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京首家重装孵化器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具备智能硬件工业制造全产业链的协同服务平台。启动当天,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公布了其核心服务:通过一站式打样,将原来需40-70天完成的制造周期缩短在3-5天内完成。这一中关村速度让创客们欢呼雀跃,同时也填补了北京市

首页 > 市场 > 正文

剑指5000亿高端产业集群 中关村智能硬件创业生态现雏形

2015-07-01 10:13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6月23日,北京首家重装孵化器——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具备智能硬件工业制造全产业链的协同服务平台。启动当天,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公布了其核心服务:通过一站式打样,将原来需40-70天完成的制造周期缩短在3-5天内完成。这一“中关村速度”让创客们欢呼雀跃,同时也填补了北京市在工业高端样品机制造领域的空白。

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的诞生也恰逢中关村智能硬件发展的新浪潮。随着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中国泰尔实验室等服务机构的入驻,涵盖了产品、创意设计,供应链、软硬件解决方案,样机快速实现的全产业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了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创业生态圈。

梦工场为“技术创客”排忧解难

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创始人、北京纽曼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程静,在智能硬件领域从业20多年,见证了中关村卖场的兴起以及中国信息软件创业热潮的萌芽和兴起。而今,中关村最具创新活力的核心区域包括海龙、鼎好、E世界等,正在华丽蜕变,由电子大卖场转型为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载体。

“在智能硬件产业经济中,北京的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已经领先全国。”程静表示,“当下欧美已经进入新硬件时代,我国的智能硬件孵化器和服务平台该何去何从?我们需要一个创新模式的诞生。”

相对于软件产业,智能硬件创业门槛较高,产业链上下游沟通成本高,区域内企业互动不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环节较为分散。由此迫切需要一个能提供硬件优化、样机打版、测试验证、工业设计等服务的公共平台。

“传统公共服务平台或者孵化器的模式是一个园区、一栋楼宇、几间办公室,免租金、交物业费、设立咨询柜台,而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涵盖实习工厂、设备间、原材料库、磨具库,设计的产品从原型到包装完毕的样品都包含在其中的重装孵化器。”程静表示。

如今,以这一全新理念打造的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已在中关村大街1号楼中关村梦想实验室3层正式启动,并吸引许多创客慕名而至。

作为综合性开放化的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主要秉承以敏捷制造为核心的创造服务模式,打造提供快速制版、快速贴片、快速打样等一体化产业技术服务链条的协同服务平台,从而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企业和技术创客的产品研发能力,加快产业化速度。

程静介绍:“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配备了全套敏捷设备,还有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操作,可以大大缩短科技型企业的硬件研发周期。从PCB制作到贴片、焊接、测试,再到制成整个样品机,原来在深圳需要40多天完成的制造周期,在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仅需3-5天即可完成。”

与此同时,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还通过和国家级实验室对接,为智能硬件提供多样化的快速产品认证以及服务测试,比如3C认证、ISO9000认证等。此外,梦工场还将打造专业的元器件电商平台,为硬件企业提供研发所需的各类元器件,打通采购绿色通道,大大缩短其采购周期,让创新梦想快速成真。

中关村形成智能硬件创新生态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北京市针对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指示精神,以推动中关村及其核心区海淀区的先进制造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为总体目标,促进高精尖智能硬件在海淀核心区的集聚,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表示:“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的启动恰逢中关村智能硬件发展的新浪潮。作为北京首家重装孵化器,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集敏捷制造、快速打样于一身,将大大缩短智能硬件的样品制造周期,进一步提升智能硬件的研发进度,完善产业创新链条,增强中关村的创新竞争力。”

据悉,中关村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硬件、软件、互联网、芯片传感器、设计、创客为代表的六种智能硬件创新生态模式。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快速地向人们的生活渗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关村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智能硬件创新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当前,中关村硬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原创思想,二是互联网生态,三是科技媒体。任何一个好的想法、新的产品、新的模式,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新的科技媒体的点评。”郭洪表示。

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向各个行业快速渗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开始涉足智能硬件领域,许多传统企业也想方设法发展智能硬件,发掘大数据的价值,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如今,中关村的百度、京东、小米、乐视、奇虎360等一大批企业纷纷推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顶盒、手环、路由器等智能硬件产品,小米、小鱼在家等创业企业竞相成长。

“与此同时,以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为代表的‘平台+孵化器+加速器’,将充分发挥北京的优势,发掘创客、极客、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把梦想变成现实。不断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持续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郭洪表示。

打造5000亿元智能硬件产业

作为新兴产业,智能硬件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互联网+”的特色产业。当下,美国正渐渐进入新硬件时代,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企业纷纷布局硬件产业,众多极客和创客成为新硬件时代的引领者。

多年来,中关村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智能硬件的创新创业。去年10月,中关村成立了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京东、小米、百度、奇虎360等行业龙头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工业设计、软件、互联网和大数据、硬件、电商、检测认证等产业链环节。

今年3月,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海淀区出台了《促进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该措施一共有29项,从资金、技术、场地等各个方面为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中关村联合各个服务机构,依托高校院所、科研单位,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智能硬件创新中心,着力培育一批智能硬件企业,加快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发展。

根据规划,中关村核心区将积极推动中关村西区业态转型升级,形成智能硬件产业“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的集聚区布局;在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中关村创业大街挂牌中关村智能硬件集聚区的孵育基地;在海龙大厦、e世界挂牌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区的加速器,并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运营。两年内,中关村核心区域内智能硬件产业收入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海淀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

原标题:中关村智能硬件创业生态现雏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