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随着香港证监会一声令下,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就此被停牌。实际上,两个月前,这家背负着中国首富光环的新能源明星股,就因股价半小时暴跌46.95%而自行停牌;此次港交所的停牌令看似不改公司停牌现状,却严重得多。有声音认为,香港证监会从来没有这么狠过,汉能存在永

首页 > 风电 > 风电工程 > 评论 > 正文

从痛失千亿市值到“停牌令”:“内地首富”李河君悬了

2015-07-17 09:30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7月15日,随着香港证监会一声令下,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就此被停牌。

实际上,两个月前,这家背负着“中国首富”光环的新能源明星股,就因股价半小时暴跌46.95%而自行停牌;此次港交所的停牌令看似不改公司停牌现状,却严重得多。

有声音认为,香港证监会“从来没有这么狠过”,汉能存在永不复牌的可能性,“相当于给退市了”。对这一说法业内有不同声音,但汉能薄膜发电的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主席兼CEO李河君,身家将面临大幅缩水。

“首富”往事:2009年前一直“隐形”

今年3月,汉能薄膜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约合2400亿元人民币),一举超越了中国国内所有太阳能企业市值的总和。李河君晋升为中国的新首富,外界估算其财富超过2000亿人民币。

不过,在2009年之前,汉能集团都在聚光灯之外,“隐形富豪”似乎更符合对当时李河君的描述。

这个出生于1968年的广东河源人,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今北京交通大学)。1991年,他从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元钱开始做生意,铁路运输、开矿、炒地产、卖玩具、卖矿泉水……到1994年底已积累七八千万元资产。在以1000多万收购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始装机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后,李河君从此进入能源行业。尤其是云南丽江的金安桥水电站,比葛洲坝规模还要庞大,是将李河君从老家广东河源推向富豪榜的关键跳板,“每天带来的利润就有上千万”。

2000年,汉能开始开发风电。“但由于缺乏经验,亏得一塌糊涂。”一名熟知汉能集团的能源行业人士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回忆。

节点出现在2009年。彼时,在无锡尚德、赛维等明星公司的助推下,资本市场里“光伏概念”炙手可热。而在香港,金融危机余威尚存,上市公司红发集团遭受重创,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阿波罗集团借机对其发起反向收购并借壳上市,公司名称也变更为“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铂阳太阳能)。李河君瞄上的正是被阿波罗集团反向收购后的铂阳太阳能。

2010年,汉能集团向铂阳太阳能发出了高达25.5亿美金的长期订单,这成为汉能集团进军光伏产业的关键跳板。此外,汉能集团还向铂阳太阳能发行了高达38亿港元(约合30.4亿元人民币)的可转股债券,这也意味着汉能集团提前借给了铂阳太阳能 38亿港币为自己生产定制设备。

2014年10月,铂阳太阳能正式更名为汉能薄膜,实际控制人为李河君。

股价腰斩:时隔两月收到“停牌令”

李河君曾公开发出各种豪言:“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多晶硅光伏电池”“成为中国最大薄膜制造商”……资料显示,薄膜电池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易携带,薄膜发电无污染、低耗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与此同时,薄膜组件价格又相对昂贵、低效,比起主流晶体硅电池技术来难以图利。

不论如何,汉能薄膜的股价节节攀升,2014年3月5日仅为1.18港元/股,2015年3月5日达历史新高,为9.07港元/股,涨了近7倍!汉能薄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李河君也凭此登上胡润榜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

但 5月20日,汉能薄膜开盘不久就出现断崖式暴跌,从开盘的7.35港元跌到3.91港元,跌幅高达46.95%。截至5月15日,汉能薄膜已发行普通股约 417.14亿股,持有80.89%股份的李河君身家也瞬间蒸发了116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35.5亿元,跌下首富宝座。

当时,李河君正在主持汉能新能源展示中心开幕式,“边讲(股票)边跌”。当日上午10时许,汉能薄膜于盘中紧急发布了停牌公告。

5月21日,汉能发布声明称否认一切传言,称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各项业务运转良好,资金状况良好,没有一笔贷款逾期,没有任何坚持套现行为,也没有进行过诸如对赌之类的任何金融衍生交易。

然而5月2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已就汉能薄膜展开调查。另据《华尔街日报》当日报道称,香港证监会的调查理由是汉能薄膜涉嫌市场操控。

停牌近两个月后,7月15日,汉能薄膜最新公告显示,香港联合交易所应香港证监会指令,于当天即时停止汉能薄膜的股份买卖。

影响巨大:散户机构或深度被套

一位资深香港市场人士评论称,香港证监会“从来没有这么狠过”,从“主动停牌”到“被动停牌”,香港证监会此举意味着汉能薄膜流通股在场内外均被停止交易,汉能薄膜存在永不复牌的可能性。对这一说法,业内持有不同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河君的身家将面临大幅缩水。

香港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勒令公司停牌过往虽有先例,但并非寻常的做法,由于汉能薄膜的事件仍在调查中,所以不便评论。

不过,据港交所最新披露的消息显示,李河君于7月13日淡仓增加汉能薄膜3亿股股票,短期持股数量由32.2亿股增加至35.2亿股,持股比例由7.71%增加至8.43%。截至目前,李河君对汉能薄膜的总持股比例变为89.35%。

抛开李河君不说,汉能薄膜被勒令停牌,影响巨大。

有媒体报道,自去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后,汉能薄膜一直是内地股民的重点追捧对象,只是此次其遭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市场普遍预料“凶多吉少”,意味目前持有近26亿港元市值汉能薄膜股份的内地散户,随时血本无归。

而对机构来说,包括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先锋集团以及全球最大退休保险公司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资巨鳄,拥有近十亿股汉能薄膜股票头寸。这些股票价值最高一度达到11.5亿美元,而按照5月20日停牌的价格,这些股票价值已经缩水到5亿美元。

而对各类指数,富时昨日宣布,富时中国50指数、富时香港指数及富时香港除H股指数均剔除汉能薄膜,有关变动于下周一生效。根据摩根士丹利统计,富时亚太除日本指数及富时环球指数都剔走了汉能薄膜,另外汉能薄膜亦是MSCI旗下4个指数的成分股,若同时被剔除,涉及撇账的资金规模预料将有多达4.3亿美元。

原标题:5月痛失千亿市值 如今又领“停牌令” “内地首富”李河君悬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