个经济区的实际,我们筛选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够纳入《规划》实施内容之中,并希望经济区各城市共同推动相关事宜。一是推动阿拉善盟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阿拉善盟是风光资源富集,土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共同推动将阿拉善盟列为国家新能源基地,既可缓解华中、华南地区电力“缺口”问题,又可为推动呼包银榆经济区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等做出积极贡献。二是推动建设阿拉善盟巴彦浩特至宁夏银川市快速铁路。阿拉善盟地处呼包银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与宁夏银川市隔山相望,共同推动建设巴彦浩特至宁夏银川市快速铁路,对于加强蒙宁乃至呼包银榆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能源资源优势互补,保障边疆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推动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现代沙漠生态农牧业示范基地。乌兰布和沙漠是阿拉善地区三大沙漠之一,在风力作用下,每年以10米的速度前移,向黄河输入泥沙约1亿吨,对黄河造成严重威胁,并给华北和京津冀地区造成了极大生态危害。希望经济区各城市共同推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现代沙漠生态农牧业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和推广沙漠地区生态、经济、民生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模式。

阿拉善盟作为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成员城市,衷心希望借此次会议成功召开的东风,巩固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更进一步地融入经济区,努力将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

谢谢大家!

原标题:阿拉善盟: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 助推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