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21时25分,历经3天,112项送电操作,国网新疆电力公司2015年建成的首个750千伏变电站亚中变电站投运。6月30日,在接到国网新疆电力就亚中750输变电工程建设印发的表扬通报那一刻,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刘明红眼睛湿润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感动,翻涌上心头。刘明红回忆,2014年3月,亚中7

首页 > 项目 > 正文

国网新疆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建设管理侧记

2015-07-16 09:12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赵津 党睿

6月29日21时25分,历经3天,112项送电操作,国网新疆电力公司2015年建成的首个750千伏变电站——亚中变电站投运。6月30日,在接到国网新疆电力就亚中750输变电工程建设印发的表扬通报那一刻,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刘明红眼睛湿润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感动,翻涌上心头。

刘明红回忆,2014年3月,亚中750千伏变电站建设期间,因进站道路征占用地补偿问题,牧民屡次到施工现场阻挠施工。

考虑到当地牧民经济条件有限,施工项目部无偿修缮了村委会和部分乡村道路,租用村所属房屋作为劳务队伍用房,雇佣部分牧民作为安保维稳巡逻队队员;挨家挨户向牧民做好施工期间的解释工作,并避让村委会乡村道路修建施工车辆专用道路、建立保护草场标识牌、通告各级单位沿临时道路进入站区避免破坏生态等,保障了顺利施工。

“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团队始终秉承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作为一个团队里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多考虑一点,为队友创造更便利的工作条件。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高效配合,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一般性问题实现了不超过3个工作日实现闭环,复杂问题不超过7个工作日闭环。”刘明红说。

“我们共同面对问题,不分彼此,互相支持。”750千伏亚中变电站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郭雷如是说。在外部施工条件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我们积极顺应市场,顺应外部,在各个项目部通力配合下,统筹安排施工时间,确保工程进度。以GIS基础为例,原本25天的施工时间经过精心部署、有效组织压缩到11天完成,而设计的优化成为了GIS基础顺利施工的有效保障。

750千伏亚中变电站GIS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上伸支墩支撑设备,改变了传统设计的大块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型式,成就了设计施工双优化的经典范本。支墩型式节约了混凝土方量,避免了大块式基础表面裂缝,采用支墩后,接地件铜排或扁钢可以直接埋入支墩,取消二次浇筑的工序,整体提高了施工效率。

无独有偶。该工程国内目前跨度最大的220千伏悬吊型管母施工方案,也是3个项目部及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反复论证后的方案。

刘明红介绍,220千伏配电装置进出线间隔宽度为16.5米,母线跨距为33米,采用连续两跨悬吊,纵向尺寸为64米。在初次施工后,挠度超过1D,达到29毫米。团队经过讨论,在分析了影响挠度的各个关键因素后,认为在后续的一个月中需要通过工程实践和理论计算的互相验证来确定最佳方案。

一是需要明确“33米单跨”和“64米连续跨”哪个方案最优;二是明确管母预拱的位置和预拱的应力以实现管母的形变;三是通过对比试验确定预拱方法和预拱时间;四是将对比试验的数据回传设计,通过建模仿真试验,验证各种状态下(包括改变悬挂点位置)连续跨和单跨的最大挠度,从而论证连续跨是否可以达到D/2甚至更少。在经过反复论证后,产生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人性化的设计,更便于变电站后期运维管理。为了适应新疆大风、沙尘、低温地区特点,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工程对相关细节进行了优化。220千伏断路器设置操作平台,便于在积雪天气的操作和日常运行检修人员的维护;全站柜体采用空调柜,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温度,防止风沙进入。门窗采用隔热断桥可有效保温,所有建筑物采用双层百叶窗,主控楼入口采用门斗,防止风吹雪和风沙进入。

如今,750千伏亚中变电站建设告一段落,但是今年新疆电网建设者的担子依然很重,刘明红和他的同事们又奔赴下一个工程现场。

延伸阅读:

国网新疆2015年7大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捷报频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