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山西大同下发关于印发《大同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为通知全文: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局、办:《大同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大同市人民政府2015年6月19日大同市特色优势产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山西大同:力争3-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火电产业基地和新能源示范基地(文)

2015-07-02 13:5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山西大同下发关于印发《大同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为通知全文: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局、办:

《大同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大同市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9日

大同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

为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推进金融振兴,构建“1+13+1”产业体系,加快“六大发展”,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紧紧抓住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及我省转型综改试验等重大机遇,以“六大发展”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在打造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资源优势独特,产业基础较好,产品特色明显,在全国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发展前景好,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产业和项目,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金融支持,实施园区承载,依托项目支撑,全力培养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举全市之力,力争3~5年,把我市建成旅游终极目的地,千万千瓦级火电产业基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晋北煤化工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全球最大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中国有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智慧生态养老基地和华北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运营基地。力争到2017年,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90亿元,2020年达到2200亿元。

三、建设计划

根据国家、省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市实际,以文化旅游、电力、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商贸物流、特色农业、健康养老、通用航空以及金融保险等非煤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2017年,全市非煤产业完成增加值750亿元;到2020年完成增加值960亿元。

(一)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在2014年接待游客2757.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8.67亿元基础上,力争2017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0亿元;到2020年接待游客3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0亿元。

发展重点:依托我市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以云冈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以长城(大同段)世界文化遗产和恒山、悬空寺为支撑,打好古都、煤都、夏都、佛都、艺都“五都”牌,努力把云冈大景区培育为全国知名标杆景区,大力发展宗教古建、生态观光、生态休闲、古城影视、冰雪体验、工农业旅游、特色餐饮等项目。

1.云冈石窟佛教艺术园区。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和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最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要以文物修复保护展示、佛教文化推广、完善配套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使其成为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力争2020年接待游客达到2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

2.恒山˙悬空寺国际主题生态文化园区。依托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世界十大最危险建筑悬空寺和7个国保单位等优势资源,确立恒山大景区旅游发展战略,涵盖浑源古城、汤头温泉、神溪湿地等景点,建设集休闲观光、影视基地、教研基地、学术交流、论坛会址(中国武术文化国际论坛)为一体的恒山国际主题生态文化园区,力争2020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创收3亿元。

3.长城(大同段)边塞风情观光带。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和文化互融,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大同内外长城456公里),全力构建以天镇县新平堡、阳高县守口堡、新荣区得胜堡、左云县威虏堡等为基点,综合天镇汉墓群生态公园、阳高大泉山和百公里百万亩生态公园、新荣区古长城森林公园等,打造集观光、摄影、骑游、宿营于一体的新型绿色生态长廊观光带,力争2020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收入0.5亿元。

4.大同火山群主题公园。依托世界唯一的黄土高原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大同火山群,建设自驾营地、声光电寒热地下探险、养生休闲娱乐、温泉、自我体能挑战等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力争2017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收0.8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创收3亿元。

5.平型关˙大泉山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依托中国抗战第一仗——平型关战役遗址、大同煤矿“万人坑”等遗存和毛泽东主席1955年作出重要批示的阳高大泉山,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力争2017接待游客42万人次;2020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

6.大同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以华严寺、善化寺等5个国保单位、以及城墙、环城水系、绿化、东小城文化旅游发展区等景区景点为中心,在3.28平方公里古城内,带动周边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建设华严寺广场演艺中心及佛教活动道场;以四牌楼为中心的鼓楼东、西街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大同佛学院、佛文化研究院;整合四合院等资源开发集书法、绘画、摄影等名人名家艺术博览,名车、名城大美大同车展以及食、住、购、娱为一体的产品体系;完善代王府后续工程,建设古建筑博物馆;建设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以东城墙为代表的大同古城墙不夜城项目;南城墙《印象大同》、《大美大同》为题材的实景演出,配套建设4D影院;西城墙集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系列展示、展销;北城墙打造以雕塑为代表的大同博物馆展示园区。

7.大同方特主题梦幻游乐园。以大同地区为中心,辐射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地区。力争2017年接待100万人次,旅游创收1.5亿元,2020年接待200万人次,旅游创收3亿元。

8.广灵剪纸和铜火锅特色工艺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广灵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广灵剪纸文化博物馆为基础,做专做精广灵剪纸产业。以原大同金属工艺总厂为基础,支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铜火锅特色产业,打造集产品研发、生产制作、展示销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工艺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9.塞外文化艺术摄影、大同(古城)影视基地。借助大同被授予国家摄影家协会分中心等平台,利用名窟、名寺、名山和名城、古城、长城、土林、火山群以及桑干河、文瀛湖等特色资源,突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特点,充分展示厚重的文化魅力,领略边塞文化、军旅文化、民俗文化风采,构建大同摄影、影视园区。力争2017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创收0.3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创收1亿元。

10.煤炭˙火车等特色工业旅游园区。利用北魏398文化创意园(煤气厂)、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同车集团、大齿集团、塔山工业园等工业旅游资源,发展集展示、展演、展销为一体的工业科技文化创意园、“煤都井下探秘游”、特色工业观光游,力争2017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创收1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收入5.7亿元。

11.美丽乡村旅游。以田园、有机、绿色为亮点,以大同县黄花、阳高杏花、南郊区玫瑰花等为重点,发展田园生态农业旅游和美丽乡村游。重点推动杨家窑国家级旅游示范村农业园和灵丘县鸟巢式温室、有机农业社区等生态旅游产业园项目,预计2017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创收2亿元;2020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创收4亿元。

12.冬季冰雪旅游。借助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申报和大同—张家口—北京高铁开工契机,打造文瀛湖、桑干河水上冰雕、滑冰、火山群冬雪、六棱山国际滑雪场和阳高、汤头温泉泡浴等项目。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创收5亿元。

13.特色文化博览聚集区。加快御东公共生态走廊的环境营造,依托现有的五大场馆,利用好大同博物馆、北魏佛教博物馆、太阳宫国际太阳能大赛展馆,建设平城丝绸之路博物馆、北魏佛教文化博物馆,鼓励建设各类民办民俗专题博物馆,结合文瀛湖水上项目开发,推动御东场馆特色游。以保护和开发雁北地区耍孩儿、罗罗腔、北路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大力宣扬民俗艺术,推动发展雁北民俗游。预计2020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14.国际自行车骑游基地。充分利用阳高大泉山、大同火山群、白登山和文瀛湖风景区的百公里绿道资源,推进我市与台湾和澳大利亚金色海岸缔结国际骑游姊妹城市,建设阳高大泉山百里生态长廊赛、文瀛湖环湖赛等国际自行车旅游协会中国区基地赛,形成国际自行车专业赛、业余赛的最佳生态旅游休闲地。

15.自驾车和房车宿营地。充分利用我市面向京津冀规划建设5条高速公路(已通3条)和高速公路县县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启动长城(大同段)文化带、火山群地质公园等自驾车和房车宿营基地建设,力争2020年形成基地网络。

16.特色饮食文化基地。以凤临阁烧麦、凯歌火锅、昆仑特色中餐、老爷庙风味美食等为龙头,兼以大同莜面、黄糕、刀削面、浑源凉粉等地方特色杂粮和知名小吃,传承和发展饮食文化,形成远近闻名、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饮食文化基地。

(二)火电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4年全市火电装机总容重点扶持国电电力2×100万千瓦项目量736万千瓦,占全省的13.8%,排名第一,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完成增加值48亿元。力争到2017年火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50万千瓦左右,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完成增加值54亿元;到2020年装机总容量达到1340万千瓦,实现销售收入255.2亿元,完成增加值68.9亿元。

发展重点:发挥优质动力煤基地的优势,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围绕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和超超临界参数,打造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和“西电东送”北建设通道。

1.热电联产机组。重点推进大唐御东2×35万千瓦、同煤浑源2×35万千瓦、同煤热电三期1×66万千瓦等热电联产机组,力争2017年建成并网发电。

2.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加快推进同煤阳高2×35万千瓦、左云京能2×35万千瓦、同煤塔山二期2×66万千瓦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力争2017年建成并网发电。

3.超超临界参数机组。重点扶持国电电力2×100万千瓦项目,力争2017年建成并网发电;华电2×66万千瓦项目,力争2020年建成并网发电。

4.加快特高压外输通道建设,大幅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到2017年全市输电能力达到700万千瓦,新增200万千瓦;到2020年超高压输电工程建成后,可满足全市装机发电的外送需求。

(三)新能源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建设千万千瓦级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2014年新能源电力总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7.8%。力争到2017年风、光伏等新能源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65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8%;到2020年新能源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0%。

发展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加快国网新源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和超高压外输通道建设,提升输送电能力。

1.光伏发电。以推进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和光伏扶贫为重点,2015年新建光伏发电140万千瓦,2017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2020年达到500万千瓦。

2.风力发电。利用大同优质风力资源,2015年新建风电60万千瓦,2017年风电投运总装机容量达到25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万千瓦。

3.国网新源浑源抽水蓄能电站4×30万千瓦装机项目。项目建成后,为综合能源基地更加稳定、高品质的输出与消纳电能提供调节支撑,发挥调峰作用。

(四)煤化工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建设晋北煤化工基地。力争2017年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9亿元,完成增加值7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25亿元,完成增加值37亿元。

发展重点:围绕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活性炭等重大煤化工项目,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1.同煤60万吨甲醇。已建成试生产。力争2017年达产达效,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完成增加值3亿元;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亿元。

2.同煤60万吨烯烃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年内开工建设,力争2017年建成进入试生产,2020年正式投产达效,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完成增加值18亿元。

3.同煤中海油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2017年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20年竣工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99.58亿元,工业增加值32.24亿元。

4.活性炭。以同煤集团10万吨活性炭项目、同车公司10万吨活性炭项目、华青活性炭公司、光华活性炭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煤质活性炭,2017年活性炭产量达到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2020年产量达到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五)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建设国家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建筑节能示范城市及节水型城市。2014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完成增加值12亿元。力争到2017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完成增加值2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完成增加值30亿元。

发展重点:针对我市工业固废排放量大的实际,大力发展煤矸石电厂、粉煤灰新型材料、高岭土、脱硫石膏等产业,加快新型材料使用推广,实现工业经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1.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突破,发挥同煤塔山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示范作用,构建煤-煤矸石-发电;煤-发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煤-煤矸石-高岭土产品;煤-发电-脱硫石膏产品等循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2.煤矸石、高岭土综合利用。以同煤塔山二期、阳高、浑源等煤矸石发电机组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煤矸石利用率,力争2017年建成煤矸石发电机组342万千瓦,比2014年增加202万千瓦;2020年煤矸石发电机组600万千瓦,比2017年增加280万千瓦,年煤矸石利用量达到1500万吨。以金源高岭土公司、同煤金宇高岭土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煤矸石煅烧高岭土产业,力争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3.粉煤灰综合利用。以和正建材、大同二电厂光达粉煤灰加砌块厂等新型建材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粉煤灰加砌块、粉煤灰标砖、地砖等新型建材产业,力争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4.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以新建脱硫石膏生产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脱硫石膏产业,力争2017年生产2000万平方米新型材料;2020年生产5000万平方米。

5.秸秆、轮胎、城市垃圾、餐厨垃圾等废旧品综合利用。以广灵长青环保能源公司、富乔垃圾发电、利达环保科技废旧轮胎回收分解再生利用等环保产业为重点,加大秸秆、城市垃圾、餐厨垃圾等废旧品综合利用。

6.绿色节能建筑和节水工程。大力实施绿色建筑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巩固我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成果;强制推行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使用土壤源、污水源、浅层地能等新能源技术,鼓励安装工业余热、中水回用、雨水回收等节能设施;加快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改造步伐,从2015年起3年内完成既有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630万平方米;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体系建设。御东新区建成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

7.节能环保产业园。积极推进山西聚力环保集团投资14亿元的聚力环保产业园项目,充分利用聚力环保集团“环保超市”运营模式,引进国内外环保装备产品制造、研发、工程建设、节能咨询服务等企业入驻园区,逐步形成集先进技术、优势企业、优化方案、优质设备、4S店售后服务于一体,具有超强环境综合治理优势的国际化节能环保服务平台。

(六)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建成大功率电力机车制造、重型车变速箱总成、新能源汽车、新型煤机基地。2014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05.24亿元,完成增加值20.36亿元。力争到2017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90亿元,完成增加值32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完成增加值45亿元。

发展重点:

1.大功率电力机车。以同车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功率电力机车,2017年产量达到400台,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2020年达到500台,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

2.变速箱总成。以大齿集团为重点,大力发展重型车变速箱总成制造,2017年产量达到1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2020年达到17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3.新能源汽车。以壮大陕汽新能源专用汽车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专用重卡汽车,2017年产量达到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2020年达到1.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以扶持壮大北宇新能源汽车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型低速电动汽车,2017年产量达到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20年达到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

4.新型煤机。以壮大同煤机厂、恒岳煤机、北方天力、唯实煤机、康泽煤机、同华矿机、北方煤机、高强煤机、百易通、富达昌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煤机制造,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七)医药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建设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4.47亿元,完成增加值12.43亿元。力争到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完成增加值22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完成增加值40亿元。

发展重点:依托两个医药园区,紧紧围绕发酵原料药、现代制剂药、化学合成药、固体制剂药、中草药提取制剂药五大主导产品,重点发展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粉针剂及冻干粉针、注射液、口服固体制剂和中草药制剂。

1.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以国药威奇达和中抗药业为重点,2017年7ACA产量达到1420吨,6APA产量达到6000吨;2020年7ACA产量达到1500吨,6APA产量达到6250吨。

2.粉针剂及冻干粉针。以普德、振东泰盛、仟源制药为重点,2017年生产各类针剂4.15亿支;2020年生产5.3亿支。

3.片剂。以同达药业为重点,2017年生产各类片剂24亿片;2020年生产25亿片。

4.中草药制剂。以同药集团大同制药公司、振东泰盛为重点,2017年生产各种中成药450吨;2020年产量达到500吨。

(八)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完成增加值2.8亿元。力争到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完成增加值4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完成增加值12.5亿元。

发展重点:依托我市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氯丁橡胶及精细化工、石墨、玄武岩、珍珠岩保温板材等新材料、新产品。

1.氯丁橡胶。以山纳合成橡胶集团为重点,发展氯丁橡胶及下游MDI、TDI、ADI等精细化工产品,2017年氯丁橡胶产量达到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2020年达到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2.石墨。以赵家窑石墨厂和得胜石墨厂为重点,发展鳞片石墨产品,探索研发石墨烯新材料,2017年石墨产量6000吨,销售收入1.3亿元;2020年8000吨,销售收入2.5亿元。

3.炭素制品。以新成新材料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受电弓和各类炭素电极制品,2017年炭素新型材料制品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2020年达到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4.玄武岩。以晋投玄武岩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玄武岩新材料,2017年玄武岩新材料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2020年产量达到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5.珍珠岩保温板材等新材料。以灵丘县新材料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废弃尾矿渣综合利用和珍珠岩保温板材、助滤剂系列产品及陶瓷、特种玻璃等新型节能环保系列产品,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九)信息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4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20亿元。力争到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5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50亿元;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09.3亿元,其中,电子商务100亿元。

发展重点:围绕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云计算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等18个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园、电子商务、新型电子产品制造、宽带光纤应用等产业发展。

1.信息产业园。加快推进大同市信息产业园建设,力争2016年开园。以联创等7户企业为重点,发展软件开发与应用服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

2.电子商务。以东信商贸城电子商务区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互联网生活服务、移动微电商等业务。2017年实现交易额50亿元,2020年实现交易额100亿元。

3.电子产品制造。以矿区裕隆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新荣区凯翔凯宇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壮大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

4.宽带光纤应用。以发展宽带业务和光纤业务为重点,推进宽带入户和光纤入户,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2017年实现宽带入户57万户,营业收入3.4亿元;2020年实现宽带入户60万户,营业收入3.6亿元。

5.“互联网+”行动。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媒体等领域的有机结合和高度融合,助力特色优势产业进入新业态发展。

(十)商贸物流基地

发展目标:大同市是国家确定的42个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亿元。力争到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0亿元;2020年达到640亿元。

发展重点: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建设以大同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为重点的华阳玛里纳物流园区,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马连庄综合物流区域、以五金建材、汽车、农机销售为主的城西物流区域、以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为主的城西南物流区域和以机电材料、矿山机械、木材等铁运物流为主的城西北五里店物流区域五大环城物流功能区建设以及大同综合保税区、大同空港物流园区建设。

1.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和华阳玛里纳园区。以“大同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项目为载体,将天津港的功能延伸到大同,建设辐射华北,连接呼包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无水港”。

2.空港物流园区。以大同市空港物流园区(规划)为重点,建设包含周士庄铁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在内的两个包含集中仓储和物资储备、冷链加工与物流、物流信息平台等业务的综合物流园。

3.马连庄综合物流园区。以万昌物流园区为重点,打造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国际现代物流园区。到2020年,年货物运量7000万吨,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以金洋综合物流园区为重点,建设包括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等综合功能的商业物流体系。以医药物流园区为重点,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建设医药物流中心。

4.城西物流园区。以大同和泰商贸物流园区(在建)和阳光汽贸为重点,建设集五金机电、装璜建材、建筑机械等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园区,2020年营业额达120亿元。以庞大汽车城为重点,建设包含汽车销售、汽配、汽车博览为主的汽车物流园,力争2017年营业收入达25亿元;2020年达到30亿元。以晋北大农机物流港为重点,建设全省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农机农资园区。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2020年完成二期工程。

5.城西南物流园区。以大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物流园区为重点,建设以经营蔬菜、果品、肉类、特色杂粮等为主的国家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2017年投入试运营;2020年交易总量280万吨、年交易总额60亿元。

6.城西北五里店物流园区。以深特新林物流园区为重点,建设木材、钢材等物资发送场。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2020年完成二期工程。

(十一)特色农业基地

发展目标:以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为机遇,以百园立农工程为抓手,立足大同农业资源区位优势,培育和壮大大同地理标志性特色农业;全面振兴“雁门关”生态畜牧产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京津特色米袋子和绿色菜篮子,积极申报“中国小杂粮之乡”。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2020年达到135亿元。

发展重点:到2020年,全市建成特色种植、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观光六大类现代农业园区200个左右,带动发展1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百园千场万户竞相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1.地理标志性特色农业基地。重点发展浑源县黄芪种植及深加工,做响“中国正北芪”的品牌。重点发展省内最大的黄花产地大同县的黄花种植、深加工,重拾山西“黄花之乡”美誉。重点发展广灵县、浑源县、天镇县食用菌种植业。抢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政策机遇,在左云县、新荣区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种植、繁育产业,引进全粉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做强马铃薯产业。重点发展阳高、大同县、天镇鲜食杏基地,以及亚麻、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政府助推、市场激活,抱团争取大同地理标志性产品认证。

2.雁门关生态畜牧养殖基地。坚持“以农载牧、以牧富民”,扎实推进第二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牛、羊、猪、鸡等家畜家禽养殖和鸵鸟、獭兔、羊驼等特色养殖。积极推进由粮经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型。继续扶持“513”龙头企业,2020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0户以上,着力打造奶业、肉业、蛋业、屠宰、精深加工产业链。重点抓好北方四季牧业公司原产地认证的中华黑土猪高端精品肉食基地等项目建设。

3.绿色、有机设施农业基地。每年以新增3万亩的速度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到2020年总量达到40万亩,实现农民户均一亩目标,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60万亩。全市建成10个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60个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园,发展30个年生产能力200万株以上的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以广灵县、天镇县绿色食品基地县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以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润生牛血清生物材料加工和绿海金秋有机果蔬项目建设为基础,不断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实现2020年有机农业项目达到20个,投资突破20亿元目标,带动全市有机农业发展。

4.小杂粮生产基地。培育谷子、燕麦、苦荞、大豆、绿豆、糜黍6大良种系列,建成6个优质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雁门清高、纠偏古膳要道、东方物华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以粮为基,通过开发保健产品、养生产品、药品等延伸产业链,实现多元发展。培育新荣四道沟等一批杂粮产加销合作社,2020年杂粮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逐步提高精深加工比,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天镇县通航粮贸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红芸豆种植和加工,到2020年基植1万亩,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5.京津特色米袋子和绿色菜篮子供应基地。健全以大同新发地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每个县区新建或改扩建中心批发市场1个、产地批发市场3个。以顺鑫集团、北方四季牧场北京体验中心和天镇县北京东城区17个蔬菜直营店为纽带,在京津等大中城市建设农产品销售网点200个。建成30个交易量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蔬菜交易市场、50个配套冷链物流配送的产地批发市场,实现大同特色农产品上市的快速便捷。

(十二)智慧生态养老基地

发展目标:目前,全市有养老机构33家、床位4733张;力争到2017年,新增养老机构7家,床位1000张;到2020年,新增养老机构17家,床位3000张,养老机构床位(含农村敬老院)总量达到1.3万张。在现有市三医院、五医院等5个三甲医院基础上,推动六医院和中医院分别于2016年、2017年晋级三甲医院。以智慧城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依托,融合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覆盖全市90%以上城镇,发挥我市生态、清凉、宜居、人文资源优势,吸引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地区及京津地区老年人来我市养老。健康养老食品产业规模2017年力争10亿元,2020年力争30亿元。

发展重点:以基本养老为基础、以生态养老为特色,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城市社区和农村养老、专业机构养老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重点以打造我市的“北方特色生态养老品牌”和以申报“长寿之乡”称号为抓手,以我市7个三甲医院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专业特色医院医疗条件,为健康养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高端化服务。依托我市“夏都”优势,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产业,打造健康养老基地“产业基础”。大力扶持以普德食品公司等养生食品和保健品龙头企业,发展微量元素补品、药酒、降糖降脂小杂粮食品等系列产品,以养老保健产业支撑养老基地建设。

1.御东智慧生态养老基地。利用现有医院、学校、存量中小户型商品房等资源和生态环境,引入智慧生态理念。规划建设国家智慧生态功能型养老产业基地,策划方案在尊重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在调查实证、数据分析和运作路径等方面进行充实完善,提高可操作性,结合实际,分级、分量、分次实施,有序、有效、务实推进。通过学历教育、培训、资格认证三个途径补齐人才培养短板,在大同卫校设置养老护理专业,力争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发挥天镇家政品牌效应,加大护理家政人员培训;与乌兰察布合作,引入月嫂品牌,参与长城金三角养老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建设智慧养老生态养老产业基地展示和会展中心,复制推广御河九号智慧养老社区建设经验。推进养老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力争今年8月份出台。利用现有中医院资源建设养老医院,打造长城金三角区域医疗中心,积极与平安基金、协北基金对接,提供金融支持。

2.阳高“长寿之乡”特色养老基地。阳高县素有“长寿之乡”美誉,高龄老人高出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标准,是国家养生(养老)示范基地。要完善医疗、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成以“温泉养生”为核心,集休闲娱乐、理疗保健、养老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北方特色养老休闲养生基地。利用好大同县、灵丘、广灵等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养老基地。

3.城市分布式养老社区和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大力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营养和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亲情服务,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推进城市养老社区提档升级,扩大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面,以“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或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十三)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大同气象、区位、人才等资源优势,发展轻型飞机制造、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和通航运营服务等航空产业,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运营基地和服务保障中心。2017年初步形成年产300架的能力,产值3.5亿元人民币。2020年飞机年产量800~1000架,产值10亿。

发展重点:以大同县轻型飞机制造产业园项目、灵丘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和阳高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为重点,建设集飞机制造与销售、展览与航空旅游、航空人才培训等综合性产业集群。

1.轻型飞机制造产业园。以轻型飞机制造为核心,引进德国轻型飞机公司(GLA)发动机生产线,力争经过3~5年的引进开发,初步建立独立的研发生产能力,聚集并培养一批轻型飞机技术专家,打造轻型飞机制造的全产业链,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的轻型飞机研发、试验基地,建立轻型运动飞机展示、销售、试飞中心。力争2017年达到年产轻型飞机300架,2020年年产800~1000架左右。

2.灵丘通用航空产业园。利用灵丘军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运营基地,瞄准航空产业终端服务,重点开展公务机运营服务、旅游会展、农林有害生物防控、航空紧急救援、通用航空器、航材交易、航空物流等通用航空业务,建成华北地区重要的通航运营基地和服务保障中心。

3.阳高通用机场航空产业园。以阳高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为中心,积极引进通航公司和航空工业企业,建设飞行学校、大型飞机维修、小型飞机组装和生产、飞机零部件加工等航空产业集群,逐步建成航空商业圈。

(十四)金融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做好我市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的基础支撑。金融既有其本身产业的经济属性,同时又具备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服务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将金融业融入我市“1+13+1”的产业新格局,充分发挥金融支撑和引领大同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

发展目标:以金融规划及顶层设计为引领,以金融创新和资本运作为支撑,以盘活资源实现资产闭环流动为依托,挖掘潜力,补充动力,分阶段逐步化解债务难题、防范金融风险、培育优势产业、打造项目集群,推动大同经济发展。

发展重点:

1.深挖银行业务潜力。2014年,全市银行业存款余额2341.5亿元;贷款余额1037.5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存贷比48.02%,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银行业作为我市企业以及项目融资主渠道,仍需深挖潜力。要继续扩大驻同银行融资规模,主动争取省行特别是总行对大同的融资支持;积极欢迎国内外其他银行在同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创新业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银政企对接。要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着力支持“三农”及中小微新兴企业发展。同时,支持大同银行吸引社会资本增资扩股,支持民营资本设立民商银行、村镇银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2.打造金融服务平台。一是政府引导专业机构定向服务项目申报和报表编制。对13个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确定的建设项目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组织专业咨询及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专业化包装,联动直接、间接融资市场。二是设立投资项目动态监控数据库。通过公开发布投资信息,形成投资资源公开、公平、公正配置,实现各项目单位数据报送及资料搜集网络实时管理、投资动态监控及大数据分析。三是建设市级信用信息征询平台。按照全省金融振兴推进的工作要求,在我市政银企网络对接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公检法、教育、住房建设、商务、环保、水利、交通、工商、食药监管、质监、安监、税务、海关、金融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完善信用奖惩机制,实现分层管理、依权查询、奖惩合度。

3.创新金融投资模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放权,发挥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推动作用。一是支持经建投公司运用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非公开定向私募债、可转债等新兴金融债券工具实现企业融资,走出大同,面向市场,充分发展,提升其金融市场运作能力。二是划转有效资产,匹配合理资源,组建国有资本控股集团,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资产保理等新兴金融工具,全面推动政府项目直接融资。三是以大同投资担保中心为平台,发起设立大同市中小微创投基金;以国有资本控股集团为平台,发起设立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引导基金、市古城建设基金;通过“基金+PPP”投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通力公共事业,推动经济发展。

4.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4家上市公司资源,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依托其在资本市场的融通能力,推进地方经济提速提质。积极扶持已有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增资扩股、股权融通,争取早日实现转板上市。持续推动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尽快完成股改,在新三板挂牌,增强市场对接能力和融资能力。主动引导区域内小微企业在国内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四板)挂牌,规范内部管理,成为公众公司,实现其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

5.畅通金融要素渠道。一是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迎接挑战,积极稳妥发展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资金、网络贵金属交易、期货和期权网上交易等互联网金融,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监控及备案管理。二是要与国内外证券公司、投资基金、金控集团、证交所等机构建立长久联系,欢迎他们来同设立分支机构,投资项目。建立完善金融投资管理办法,明确优惠条件、扶持政策、考评机制及奖惩办法,确保投资规则清晰,投资环境良好,投资管理严谨,投资收益安全。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引进和支持具有证券业务资质的评估、评级、法律、会计等金融服务机构来同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第三方业务。二是加快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整合,支持其扩大注册资本,完成市场对接。三是加强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的规范管理,确保区域金融微循环畅通有效。四是加大对区域内投资管理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服务类公司的辨识及核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五是从严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市场信用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

为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成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领导组及办公室。

组 长:李俊明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王克建市委常委、副市长

曹惠斌副市长

张韬副市长

刘振国副市长

杨勤荣副市长

雷雪峰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成 员:马安全市发改委主任

刘 锋市经信委副主任

王秋生市科技局局长

白 玉市民政局局长

魏继平市财政局局长

张士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赵晓宁市环保局局长

任志强市住建委副书记

杨立新市市政管委会主任

麻树田市农委主任

席有福市林业局局长

栗培林市商务局局长

张佃生市旅游局局长

尉连生市文物局局长

张渊启市规划局局长

王成舜市招商局局长

王四桢市金融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

领导组职责:负责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促进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部署和指导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审议决定重大项目计划、重大专项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基地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部署年度工作计划;督促和检查各有关成员单位工作落实及推进情况。

领导组办公室职责:负责落实领导组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各成员单位任务指标;负责督促检查、跟踪落实基地建设推进情况,及时协调汇总和上报领导组,为领导组决策提供依据;负责组织召开领导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总结和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解决基地建设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上报领导组;负责组织对各成员单位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情况的考核评价;负责领导组日常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县区要成立以县区长为组长的领导组,负责编制本县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并组织落实。

2.创优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

积极做好新常态下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针对我市产业特性,因势利导,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强化创业指导,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对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在引进吸收消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海外招商引资,推动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提供设计、营销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商品展销平台,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对信息产业,根据发展需要,提供孵化基地。对通航产业,要探索政府保护性补贴机制,争取战略性产业早日落地。要通过财政拨款设立科研基金,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协作进行基础科研,攻关突破共用技术瓶颈,探索政府采购新技术开发突破成果模式,帮助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各项扶持鼓励政策,全面落实省、市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动力。建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工作程序,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核准、备案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加大在财政投入、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国家、省技改贴息、营改增、进口设备免税、出口退税、企业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扣除、节能产品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淘汰落后和节能奖励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企业,为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突出资金扶持,确保顺利推进

充分发挥政府5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和科技专项资金杠杆作用,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优先支持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担保等机构,要优先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投资、参股、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重点企业资本多元化。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帮助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或到海外上市,对已上市的公司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从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鼓励重点企业采用发行短期债券、票据贴现、股权融资、出口创汇贷款、并购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融资发展。

4.建立人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落实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规定,逐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开办青年创业公寓,制定完善引进人才住房保障优惠政策。实施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培养和引进了解产业技术走向,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支持企业采取期权、技术入股、特殊津贴等灵活的激励措施,引进国际国内尖端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我市特色产业建设,对于调入重点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或者携带重要科技成果的特需人才,用人单位要优先提供优厚待遇。对重大技术开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加强生产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5.优化用地保障,确保项目实施

对重点扶持发展产业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列入政府“五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保根据规划优先并提前安排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建设项目与土地规划不协调的,在新的土地规划批准前,要依法按规定程序调整规划,保证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国土部门要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和土地征用方面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程序,限时报批,提高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

6.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充分发挥我市同煤集团、同车公司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大齿集团、山纳橡胶集团、普德药业等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发功能,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并支持大企业申请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快建设政府资金引导与企业投入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依托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在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要逐步建立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技术资源共享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创优名牌产品。在优势产业、新的支柱产业中,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品,扩大和提升我市工业品牌的孕育催生能力。

7.拓宽招商渠道,增强发展后劲

充分利用国家“一路一带”经济战略,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发展,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财团和投资机构的合作,引进战略投资或风险投资,提高县域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对引进战略投资超过1亿元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推动机械、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外埠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提高市场开拓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以项目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实施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对兼并重组企业新上技改项目要给予贴息支持;盘活被兼并企业存量资产、土地,以贴息、入股等方式引导支持其发展转产项目。金融机构要增加并购贷款规模,满足企业并购融资需求,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资金支持。

8.实施园区承载,突出项目支撑

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好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紧紧围绕“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项目化”这一主线,突出园区承载、项目支撑战略。利用好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加快左云煤化工经济技术开发区、塔山工业园区的申报建设进度。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并完善园区管理办法,争取中央、省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等,筑巢引凤。要把扩区调整与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特色园区和一区多园建设,力争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尽快培育我市优势特色突出、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作用明显的产业集聚增长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