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8时左右,淇滨区淇河路突然发生了停电,居民还没来得及点上蜡烛,不到短短2分钟时间,供电就恢复了正常。
“我市电网已基本实现了自愈’功能。”鹤壁供电公司配电运检部副主任秦福祥说,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电网能够自动快速恢复供电,故障排除仅需2分钟乃至几秒,而且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智能化系统自动完成,因为我市电力配网抢修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
据了解,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选择在我市开展电力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建设,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试点。随之,我市在智能变电站、电力物联网技术、电力光纤入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得到了国家电力专家的肯定。
一根光纤电缆实现三网融合”
有电源插座就可以上网
“只用一根电力光纤,用电、宽带、电话、电视全部轻松搞定,真是太方便了,而且网速也很快,功能也很多。”6月15日,家住淇滨区龙祥圣府小区的王欢说。电力光纤到户让只要有电源插座就有高速互联网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也开启了老百姓用电智慧时代。
龙祥圣府小区是我省第一个实现电力光纤到户的社会化小区。2011年,鹤壁供电公司通过与联通公司等单位合作,实现了我省智能电网建设和商业推广模式的新突破。电力光纤到户不仅为居民提供最高达100兆的上网带宽,还为智能电器的应用提供了通道。
“如果小区住户的家中有智能电器,只需在外出之前,在预约模式中将各种智能电器的启动时间进行设定,时间一到,各种智能电器就会自动运行。回到家,大米饭已经蒸好,衣服已经洗干净,就连洗澡水也已经自动烧好。”全程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的鹤壁供电公司信通公司经理梅林常说,以前,热水器、电饭煲、冰箱等传统电器,只是独立个体。如今,随着电力光纤到户,这些家电都被智能电网一一“拉”进信息时代,让传统家庭生活变得更智能。
据了解,电力光纤集光缆、电力输电缆于一体,既是安全可靠的电力传输通道,也是优质高效的通信传输系统。一根拇指粗的光缆进家庭后,不仅可以供电,还可以利用它看电视、打电话、上网,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
“电力光纤入户,能彻底解决建筑物内部线缆杂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避免了小区电话、电视、宽带等各种通信网络的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对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智能生活的发展提供广阔平台。”鹤壁供电公司总工程师段玉峰说,电网建到哪儿,电力光纤就能建到哪儿。电力光纤入户,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
配电自动化让电网实现“自愈”
电网故障排除缩短到2分钟
6月15日,2015年电网迎峰度夏的第一天,在鹤壁供电公司的信息通信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正盯着电脑屏幕对全市各个主要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3G监控镜头,输电线路周边的情况一览无余,就连线路的温度是多少,也能通过数字反映出来。“通过物联网示范工程应用系统,我们对所有线路实时运行数据都了如指掌,不用再在大热天一遍遍巡视了。”该公司配电运检室线路运检班工作人员肖远说。
“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电网实现了与人的‘沟通’。例如,在高压线路上安装一枚一元硬币大小的光路芯片,高压线路的温度、运行状态、线路损耗等信息就会实时传输到信息接收器中,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各条线路的运行状况。”肖远介绍。
“我们公司以数据治理实、系统测试实、应用实用化、标准要求高为目标,全面建成市县一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全面监测,有效改善我市配电网‘盲调’现象。工程涉及6座110千伏变电站和3座开闭所,43条10千伏线路。建成了光纤为主、无线为辅的配电通信网。”秦福祥表示,通过物联网技术,运用在线温度检测、配变负荷在线监测等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各类配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快速锁定安全隐患点,减少故障发生,达到电网运行自动化的目的。
秦福祥说,实施物联网技术之前,整条输电线路有一处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条线路停电,给故障点的排查带来了难度。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环网柜内安装故障传感器后,工作人员可以马上知道是输电线路哪个点出现了故障,而且,该输电线路未发生故障的路段可以快速恢复供电。目前,鹤壁电网内的环网柜均已安装故障传感器,电网一旦发生故障,从故障发现到排除由过去的几个小时缩短到2分钟左右。
变电站具备“思维”
能力
提升供电效率,节约电力能源
6月17日,气温高达36℃,在浚县110千伏黄河变电站施工现场,10多名员工头顶烈日正在安装变压器。“这是浚县供电区内的首座智能变电站,重点解决浚县城北工业园区用电需求,也是今年省公司重点迎峰度夏工程。”鹤源变电分公司经理赵启兵介绍,智能变电站将使我市的智能电网建设更加完善。
什么是智能变电站呢?“智能即为人性化,就是变电站会像人一样调节,当低压负荷量增大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增大,满足负荷;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鹤壁供电公司变电运维部工作人员张智远说,智能变电站就好比是人的皮肤,对体温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当体温过高时,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温随之降低;反之,通过皮肤血管舒张,人体温度随之升高。
据了解,2014年4月以来,110千伏思德智能变电站作为我市自主研发的第一座智能变电站,不仅在鹤淇产业集聚区投入运行,鹤壁供电公司还对灵山站、桃园站、衡山站、浚县站、淇县站等多座变电站完成了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平台的改造。经改造后的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直接采集,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满足了调度监控信息高效、可靠采集的需要。
原标题:智能电网开启百姓用电智慧时代