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纵横,带您纵观国网各地电力资讯。今天北极星电力网带您走进东至蒙东、西到陕西、南抵重庆、北达黑龙江各省,让您及时掌握各地电力行业最新动态。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800千伏灵绍线(陕1标段)1250毫米大截面导线首场展放成功
7月6日,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在陕1标段导线展放成功。这标志着国内首创的1250毫米大截面导线已经正式启航使用。
在试点213号塔下张力场,来自国网公司技术专家、陕西电力公司、地方政府、榆林供电公司和陕西段业主项目部领导,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和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等10家单位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共200多人观摩并指导该导线展放。
随着一声令下,面向大号方向的左极六根导线走板在牵引机的牵引下缓缓驶向212号塔并逐一顺利通过导线滑车。
该导线陕西段首场展放试点会上,该公司代表发言:贯彻“样板引路、试点先行”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工程标准管理,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高质量建设,强化工程效率,进一步凝聚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创新能力,将该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一流工程。
灵州-绍兴(简称灵绍)特高压工程项目估算动态总投资237亿元,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之一,起于宁夏灵州宁东换流站,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的18个地市,止于浙江绍兴换流站,输电距离1720千米,建成后将形成8000兆瓦的输电能力,显著提升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实。工程于2014年10月开工,计划2015年12月全线架通。陕西1标段起于宁陕交界红井子乡东201号塔,至于吴起县小湾渠西361号塔,线路长度88.226千米,铁塔共计161基。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系统运行稳定等优点,是国家重点推动的重大电网技术,代表了世界输电领域的先进水平。(任长征 阴西鹏)
国网黑龙江电力推进特高压试验基地建设
6月18日至21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专家赴漠河试验基地开展实地勘察工作,在前期高寒地区特高压试验基地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基地选址和电源接入等相关工作。
该试验基地已具备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气性能试验能力并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介质损耗低温特性、弧垂低温特性等研究,完成了800千伏特高压工频谐振耐压等多项试验。本次勘察工作重点掌握漠河地区电网构架及电源点、变电站等分布情况,了解漠河变电站情况,拟定试验基地220千伏电源可能接入方式、确定输电线路类型等,结合基地总体建设目标,考虑交通便利、场地平整、线路交叉跨越以及防洪防涝等因素,为基地建设提供多方案比选做好技术储备。(桑学勇、李童)
重庆220千伏水井湾智能变电站投运
7月3日,重庆北碚蔡家工业园区220千伏水井湾智能变电站竣工投运。该站投运后,将有力缓解重庆蔡家片区供电压力,助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为迎峰度夏期间安全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220千伏水井湾变位于重庆北碚区同兴工业园蔡家组团东北部,本期建设2台18万千伏安主变压器,220千伏出线4回、110千伏出线7回。该站220千伏、110千伏智能断路器及智能主变压器均采用一次设备加智能组件方式。全站采用“三层两网”结构,过程层二次设备就地分散布置,站控层、间隔层二次设备集中布置,实现对一次设备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黄敏、戴学莉)
湖北220千伏应城智能变电站改造完成
6月23日,湖北220千伏应城智能变电站完成升级改造,顺利投运。
220千伏应城智能变电站是湖北省首个220千伏智能变电站,于2011年12月31日投运。全站互感器采用电子互感式,二次采用光纤控制方式,全站控制保护调试采用定制软件信息控制模块的方式。孝感供电公司对220千伏、1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母联、主变及本体、电压互感器间隔等智能终端进行了评估和诊断,再次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并对母线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网络分析仪、二次设备等进行了相应配置和修改。该站智能升级改造后,将为全省220千伏智能站的升级改造提供样本,提高全省220千伏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水平。(谢思婷 朱亚飞 鲁芬)
蒙东电科院完成冰湖水电站相关涉网试验
7月6日,从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人员一起,完成了西藏林芝冰湖五级水电站1号、2号和3号机组的相关涉网试验工作。
冰湖水电站位于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尽管时值夏天,但试验现场却十分寒冷,氧气稀薄。在本次涉网试验中,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了励磁系统建模试验、进相试验、调速试验和一次调频试验等相关涉网试验,确定了该站3台机组电力系统稳定、发电机励磁系统和调速等系统的模型和参数,并对机组进相能力和一次调频能力进行了测试。此次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蒙东电科院调速系统等涉网试验的理论和技术储备。(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