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法案将于2016年1月生效,有效期为70年,附展期条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符拉迪沃斯托克三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符拉迪沃斯托

首页 > 配售电 > 国外经验 > 国际 > 正文

远东香港开建 东北电力发展增新路

2015-08-03 14:11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7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法案将于2016年1月生效,有效期为70年,附展期条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符拉迪沃斯托克三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展成为“远东香港”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不冻港”,一旦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贸易自由港,大量的货物将从这儿通过铁路到达莫斯科,再从莫斯科输送到欧洲各国,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符拉迪沃斯托克将在亚欧贸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非洲十国工商会代表访问山东 电力等行业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当前,俄罗斯各级政府上上下下对于发展符拉迪沃斯托克都抱持着高度的热情。普京表示,外国投资者会在这里看到一片新投资热土正在形成。

中国曾规划过途经北极到达欧洲的航线,但是这一航线每年都有6个月的冰冻期,并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若符拉迪沃斯托克开放为自由港,那么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货物就能够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运送到欧洲。

这条新线路最大的优势是成本。目前亚欧铁路运输大多途经中亚五国,其路线是从连云港到新疆,再从中亚国家到达莫斯科,最后到达欧洲。而新线路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莫斯科,省去了不少关税及运输成本。若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自由港对进出口货物免税,则其优势更大。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希望扩充整个自由贸易区域。俄罗斯如何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加强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合作,是普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恰好能成为这种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东北经济的背景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开放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除了促进物流及旅游业之外,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为电力贸易、石油输入提供了一条捷径。

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自由港,则意味着我国全部或者绝大部分商品可以免税进出该港口,还能在港内进行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者销售等活动。一旦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东北亚合作枢纽,则能对东北等地的经济和电力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双方电力合作机制日趋完善,电力贸易保持稳定,火电、水电及输电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企业间交流更加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电力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自1992年开展中俄电力合作23年以来,中国对俄购电项目就成为中俄两国政府能源领域合作项目之一,在中俄两国的共同支持下,于1992年7月1日11时起开启送电。

相对油气领域合作,中俄间电力合作的规模并不算大,仍属刚刚开始。目前从远东地区进口电力能源,仅仅是对东北地区电力能源的补充,对于缓解东北用电的紧张状况会起到一定作用。

从俄罗斯进口的电力主要是为满足东北地区,但也可以供给其他地区。中俄的石油天然气合作已经发展到全产业链合作,包括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电力合作也会照此模式继续发展下去。中俄不断加强合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中俄之间的合作规模会越来越大,利益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俄罗斯东方电力公司是唯一对华供应俄电力的合同运营商,2012年2月该公司与中国国家电网集团签署了25年的对华供应1000亿千瓦/时电力的合同。据该公司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2012年对华供应电力26.3亿千瓦/时,是2011年的两倍;2013年公司对华输送电力34.95亿千瓦/时,2014年为33.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原因是中国电力系统的技术限制。目前俄罗斯对华输电是通过110,220和500千伏线路。

俄罗斯具有巨大无比的电力发展潜力,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的叶尼塞河、勒拿河、结雅河的水利资源非常丰富;结雅河水电站、布列亚水电站是俄罗斯超大型水电站。叶尼塞河上的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是俄罗斯最大的水电站。通过煤炭和水利发电非常有利,可以打造中俄电力丝绸之路,实现互利共赢。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电力企业在开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过程中也大有可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港,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既可以进行资本输出,也可以有技术、人才以及劳务输出。

中俄电力合作前景广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未来将集中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大力推进中俄电力在更广泛领域合作,促进电力全产业链合作,服务两国经济;二是不断加强两国政府及企业间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平台作用,利用好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电力合作提供支持;三是请俄方继续关注合作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予支持,建议俄方在项目用地、电力设备进口标准及税收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缩短项目建设期和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性。

其实,早在2009年中俄两国就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中国要发展东北经济必须建立在东北亚基础之上。而如何与东北亚经济发展进行结合,是东北经济发展要考虑的重点。

(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