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综述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丰硕成果

当地时间6月24日,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高层对话平台,为期两天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华盛顿落下帷幕。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同时举行,这也是历史上的首次。
经过两天的对话与磋商,中美双方在战略、经济和人文交流领域分别取得127项、70多项和119项具体成果。今年对话达成的成果,超过2015年的116项,也超过2013年的91项,是史上最多的一届。本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不仅成果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高。
比如,在双边合作中,两国决定适时举行下轮非洲、拉美、南亚、中亚等子对话,这些子对话与亚太事务磋商形成了密切的互补关系,对中美全球事务的双边全方位协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两国在能源领域和气候变化领域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在本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中美在南海和网络等问题上龃龉不断,甚至有美国专家据此提出了中美关系发展处于临界点上的担忧。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召开,拨开了此前中美上空的乌云,加深了中美关系在若干敏感问题上的了解,避免了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战略误判。
此轮对话与磋商的重大背景是习近平主席即将于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历史性事件。对话也为习近平主席访美做热身和铺垫。通过本次对话,两国元首在9月份见面时,延续对话的良好氛围,以本次对话取得的成果为基础,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助推中美关系继续往前发展。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2009年开始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至今已经开展到了第七轮,孕育了两大突破。
其一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在某种意义上,中美BIT谈判是由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催生的。如果没有2013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BIT问题上的破题,BIT不可能如此迅速地走到本轮对话的交换负面清单阶段。
其二是中美能源和气候合作。能源合作和气候合作是中美关系近期合作的闪光点,带来了大量的战略性合作机遇,拓展了中美两国的合作。而能源和气候合作也是经过多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断磨合、不断深化和不断前行的。
对话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略)
二、舆情传播
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自6月22日至7月1日,共监测到相关新闻信息约4643条。
媒体信息走势图(略)
三、典型舆论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新的思路
诸多迹象表明中美合作越加困难。实际上,上述演绎并非偶然,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早前提到的,中美摩擦背后的实质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传统冲突”,而这从历史大国崛起的经验来看,亦很容易得到证实。因此,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笔者判断,未来不仅仅在传统的安全领域,就连一向被视作中美利益交汇点的经济领域,两国摩擦也将持续上升,有强化的表现。
由此,摆在面前的是,未来中国如何从中美的共同利益出发,塑造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繁荣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其实,中美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合作空间仍然巨大。例如,中美双方在2014年底就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不仅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在美国国内中国减排的承诺也被视作是中国体现国际责任的表现。
这样看来,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的美国之行十分值得期待。而在维系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更需要类似新的议题和思路,来应对新的挑战。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沈建光6月26日撰文称
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略)
(详见《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第23期)
原标题:能源合作成第七轮中美战略对话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